“专题:后疫情时代”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专题:后疫情时代
    陈樱花
    科技导报. 2022, 40(9): 20-28.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2.09.003
    梳理了后疫情时代中国在教育教学、企业管理、交通出行、科技创新、物流供应链管理等领域所发生的变化,分析了中国在医学及医疗卫生机构管理、突发公共卫生治理、社区治理以及国家治理层面的多个研究主题。进入后疫情时代,无论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治理层面,还是更为关注基层社区治理的突发公共卫生治理层面上,更为灵活、更有弹性的“韧性治理”都成为治理的共同选择取向。同时,构建更适应后疫情时代的机构协同、协作机制也是未来治理的重大挑战。基于上述分析,剖析了后疫情时代概念界定模糊的问题,探讨了目前存在研究方法使用不够规范、研究设计不足、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割裂的问题,从重组的视角展望了后疫情时代的治理理念和治理模式。
  • 专题:后疫情时代
    陈安, 刘国佳, 牟笛, 冯佳昊, 李季梅, 陈垟羊, 李玟玟, 张首昊, 丁上于, 许静斯, 刘梦洁, 陈雅楠, 黄卓逸, 张若晨, 李泽齐
    科技导报. 2022, 40(9): 29-39.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2.09.004
    通过梳理近年来国外关于后疫情时代的社会影响、风险防控、应急管理相关研究,解析了后疫情时代概念和内涵。概述了后疫情时代的国外研究现状,分析了国外关于后疫情时代的城市规划、出行方式等社会影响以及风险防控与应急管理等核心问题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现有研究的特征与不足,对后疫情时代的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疫情显著影响了人们的交往、出行、工作方式,推动了行业形态、科技发展和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变革。后疫情时代最大的风险特征是不确定性,多风险耦合为应急管理实践带来新一轮挑战。
  • 专题:后疫情时代
    许静斯, 王子君, 刘梦洁, 李凉凉, 陈安
    科技导报. 2022, 40(9): 40-52.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2.09.005
    为探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因全球跨境流动带给中国境内疫情防控的影响,根据经典传染病动力学模型,提出考虑了境外输入性病例的SEIDR传染病模型。模型将入境人员分为未经海关入境人员和通过海关入境人员,设计了“境内有疫情,境外无输入”“境内无疫情,境外有输入”“境内有疫情,境外有输入”等3种情形。通过计算各类情形下感染人数峰值和持续的时间范围,比较不同类型的入境方式对境内疫情的影响和对境内医疗资源造成的压力。根据研究结果,建议根据疫情风险程度和资源条件采取检测措施;对未经海关入境的人员严格防控,对通过海关入境人员进行闭环管理;动态调整入境隔离措施和隔离期,在保证境内外疫情防控的提前下逐步恢复国际交流;整合医疗资源,提高配置效率,缓解境内资源占用压力。
  • 专题:后疫情时代
    牟笛, 陈安
    科技导报. 2022, 40(9): 53-59.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2.09.006
    为探索区域最优的疫情隔离方式,以最小化距离为目标,利用遗传算法优化应急资源集散中心位置,计算按行政分区隔离、按经纬度欧式距离k均值聚类隔离、按经纬度网格隔离的全局距离,探讨最便捷、高效的疫情隔离分区方式。研究结果显示,按行政分区进行隔离划分全局距离最长,按k均值聚类进行隔离划分全局距离最短; k均值聚类或网格划分下,分区越多,全局距离越短。在进行疫情隔离时,城市中心与边缘区域应急资源集散中心应区别建设,行政分区边缘的应急需求点应就近划分,隔离区域内可进行二次精细分区以便管理。
  • 专题:后疫情时代
    张首昊, 韩玮, 李玟玟, 刘国佳, 陈安
    科技导报. 2022, 40(9): 60-66.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2.09.007
    疫情防控背景下,消费者居家隔离导致以小区为单位的生鲜物资需求激增,而复工不足导致生鲜企业配送能力有限,生鲜物资运输受到更多挑战。基于生鲜企业配送时间限制,考虑生鲜物资的保存时间与防疫用品的防护时间,以消费者所在小区为需求点,构建疫情背景下生鲜物资运输路径优化模型,并根据模型设计了一种遗传算法进行快速求解,在完成配送任务的前提下,得到最优运输方案,最小化企业配送成本。同时,分析了不同需求情况下所需车辆数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所需车辆数并未随需求同倍增加。
  • 专题:后疫情时代
    刘梦洁, 陈垟羊, 陈雅楠, 陈安
    科技导报. 2022, 40(9): 67-77.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2.09.008
    为增强散发疫情防控的科学性,从疫情防控、疫情溯源以及疫情背景3个维度,疫情持续时间、确诊病例、发现途径、流动人口管理政策、流调追踪、核酸检测等9个分指标,构建疫情散发防控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对2020年6月1日至2021年6月1日全国32个地区散发疫情的控制情况进行计算与评估。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散发疫情防控存在地区间防控效率差异明显、防控措施强度与疫情严重程度不相适应、地区间流动人口的管理政策缺乏统一的科学依据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 专题:后疫情时代
    董京波
    科技导报. 2022, 40(9): 78-85.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2.09.009
    通过梳理中国疫情应急管理中涉疫个人信息披露的现行法律制度,分析了不同国家地区涉疫个人信息收集、披露时的做法,探讨了适合于中国的涉疫个人信息披露的路径:一方面要在应急法规中增加个人信息披露的规定;另一方面依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细化涉疫个人信息披露的内容,重点为以最小化原则为基础由国家披露个人信息,同时以公开透明原则保障公民知情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