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路子,中国的经济理论急待发展,这是有关各方的共同呼声。由于制度、背景和国情迥然不同,中国和美国经济学各自所谋求的目标和要解决的问题自然也极不相同。但若就经济学本身而论,在其建立和发展过程中,是否存在着某种共同的科学性、规律性的东西可资借鉴呢?本刊正是抱着这种目的,在这里发表樊纲同志的文章,介绍战后几十年美国宏观经济学发展的一些特点。读者可以注意到,作者在分析、归纳中是有所思、有所发的;提出的问题,与当前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例如,如何理解理论的实证性与规范性的关系,如何理解理论的抽象性与实用性的关系,如何理解政策分析和理论研究的关系,如何认识流派之争与理论发展的关系,等等。这些都是中国经济学发展中正遇到的重要问题。希望此文能引起从事经济理论工作和关心经济问题研究的各方同志的兴趣。
樊纲. , {{custom_author.name_cn}}.
战后美国宏观经济学发展过程的一些特点[J]. 科技导报, 1987, 5(8703): 14-16
SOME FEATURES OF AMERICAN MACRO-ECONOMICS DEVELOPMENT PROCESS AFTER WORLD WAR Ⅱ[J]. Science & Technology Review, 1987, 5(8703): 14-16
{{custom_sec.title}}
{{custom_sec.title}}
{{custom_sec.content}}
{{custom_fnGroup.title_cn}}
脚注
{{custom_fn.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