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编委会
期刊简介
期刊介绍
数据库收录及获奖
发展历程
未来愿景
开放获取
作者服务
投稿指南
投稿须知
投稿说明
论文加工费
学术不端检测
同行评议政策
下载中心
我要投稿
伦理道德要求
作者伦理道德要求
编辑部审查稿件要求
本刊编辑要求
本刊审稿人要求
本刊编委要求
主办方和出版机构要求
订阅指南
联系我们
English
1999年, 第17卷, 第9904期 刊出日期:1999-04-10
基础科学
科技动态
随感
农业
工业
经济
区域开发
科技动态
论文
科技动态
减灾
社会学
全选
|
基础科学
Select
面向21世纪的物质科学
冯端
. 1999, 17(9904): 3-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物质世界,从最最微小的基本粒子一直延伸到囊括一切的宇宙,构成了物质科学的研究对象。物质科学是以物理学与化学为主的学科群并向地球物理与化学、空间科学和天文学延拓。一、物质世界的层次化在本世纪初出现了两大理论的突破,即相对论与量子论。相对论可视为经典物理学的登峰造极之作,因为狭义相对论无非是经典电动力学的延伸,但同时带来了高速运动物体的力学和普遍的质能关系,并且改变了人们对于时—空的概念;而广义相对论实质上是引力的几何理论,对于现代天文学,特别是宇宙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量子论则开启了微观世界科学的序幕,终于在1925~1927年间完成了量子力学表述。
Select
数学的趋势——选择我们各自的方向
BdavidMumford
. 1999, 17(9904): 7-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4年的任期中,身为国际数学联盟(IMU)的主席却没有一个发表“主席演讲”的机会。这实在不是个特殊显要的或具有影响力的职位。我们的主要职能只不过是组织下一届国际大会。因此我很高兴有机会在这里来表达对于当前数学趋向中我强烈感受到了的一些信念。在刚刚欢享了我的60岁生日之际,我也抗拒不了普遍的生物学上的冲动,不禁要对与数学缠绕的一生进行反思,作出范围广泛的概括,对于较为年轻的一代,这是他们乐于搁置一旁的话题。数学是单一的领域?在全世界的数学界中,国际数学家大会(ICM)有什么作用呢?
Select
卡西米尔效应与提取零点能
雷锦志;江兴流
. 1999, 17(9904): 1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最近的实验结果证明,真空中确实存在零点能,问题在于人类能否用科学的方法提取零点能。真的可以从真空中提取能量吗?大自然真的如此慷慨还是一毛不拔呢?目前,尽管大多数物理学家认为不能从真空中提取能量,但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高级研究所的成员们却坚信宇宙中有“免费的午餐”,他们的目标就是要向真空索取能量。奥斯汀高级研究所所长HaroldE.Puthoff甚至指出:“对于这个领域中的狂热分子(比如我们自己),我们认为21世纪可能是零点能的世纪。”[1,2]关于零点能的设想来自量子力学的一个著名概念。具体地说,零点能来自海森堡测不准原理。该原理指出:不可能同时以较高的精确度得知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动量。
科技动态
Select
加压可以提高超导体的临界温度
刘先曙
. 1999, 17(9904): 12-1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据英《新科学家》1998年8月报道:超导体研究在停滞几年后又开始热了起来。瑞士苏黎士IBM实验室的科学家领导的一个科研小组,最近发现了一种使化合物的超导临界温度大大提高的方法,可以使一些材料在200K(-70℃)的温度下实现超导性,为超导元件免除昂贵的冷却系统开辟了一条道路。上一次超导材料的研究热是在80年代末开始的,当时也是在苏黎士IBM实验室,亚历克斯·缪勒和乔盖·贝德诺兹发现了一种钡镧铜和氧组成的陶瓷在30K的温度下具有超导性。在后来的几年内,这一记录被不断突破。但自90年代初以来超导研究进展缓慢。现在的最高记录是由1993年研制出的汞钡钙铜氧化物材料保持的,其超导临界温度是133K。
随感
Select
诺贝尔奖,拒绝口号
孟凡茂
. 1999, 17(9904): 13-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前些日子,见一重要科技报刊以“中国科学冲击诺贝尔奖是时候了”为大标题刊登了数位中科院院士的文章并加了编者按。文章表达了科学家对我国科学界要在诺贝尔奖项上实现零的突破的急切心情和对我国基础科学发展现状的乐观估计。对此我的感想是:第一,中国科学冲击诺贝尔奖这一提法本身就似缺乏科学态度,可以说这是一个情绪化的口号。诺贝尔科学奖,实际上不是靠一时的冲击就可取得的。因为,那不是一项应用性科研课题,可以通过论证立项、制定计划、筹措经费、组织人员,就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更不是一项建设工程,设计、招标、施工、验收,有一个准确的工程进度表,有时突击一下,还可提前完工。
农业
Select
对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几点看法
程序
. 1999, 17(9904): 14-1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创新和转化是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的核心问题。相比于其他科技领域,农业科学技术上的创新尤其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更显薄弱。本文就涉及发展我国农业生物技术和节水农业的创新和成果转化,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一、发展我国的农业生物技术,必须彻底改变高度分散的现状,形成合力,并且探索促进产业化的机制 生物技术对当前和今后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作用,正在由“前景”变成现实。我国农业生物技术比发达国家起步晚、经费强度低,虽也取得了一批有意义的研究成果,但距离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主要问题一是高度分散,二是缺乏好的运转机制。现在国内搞农业生物技术研究的单位很多。有农业科研系统、中科院系统、高校系统,还有地方的单位。
Select
关于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张世法;李寿声;朱元生
. 1999, 17(9904): 17-1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约200年前的1798年,Malthus(马尔萨斯)发表了著名的《人口论》(EssayonthePrincipleofPopulation),指出人口增长呈非线性,而粮食的增长则保持线性,两者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Select
农地适度规模经营与农村城镇化
张文松
. 1999, 17(9904): 2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农业作为我国的传统产业,既要为工业提供廉价原料、保障粮食总供给、保证农产品稳定增长,又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参照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经验,只有对农民的利益加以保护,才能迅速增加农民的收入,这是我国居民达到小康生活水平的关键;而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和农村城镇化将是国民通往共同富裕之路的有效制度路径。一、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和农村城镇化的辩证关系 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是农村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的要求,是市场经济竞争法则、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所决定的,是迅速增加农民收入、保证粮食总供给的基础和保证,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必然选择。
Select
机修梯田与矿区废弃地的再利用——21世纪黄土高原粮食“超常速”增长的两大关键措施
白中科;洪坚平;赵景逵
. 1999, 17(9904): 23-2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前,黄土高原已经出现,而且将会更大规模地出现两种新的人工生态景观:机修梯田,矿区废弃地。它们对21世纪黄土高原能否实现粮食自给,并向外输出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一、机修梯田的成因、规模及其问题1.机修梯田出现的背景黄土高原光温资源丰富,加上每年400~600mm天然降水和极其深厚、适宜种植的壤质黄土,给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创造了非黄土区一般所不具备的条件和优势。据对光、热、水资源的估计,加上现代良种优化栽培技术,其生产潜力应在每亩300~400kg以上。因此,诸多学者认为,黄土高原是我国未来粮食生产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
Select
中国核技术和空间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研究与发展
刘录祥;温贤芳
. 1999, 17(9904): 25-2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农业的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面对人口、粮食、资源、环境与能源五大问题,农业的持续发展正在受到世界各国和科学家的普遍关注。要保持农业的持续发展,关键是依靠科学技术,特别是将高新技术应用于农业。本世纪90年代以来,高新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随着技术本身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支撑,速度加快,领域拓宽,主要集中在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核技术、空间技术、遥感技术等和常规技术相结合上,以培育新品种、新种质,提高动植物抗性,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品质。农业是高新技术应用最广阔、最活跃、最富有挑战性的领域。
Select
论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基本模式:农户小规模分散饲养
周咏
. 1999, 17(9904): 27-3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在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主要是增长幅度波动比较大,养殖户(场)增产不增收,因此有必要对畜牧业发展模式作进一步的探讨。我们认为,在未来较长时间内,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基本模式仍应是农户小规模分散饲养,盲目发展大规模专业化饲养必将造成各种资源的严重浪费。一、对改革以来我国畜牧业发展态势的基本判断 1.在畜产品产量高速增长的同时,产品类别间的增长差异也相当显著。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畜产品(本文仅分析食用畜产品)产量增长迅速(见表1),蛋类增长最快,奶类最慢,肉类居中。
工业
Select
洁净炼铁新技术的探讨
王立新;许志宏;谢裕生;杨章远
. 1999, 17(9904): 3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一、钢铁能耗与污染态势钢铁行业既是能量消耗的大户,又是污染大户。1996年我国的钢产量为9602万吨,生铁产量为8977万吨,吨钢能耗平均为1.392吨标准煤。因为钢铁生产的主要能源为化石类低效能源,转化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以及粉尘等影响环境质量的物质[2],所以也就成为污染物的排放大户。生产1吨粗钢大约可产生2.3吨CO
2
、2.2公斤SO
2
和2.3公斤NOx,另外,还有3m3废水、110克氨、8克苯酚和氰化物等,以及1.6公斤悬浮固体。高炉作为钢铁生产的主要设备,其炼铁过程中的主要污染环节包括:烧结过程、炼焦过程、热风炉和高炉尾气。
Select
煤炭资源开发与利用新方法——煤炭地下气化技术
余力;梁杰;余学东
. 1999, 17(9904): 33-3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虽然我国煤炭资源相对较丰富,但是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根据我国国情我国不可能像西欧国家那样将煤矿关闭,而必须利用煤炭保证我国顺利渡过资源经济的后期,因此我国必须在开发、利用与环保协调发展的原则下,解决3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即提高煤炭的回采率;最经济、最大限度地、科学地提高煤炭的利用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燃煤污染,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一、煤炭开发与利用的现状不可否认,现在世界上面临的环境问题,与能源的选择有关。一个世纪前工业革命以后,采用煤炭做为能源,造成了严重的SO
2
、粉尘、CO
2
等污染,酸雨的形成也与燃煤有关。
经济
Select
经济增长与币值稳定
肖建华;姜丹
. 1999, 17(9904): 36-3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当人们在1996年反复讨论着我国控制通货膨胀的目标能否实现、宏观经济软着陆能否成功时,恐怕都未曾料到,仅仅在一年之后,这样的讨论便已失去了其现实意义。因为我国零售物价指数同比增长自1997年9月滑到零值后,就一直在负值区运行。通货膨胀被通货紧缩替代,物价水平持续下降,企业效益不断下滑,失业率日益增加,使得保持经济增长速度在近20年来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然而,在种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下,短时间内要走出一条有效率的经济增长的路子,显然并非易事。
Select
人工神经网络在中长期汇率预测中的应用
杨炘;马洪波
. 1999, 17(9904): 38-4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汇率就成了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现在各国都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进行汇率预测。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是很多的,既有经济因素又有政治因素和心理因素,还有各国中央银行的直接干预。值得注意的是,汇率也受国际炒家的影响因此,要做好汇率预测工作,就需要认真地考虑和分析这些因素,诸如,国际收支状况、通货膨胀率、利率水平、政府的政策和干预态度、外汇市场的投机性力量,以及国际金融环境的变化,甚至社会环境的稳定程度、公众心理因素也会对汇率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由此可见,进行汇率预测是十分困难的,进行中长期汇率的预测尤其如此。
Select
广泛开展信息服务,为中小企业注入生机和活力
田雨华;李勇;刘煜
. 1999, 17(9904): 42-4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一、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及其面临的问题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中一支重要而活跃的力量,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企业的地位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们在企业数量上处于绝对优势,而是因为它提供了超过半数的就业机会,创造了半数或半数以上的工业产值。例如:美国约有381000家,占美国制造企业总数的99%,雇员总数1200万,创造的产值超过美国制造企业总产值的一半;日本约有6450000家,占制造企业总数的993%,其从业人员占制造企业从业人员总数的806%,其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的555%;中国全国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有50多万家,其中中小型企业为487100家.
区域开发
Select
从“烟草夕阳”转向“花卉朝阳”——关于云南支柱产业的新技术革命
虞泓;洪德元;陈家宽;顾红雅
. 1999, 17(9904): 45-4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世纪之交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经济实力的竞争,其核心又是科技实力的竞争,而农业的竞争也同样是科技水平的竞争与较量。现代农业的发展,已经与农业新技术革命的进展息息相关,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农业生产水平的逐步提高,这种依赖性将越来越紧密。在本世纪末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农业发展与农业新技术革命的相互依赖关系,对我国21世纪的农业及其经济的腾飞,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然而,就云南而言,根据其自身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在保证粮油棉等主要农产品的同时,还必须大力发展像两烟产业(烟草种植业,卷烟加工业)那样的经济支柱产业。
科技动态
Select
纯碳纳米管可能成为超强材料
刘先曙
. 1999, 17(9904): 49-4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据英《新科学家》1998年9月12日报道:最近,以色列和美国的材料学家发现,碳纳米管的强度比其他纤维的强度大约高200倍。以色列雷霍沃特·魏兹曼研究所的研究员丹尼尔·瓦格纳说:这的确令人吃惊,但却是事实;因为碳纳米管可以经受约100万个大气压(即100吉帕斯卡)的压力而不破裂,这比类似的纤维高两个数量级。美、以科学家的这一发现,可能导致用碳纳米管作加强材料制造出强度特别高的复合材料。那时,就可以用这种复合材料生产非常轻便而刀枪不入的防弹背心或服装。碳纳米管是由60个碳原子组成的足球状分子的一种变种,它之所以强度特别高,是因为碳纳米管中的碳-碳键非常稳定及细管中仅存在少量缺陷。
Select
能大大缩短充电时间的汽车用蓄电池
刘先曙
. 1999, 17(9904): 49-6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据英《新科学家》1998年10月10日报道:针对现在的电动汽车的一个重要缺点,即要花大约8小时左右的时间才能给它的蓄电池重新充电,美国一家公司研制了一种给蓄电池充电的智力系统,能将充电所需的时间减少到仅用半小时,从而使电动汽车具有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美国加利福尼亚蒙维亚的Aerovironment公司1998年10初在布鲁塞尔国际电动汽车学术讨论会上展示了它的“波西充电”系统,其中的诀窍是根据蓄电池的温度随时调整电流。如果蓄电池温度太高,重新充电的速度就应该降低,以便使蓄电池保持在最佳温度。该系统为任何类型的蓄电池在特定电压下计算出了最佳的温度条件,并能防止出偏差。
论文
Select
云南野生花卉拾零
虞泓
. 1999, 17(9904): 50-5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云南素有“植物王国”和“世界花园”之美称。中国有苔藓植物大约2600种,云南有台藓植物约1500种,占全国的58%;中国有蕨类植物大约2500种,云南就有约1509种,占全国的60%;中国有种子植物大约30000种,云南有约17000种,占全国的57%。其中花卉和观赏植物资源约有2500余种,并以杜鹃花、山茶花、报春花、龙胆花、木兰花、百合花、兰花、绿绒蒿八大名花著称于世。
科技动态
Select
有助于建筑物防震的新技术
刘先曙
. 1999, 17(9904): 52-5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据英《新科学家》1998年10月3日报道:美国印第安纳诺特里·戴姆大学的工程师宣称,他们利用细小的磁性颗粒可以防止建筑物或桥梁在地震或飓风时倒塌。这些磁性颗粒是减振的磁性缓冲装置的一部分。建筑师们把缓冲装置埋入建筑物中,用来吸收来自地震或飓风的能量,以延长建筑物的寿命和防止建筑物在地震或飓风中倒塌。目前在建筑物中使用的防震缓冲方法是把橡胶一类的材料和弹性装置安装在建筑物下,使建筑物的上层结构和地基隔离。但是,这些方法存在一个问题,即建筑物的刚性总是一成不变,仍然不能防止巨大的外力的破坏。
减灾
Select
关于我国防洪问题的一些思考
朱伯芳
. 1999, 17(9904): 53-5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1998年我国长江、嫩江流域遭遇特大洪水,促使广大水利工作者进行思考。笔者认为,必须加大水利建设力度,变被动抗洪为主动防洪,努力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适当提高防洪标准;加固加高堤防;兴建必要的水库;整治河道,加强分蓄洪区的建设;加强水土保持;重视城市防洪;加强科研,提高防洪抢险的技术含量;保证水利工程稳定的投入;加强江河防洪体系的动态管理(详见“增强忧患意识,变被动抗洪为主动防洪”,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院刊第2卷第2期,1998年10月)。笔者在此再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供有关方面参考。
社会学
Select
从云南省看科教扶贫——实现扶贫攻坚的必由之路
涂济民
. 1999, 17(9904): 54-5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一、扶贫:显著的成就与明显的偏差自从198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开展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工作以来,在中国大地上反贫困工作就一浪高过一浪,12年间,有两亿多人口脱贫,这一显著的成就,获得世界的公认和赞赏。随着世纪钟声的临近,中国政府又向全世界作出庄严承诺——本世纪末在全国范围内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但这是一场巨大的挑战。原因是,一方面,反贫困工作最后剩下的“硬骨头”,几乎全部分布在环境条件恶劣、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的高寒、边远山区,或干热、缺水少土的岩溶、荒漠地带,“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彻底脱贫决非易事。
Select
1998:中国城市反贫困政策评析
唐钧
. 1999, 17(9904): 58-6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的经济以年平均9%以上的速度迅猛增长,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使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伴随而来的激烈的社会变迁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中国城镇居民中出现的贫困问题就是其中之一。一、中国城市贫困问题面面观90年代以来,因为在经济体制上向市场经济急剧转轨和企业改革日趋深化,在中国城市社会中引发了一些经济、社会矛盾。比如,1993~1996年连续4年物价上涨,1993年以来国有企业经济效益连续下滑,等等。这样,就在城市中形成了以失业、下岗无业和困难企业的离退休人员以及他们的赡养人口为主体的城市贫困群体。
Select
关于当前我国人口流动的几个问题
段成荣
. 1999, 17(9904): 61-6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迁移流动,特别是人口流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越来越多的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投入到这一研究领域,出现了一大批研究成果;各地区、各部门进行了一系列有关人口迁移和流动的调查,对了解和掌握迁移人口和流动人口的有关情况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来源。许多地区,特别是大城市还制定了一系列有关人口流动和流动人口的政策和法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口迁移和流动正在出现一系列新的现象和问题,本文拟就当前人口流动中存在的一些重要问题和现象进行粗浅的讨论。一、流动违法吗?目前,有关人口流动最引人注目的问题是如何看待人们迁移和流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