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 第18卷, 第0011期 刊出日期:2000-11-10
  

  • 全选
    |
    工程技术
  • 陆钦侃
    . 2000, 18(0011): 3-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三峡工程成败关键的水库移民和泥沙淤积两大问题, 全国人大通过的三峡工程议案中所提”初期先按156米蓄水运用“的建设方案, 其意图既”有利于移民安置, 又可验证泥沙淤积对库尾航道、港口的影响“.而如按现在安排的于2009年提高蓄水位至175米, 将不利于移民安置; 再则, 如遇大洪水, 为长江中下游防汛而要求三峡水库蓄洪至防洪库容的175米时, 将致使大量泥沙淤积在重庆港区, 进而酿成长江上游断航的严重祸害。若此, 将应验周恩来总理1972年提出的警告: “长江上如果出了问题, 砍头也不行; 这是国际影响的问题, 是要载入党史的问题。”
  • 陈传友;肖才忠;王立
    . 2000, 18(0011): 7-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拓展中线方案的背景与缘由目前多数人认为南水北调东中西三条线路各有各的供水范围, 不能相互代替。但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 既不可能也不需要三条调水线路同时动工建设, 必须按轻重缓急原则逐步实施, 90年代末期国家主管部门通过多方论证, 首肯中线方案宜先走一步。主要有以下原因。1.是解决京、津、华北缺水的最佳选择自50年代起, 我国各涉及水利工作的部门, 包括水利部所辖部门、大专院校、科研部门, 通过研究先后提出的中线调水规模, 年调水都在150~300亿m3之间。但事物是变化的, 需求也是在发展的。
  • 霍有光
    . 2000, 18(0011): 1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今年6月初, 国内几乎各大报纸都刊登了”南水北调日程表“已经排出的消息, 拟于今年拿出规划思路, 力争”十五“期间开工, ”2010年中线通水“, ”届时, 北京人将坐在家中喝到长江水“.笔者认为,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以下简称中线工程), 依托丹江口水库为取水口是不适宜的, 为确保将来持续有水可调, 必须另行选择中线调水工程的取水口!一、中线调水不宜依托丹江口水库为取水口中线调水工程拟依托丹江口水库为取水口, 是20世纪50年代提出并开始规划的。
  • 欧阳志远
    . 2000, 18(0011): 15-1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北方水荒加剧的原因分析我国北方受季风影响, 在历史上就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长期饱受缺水之苦, 近年来, 水荒更陡然加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1.黄河利用不当由于上游生态破坏, 黄河源头水逐渐减小。黄河上游扬黄灌溉用水、工业用水及生活用水随人口数量的增加和开发强度的提高逐年上升, 即使是不直接从黄河取水的地区, 也会因抽取地下水而加大黄河的渗漏。90年代后期西部扶贫攻坚战特别是西部大开发的启动, 更使上游用水猛增。中下游地区经济比较发达, 人口增加、经济增长, 也都与水的消耗紧密相关。当然, 这其中必然有部分水是由于水土保持条件的改善而被蓄积起来的, 但多数为生产消耗。
  • 朱禄海
    . 2000, 18(0011): 19-2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倍受国内外关注。其中线方案的区位优势和全程自流输水的优点是其他方案所不及的。中线工程基础工作扎实, 施工条件较成熟。若能立足于直接在长江干流三峡水库自流引水, 加宽总干渠, 可使输水量达到4000m3/s.这不仅可以有力地解决长江洪水分流问题, 而且可大大缓解京津及黄淮海地区缺水危机, 解决黄河、海河断流现象。只要坚持汛期调水, 就可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争论至今的长江河口海水入侵影响和长江有无水可调的难题。还有, 中线加宽后南北水路交通优势将胜过京杭大运河, 在开发中西部中更具有战略重要性。
  • 齐璞
    . 2000, 18(0011): 22-2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造成”小水大灾“的原因近年来, 随着清水资源的优先开发, 龙羊峡、刘家峡两座大型水库投入运用, 及上中游地区工农业用水的增长, 黄河下游的问题更加突出。龙、刘水库汛期的最大蓄水量可达100亿m3,使得汛期进入下游的水量大幅度减小, 含沙量增加, 洪峰流量减小, 洪水的造床作用减弱, 河槽严重淤积并萎缩, 平滩流量减小, 二级悬河进一步发展, 几乎年年出现长时间断流, 防洪和水资源利用问题更加突出 [1].1.河槽严重淤积, 平滩流量减小黄河是多沙河流, 小水挟带的泥沙在河床中的大量淤积, 是造成洪水位逐年抬升的主要原因。
  • 资源环境
  • 倪维斗;李政
    . 2000, 18(0011): 25-2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关于化石燃料1.不失时机地发展我国自己的超临界蒸汽发电机组从世界发展趋势来看, 用提高参数来提高热效率已是肯定的方向。经过多年积累, 我国已具备大规模开发、应用此技术占领国内外市场的能力。在材料方面已解决高温钢种。在通流部分设计方面我国也具有自己的特色, 某些方面已具有世界领先水平, 形成了有自主产权的设计体系。在制造方面我国已形成了制造600~1000MW的能力。
  • 诸大建
    . 2000, 18(0011): 28-3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当前, 随着我国的现代化向着第三步发展战略的方向推进, 生态环境问题正在成为当代中国的跨世纪话题。然而, 对环境问题的思考可以有不同的深度或谓之为不同的绿色程度。”浅绿色“的环境观念, 关注各类环境问题发生后的事后处理(当前对于环境污染的末端治理属于此列), 较少涉及工业化运动以来的人类生存方式的问题; ”深绿色“的环境观念, 洞察到环境问题的症结藏于现今的发展理念和生活方式之中, 强调从机制上去防止环境问题的发生。后者正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标志的第二次环境运动(第一次环境运动是60~70年代)的主题, 并被称之为走向21世纪的环境革命。
  • 叶民权;胡文康
    . 2000, 18(0011): 32-3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一、沙漠化是干旱地区的一个世界性环境问题沙漠化, 似地球上的一个幽灵, 从它出现以来, 就一直不停地吞噬着肥沃的土地和社会的财富, 不断地扩大自己的领地。如今, 它已占据了全球陆地约20 %的面积, 成为人类不容忽视的陆地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
  • 张建;郭士华;王成德
    . 2000, 18(0011): 35-3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众所周知, 沙源地治理是一个宏观领域的研究课题, 它与生态学、气候学、地理学、国土整治学、林学、农学、草原学、土壤学等学科, 均有密切联系。所谓深层次问题, 可以理解为在大系统工程中, 某些涉及全局性、战略性的, 需要综合解决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 沙源地治理工程能否取得预期效果, 关键在于战略决策是否正确, 因为所有的战术、战役都是为战略任务服务的。
  • 区域开发
  • 刘恕
    . 2000, 18(0011): 38-4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20世纪最后的日子里, 我们终于迎来了中央关于加快中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促进沙产业发展基金”集中了一批热衷、关心大西北干旱地区经济发展的志愿者, 其中有专家学者, 也有领导干部。几个月来, “发展基金”的同志们一直在思考、筹谋着如何以实际行动贯彻中央的决策。我们这些长期在大西北工作过的人都知道, 新中国成立后半个世纪中, 不论是在建国初期的“一·五”期间, 还是在“三线建设”时期, 中央对于西部的建设资金投入、人才调配派遣、项目的规模和科技含量, 在当时都是大力度的, 有些也是高水平的。从今天看, 一些中心城市和厂矿区的发展水平, 也不亚于东部。
  • 蒙雪琰;海热提·吐尔逊;倪天麒;韩德林
    . 2000, 18(0011): 42-4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东部与西部发展差距不断拉大, 根本在于城市发展差距不断拉大; 西部大开发战略能否成功, 关键在于能否造就若干具有现代经济意义的城市及完善的城镇体系。新疆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新疆开发建设的切入点必须是“以资源开发促进产业建设, 以产业发展带动城镇建设, 以城镇带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以经济发展促进城镇区域生态功能的增强和环境质量的改善, 以秀美的山川保障新疆区域与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具有重要的核心地位, 农业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小城镇则是联系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的纽带。
  • 农业
  • 程序
    . 2000, 18(0011): 46-4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过去的20世纪, 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最有影响的事件之一, 是发达国家的农业在世纪中叶相继实现常规(高投入、高产出)现代化; 加上70年代后部分发展中国家, 主要是南亚和东南亚国家的部分地区实施了“绿色革命”, 以及中国在稍后实现了类似绿色革命的农业科技革命, 使全球人口在由20亿猛增至50亿(1990年)的30余年中, 粮食生产平均年增率达到2.4 %, 得以超过人口的增长速度。尽管当前全世界还有8亿人不得温饱, 但其原因不在于粮食总量供给。事实上, 自1950年以来, 除极少数年份外, 国际市场粮价一直在下跌。
  • 李里特
    . 2000, 18(0011): 49-5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新时代的历史性要求近年, 我国无论是农产品还是畜产品, 甚至水产品都普遍出现了所谓卖难问题。农业的发展不仅受到资源的约束, 还越来越受到需求的约束。随着市场状况的变化, 连食品工业的增长势头, 也受到日益突出的需求制约。价格低迷、产品滞销、仓库爆满是相对过剩的表现, 我国的农业生产能力已进入可以供大于求的时代。食物紧缺和国家补助是迄今农业发展的动力, 然而, 在新的形势下农业如何进一步发展?农民如何切实走上富裕之路?农村如何实现现代化?均成为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 谈毅;冯宗宪
    . 2000, 18(0011): 52-5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引言1999年4月29日, 欧盟委员会发言人宣布由于在从美国进口的“保证不含激素”的牛肉中发现有12 %的样本含有荷尔蒙激素, 欧盟决定从6月15日起停止进口美国牛肉。对此美国扬言要采取相应的报复措施, 新的一轮美欧贸易战于是爆发, 有关转基因食品贸易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日本农林水产省决定, 为了防止转基因技术对环境造成恶劣影响, 将在转基因技术安全的基础上, 制定有关转基因技术栽培的法律。转基因作物问题专家认为, 从全球角度来讲, 生物技术的冲击在西半球更加突出, 但随着基因改良生物技术在亚洲地区的发展, 大量进口的含有转基因作物的食品将会引起亚洲公众的广泛关注。
  • 经济
  • 张复明
    . 2000, 18(0011): 56-6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资源型经济的概念和特点1.产业经济活动的基本类型划分产业是指从事国民经济中同一生产性质的生产或其它社会、经济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总和, 即在社会分工条件下的国民经济各部门。马克思将产业活动分成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 英国经济学家费希尔将产业活动分成一、二、三次产业, 并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承认。另外, 根据劳动对象和产业活动性质的差异, 也可以将产业活动划分为资源型产业、加工型产业、服务型产业和知识型产业四个类型。
  • 减灾
  • 刘传正
    . 2000, 18(0011): 60-6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社会经济背景与防灾需求三峡库区移民迁建线以下淹没面积约1084km2,其中陆域面积638km2.据1985年调查, 淹没区内计有耕地35.7万亩(其中水稻田10.95万亩), 柑桔地6.45万亩; 人口72.6万人, 其中农村人口33.3万人、城镇人口39.3万人, 农村人口约占46 %, 考虑人口自然增长及其他因素, 规划迁移人口约113万人。1991~1992年复查结果为: 淹没面积632km2,淹没区计有耕地25.73万亩, 园地11.02万亩, 河滩地15.8万亩, 人口82.62万人, 其中农村人口36.15万人、城镇人口48.47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