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编委会
期刊简介
期刊介绍
数据库收录及获奖
作者服务
投稿指南
下载中心
订阅指南
联系我们
English
2016年, 第34卷, 第20期 刊出日期:2016-10-28
封面图片说明
卷首语
专题论文
全选
|
封面图片说明
Select
封面图片说明:WLSC2016世界生命科学大会
科技导报. 2016, 34(20):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卷首语
Select
国际盛会开创未来
饶子和
科技导报. 2016, 34(20): 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生命科学是一门发展迅速、多学科交叉的前沿学科,与人类健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是目前世界最受关注的自然科学之一。当今时代,生命科学已经形成了以生物学为核心,融合数学、物理、化学、信息科学及工程技术等多学科理论、技术与方法的综合性学科,以脑科学、蛋白质科学、基因组科学、系统生物学、大数据与精准医学、合成生物学等为代表的新兴及前沿领域发展日新月异,在更小尺度、更大视野、更深层次上不断取得进步,解释生命奥秘。医学与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等高度交叉融合,正在创建更为简便、更加精准的疾病诊断、治疗、预防的新策略新方法。
专题论文
Select
粉红丝带引发的思考——Wnt信号通路在乳腺发育与乳腺癌变中的角色
俞清, 曾艺
科技导报. 2016, 34(20): 5-13.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6.20.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Wnt信号转导通路是参与乳腺发育和肿瘤形成的重要机制。本文综述了Wnt信号转导通路调控乳腺发育和干细胞稳态研究的进展,讨论了Wnt信号转导中成员分子在乳腺癌形成中的角色。
Select
中国肿瘤防治工作进入新时期
孙燕
科技导报. 2016, 34(20): 14-17.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6.20.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肿瘤在历史长河中一直是比较罕见的疾病,但到20世纪30年代,首先在发达国家,随后在发展中国家,肿瘤开始步入常见病之列。近50多年来,中国肿瘤的发病率不断缓慢攀升,因癌症导致的死亡在所有居民死亡原因中已经占首位,而且已经超过全球平均水平,肿瘤防治成为中国面临的一项严峻任务。本文从中国肿瘤现状出发,综述肿瘤高发区研究、抗肿瘤新药研究、临床肿瘤学科发展、精准医学等方面的进展,并提出中国肿瘤防治工作的建议。
Select
肿瘤免疫:肿瘤治疗的新希望
黄波
科技导报. 2016, 34(20): 18-24.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6.20.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随着肿瘤学、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迅速发展和交叉渗透,肿瘤免疫治疗技术突飞猛进,成为肿瘤治疗新的热点。肿瘤免疫治疗是应用免疫学原理和方法,提高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和对效应细胞杀伤的敏感性,激发和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并应用免疫细胞和效应分子输注宿主体内,协同机体免疫系统杀伤肿瘤、抑制肿瘤生长。在某些肿瘤,如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等,免疫治疗展现出强大的抗肿瘤活性,部分免疫治疗药物已经获得美国FDA批准。2013年《Science》杂志将肿瘤的免疫治疗评为年度最重要的科学突破。免疫治疗成为继手术、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之后又一种重要的抗肿瘤治疗手段,成为攻克恶性肿瘤的希望。本文综述肿瘤免疫学的历史、发展规律、未来方向及中国的肿瘤免疫发展情况。
Select
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发展前瞻
刘晶, 曹尚涛, 蔡景蕾, 裴端卿
科技导报. 2016, 34(20): 25-33.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6.20.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是当今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前沿与热点。近年来,涌现出一系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将干细胞研究推向新的历史阶段,为再生医学的发展带来深刻变革。本文分析体内外不同来源的干细胞在再生医学的治疗应用、小分子化合物在细胞命运转变机理研究和功能性细胞获取方面的研究现状与前景,讨论了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在临床治疗应用的安全性与规范性。
Select
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疗的现状与挑战
史继静, 常文仙, 李元元, 王福生
科技导报. 2016, 34(20): 34-39.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6.20.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病毒本身和机体免疫应答是影响HBV感染病情进展和临床转归的重要因素。目前免疫学研究及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单纯的抗病毒治疗无法重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免疫功能,因而无法彻底治愈HBV感染。联合新的免疫治疗策略,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可能是实现HBV感染治愈的有效方法。本文综述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现状与进展。
Select
原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
陈琳, 陈孝平
科技导报. 2016, 34(20): 40-44.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6.20.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自1989年原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成功应用于临床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以来,适应证逐渐扩大至肝功能衰竭、遗传代谢疾病、终末期肝硬化。随技术不断进步趋于成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远期存活率明显上升,对部分疾病治疗效果达到甚至优于原位肝移植术,并衍生出多米诺原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等新术式,显著拓展了供体来源及受益人群,成为肝脏疾病重要的治疗手段。本文介绍原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术的发展历程及研究进展。
Select
代谢性核受体与糖尿病肾病
魏元怡, 张晓燕, 管又飞
科技导报. 2016, 34(20): 45-50.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6.20.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中国糖尿病发病率逐年提高,糖尿病肾病已成为终末期肾病第二大原因,但其发病机制仍未阐明。代谢性核受体在调节糖脂代谢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发现其与肾脏功能调节有关,其激动剂可能成为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新药。本文综述了3类代谢性核受体——PPARs、LXRs和FXRs对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讨论了代谢性核受体作为糖尿病肾病潜在治疗靶点在糖尿病肾病防治中的重要意义。
Select
癌症的精准医疗
程旭东, 蒋丽萍, 毛凯晟
科技导报. 2016, 34(20): 51-55.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6.20.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基因组学、生物芯片、下一代测序、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生物制药等新技术的综合运用及普及,精准医疗尤其是应用于癌症领域的精准医疗,正步入快速发展阶段。获取、分析和利用个性化的癌症基因组学数据,将成为癌症临床研究,尤其是新药研发的关键,这也同时突显出可靠的分子诊断检测平台的重要性。本文综述癌症精准医疗的定义与意义、发展历史与现状、关键技术、挑战与展望等,并举例说明脑胶质瘤和结直肠癌领域精准医疗的发展现状。
Select
准确的基因变异解读和遗传咨询在罕见病精准医学中的重要作用
陆国辉, 许艺明, 张巍
科技导报. 2016, 34(20): 56-63.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6.20.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精准医学本身是希望运用新型客观的诊断方法从个体病人基因组数据库中鉴定致病突变,常应用于遗传病重要组成部分的罕见病诊断中,更是用于出生缺陷的预防方面。与人类疾病相关的致病突变包括蛋白编码序列变异、非编码序列变异和拷贝数变异等多种类型,而与人类疾病相关的基因突变在许多时候往往是新发的或是非常罕见的。因此,准确的基因变异解读和遗传咨询在罕见病精准医学中的作用愈加重要而更具挑战性。本文阐释了基因变异解读和遗传咨询的内涵,同时结合部分案例综述了这两方面在罕见病精准医疗中的重要作用。
Select
中国杂交水稻的研究与发展
袁隆平
科技导报. 2016, 34(20): 64-65.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6.20.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粮食维系着人类的生命,也关系着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和谐。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农村被征用的土地逐步增多,耕地数量逐年减少,再加上不少农民涌入城市,放弃田间耕作,中国粮食安全问题面临更大挑战,农业发展面临更大压力。面对这个世界性的难题,我们应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粮食产量,促进农业发展。
Select
珍惜和保护土壤资源: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赵其国
科技导报. 2016, 34(20): 66-73.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6.20.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珍贵的自然资源之一,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土壤污染日趋严重,土壤及土壤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共识。为了更好地增强人们保护土壤的意识,本文综述土壤的概念、作用、特点、当前中国土壤类型、当前土壤为什么会“不清洁”、土壤污染现状及该如何保护土壤资源等,以期为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土壤提供理论支持。
Select
中国大气PM
2.5
污染的主要成因与控制对策
曹军骥
科技导报. 2016, 34(20): 74-80.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6.20.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2011年底以来,PM
2.5
污染成为全国人民共同关心的环境问题。本文介绍PM
2.5
的基本概念与污染和简要治理历史、梳理了中国PM
2.5
污染现状,提出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是高浓度PM
2.5
的直接原因、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是雾霾频发的主要原因、污染物的跨界传输也容易形成区域性污染等3个共性原因,同时从不同区域的排放源差异、能源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及地形与气象条件不同等方面分析了PM
2.5
污染的个性特征。从3个方面提出中国防治PM
2.5
控制战略建议:大力调整能源结构,防治PM
2.5
污染;以科技为核心构建新型的PM
2.5
防治体系,实现科技治污;改革体制、法律和经济等管理制度,保障科技治污综合效益。
Select
生命早期1000天的营养与肥胖
李杰, 李颖
科技导报. 2016, 34(20): 81-85.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6.20.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生命早期1000天的营养暴露与儿童期乃至成年后肥胖及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关系密切。本文将生命早期1000天划分为3个营养阶段,即宫内营养期、母乳或婴儿配方食品期、辅食添加及早期饮食期,并对各阶段中可能暴露的多种营养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了系统综述。其中,宫内营养期可能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是,母亲孕前体质指数过高、妊娠期体重增加量过高、孕期患有糖尿病、携带代谢性疾病易感基因;母乳或婴儿配方食品期可能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是,由于食用配方食品导致的婴儿生长速度过快、能量和蛋白质摄入过高、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过低;而在辅食添加阶段可能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婴儿体重增加过快、固态食物添加过早、蛋白质摄入过高、肠道微生物。
Select
粪菌移植体系
张发明
科技导报. 2016, 34(20): 86-92.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6.20.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粪菌移植作为重建肠道菌群的核心治疗策略,在世界医学史上由来已久。粪菌移植近年备受关注,已用于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等多种菌群相关性疾病的治疗和探索性研究,但主因方法学局限的影响,其在全世界的应用并不理想。中华粪菌库作为非营利性粪菌库,重点通过建设粪菌移植体系,并作为特殊生物样本库面向全国提供临床救治服务。本文阐述粪菌移植的医学史、中华粪菌库所依赖的体系建设和粪菌移植的安全性、伦理、法规及未来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