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第34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6-02-28
  

  • 全选
    |
    封面图片说明
  • 科技导报. 2016, 34(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1618日,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 卷首语
  • 张偲
    科技导报. 2016, 34(4): 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人类文明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跨越到了信息经济时代,并将迎来生物经济时代,从而开创绿色未来.绿色发展是海洋蓝色经济的必然趋势,海洋生物经济必然是生物经济的主体,海洋微生物技术必然是先行者.占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蕴藏着巨大的资源.随着陆地资源的日益紧缺,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为解决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出路.
  • 科技风云
  • 王丽娜
    科技导报. 2016, 34(4): 7-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有些模仿,其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有些模仿,创新可在其中或之后出现.模仿是学习的过程,也是创新中的一小段路程.在模仿的过程中,我们也要警惕"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的现象.
  • 科技事件
  • 祝叶华
    科技导报. 2016, 34(4): 9-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2016年2月17日,国务院召开的常务会议明确提出,为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支撑和促进作用,国家将出台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措施,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
  • 科技建议
  • 邹力行
    科技导报. 2016, 34(4): 12-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自主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密不可分.世界发展史证明,一个先进国家经济的衰落主要是由于其自主科技创新活动的衰落;一个落后国家经济的兴起主要是由于其自主科技创新活动的兴起.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总是伴随着创新中心的转移而转移.人类社会发展正是依靠科技革命不断迈向新台阶.
  • 本刊专稿
  • 陈广仁
    科技导报. 2016, 34(4): 14-19.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6.04.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2011年9月23日,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荣获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引发了学界的热议、传媒的关注,也使青蒿素研究及其成果进入社会公众的视野.2015 年10 月5 日,屠呦呦荣获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国家机构及社会各界纷纷表达祝贺,但在新闻媒体尤其是博客、微信等网络媒介中争议不断,坊间议论纷纷.
  • 专题论文
  • 张开逊
    科技导报. 2016, 34(4): 20-21.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6.04.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科技工作者以浩瀚的宇宙为探究对象,以丰富人类知识、增加人类能力为人生意义.这种诗意人生,充满新奇、挑战与快乐.创新源于深刻的思索.人类思想史经历了神的时代、先知的时代、英雄的时代,步入共同探索的时代,科技工作者当以大师的方式思考.所谓大师,是人类科学智慧的人格化称谓.科学的终极价值是人文价值,科技工作者以独具魅力的方式实现这种价值.超然物外,情系苍生.
  • 胡军
    科技导报. 2016, 34(4): 22-26.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6.04.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与传统社会的本质区别在于,几百年来现代社会的发展与变迁奠基于系统的知识理论体系.而且知识理论在未来社会中将发挥更大的主宰作用,所以未来社会可称为知识社会.知识理论体系的创新更是中国文化复兴的基石.为实现知识理论体系的创新,必须改变模糊笼统的传统思维方式,完全遵循学术思想发展自身的规则,在分科治学的前提下对相关问题做严格精致的论证和辩护,在分科治学的基础上做跨学科的交流,按照知识理论创新的需要来加强和管理学术研究机构.
  • 李侠, 周正
    科技导报. 2016, 34(4): 27-31.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6.04.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创新的发生必须满足最低社会基础支撑条件,在此基础上,创新路径的选择应基于优势基础条件而切入.对创新成本数据的分析表明:创新成本高的区域,创新实现的可能性比较低,反之亦然.造成创新成本偏高的主要原因是制度成本偏高,因而,从长远来看,降低制度成本是助推创新发生的根本举措.
  • 王鸣远
    科技导报. 2016, 34(4): 32-37.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6.04.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当今全球各大经济体范围内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已经逐渐从一般资源配置竞争上升到了科技资源配置的竞争.分析了中国科技财力资源要素市场、科技人力资源要素市场的特征、作用及其目前存在的问题,认为市场力量始终是科技成果产生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原发驱动力,中国需要通过培育公平竞争的科技市场环境来实现国家科技力量在全社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从体制上打破条块分割、各自为阵、部门所有的传统工作局面,形成部门、地方、高校、院所、企业上下联动,横向互动的科学技术创新机制,并确立企业在研发和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指出盘活现有各类科技资源、全面提升科技资源的全要素生产率,是当下科技资源配置改革的核心任务.
  • 万劲波
    科技导报. 2016, 34(4): 38-44.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6.04.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发展理念是发展战略的理论出发点这一认识,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和全面发展4 个阶段,对发展理念的历史演进和基础设施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中国发展战略的体系拓展和结构优化过程,阐明"创新驱动发展"本质上是"全面创新驱动全面发展",路径机制的核心是以制度创新激发科技创新的巨大潜能.基础机制是"人才驱动",有5 个基本趋向:深化人才战略价值导向,明晰创新人才评价标准,拓展人才要素市场化水平,调整人才结构区域布局,提升人才政策系统性和协调性.
  • 陶永, 王田苗, 李秋实, 赵罡
    科技导报. 2016, 34(4): 45-49.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6.04.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制造业面临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挑战和重要发展机遇,制造业生产组织模式正向扁平化、专业化、分散化、协同化方向发展.分析了制造业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的发展趋势,探讨了基于"互联网+"制造业设计/制造/服务一体化的迫切需求,总结了全生命周期服务化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互联网+"协同制造的全生命周期的设计、制造与服务一体化发展思路和目标,并给出了相关发展重点和任务建议.
  • 田园, 王铮
    科技导报. 2016, 34(4): 50-55.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6.04.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创新型企业作为现代经济中的主要经济元素,包括高技术产业企业、R&D 企业和一般的创新型服务型企业.根据实证数据的分析发现,创新型企业的创业活动在地理上并非随处可发展,而是呈现聚集创业特性,有些地区明显可以吸引更多的创新型企业创业,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对于创新型企业而言,创业在区位选择上,物理距离因素是次要的,驱动它们聚集甚至于集群的第1 位区位因子是人力资本密集.第2 位为知识溢出,包括大学密集、信息设施条件好等,这类认知原因对企业人才的成长与公司间知识技术的交换发挥了重大作用.第3 位因子是靠近市场,主要动力不是因为产品运费,而是容易获得市场信息,加快创新提高竞争力,并且易于发生面向市场的产品试制.第4 位因子是气候-地貌-交通等,可以统称为环境适宜性的外部条件.条件艰苦的边远地区,智力创新活动困难,难于发生因为创新型企业创业活动的聚集.第5 位因子是地域制度因素,以法律、法规为代表的正式制度和以文化、宗教等为代表的非正式制度在创新型企业创业中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 娄伟, 李萌
    科技导报. 2016, 34(4): 56-60.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6.04.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当前中国正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转型,一批新兴产业正在出现与发展.在绝大多数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科技创新都是撬动其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但在新兴产业发展伊始,科技创新将面临成本、市场、政策等多方面的制约因素,而且很多问题有着新兴产业自身的特点,需要采取一些更加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以便早日克服这些问题.本文以可再生能源产业为例,分析中国新兴产业科技创新面临的困境及应对路径.
  • 盛春辉, 陈凡
    科技导报. 2016, 34(4): 61-65.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6.04.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创新创业是破解"新东北现象"的战略选择.建立具有区域特征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对振兴东北工业基地和改变产业结构尤为重要.以行动者网络理论为分析工具,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现实发展为考量,构建了"H-NH"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模型.分析表明,为优化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应强化非人因素行动者的能动性,打造具有东北特色的创新创业文化;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创新链和产业链,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以科技金融为突破口,强化服务链,实现创新链和产业链的高度融合.
  • 王珏, 包存宽
    科技导报. 2016, 34(4): 66-69.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6.04.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十三五"规划建议.无论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中的生态文明建设,还是五大发展理念中的绿色发展,都把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价值取向."十三五"是深化绿色发展的重要阶段,期间环境保护应重点关注参与性、科学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全球性5 个维度,同时要应对管理体制改革带来的新挑战.
  • 徐治立, 霍宇同
    科技导报. 2016, 34(4): 70-73.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6.04.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科研经费违规使用严重影响社会良性运行,而且成为危害科技创新的"毒瘤".为消解科技创新隐患、优化学术生态环境,需从制度建设入手,构建保障科技人员安心研究的经济基础,营造优良的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推动政府职能从科研管理向创新服务与治理转变,不断深化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制度改革.
  • 陈真玲, 王晶华, 赵宇, 郭光, 杨国梁
    科技导报. 2016, 34(4): 74-77.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6.04.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提高科研管理水平、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提升科技研发效果是中国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分析了西方发达国家在科研项目管理和科技评估方面的经验,结合中国科研管理工作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提高中国科研项目管理水平的政策建议.
  • 崔紫晨
    科技导报. 2016, 34(4): 78-80.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6.04.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日本在逐步加强对国内科技研发创新支持,也不断完善了科技评估体系.对日本科技评估政策发展的分析表明,中国可从完善相应法律法规、推进评估能力建设、创新评估方法研究、强化评估结果的利用等方面加强和改进科技评估工作.
  • 邓元慧
    科技导报. 2016, 34(4): 81-84.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6.04.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日本自20 世纪90 年代中期起实施了科学技术创新立国战略,并配套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制度,构建了较为完善的产学研合作新体系.日本在产学研推进与评估中的做法与经验,对中国推进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加快创新体系建设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 张楠, 张欣怡
    科技导报. 2016, 34(4): 85-89.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6.04.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端正学术评价导向是科研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本文介绍日本高等教育评价机构开展第三方评估的主要做法,分析其学术评估实施周期、评估内容、评估结果及其经验.
  • 科学人物
  • 祝叶华
    科技导报. 2016, 34(4): 90-9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面对肆虐的传染病毒,全世界的科研人员都在努力攻关,以期能研发出有效疫苗,控制疫情的大规模扩散.在这些众多的科研团队中,由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陈薇研究员牵头的科研团队,一直奋战在抗击传染病毒的一线,他们自出创新研发的生物疫苗,一次次为人类建立起防御高墙,阻断病毒的传染.
  • 祝叶华
    科技导报. 2016, 34(4): 93-9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干细胞领域半路出家的裴端卿,凭借扎实的学科基础及浓厚的兴趣,带领团队用一项项的成果填补了中国干细胞研究领域的空白,一次次刷新干细胞领域的研究记录,开辟了中国干细胞领域新领域.
  • 刘志远
    科技导报. 2016, 34(4): 96-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2015年3月,刘静带领的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与清华大学联合研究小组在《Advanced Materials》发文,宣布研发成功了世界上首台自主运动可变形的液态金属机器.消息一经传出,引起了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就如同平静的水面被抛掷一枚石块,激起层层涟漪.
  • 刘志远
    科技导报. 2016, 34(4): 101-1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从美国到中国,大数据这个话题正全球同步热传,彰显了一个特殊时代: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这是一场关乎每个人生活、工作和思维的大变革.
  • 祝叶华
    科技导报. 2016, 34(4): 104-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华龙一号"的降生,每一步都需要创新,每一处都要突破,而这些进取之力的背后,是邢继和团队人员十几年孜孜以求的逐梦;而进取之力的前方,则是邢继心中驻扎的核电梦——建成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站.
  • 刘志远
    科技导报. 2016, 34(4): 107-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201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20架武装直升机在空中组成"70"字样通过天安门广场,这是中国第一批自主研制的武装直升机——武直-10和武直-19.
  • 科学共同体推介
  • 田恬
    科技导报. 2016, 34(4): 111-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知识经济不断崛起的时代,科技创新成为世界各国热切关注的重点问题,也成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为此,世界各国都制定了科技创新政策,以使科研投入可以确切地使用在重点研究领域,并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科技纵横
  • 鲍海飞
    科技导报. 2016, 34(4): 114-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究竟是什么让我们缺少创新性?这个问题或许应该这样问:在信息资讯如此辉煌的时代,我们为什么缺少创新的活力?如果有了内在的活力和劲头,不就有创新了,但为什么成效不明显呢?
  • 王铮, 孙翊
    科技导报. 2016, 34(4): 116-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据报道,中国的智库数量已经居世界第二位.然而,中国智库的质量仍然较弱,若提高其质量,就需探究智库的根本.
  • 职场
  • 马臻
    科技导报. 2016, 34(4): 119-11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青年教师进高校后,一般每年要交一份年终工作总结,在入职3 年时交一份述职报告,并参加述职答辩.年终工作总结相对简单,往往流于罗列数据,但3年述职报告的撰写得费些心思,因为这不但决定你能否续聘,还影响到别人对你工作业绩和精神面貌的印象.
  • 《赛先生》专栏
  • 张龙
    科技导报. 2016, 34(4): 120-12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人类一直尝试以不同方式认识和理解我们所面对的物质世界.从这些尝试中生长出哲学与自然科学这两种思维方式.前者侧重思辨的、定性的讨论;而后者则更加注重实证的、定量的分析.
  • 书评
  • 黄文政, 梁建章
    科技导报. 2016, 34(4): 122-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2015 年10 月29 日,十八届五中全会宣布实施"全面二孩"政策.这是中国从1980 年全面推行"一胎化"以来人口政策最重大的改变.在以限制生育为特征的计划生育依然被奉为基本国策的背景下,这一举措来之不易.推动这一重大改变的既有体制内的呼吁也有民间的呐喊,既有人口学界的学者也有来自其他学科的研究者.
  • 热点排行
  • 祝叶华
    科技导报. 2016, 34(4): 5-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科技界声音
  • 祝叶华
    科技导报. 2016, 34(4): 8-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科学共同体要闻
  • 李娜
    科技导报. 2016, 34(4): 1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国内期刊亮点
  • 王丽娜
    科技导报. 2016, 34(4): 117-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王丽娜
    科技导报. 2016, 34(4): 118-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图书推介
  • 祝叶华
    科技导报. 2016, 34(4): 124-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