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夯实中国科技外交,提升国家软实力——评《科技外交的理论与实践》 |
李军平 |
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 |
|
|
摘要 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国际交流和科技外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在《利用好全球的科技资源》一文中指出,“科技发展的动力在于不同思想和文化的撞击。通过广泛深入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吸纳他人的智慧与技术优势,这符合科学技术本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自主创新要建立在不断扩大和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战略思想之上。
|
|
|
作者简介: 李军平,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助理研究员。 |
[1] |
. 封面图片说明:青藏高原的特种生物物种[J]. 科技导报, 2017, 35(6): 0-0. |
[2] |
鞠强. 探索过去的钥匙[J]. 科技导报, 2017, 35(6): 7-7. |
[3] |
祝叶华. 新发现质疑彗星说,地球水源之谜或更加扑朔迷离[J]. 科技导报, 2017, 35(6): 9-9. |
[4] |
刘朋虎, 赵雅静, 王义祥, 翁伯琦. 中国南方要深入开展红壤丘陵生态脆弱区高效生态农业技术集成研究[J]. 科技导报, 2017, 35(6): 11-12. |
[5] |
王振涛. 青藏高原的地质特征与形成演化[J]. 科技导报, 2017, 35(6): 51-58. |
[6] |
王雪莹. 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预测未来20年六大领域创新趋势[J]. 科技导报, 2017, 35(6): 126-126. |
[7] |
郑绵平, 郑度. 大力弘扬“青藏精神”,加强中国高原研究[J]. 科技导报, 2017, 35(6): 1-1. |
[8] |
赵文津, 宋洋. 青藏高原形成演化有待深化研究的几个主要科学问题[J]. 科技导报, 2017, 35(6): 23-35. |
[9] |
方小敏. 青藏高原隆升阶段性[J]. 科技导报, 2017, 35(6): 42-50. |
[10] |
祝叶华. 新闻时段2017-03-01至2017-03-15[J]. 科技导报, 2017, 35(6): 5-6. |
[11] |
祝叶华. 2017-06科技界声音[J]. 科技导报, 2017, 35(6): 8-8. |
[12] |
王丽娜. 2017-06科学共同体要闻[J]. 科技导报, 2017, 35(6): 10-10. |
[13] |
郑度, 赵东升. 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特征[J]. 科技导报, 2017, 35(6): 13-22. |
[14] |
陈安东, 郑绵平. 柴达木盆地成盐期与青藏高原第四纪冰期及构造运动阶段的相关性[J]. 科技导报, 2017, 35(6): 36-41. |
[15] |
朱立平, 郭允. 青藏高原湖泊沉积记录与环境变化研究[J]. 科技导报, 2017, 35(6): 65-7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