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 第36卷, 第23期 刊出日期:2018-12-13
  

  • 全选
    |
    封面图片说明
  • 科技导报. 2018, 36(2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发现翼龙伊甸园,揭秘翼龙生命史——大量3D翼龙蛋和胚胎首次发现
  • 卷首语
  • 孙宝国
    科技导报. 2018, 36(23): 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前,中国人对食品添加剂的恐惧和反感仍然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问题的原因很复杂,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普通大众以前并不知道有食品添加剂这个词。尽管中国使用食品添加剂历史悠久,卤水、明矾、红曲等食品添加剂都有上千年的使用历史,但在2000年以前的汉语词典里并没有"食品添加剂"这个词,一些人视食品添加剂为洪水猛兽很大程度源于概念不清和相关知识的缺失。二是食品添加剂替非法添加物背了黑锅。添加剂不等于食品添加剂。三聚氰胺是塑料添加剂、涂料添加剂、水泥添加剂,但不是食品添加剂。在任何食品中添加三聚氰胺都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迄今为止,中国涉及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安全事件都是人之过,非食品添加剂之过。对在食品中使用非法添加物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犯罪行为必须严厉打击。三是舆论误导。这是当前造成公众对食品添加剂误解和恐慌的最主要原因。误导的源头恰是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者——食品企业。有的企业一边在食品中使用食品添加剂,一边把"无添加""不添加""零添加"作为噱头,在食品标签上醒目标示类似"不添加防腐剂、不含人工色素、不含人工香料""不加香精、不加防腐剂、色素""不含人工糖精"等字样;还有的企业在各种媒体上做"没有添加剂""不添加""不加!不加!就不加"等广告。这种现象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导致一些消费者误认为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就会有安全问题,标有"不添加""无添加"的食品就是安全的。长此下去,公众对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安全的误解会越来越深,食品安全感会越来越差,对美好生活的幸福感会受到极大伤害,也将严重影响中国食品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 智库观点
  • 孟凡刚
    科技导报. 2018, 36(23): 8-10.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8.23.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2018年9月17-19日,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在北京召开。很多学者谈到当前互联网已成为人们获得科学信息的主渠道,但在大会报告、高峰论坛上,中外一些学者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互联网的信息泛滥对人们获得正确科学信息造成严重困扰。对这种说法笔者深有同感,也曾经指出遇到的实际问题[1],现在问题越来越严重,希望互联网科普工作能够再创新,帮助人们从困扰中解脱出来,使公众更有效地利用互联网学习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质。
  • 专题:古生物学进展
  • 汪筱林, 蒋顺兴, 程心
    科技导报. 2018, 36(23): 11-19.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8.23.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翼龙是地球上第一类飞向天空也是唯一绝灭的飞行脊椎动物,人类对其产卵繁殖、生长发育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了解还十分有限。本文介绍了一件超过200枚哈密翼龙蛋、胚胎和骨骼化石三位一体保存的重要标本,包括16枚翼龙蛋含有三维立体的胚胎化石。针对这件全世界首次发现的3D翼龙胚胎,研究提出哈密翼龙具有相对早熟的胚胎发育模式,其后肢发育速度较前肢快,孵化之后只能走不能飞;胚胎发育期间牙齿尚未萌出,出生后还需要父母照料;从胚胎到亚成年都具有快速生长的骨骼结构;显示哈密翼龙具有群居的生活习性,白垩纪的湖泊风暴导致其集群死亡并快速埋藏。
  • 李占扬, 吴秀杰
    科技导报. 2018, 36(23): 20-25.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8.23.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2007年和2014年,河南灵井遗址出土的距今10万年左右的许昌人头骨化石引起古人类学界的广泛关注,研究显示晚更新世早期中国境内可能并存多种古人类成员,不同群体之间有杂交或者基因交流产生。许昌人为中国古人类演化的地区连续性以及与欧洲古人类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支持。本文回顾了许昌人化石的发现历史、复原和研究过程,介绍了许昌人伴生的哺乳动物化石、石制品、骨质工具的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灵井遗址未来工作前景。许昌人化石及伴生的文化遗物为探讨当时人类的体质特征、行为方式及中国古人类的演化模式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 王敏, Jingmai O'Connor, 泮燕红, 周忠和
    科技导报. 2018, 36(23): 26-29.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8.23.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恐龙向鸟类演化的过程中,尾骨变化最为显著,由于缺少过渡环节的化石,这一演化过程并不清楚。现代鸟类的尾骨缩短并愈合成犁状尾综骨,其上附有扇状尾羽而构成飞行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界普遍认为犁状尾综骨和扇状尾羽是同步演化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敏等报道了在河北白垩纪地层中发现的1.3亿年前的反鸟类化石,显示其具有与现代鸟类相似的犁状尾综骨,但却并不具有扇状尾羽。本研究组综合形态学、骨组织学和扫描电镜等方法,提出"犁状尾综骨与扇状尾羽在早期鸟类中相互独立"的假设,挑战了此前长期占主流的学术观点。相较于犁状尾综骨在今鸟型类的广泛发育,这一结构在部分反鸟类中的出现则是平行演化的结果,结合越来越多的其他化石证据,表明在鸟类演化早期,平行演化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这也为依据骨骼形态讨论中生代鸟类的系统发育关系提出了挑战。
  • 蔡晨阳
    科技导报. 2018, 36(23): 30-35.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8.23.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白垩纪缅甸琥珀中内含物研究是当前古生物研究的热点之一。隐翅虫形态多样、分布广泛、种类繁多,目前是动物界最大的一个科。近些年,在缅甸琥珀中发现了种类丰富多样的隐翅虫化石,为研究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的演化提供了重要材料。通过对保存精美的隐翅虫化石的研究,不仅可以揭示隐翅虫科昆虫的起源和演化,而且有助于认识早期陆地生态系统中昆虫与真菌以及昆虫之间的复杂关系,揭示高等真菌和社会性昆虫的早期演化历史。先进的成像技术和分析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深入认识缅甸琥珀昆虫的形态功能,理解远古昆虫与周围环境的复杂关系,进而重建远古陆地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面貌。
  • 冯卓
    科技导报. 2018, 36(23): 36-41.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8.23.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植物与昆虫是当今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为认识陆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提供独一无二的信息。古生代是植物和昆虫起源和早期演化的关键地质时期,然而由于缺乏对该时期化石材料的系统研究,植物和昆虫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协同演化过程还存在许多未解之谜。对二叠纪晚期(约2.53亿年前)植物茎干中甲虫蛀孔的详细解剖学研究,证实当时蛀木甲虫利用真菌实现个体发育过程中食性的转变,而且蛀木甲虫可能存在初步的社会分工,并生活在复杂的生态网络中;进一步研究显示晚二叠世蛀木甲虫或对松柏类植物引起严重的虫灾。当前研究表明,渗矿化植物化石标本在探索地质历史时期动植物相互作用方面具有巨大研究潜力,可为深时陆地生态系统的重建和演化提供宝贵信息。
  • 乔丽, 黄冰
    科技导报. 2018, 36(23): 42-46.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8.23.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中国显生宙腕足动物属志》对中国显生宙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和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9个纪的海相地层中、于1883至2015年、根据中国材料创建的757个属的腕足动物化石进行逐一查考和再研究,对属的取舍及其分类位置提出了新观点,并将相关的模式种展示于125个图版中。在最新各纪年代地层框架下,更新各属的地质历程,并确定各属的地理分布。在梳理相关的其他腕足动物属的基础上,论述各时期的化石组合或动物群;并对显生宙几个重大宏演化过程中腕足动物的作用和意义进行了探讨。中国的这些腕足动物化石,不仅在地层划分对比、盆地分析和矿产勘探上有重要意义,在古生态、古生物地理、古气候与古环境及全球古地理再造上,也具有独到的学术价值。
  • 综述
  • 吴凌彦, 陈昢圳, 郑向群
    科技导报. 2018, 36(23): 47-56.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8.23.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前中国农村人居环境不一,环保意识不到位,基础设施差,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加剧了农村环境污染程度。通过分析国内外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工艺技术,阐述了培育高效降解菌种技术、微生物固定化技术、构建微生物菌剂技术等微生物强化技术治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原理、特点和技术难点,并结合案例分析,表明微生物强化技术能有效防止污泥膨胀,比传统污水处理方法效率更高,具备抗逆性、抗毒性和耐负荷冲击能力强等优点,更适用于农村水生活污水的治理。
  • 王腾飞, 金振奎, Aliyeva Gunay, 王金艺, 黎瑞, 袁坤
    科技导报. 2018, 36(23): 57-67.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8.23.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滩坝的定义,综述了湖盆滩坝研究的相关成果。滩坝可根据其沉积物、发育位置以及对与潮汐作用响应等进行分类。基于沉积物,滩坝分为碳酸盐岩滩坝和碎屑岩滩坝;基于发育位置,滩坝分为近岸滩坝和远岸滩坝等;基于对潮汐作用响应,滩坝分为小潮差滩坝、中潮差滩坝和大潮差滩坝等。针对滩坝砂体沉积特征提出滩坝的沉积模式,并可进一步对其内部微相进行划分。滩坝发育的控制要素为古地貌、水动力条件、沉积旋回、物源以及古水深、古气候等,古地貌的控制体现在岸线形态和局部地形起伏;水动力条件的控制体现在不同强度的波浪作用;沉积旋回的控制体现在基准面的升降和旋回;物源的富集及贫乏对滩坝的形成类型起到决定性作用;古水深、古气候则影响滩坝的发育与否。
  • 王振涛, 王训练
    科技导报. 2018, 36(23): 68-86.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8.23.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华北西部贺兰山-桌子山及其邻区奥陶纪构造亲缘性、洋陆格局、盆地原型、物源以及板块缝合带的存在与否和具体位置等基础地质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存在激烈争论。近年来,随着岩石地球化学、古地磁、锆石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等新数据的大量积累,相继提出一些新证据和新假说,将上述科学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梳理近年来一系列最新进展,重点对一些关键基础地质问题存在的学术争议进行了评述。
  • 研究论文
  • 刘广为, 李长勇, 皮建, 刘凡, 唐莎莎
    科技导报. 2018, 36(23): 87-92.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8.23.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根据中东地区孔隙型碳酸盐岩油藏渗透率分布范围大、低渗与中高渗渗流规律并存的特征,针对低渗点存在启动压力梯度而难以动用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低渗点启动压力梯度对油藏波及系数的影响规律,通过耦合低渗点启动压力与井间驱替压力分布,提出考虑低渗点启动压力梯度的孔隙型碳酸盐岩油藏波及系数修正方法。以中东地区M油藏为例进行应用分析,计算得到的渗透率为5×10-3~35×10-3 μm2、变异系数为0.6~0.8时,波及修正系数分布范围为0.75~0.99,证明了该孔隙型碳酸盐岩油藏波及系数修正方法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 叶小榕, 邵晴
    科技导报. 2018, 36(23): 93-101.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8.23.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有效发掘大规模社交网络上的用户信息,提高对用户之间关系的深入了解,设计开发了基于Spark的大规模社交网络社区发现原型系统。系统利用ActiveMQ实现对大量用户数据的抓取,使用基于Spark的MLlib提供的朴素贝叶斯算法对用户数据进行清洗,利用Spark的GraphX提供的PageRank算法和MLlib提供的Z-Score算法计算用户排名,最终应用并优化LPA算法,将特征相近、联系较密切的用户快速地划分到同一社区中,为进一步分析利用社区用户数据打下了基础。
  • 科学人文
  • 薛有才, 贾随军
    科技导报. 2018, 36(23): 102-104.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8.23.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谢庭藩(图1)是浙江大学函数论学派的传人之一。他先后师从陈建功、华罗庚、徐瑞云等先生学习与研究数学,特别是在陈建功与华罗庚两位大师的指导下,继承浙江大学数学学派的"学习理念",学术思想不断创新,在三角级数、函数逼近论、运筹与优化、分形及其应用等方向做出了突出贡献。
  • 科界要闻
  • 中国科技馆
    科技导报. 2018, 36(23): 6-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中国科技馆
    科技导报. 2018, 36(23): 6-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
    科技导报. 2018, 36(23): 6-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中国科协国际联络部
    科技导报. 2018, 36(23): 7-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
    科技导报. 2018, 36(23): 7-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中国电子学会
    科技导报. 2018, 36(23): 7-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