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编委会
期刊简介
期刊介绍
数据库收录及获奖
发展历程
未来愿景
开放获取
作者服务
投稿指南
投稿须知
投稿说明
论文加工费
学术不端检测
同行评议政策
下载中心
我要投稿
伦理道德要求
作者伦理道德要求
编辑部审查稿件要求
本刊编辑要求
本刊审稿人要求
本刊编委要求
主办方和出版机构要求
订阅指南
联系我们
English
2020年, 第38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0-02-28
封面图片说明
卷首语
专题:新冠肺炎
智库观点
研究论文
科技人文
全选
|
封面图片说明
Select
封面图片说明:新型冠状病毒
科技导报. 2020, 38(4):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冠状病毒可分为α、β、γ、δ4个属,与人类疾病相关的冠状病毒均为α和β属冠状病毒。可知可造成人类疾病的冠状病毒有:普通人类冠状病毒229E、NL63、OC43、HKU1,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SARS-CoV),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MERS-CoV),以及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
卷首语
Select
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完善公共安全应急体系
陈晓红
科技导报. 2020, 38(4): 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从古至今,各种灾难一直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地震、海啸、火山、洪涝、干旱、瘟疫、战乱等始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威胁,可以说,人类文明史既是一部灾难史,也是一部与灾难抗争的历史。自20世纪70年代新技术革命以来,以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型材料技术为标志的高新技术逐渐被应用到各类风险防控中,有力推动了世界各国应急处置模式优化和实践创新。特别是近几年,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5G和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针对突发事件实时监测、准确预报、及时预警逐渐成为现实,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能力和水平也相应大幅提升,国家层面的应急管理和应急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尤其是中国在此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可谓功不可没,“华为云”疫情远程指挥、百度地图迁徙平台、疫情大数据实时报告、平安科技肺部CT影像人工智能系统、阿里AI新药和疫苗研发、达闼科技与中国移动共同定制的5G测温巡查机器人、阿里巴巴菜鸟物流大数据等,在人员追踪、病例确诊、疫情态势研判、药品研制、应急资源调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专题:新冠肺炎
Select
全球冠状病毒科研态势及研究热点分析
阮妹, 王杨, 王茜
科技导报. 2020, 38(4): 6-14.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0.04.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2019年12月以来,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蔓延全球。新型冠状病毒是目前已知的第7种可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20世纪以来已知的另外2种可以引起比较严重人类疾病的冠状病毒为2003年爆发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和2012年的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自冠状病毒发现以来,国内外学者针对冠状病毒已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内容分析等方法,对全球冠状病毒的研究态势进行揭示,并对冠状病毒的研究热点及研究趋势进行分析。
Select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诊断、治疗与流行病学研究
李富
科技导报. 2020, 38(4): 15-20.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0.04.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由一种之前从未发现的冠状病毒引发的传染病,具有许多新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毒特点、发病机制、传播途径、临床诊断与治疗、科学防控等领域亟需开展应急研究。对目前国内外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文献进行梳理,综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病学特点、防治方法等。
Select
全国及湖北省新冠肺炎综合风险指数分析及比较
袁宏永, 陈涛, 黄丽达, 苏国锋, 黄全义, 戴佳昆, 余水平
科技导报. 2020, 38(4): 21-28.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0.04.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新型冠状肺炎综合风险评估是开展疫情风险管理和防控的关键途径,而评估方法是其中的关键。以公共安全的“三角形”模型为指导,考虑突发事件即病毒本身的危险性、承灾载体即易感人群的脆弱性、应急管理的有效性3个维度因素,建立了综合多个维度的风险评估方法。评估结果显示,当前数据显示综合风险最高的5个省(市)级地区分别为湖北、上海、香港、北京和广东;在湖北省内,综合风险最高的4个地级市分别为武汉、鄂州、孝感和黄冈。
Select
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国医疗卫生设施现状与国际比较
王兰, 刘璐
科技导报. 2020, 38(4): 29-38.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0.04.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医疗卫生设施是改善民生、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基础设施。基于2018年的医疗卫生设施统计数据,以人均医疗卫生设施数量、人均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人均医护人员配置标准等指标作为比较对象,分析了中国医疗卫生设施的地域分布、城乡二元差异、公办与民办医疗卫生设施差异,并与其他多个国家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合武汉各医院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提出加强南部省份医疗卫生设施建设,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设施和医护人员的投入,积极引导民营医疗卫生机构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治理,在医院规划中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留应急场地等建议。
Select
无人系统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应用实践
孙永生, 金伟, 唐宇超
科技导报. 2020, 38(4): 39-49.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0.04.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重大疫情防控工作中,智能无人系统发挥了很大作用。在疫情监测阶段,高空监控的无人机、防疫宣传与消杀的机器人、智能红外测温系统等高效完成了工作,为疫情预防、延缓蔓延提供了有力技术手段;在防控救治阶段,5G远程会诊平台、诊断治疗机器人、可移动负压隔离舱等有效解决了直接接触救治引起传染风险的问题,有效保障了一线医护人员安全;在物资保障方面,智能生产系统、空中无人机等为疫情防控医疗及生活物资生产、调配起到了关键作用,大大提高了供应保障效率。建议应聚焦疫情监测、防控救治和物资保障3个方面,以预防为要,建立无人系统疫情防控体系。
Select
冠状病毒与眼部疾病的关系
杨蓓, 霍俊峰
科技导报. 2020, 38(4): 50-54.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0.04.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首次分离出可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HCoV-OC43和HCoV-229E早在1966年和1967年已被发现,但直到2003年SARS在全球爆发后冠状病毒才被广泛关注。综述了目前已发现的人感染冠状病毒特点及其与眼部的关系,以期在新型冠状病毒肆虐之际,为眼科一线临床医师筛查、确诊病例提供参考。
Select
基于SEIR模型视角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伪科学网络谣言的传播治理: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
陈安, 王子君, 陈樱花
科技导报. 2020, 38(4): 55-65.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0.04.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疫工作进入关键时期,而期间大量滋生的伪科学网络谣言导致各地广泛出现盲目抢购、囤货等不良社会事件,严重影响疫情防控与社会正常秩序。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在总结梳理国内外学者对伪科学、网络谣言等定义的基础上,给出适用本文的伪科学网络谣言的定义;选取本次疫情中影响较大的4个伪科学网络谣言,收集其在新浪微博传播过程中的数据,分析伪科学网络谣言在疫情中的传播特点;以SEIR模型为基础,综合考虑政府干预滞后性、个体信息接受从众效应、谣言传播特点等对模型进行合理改进,并通过数值实验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伪科学网络谣言传播机制进一步研究;最后,基于前文分析从不同角度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伪科学网络谣言的传播治理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
Select
齐心协力战疫情,心理防护不可缺
宫艺邈, 阙建宇, 陆林
科技导报. 2020, 38(4): 66-67.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0.04.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2020年的春节必然是难忘的,因为在这个中国人民最期待的节日,新型冠状病毒打破了人们所有的期待。它在蓝天下猖狂,它在空气中肆虐,它给所有人的快乐笼罩上阴影。为此,数以万计的医护工作者主动请缨奔赴抗“疫”前线,无数志愿者们也“逆行而上”为工作在前线的医务人员提供最有力的后援,所有无法“逆行”的人们居家隔离以避免病毒交叉传播,所有人齐心协力,共战“疫”情。但是,任何一场战役都会有困难,我们正经历的这场战“疫”也不例外,例如防护物资的紧缺、难以确认的传染源和传染途径、不断增加的感染人数以及在这场突发危机之下产生的应激情绪。值得欣慰的是,物资在加紧配送、科学难题也正一个个被攻破。目前,要确保这场战“疫”胜利的另一关键因素便是加强心理防护。无论是居家隔离的群众、主动请缨加入战“疫”的志愿者,还是奋斗在前线的白衣战士,在保护自身不被病毒感染的同时,也需要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心理健康,确保能够身心健康地与疫情抗争到底。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时有应激情绪是正常的,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自我调节。
Select
新冠肺炎疫情下民众的情绪健康和社会心态现状
郭菲, 蔡悦, 王雅芯, 李玥漪, 陈祉妍
科技导报. 2020, 38(4): 68-76.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0.04.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当前疫情下中国公众的情绪状况和社会心态,对2020年2月18—20日、2月21—22日的两项线上公众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1/3的调查对象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症状,22.4%存在明显的焦虑症状;与2008年的全国调查相比,当前民众的抑郁水平更高;在各类职业群体中,失业人群的焦虑和抑郁问题突出,私营企业、个体经营和创业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偏低;社会心态方面,公众处于不同的心理阶段,部分存在抑郁、愤怒倾向;在压力下公众有更强的利他倾向,特别是对医务工作者有更强的支持意愿。调查结果显示,当前的心理健康工作十分必要,疫情当下需继续加强公众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和心理疏导,逐步着手预防和应对疫情后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在未来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公众心理健康素养。
Select
美国应急管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及启示
陈雪峰, 张琴, 张乐祺
科技导报. 2020, 38(4): 77-85.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0.04.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凸显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迫切性,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中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至关重要。介绍了美国应急管理心理服务体系的总体框架、应急响应机制、队伍建设及支撑平台,分析了其主要经验和存在问题,结合中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对中国应急管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提出4点建议:建设应急管理社会心理服务信息系统、分类分层组建应急管理社会心理服务队伍、开展应急管理心理服务学科建设及完善应急管理社会心理服务法律体系。
Select
风险偏好对公众购买行为的影响:以购买口罩为例
陈安, 师钰
科技导报. 2020, 38(4): 86-92.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0.04.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蔓延,严峻的疫情形势使公众产生了焦虑、恐慌等情绪,甚至作出抢购物资、听信谣言等非理性行为。风险偏好是人们在决策与行为中愿意接受的风险程度。在这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消费者购买和使用卫生防疫物品的行为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可以体现出自身的风险偏好水平。通过问卷调查探究公众风险偏好与购买行为之间的关系,挖掘问卷结果的关联规则得出:影响公众购买行为的因素主要包括消费者个体差异的性别因素、感知到的风险程度以及居住地疫情严重程度等。
智库观点
Select
以建设新型研发机构为抓手探索科技体系融合创新模式
李智毅, 游光荣, 闫州杰
科技导报. 2020, 38(4): 93-98.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0.04.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对应的两套科技体系要实现融合发展与协同创新,亟需在体制机制、资源配置、科研组织方式等方面进行新的突破和探索。对近年来呈现出较强的创新竞争力的新型研发机构的基本特征和在跨越创新障碍方面优越性进行了系统分析,结合两大科技体系融合创新中出现的问题和已有的实践探索,提出了以军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性质的协同创新平台为核心,打造由企业群、园区、投融资和政策体系等构成的创新生态,形成“平台+环境”的两大科技体系融合创新的模式。
Select
美国“制造业拓展合作伙伴计划”的经验及启示
马丽仪, 陶秋燕, 贺俊, 李英侠
科技导报. 2020, 38(4): 99-102.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0.04.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与发达工业国家相比,专业的技术扩散服务机构或机制在中国是缺失的。研究了美国“制造业拓展合作伙伴计划”的成功要素,包括:覆盖各州、关联拓展的服务网络,贴近需求、动态调整的服务内容,以立法为核心、以计划为基点的政策体系,公私合作、阶段调整的经费支持等。建议借鉴美国“制造业拓展合作伙伴计划”的成功经验,提出中国应新建专业的技术扩散服务机制,构建多层次、多要素构成的技术扩散服务网络,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长效运行机制,加强评估,完善内部报告与评价机制等政策建议。
研究论文
Select
基于绿色航空视角的飞行试验节油路径
刘纳
科技导报. 2020, 38(4): 103-109.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0.04.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绿色航空工业评价标准贯标推进实践成果,结合飞行试验特点,分析了民航节油的经验和飞行试验节能工作特点,探究了飞行试验节油工作的路径,包括试飞模式创新、试飞方法创新、目标机选型创新、地面保障创新和试飞管理转型等,可以看出,这些节油路径是可行的,都可以为飞行试验节油做出一定的贡献,为“绿色试飞”的探索提供借鉴。
科技人文
Select
不忘初心承使命,鞠躬尽瘁兴国药——深切缅怀楼之岑老师
蔡少青
科技导报. 2020, 38(4): 110-117.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0.04.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楼之岑先生是中国杰出的药学家、药学教育家(图1)。楼先生楼老1947年在英国伦敦大学药学院学习,师从生药学教授范尔朋,专攻生药学研究,直至1995年去世,48年间一直潜心从事生药学科研和教学工作。他注重应用多种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在生药形态组织和中药材品质评价的研究方面进行了大量开拓性的工作;他培养了大批药学人才,是中国现代生药学的开拓者之一,为中国生药学乃至世界生药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Select
“象牙塔”里的压力和奋斗
马臻
科技导报. 2020, 38(4): 118-120.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0.04.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授完课回到办公室,泡一杯茶,静静地坐在电脑屏幕前看文献、写论文,累了就起身到实验室转转,指导研究生——这是很多青年学子梦寐以求的工作,也是很多大学教师的真实工作场景。然而,“象牙塔”里的生活并非总是如此纯粹,课题组日常运行的表象之下,潜藏着各种压力
[1-3]
。有志于进高校任教的青年学子应充分了解相关情况、严阵以待,而业内人士也要直面现实——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