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方法
王雪梅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人才交流中心, 北京 100035
Class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methods of innovativ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s
WANG Xuemei
Talent Exchange Center of Beijing Municipal Commiss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100035, China
摘要 在创新型科技人才内涵和分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和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法),提出创新型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方法,并以2019年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的生物医药领域申报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评价准确率达到80.95%,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关键词 :
创新型科技人才 ,
分类评价 ,
逼近理想解排序法评价方法 ,
评价指标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search on the connot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innovativ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s, this paper uses a 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the TOPSIS method to propose a class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method for innovativ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s. Then an empirical analysis is conducted using this method. The research result shows that the evaluation accuracy of this method reaches 80.95%, which verifies its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This method will provide new ideas for class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innovativ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s.
Key words :
innovativ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s
classified evaluation
evaluation method
evaluation index
收稿日期: 2021-06-16
作者简介 : 王雪梅,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科技人才评价、科技人才计划实施、科技人才服务与政策,电子信箱:wangxuemei_kwrc@163.com
[1] 张羽, 王雪梅, 李欣. 关于创新型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考与建议[J]. 中国科技人才, 2021(1):7-17.
[2] 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EB/OL]. (2016-03-12)[2021-05-04]. http://www.gov.cn/xinwen/2016-03/21/content_5056113.htm.
[3]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EB/OL]. (2018-02-26)[2021-05-04]. http://www.gov.cn/zhengce/2018-02/26/content_5268965.htm.
[4] 李菲, 胡金凤. 我国科技人才评价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医药科学, 2020, 10(20):237-240.
[5] 赵伟, 包献华, 屈宝强, 等. 创新型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6):113-117.
[6] 杨月坤, 周丽娟. 成果转化类创新型科技人才评价研究[J]. 领导科学, 2019(12):67-71.
[7] 杨月坤, 路楠. 基于知识价值的创新型科技人才评价模型构建[J]. 领导科学, 2019(2):98-102.
[8] 杨月坤, 葛琴. 创新型科技人才多元智能结构及评价研究——以基础研究类创新型科技人才为例[J].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1(1):86-94.
[9] 和晶, 宋海军, 杨大鹏, 等. 新疆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机制改革研究调研报告[J]. 科技创新导报, 2019, 16(2):243-244.
[10] 孙寅生. 释放人才科学评价的正能量[J]. 人才资源开发, 2019(7):8-9.
[11] 张立, 余赵. 基于创新链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研究[J]. 科学管理研究, 2020, 38(1):139-142.
[12] 黄美霞, 侯军岐, 张雪娇.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种业并购整合风险分析[J]. 科研管理, 2017, 38(增刊1):325-332.
[13] 彭江. 基于模糊AHP的个人信用评分模型研究[D]. 长沙:湖南大学, 2009.
[14] 张晓娟. 产业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2):137-141.
[15] 吕跃进. 基于模糊一致矩阵的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排序[J]. 模糊系统与数学, 2002(2):79-85.
[16] 张文军. 基于加权模糊TOPSIS方法的系统失效风险分析研究[D]. 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6.
[17] 胡永宏. 对TOPSIS法用于综合评价的改进[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02, 32(4):572-575.
[18] 余应嘉, 叶淑芳, 邓燕芳, 等. 基于加权TOPSIS法评价血必净注射液临床应用的合理性[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15):1546-1550.
[1]
王秦, 张艳, 杨永芳. 雄安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J]. 科技导报, 2021, 39(4): 112-124.
[2]
王兰, 蒋希冀. 2019年健康城市研究与实践热点回眸 [J]. 科技导报, 2020, 38(3): 164-171.
[3]
陈天, 李阳力. 生态韧性视角下的城市水环境导向的城市设计策略 [J]. 科技导报, 2019, 37(8): 26-39.
[4]
董昭恺, 王东胜, 隋欣. 基于GIS的流域水电开发生态约束性评价 [J]. 科技导报, 2017, 35(10): 87-92.
[5]
路丽, 贺军辉, 田华, 何溥, 杨巧文. 新型空气净化器及其评价方法 [J]. 科技导报, 2015, 33(12): 101-109.
[6]
李夕兵;魏威;赵彬. 充填系统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定量分析 [J]. , 2013, 31(31): 43-47.
[7]
沈剑波;雷相东;舒清态;张会儒. 国内外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综述 [J]. , 2011, 29(33): 72-79.
[8]
王礼常;王志章;陶果. 致密砂岩气藏储层分类新方法 [J]. , 2011, 29(24): 47-50.
[9]
李聪颖;蔡光林;朱彤. 考虑驾驶员行为的车辆防撞系统仿真评价 [J]. , 2011, 29(18): 46-51.
[10]
付殿敬;徐敬领;王贵文. 基于Q型聚类分析和贝叶斯判别算法研究储层分类评价 [J]. , 2011, 29(11-03): 29-33.
[11]
孙琳;张文贤. 大学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 [J]. , 2003, 21(0311): 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