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与土地使用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回顾了公共交通导向的开发(TOD)模式的起源,论述了 TOD 的中国内涵,总结了一体化由发展起步、研究推进、工程应用到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发展历程。分析了TOD发展模式与未来城市和交通的关系、中国推进TOD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障碍,提出了建立强有力的交通与用地使用一体化开发综合协调体制机制,形成由利益相关方组成的利益共同体、制定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等建议。
公共交通导向的开发(TOD)模式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交通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符合当前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决策要求。新形势赋予TOD模式新目标,即构建以公共交通主导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为此,在交通构建、用地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若干思考。交通方面,为实现“双碳”目标,公共交通成为综合交通的主导是必要的,基础是提供比小汽车有竞争力的公交服务,并配合良好的慢行系统,同时引导和控制小汽车使用。土地开发方面,引导城市生产、生活围绕公共交通系统组织,优化城市空间形态,差异化控制开发强度和推动产站城一体化发展。可持续发展方面,保障公共交通财务可持续和实现公共交通对城市减碳的贡献,核心是确保充足的客流量,从而实现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与 TOD 开发的双赢。
为更好提升开发项目全生命周期运营品质,实现业态精准定位、差异发展、可持续运营,成都市地铁率先提出“All in One”理念,即一个公共交通导向的开发(TOD)项目包含多功能复合的业态。获取了成都市已开通运营的373座轨道交通站点区域内的土地价格及兴趣点(POI)站点数据,采用局部变参数的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分析成都市轨道交通站点对周边土地的增值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OLS),GWR模型不仅拟合效果更优,还能更好地减弱标准残差的空间效应,同时描述了站点周边圈层布局与土地价值关系的空间异质性。结合4个不同级别站点的策划和规划成果进行案例分析,证明了TOD“137”圈层布局规划和“All in One”理念配合实施,对70%以上的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具有显著的增值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