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编委会
期刊简介
期刊介绍
数据库收录及获奖
发展历程
未来愿景
开放获取
作者服务
投稿指南
投稿须知
投稿说明
论文加工费
学术不端检测
同行评议政策
下载中心
我要投稿
伦理道德要求
作者伦理道德要求
编辑部审查稿件要求
本刊编辑要求
本刊审稿人要求
本刊编委要求
主办方和出版机构要求
订阅指南
联系我们
English
2023年, 第41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3-02-13
封面图片说明
卷首语
专稿
科学评论
专题:中医药发展与应用
研究论文
科技人文
全选
|
封面图片说明
Select
封面图片说明
科技导报. 2023, 4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是,到 2025年,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政策和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振兴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独特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卷首语
Select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助力能源体系建设
郭剑波
科技导报. 2023, 41(3): 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据预测,2060年中国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占比将达70%以上;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达90%以上,其中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将超过50%;非化石能源占比达80%以上。因此,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
专稿
Select
2022年中国重大科学、技术和工程进展
王康友,刘志远,祝叶华,徐丽娇
科技导报. 2023, 41(3): 6-28.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3.03.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着分门别类、本刊推荐、专家遴选、宁缺毋滥、叙述事实的原则,从国内外著名科技期刊和科技新闻媒体所报道的中国科技成果中,按科学、技术、工程3个类别,由《科技导报》编辑部遴选、推荐候选条目,经《科技导报》编委、审稿人等专家通信评选,推选出2022年中国重大科学、技术和工程进展30项。(1)2022年中国重大科学进展10项:探测到重复快速射电暴密近环境的动态演化;解析新冠病毒突变株奥密克戎免疫逃逸的分子机制;发现黏附类GPCR识别和激活新机制;实现世界纪录效率的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制备新途径;测定超高热导率半导体砷化硼载流子迁移率;发现促使胆固醇排出体外的降脂新方法;揭示火星乌托邦平原浅表精细结构和物性特征;发现志留纪化石库为解答有颌脊椎动物起源提供确凿证据;实现光催化剂光生电荷转移过程的全时空成像;开创海水原位电解制氢新原理与新方法。(2)2022年中国重大技术进展10项:在高温超导体中诱导出奇异金属态;实现超快激光三维极端制造重大突破;实现三原子分子的量子相干合成;建立蛋白质从头设计新方法;制备出亚1 nm栅极长度的晶体管;发现并编辑KRN2基因可同时提高水稻玉米产量;提出全新诱导人多潜能干细胞制备技术;创制出新型碳同素异形体单晶;制备出具备超高导电率的可溶液加工n型导电聚合物;提出一种集成化的元成像芯片架构。(3)2022年中国重大工程进展10项: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下水运营;世界最大单机LHD1.6 MW潮流能发电机组启动运行;鲲龙AG600全状态新构型灭火机首飞成功;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成功下水;世界首条环沙漠铁路全线贯通;中国运载能力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力箭一号”首飞成功;中国初步建立综合性太阳观测网;中国国家太空实验室正式成型;全球单机容量最大16 MW海上风电机组下线;中国首台F级50 MW重型燃气轮机开启工程应用。
科学评论
Select
从资金投入变化谈中国地质工作的转型发展
姜杉钰,王峰
科技导报. 2023, 41(3): 29-36.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3.03.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2011-2020年中国地质工作资金投入情况的深入分析,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研判了近10年中国地质工作的转型特点及发展趋势。研究表明,近10年伴随着资金投入的持续下滑,中国的地质工作结构发生了深度调整,旧动能退却并加速转型,新动能在需求刺激下蓬勃兴起,不同领域呈现出差异化的发展态势。矿产勘查始终保持中国地质工作主体地位,油气勘查有序开展,金、铜、铁、铅锌等传统非油气矿产勘查受冲击最大,石墨、铀矿等新兴战略性矿产勘查需求越发旺盛。农业地质、城市地质、环境地质调查、灾害地质调查评价与监测、地热资源调查等新领域迎来了发展机遇,引领了中国地质工作的转型方向。区域地质调查、水文地质调查、海洋地质调查等传统领域以保障基本需求为目标,逐步调整工作的侧重点和侧重区域。地质科技与综合研究、地质资料服务与信息化的发展稳中向好,支撑地质工作转型能力不断提高。
专题:中医药发展与应用
Select
马钱子及其活性成分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范东伟,廖姣姣,冯玉婷,陶立元
科技导报. 2023, 41(3): 37-43.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3.03.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马钱子中可以提取出士的宁、马钱子碱、环烯醚萜苷等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综述了马钱子主要提取物在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肌肉骨骼系统、抑制病原微生物和抗肿瘤方面的药理机制,并分析了其活性成分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发现马钱子活性成分具有可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提高感觉器官的功能,有效减轻炎症反应,有较强的镇痛抗炎功能,此外还对多种肿瘤具有抑制效果,未来有望开发成为抗血管增生和抗癌治疗药物。
Select
针刺麻醉与镇痛泵在肩关节术后镇痛领域中的应用及评价
余小燕,刘洋,谷晓慧,许旭,申帅,朱伟
科技导报. 2023, 41(3): 44-50.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3.03.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以行肩关节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和评价了针刺麻醉与肩峰下自控型镇痛泵对术后镇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指标包括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活动度(ROM)、Lovett 肌力分级等,结果显示镇痛泵组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7/64)、基础病复发率(4/64),及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16/64)均显著高于针刺组(0/70)(0/70)(4/70),在轻度疼痛者中,2组的VAS未见差异,但针刺组的ROM更大,在中、重度疼痛者中,镇痛泵组的VAS低于针刺组,但2组的ROM及肩关节肌力未见差异,说明针刺麻醉的安全性极佳,可促进术后康复,适用于轻度疼痛者及合并相关内科基础病的中、重度疼痛者。
Select
基于脑涨落图和抑郁评分系统评价中医综合治疗抑郁症的疗效
张硕,马丽景,杨赞琦,梁娟娟,乔德峰,张佳
科技导报. 2023, 41(3): 51-56.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3.03.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以DE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脑涨落图仪(EFG)的客观检查方法及DEP现代医学评分系统,评价解郁合欢汤+五行音乐疗法的中医综合治疗方式对DEP的疗效。指标包括EFG检测大脑神经递质相对功率值、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以及蒙哥马利抑郁评定量表(MADRS)。EFG结果显示,患者治疗后脑内γ-氨基丁酸的相对功率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01),去甲肾上腺素(P<0.001)、多巴胺相对功率值(P<0.001)较治疗前显著提高,患者治疗后的 HAMD(P<0.001)、MADRS(P<0.001)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说明中医综合疗法对 DEP的疗效确切,可通过对大脑神经递质的调节作用而发挥抗抑郁疗效。
Select
蒙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研究进展
高笑宇,刘慧招,那仁满都拉,李媛,王丽娜,刘晓玲,孙德俊
科技导报. 2023, 41(3): 57-65.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3.03.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回顾了古代“丝绸之路”推动蒙医药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现代“一带一路”倡议发展思想下,蒙医药的发展机遇。介绍了蒙医药理论体系中经典的三要素理论,列举了蒙医治疗不同呼吸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癌、肺部感染性疾病、新冠肺炎、肺纤维化等)的主要药物与疗法。从临床应用、有效成分挖掘与作用机制研究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蒙医药在呼吸疾病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和研究进展。
Select
蒙药嘎木朱尔在动物咬伤伤口愈合中的疗效及优势
付超,王寅,李冉,汤明忠,贾文杰,刘明法
科技导报. 2023, 41(3): 66-71.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3.03.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以重度动物咬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比较了急诊术后单纯使用常规外科抗菌敷料与联合外用嘎木朱尔对动物咬伤伤口的疗效差异,以明确蒙药嘎木朱尔的临床价值及治疗优势。指标包括引流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外周血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CRP)、伤口愈合等级以及伤口并发症。结果显示,外用嘎木朱尔散可促进动物咬伤(III级暴露)的伤口愈合过程,对I期缝合伤口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对II期缝合伤口可发挥显著的抗感染、抗炎作用,可显著缩短伤口愈合时间、降低伤口并发症发生率,说明联合外用嘎木朱尔的疗效优于单纯常规外科抗菌敷料。
研究论文
Select
2000—2020年北疆地区积雪时空变化趋势及影响要素
张永宏,宋凯达,王剑庚,朱灵龙,田丰
科技导报. 2023, 41(3): 72-80.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3.03.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北疆地区29个气象站点2000—2020年积雪数据集,分析了北疆地区20个水文年的积雪天数、年最大雪深、年均雪深、降雪次数、雪物候和气象要素变化,并对其影响要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疆地区近 20年来冬季的积雪天数呈显著上升趋势,超过 58% 的气象站点降雪次数下降趋势显著,这与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的显著增加密切相关。有 72%的站点表现出了温度升高的趋势,近20年北疆地区降水量出现显著增加。雪物候方面,积雪持续天数呈现弱下降趋势,初雪日的出现时间明显推迟,增幅为 0.17 d/a。终雪日的推迟并不显著。地理和气象因素与积雪密切相关,尤其是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会导致积雪深度发生显著变化,海拔对雪物候的影响程度比气象因素更加明显。
科技人文
Select
量子信息革命引领未来科技革命
乔笑斐,路昊明,高策
科技导报. 2023, 41(3): 81-88.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3.03.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作为全球瞩目的新兴战略技术焦点,量子信息技术已经在量子计算与量子通信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从科学史的角度来看,量子信息革命与发生在20世纪的第1次量子革命在原理和内涵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区别,对未来的科技发展战略也有着直接影响。梳理了量子纠缠与量子信息技术的演变历程,分析了量子信息技术在科学、技术、哲学等多个层面的革命性特征,总结了量子信息革命对未来科技战略及科学发展模式的意义与启示。
Select
卡尔·巴里·夏普莱斯——两获诺贝尔奖的化学家
陈彪,王燕,张艳,李婷婷,朱玥玮,李功,吴又进
科技导报. 2023, 41(3): 89-94.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3.03.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卡罗琳·露丝·贝尔托西、摩顿·梅尔达尔和卡尔·巴里·夏普莱斯,以表彰他们“为点击化学和生物正交化学的发展”做出的贡献。这是夏普莱斯继因在不对称催化领域的成就而获得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后,再次获得该奖。概述了夏普莱斯的科研历程及其在点击化学领域的研究成就,分析了点击化学简单高效的特点。同时,夏普莱斯的研究方向从手性催化氧化反应到点击化学的转变,体现了突破自我和永不止步的科研精神,也为如何培养创新型科学家提供了启示。
Select
斯万特·帕博:因人类进化遗传学研究获2022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陈彪,朱玥玮,王燕,陈羽,李婷婷,于菲凡,吴又进
科技导报. 2023, 41(3): 95-104.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3.03.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因“在已灭绝的古人类的基因组和人类演化方面的发现”,斯万特·帕博获得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回顾了人类起源的长久之问、生物测序技术的突破发展和帕博团队的科研历程,明确了其源于兴趣、攻坚克难的古DNA领域探索之路和丰硕成果:首次实现了对已灭绝古人类尼安德特人的全基因组测序,发现了未知古人类丹尼索瓦人,为人类的进化遗传学提供了新证据。帕博对人类进化遗传中基因流动探索的科研历程,展现了严谨的科学精神以及理想的科研生态;他的科研成果和理念,实现了古基因组学跨越学科与时代的价值,也引起了人类未来将去往何方的进一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