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润雨, 黄韬, 凌再莉, 任吉, 魏梓建, 宋世杰, 马建民
随着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供应链加速转移,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这对全球碳排放格局产生了显著影响。利用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模型,定量估计了2004和2014年全球141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转移及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2004—2014年各国间的贸易活动进一步加强,其隐含碳排放规模不断扩大。2014年全球贸易中隐含CO2转移量高达4244.0百万t,约占全球CO2总排放量的1/4。作为全球贸易中隐含碳转移的中心,中国净出口隐含碳排放从2004年的1200.0百万t增加到2014年的1461.9百万t,分别占全球28.7%和34.4%的碳转移。中国出口隐含碳排放主要集中在能源密集型和碳密集型产业,而进口中隐含的碳排放主要集中于服务业和轻工业等低能耗产业。因此,在全球供应链转移和中国“双碳”目标背景下,为减少碳排放,中国应积极倡导建立基于生产侧和消费侧共同承担责任的全球碳排放核算机制,以确保公平合理的排放权分配。同时,优化出口贸易结构,加快低碳经济转型,并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此外,还应加强国际合作,建立有效的沟通与协作平台,为全球碳减排和气候治理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