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第42卷, 第22期 刊出日期:2024-11-28
  

  • 全选
    |
    卷首语
  • 芮筱亭
    科技导报. 2024, 42(22): 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高性能武器装备是军队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安全和民族复兴的重要支撑。诸如各类坦克、火炮、多管火箭、枪械、舰艇、飞机、直升机、导弹、运载火箭、电磁轨道炮、高超声速武器、卫星武器、激光武器等兵器、船舶、航空、航天领域的现代陆战、海战、空战、天战武器装备,是国家军事实力与威慑能力的标志,得到世界各国广泛重视。武器装备的主要目标是毁伤,军事变革不变的目标是安全精准可控的高效毁伤,而几乎所有武器装备的毁伤作用都通过发射实现。发射是用发射装置爆发式安全定向精准地将能量赋予弹箭以获得高速度,坦克、舰艇、飞机、运载火箭等武器运动平台可视为发射装置的延伸,发射离不开武器平台。
  • 专稿
  • 李静宜, 范艳玲, 黄皓琰, 张译元, 刘蓓蓓, 刘光慧
    科技导报. 2024, 42(22): 6-14.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4.04.004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衰老是机体伴随时间推移而出现的一系列器官功能衰退的过程,与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揭示衰老的生物学基础并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已成为生物医学界面临的一项重要且紧迫的课题。探讨了衰老研究的核心问题,从衰老模型构建、机制探索、程度评估及干预策略实施等层面综述了相关进展。分析表明,衰老研究需要构建多元化、系统性的研究体系,采用还原论与整体观相结合的思维解析衰老机制,开发具有普适性、可靠性和高灵敏性的检测体系,以及发展精准高效的衰老干预策略,以全面应对衰老带来的挑战。
  • 专题:抗衰老与老年健康
  • 侯建雷, 刘鹏卫, 姜川, 张仲文
    科技导报. 2024, 42(22): 15-22.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4.08.01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关节软骨退变是骨关节炎(OA)病理过程中的首要环节,组织工程技术是现阶段唯一可逆转OA的方式。以膝关节炎(KOA)软骨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比较单纯基质诱导的自体软骨细胞移植(MACI)与MACI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软骨损伤的疗效及新生软骨的质量,旨在寻找软骨修复的最佳临床模式。采用T2 Mapping评估新生软骨的生物学质量,采用T1加权三维梯度回波容积内插屏气呼吸检查(3D-T1W-Vibe)评估新生软骨的形态学质量,采用膝关节损伤和骨关节炎评分(KOOS)评估膝关节整体功能。结果显示,术后1~2 a时MACI+PRP组的T2 Mapping值均显著低于MACI组,术后6个月时MACI+PRP组的KOOS评分显著高于MACI组,而术后1~2 a时,2组的KOOS评分恢复至同一水平。说明MACI联合PRP技术修复KOA软骨缺损的新生软骨生物学质量更佳、更接近天然的透明软骨,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更快。
  • 张雪琳, 云升, 石秀换
    科技导报. 2024, 42(22): 23-29.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4.06.006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肺癌是最常见肺部恶性肿瘤,居癌症相关死亡占比的首位。非血小板核糖核酸粒子(NPRCP)是一种新型再生粒子。通过观察不同浓度NPRCP对肺癌A549细胞的抑制率、细胞表面标志物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旨在明确NPRCP对肺癌细胞的影响。指标包括NPRCP与A549细胞共培养后的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A549细胞周期和表面标志物CD133、CD44、CD24及ABCG2的表达率。结果显示,NPRCP对肺癌A549细胞存在抑制性的量-效和时-效关系,随着NPRCP浓度的递增,A549细胞上的CD44表达率显著降低。说明NPRCP可抑制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和CD44表达,NPRCP可能通过下调肺癌A549细胞的CD44表达而发挥抑制肿瘤增殖、转移的作用。
  • 丁一, 王佳宁, 丁海涛, 艾华
    科技导报. 2024, 42(22): 30-42.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4.06.006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γ-氨基丁酸(γ-amino butyric acid,GABA)在中国属于食品新资源,现阶段的研究认为食源性GABA具有促进健康、抗多种慢性疾病的功效。综述了食源性和内源性GABA在哺乳动物机体内的代谢、作用及机制、安全性以及食物中GABA含量,归纳了外源性补充GABA人体试验设计和主要结果。高质量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显示,外源性摄入GABA可对患者和健康受试者发挥抗焦虑、改善睡眠障碍等神经调节及降血压、调节血糖的作用,但不同来源GABA的剂量范围不同,天然食物来源的GABA的功能剂量范围低于生物合成GABA。现有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均存在不同程度上的设计缺陷,未来仍需更多的高质量RCT研究来明确外源性GABA的临床作用。
  • 夏成, 周持恒, 向世强
    科技导报. 2024, 42(22): 43-48.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4.08.01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隐源性卒中(CS)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特殊类型,与卵圆孔未闭(PFO)之间的关系密切。以存在卒中风险的老年PFO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长期随访研究,旨在明确PFO封堵术对脑血管不良事件的保护作用及临床优势,终点指标包括复发性脑卒中/复发性短暂性脑缺血,其余指标包括一般情况资料与基线临床指标。随访结果显示治疗后3 a,保守治疗组的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病率(5/21,P=0.03)显著高于PFO封堵组(1/39),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是否接受PFO封堵术是预测有卒中风险老年患者预后发生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唯一独立危险因素(OR=11.562,P=0.003),提示PFO封堵术可使有卒中风险的老年人群获益,与接受PFO封堵术相比,药物保守治疗组未来3 a内发生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危险是前者的11.562倍。
  • 李平, 孙志刚, 徐曼华, 何兰英, 杜义敏, 王立峰, 张培, 宋丽华
    科技导报. 2024, 42(22): 49-55.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4.06.006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老年抑郁症(DEP)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老年患者是DEP的特殊群体,常合并躯体疾病。以合并躯体疾病的老年DEP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价认知行为疗法(CBT)联合低剂量度洛西汀的抗抑郁疗效和预后整体生活质量(QoL),指标包括基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的临床起效时间、基于蒙哥马利抑郁评定量表(MADRS)的抗抑郁疗效、Croog QoL量表。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2周时的临床有效率(77.4%)显著高于药物对照组(60.8%)(P=0.027),研究组1 a时的抑郁程度低于对照组(P=0.005),研究组1、1.5 a时的Qo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P=0.035)。说明CBT联合治疗合并躯体疾病的老年DEP具有缩短起效时间、提高抗抑郁疗效,改善患者整体功能,提高预后QoL的优势,可促进患者回归社会生活。
  • 王永祥, 包呼日查, 魏宝刚, 马秉贤, 牛啸博, 王一帆, 齐岩松, 徐永胜
    科技导报. 2024, 42(22): 56-62.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4.06.006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年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以老年KOA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微创膝关节置换(MIS-TKA)与单髁置换(UKA)2种微创手术方式对术后康复速度、膝关节活动度(ROM)、肌肉力量、本体感觉,以及整体功能的影响,旨在寻找有利于老年中重度KOA术后康复的最佳手术策略。指标包括术后首次主动屈膝至90°及首次自主下地行走时间,术后半年膝关节活动度、站起-坐下测试(CRT)时间、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得分、膝关节损伤和骨关节炎评分(KOOS)得分。结果显示UKA组的首次屈膝至90°时间、首次下地行走时间均显著早于MIS-TKA组,术后半年的CRT时间、KOOS得分均显著低于MIS-TKA组,而BBS得分显著高于MIS-TKA组,说明UKA术后早期的角度康复与肌力康复的进程均快于MIS-TKA组,UKA术后半年时的下肢肌力、本体平衡觉的康复程度,以及整体功能水平优于MIS-TKA组。
  • 宁方堂, 马国强, 王昱儒
    科技导报. 2024, 42(22): 63-69.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4.06.006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氧化应激是细胞衰老、损伤的重要机制,大量运动可导致人体多系统/器官细胞发生氧化应激损伤。益生菌补充剂具有抗氧化、免疫调节等生物功能。以高水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益生菌补充剂对氧化应激、炎症水平及免疫状态的影响,旨在明确益生菌补充剂对运动相关的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氧化应激指标包括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以及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炎症指标包括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免疫指标包括外周血CD4+、CD8+、CD4+CD25+T细胞计数。结果显示,益生菌补充剂可提高机体SOD、GSH、TAOC和CD4+CD25+T细胞计数水平,降低MDA、TNF-α水平、CD4+和CD8+细胞计数水平,说明益生菌补充剂可改善大量运动所致的氧化应激和炎症状态,具有免疫调节功能。
  • 郑娟, 韩莹, 王丹凝, 吴丹, 丛慧芳
    科技导报. 2024, 42(22): 70-75.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4.06.006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围绝经期妇女的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病率较高,可随年龄增大而发生恶变,需手术治疗。围绝经期EMS患者术后易出现气血两亏,导致复发、围绝经期综合征、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等多种并发症,不利于整体康复。综述了中医药在围绝经期EMS患者术后的应用价值及潜在机制。研究发现,在围绝经期EMS的术后应用方面,中医内治法和外治法具有辨证分期、内外兼治的特点,可兼顾EMS病机、围绝经期临床表现及手术创伤带来的不利影响,具有降低复发率、改善围绝经期症状、增强疗效、促进患者康复、加速创面愈合等多种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魏鹏轶, 乔钢, 邵玮, 崔玮佳, 冯兆峰, 谷亚彤, 张瑜
    科技导报. 2024, 42(22): 76-83.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4.06.006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老年转子间骨折的致死率高、预后差。通过研究中医综合康复对老年转子间骨折术后并发症、康复进度,远期预后的影响,旨在明确其在老年转子间骨折术后的临床价值。围手术期康复指标包括初次自主下地时间、引流量、疼痛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双侧大腿围度差值,远期预后康复评定指标包括髋关节功能的Harris评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结果显示中医组的初次下地时间、术后引流总量、术后1周及出院日患肢的VAS、双侧大腿围度差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中医组的Harris评分及ADL评分,术后3个月中医组的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中医综合康复可显著降低骨折术后围手术期的隐性失血、降低患者水肿程度、降低患肢疼痛程度,促进患者的早期功能恢复,具有加快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提高预后患者整体生活质量的作用。
  • 综述
  • 孙学会, 李伟, 周晟, 徐萍, 许丽
    科技导报. 2024, 42(22): 84-92.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4.02.003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型队列已成为生物医药与公共卫生领域重要的开放性科研基础设施和卫生决策支撑平台,其意义不断凸显,多国已布局大型队列建设。聚焦典型的多主体协作的联盟式大型队列——欧洲癌症与营养前瞻性调查(EPIC)项目,分析其组织机制、经费来源、建设模式、标准化方案、资源管理与共享策略等,剖析其成功实施与运行的关键。分析显示,多主体协作的联盟分布式大型队列建设需要持续的投入和长效科研机制的保障,且通过前瞻顶层设计、建立协调统一的管理机制、开展标准全面的数据和生物样本收集、建立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才可确保其持续、高质量建设。建议中国由政府主导规划并科学设计,建立一体化的大型队列组织和管理体系;设立专项进行长期稳定支持,确保大型队列的持续、高质量建设;建立标准统一的建设与管理方案,保证大型队列资源的规范化和系统化;提高数据资源规模、类型和质量,建立开放共享的高质量大型队列;探索建立合理的人类遗传资源保护和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 论文
  • 秦仁耀, 张国会, 陈冰清, 李能, 刘伟, 黄帅, 高超, 郭绍庆
    科技导报. 2024, 42(22): 93-101.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3.02.002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热处理对激光熔覆高Co-Ni钢涂层组织和显微硬度的影响。通过使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了涂层的微观组织,采用维氏硬度仪测试了涂层的显微硬度。结果表明,当热处理温度从200℃提高至600℃时,晶界残余奥氏体因发生分解反应而显著减少,针状M3C渗碳体和棒状M2C碳化物的数量则明显增加;经550℃和600℃热处理后,M2C碳化物均发生明显粗化。当热处理温度为200~400℃时,析出的细小M2C碳化物与基体有着良好的共格关系,故涂层的显微硬度值随着M2C碳化物增加而增加,当温度继续升至600℃时,M2C碳化物粗化,与基体失去共格关系,且基体中位错恢复,导致涂层的显微硬度急剧下降。
  • 科技人文
  • 谭蔚泓
    科技导报. 2024, 42(22): 102-105.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4.10.015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24年8月17日,“两弹一星”元勋周光召先生溘然逝世,闻之深感悲痛。光召先生不只是伟大的物理学家,在我的心目中,他更是一名杰出的科技事业领导者和改革家。思考良久,我想将先生的言行和科学精神予我的影响记录下来,以此引导我在科研实践道路上继续前行。
  • 吴明静
    科技导报. 2024, 42(22): 106-108.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4.09.013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24年8月17日,周光召先生驾鹤西去。“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为国铸核盾的9位,已全部回归浩瀚星海。周光召是这9位科学家中最年轻的一位,他的离去,带给中国核武器事业极为深重的哀伤。在中国第1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之际,几代人的缅怀和追思,带来历史深处的浩浩长风,一次次拂过60多年前的办公楼与园区,拂过房间、走廊,在那里,周先生留下无数亲切的印记,已然成为核武器事业永恒的一部分,不可磨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