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新中国成立70周年科技发展专刊

新中国70年科技规划的创立与发展——不同时期科技规划的比较

  • 樊春良
展开
  • 1.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北京 100190;
    2. 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北京 100049
樊春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科技政策、科技与社会、国际科技合作,电子信箱:fcl@mail.casipm.ac.cn

收稿日期: 2019-09-01

  修回日期: 2019-09-17

  网络出版日期: 2019-09-28

基金资助

科学技术部创新战略研究专项(ZLY201823);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自主部署科研项目(Y8X2971601)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new China 70-y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n -A comparative study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lanning in different periods

  • FAN Chunliang
Expand
  • 1. Institutes of Science and Developmen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90, China;
    2. School of Public Policy and Management,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Received date: 2019-09-01

  Revised date: 2019-09-17

  Online published: 2019-09-28

摘要

科技规划在中国的科技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通过对新中国成立70年发展不同阶段的3个科技规划——《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1956年制定)、《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1977年制定)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2005年制定)的考察,研究了不同时期科技规划的目的、实施方式和作用,分析了相同和相异之处,总结了科技规划成功的经验,并提出新一轮科技规划研究和制定值得借鉴之处。

本文引用格式

樊春良 . 新中国70年科技规划的创立与发展——不同时期科技规划的比较[J]. 科技导报, 2019 , 37(18) : 31 -42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19.18.004

Abstra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nn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This paper reviews thre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ns in different stages of development of the 70 year of new China-12 years planning (1956), 8 years planning (1977) and the medium and long term planning (2005), including the aim, the implementation and the effect of the three plans, summarizes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and puts forward suggstions for the new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nning.

参考文献

[1] 罗伟. 中国的科技发展规划[J]. 自然辩证法通讯, 1983(4):25-31, 79-80.
[2] 《当代中国》丛书编辑委员会. 当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M].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1992.
[3] 苑广增, 高筱苏, 向青, 等.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与计划[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1992年.
[4] 陈建新, 赵玉林, 关前. 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4.
[5] 理查德·P·萨特米尔. 科研与革命——中国科技政策与社会变革[M]. 袁南生, 刘戟锋, 戴青海, 等, 译. 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1989.
[6] 马惠娣. 科学技术宏观管理的"规划模式"——对中国第一个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评析[J]. 自然辩证法通讯, 1995, 17(4):31-37, 43.
[7] 马惠娣. 关于中国第一个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理论思考[J]. 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5, 11(6):10-15, 37.
[8] 李真真. 1956: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科技体制模式的定位[J]. 自然辩证法通讯, 1995, 17(6):35-45.
[9] 胡维佳."从有计划开展科学技术工作"到第一个科技规划[M]//胡维佳. 中国科技规划、计划与政策研究.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5.
[10] 胡维佳."十二年科技规划"的制定、作用及其启示[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6(3):207-212.
[11] 聂荣臻. 聂荣臻元帅回忆录[M].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2005.
[12] 薄一波. 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M].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1.
[13] 武衡. 科技战线五十年[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4.
[14] 吴明瑜. 科技政策研究三十年——吴明瑜口述自传[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15.
[15] 何祚庥:钱学森与十二年科学规划[EB/OL]. (2011-09-15)[2019-09-01].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9/252518.shtm.
[16] 龚育之. 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主义改革[M]//龚育之. 自然辩证法在中国(新编增补本).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17] 杨丽凡. 影响深远的《1963-1972年科学技术规划纲要》[J].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03, 22(增刊):70-80.
[18] 杨丽凡.《1978-1985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及其调整[M]//胡维佳. 中国科技规划、计划与政策研究.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5.
[19] 樊春良. 中国历次主要科技规划与计划的背景、成就、作用[M]//方新. 中国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20] 曹聪, 李宁, 孙玉涛. 中国中长期科技规划与自主创新战略(2006-2012)[J]. 科学学研究, 2018(12):2122-2124, 2128.
[21] 崔永华. 当代中国重大科技规划制定与实施研究[D].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 2008.
[22] 陈正红. 当代中国中长期科技规划:历史与理念研究[M]. 北京:气象出版社, 2015.
[23] 周恩来. 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M]//周恩来选集(下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4.
[24] 毛泽东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讲话的摘要[M]//胡维佳. 中国科技政策资料选辑(上)(1945-1995).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5] 徐冠华. 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国际论坛上的讲话[N]. 科技日报, 2003-11-14(1).
[26] 冯正刚. 关于经济学界和科学界一场争论的思考[J]. 发明与创新, 2004(9):4-6.
[27] 高柏, 李国武, 甄志宏, 等. 中国高铁创新体系研究[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6.
[28] 聂文婷. 聂荣臻与新中国第一个科技发展远景规划[J]. 党史文汇. 2012(1):12-16.
文章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