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是新中国第一个国家科学院。1949年成立后,中国科学院先通过科学研究机构的调整与充实,为该院和新中国科研活动的展开奠定基础。在全面学习苏联的环境中,中国科学院借鉴苏联经验,结合中国国情于1955年建立学部和学部委员制度、学术奖励制度、研究生制度,有效地推进了该院学术体制建设与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1956年中国科学院对国家12年科技规划的制订发挥重要作用,并在其实施过程中扮演主要角色。研究表明,中国科学院在1949-1956年新中国科技事业奠基历程中举足轻重,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founded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s the first national academ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fter its establishment in 1949, the academy first adjusted and expanded its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a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ctivities in the academy an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environment of overall learning from the Soviet Union, the academy founded the systems of academic divisions and their membership, the academic award system, and the postgraduate system in 1955 on the basis of the Soviet experience and China's reality. As a result, it effectively promoted the academy's construction of the academic system and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academy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ulation of the national 12-year plan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in 1956 and the following implementation of the plan. This study shows that the academy had a pivotal position and made irreplaceable contributions in the foundation-laying proces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from 1949 to 1956.
[1] 钱三强. 筹建科学院前后我参与的一些事情[J]. 中国科学院院刊, 1992(1):88.
[2] 《当代中国》丛书编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M]. 上册.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1994:3-84.
[3] 张藜. 中国科学院教育发展史[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4] 姚蜀平. 中国科学院的筹备与建立[J]. 中国科技史料, 1989, 10(3):56-65.
[5] 汪前进. 应运而生不辱使命任重道远破浪前行——中国科学院在中国科技体制化和改革中的地位与作用[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9, 24(2):111-121.
[6] 王扬宗. 从院士到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学术体制建立的困境[C]//余敏玲. 两岸分治:学术建制、图像宣传与族群政治(1945-2000). 中国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 2012:65-135.
[7] 樊洪业. 中国科学院编年史:1949-1999[M].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1999:1-70.
[8] 樊洪业, 王德禄, 尉红宁. 黄宗甄访谈录[J]. 中国科技史料, 2000, 21(4):316-318.
[9] 中国科学院办公厅. 大事记[Z]//中国科学院资料汇编(1949-1954). 北京:中国科学院办公厅, 1955:281.
[10] 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备会常务委员会议决事项摘要[J]. 科学通讯, 1949(3):21.
[11] 吴迟. 周副主席恩来在科代筹备会上讲话摘要[J]. 科学通讯, 1949(2):3.
[12] 建立人民科学院草案[Z]//建立中科院有关文件材料. 北京:中国科学院档案馆, 1950-02-001.
[13] 樊洪业.《建立人民科学院草案》的来龙去脉[J]. 中国科技史料, 2000, 21(4):324-328.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七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秘书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纪念刊, 1950:343-344.
[15] 竺可桢. 竺可桢全集[M]. 第11卷.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6:552.
[16] 中国科学院行政单位历年机构发展表[Z]//中国科学院办公厅. 中国科学院资料汇编(1949-1954). 北京:中国科学院办公厅, 1955:266-267.
[17] 郭沫若先生对科学院同人的讲话[J]. 科学通讯, 1950(7):2.
[18]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九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秘书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纪念刊, 1950:338.
[19] 中国科学院一九五O年工作计划纲要(草案)[Z]//中国科学院办公厅. 中国科学院资料汇编(1949-1954). 北京:中国科学院办公厅, 1955:131-132.
[20] 中国科学院一九五O年工作总结和一九五一年工作计划要点[Z]//中国科学院办公厅. 中国科学院资料汇编(1949-1954). 北京:中国科学院办公厅, 1955:137-138.
[21] 中科院各研究机构一览表[Z]//中科院1949年至1950年工作报告和研究机构、学术会议一览表. 北京:中国科学院档案馆, 1950-02-004.
[22] 中国科学院院属单位发展与演变概略[C]//王扬宗,曹效业. 中国科学院院属单位简史. 第1卷上册.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34-38.
[23] 中国科学院直属机构成立和变动记略(1949-1989年)[C]//宋振能. 中国科学院院史拾零.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1:83-85.
[24] 关于目前中科院工作的基本情况和今后工作任务给中央的报告[Z]//中国科学院党组关于目前本院工作基本情况和今后工作任务的报告及中央批示. 北京:中国科学院档案馆, 1954-01-001.
[25] 关于中国科学院的基本情况和今后工作任务的报告[Z]//中国科学院办公厅. 中国科学院资料汇编(1949-1954). 北京:中国科学院办公厅, 1955:5-12.
[26] 致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务院第二办公室关于报送中科院十五年计划草案的函(附件四份)[Z]//中科院十五年(一九五三-一九六七)发展计划纲要草案(草稿). 北京:中国科学院档案馆, 1953-03-004.
[27] 中国科学院1956年各机构增减表[Z]//中国科学院办公厅. 中国科学院年报, 1956:203-205.
[28] 郭金海. 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创立与重建[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4:249-294.
[29] 刘晓. 北平研究院的学术会议及会员制度[J]. 中国科技史杂志, 2010, 31(1):26-42.
[30] 中科院访苏代表团工作报告[Z]//中国科学院一九五三年召开第十一次至三十次院务常务会议记录及有关文件. 北京:中国科学院档案馆, 1953-02-003.
[31] 武衡. 科技战线五十年[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2:118.
[32] 对今后科学工作的意见[Z]//中科院一九五三年召开第十一次至三十次院常务会议记录及有关文件. 北京:中国科学院档案馆, 1953-02-003.
[33] 中央对中科院党组关于目前科学院工作的基本情况和今后工作任务报告的批示[Z]//中国科学院党组关于目前本院工作基本情况和今后工作任务的报告及中央批示. 北京:中国科学院档案馆, 1954-01-001.
[34] 竺可桢. 竺可桢全集[M]. 第13卷.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7:375, 464, 469.
[35] 中科院1954年第四次院务常务会议纪要[Z]//中科院召开第1-14次院务常务会议的通知、纪要及有关材料. 北京:中国科学院档案馆, 1954-02-003.
[36] 学术秘书处第八次处务会议记录纪要[Z]//中科院学术秘书处一九五四年处务会议纪要、工作计划、一至二十九次(其中缺十四、十九两次). 北京:中国科学院档案馆, 1954-02-022.
[37] 学术秘书处第十三次处务会议记录摘要[Z]//中科院学术秘书处一九五四年处务会议纪要、工作计划、一至二十九次(其中缺十四、十九两次). 北京:中国科学院档案馆, 1954-02-022.
[38] 学术秘书处第十五次处务会议记录[Z]//中科院学术秘书处一九五四年处务会议纪要、工作计划、一至二十九次(其中缺十四、十九两次). 北京:中国科学院档案馆, 1954-02-022.
[39] 关于确定学部委员人选的征求意见函[Z]//中科院召开第15-29次院务常务会议的通知、纪要及有关材料. 北京:中国科学院档案馆, 1954-02-004.
[40] 关于学部委员的推选经过和学部委员名单的报告(附件)[Z]//中科院关于推选学部委员经过情况向中央的报告. 北京:中国科学院档案馆, 1955-01-005.
[41] 杨尚昆. 杨尚昆日记[Z]. 上册.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1:199.
[42] 呈中央宣传部关于学部委员选定标准事宜的报告(附件)[Z]//中科院关于推选学部委员经过情况向中央的报告. 北京:中国科学院档案, 1955-01-005.
[43] 1955年5月15日中国科学院党组呈送中央宣传部并中央报告[Z]//中科院关于推选学部委员经过情况向中央的报告. 北京:中国科学院档案馆, 1955-01-005.
[44] 国务院举行第十次全体会议[N]. 人民日报, 1955-06-03(1).
[4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命令[N]. 人民日报, 1955-06-04(1).
[46] 大事记[Z]//中国科学院学术秘书处. 中国科学院年报, 1955:260-261.
[47] James E. McClellan Ⅲ. Science reorganized:Scientific societies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M].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1985:11.
[48] 张先恩. 国际科学技术奖概况[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16-17.
[49] 郭金海. 民国时期中央研究院学术奖金的评奖活动[J]. 民国档案, 2016(4):67-76.
[50] 中国科学院关于访苏代表团工作的报告[J]. 科学通报, 1954(4):12-13.
[51] 中科院第十七次院务常务会议记录[A]//中科院一九五三年召开第十一次至三十次院务常务会议记录及有关文件. 北京:中国科学院档案馆, 1953-02-003.
[52] 中国科学院关于访苏代表团工作的报告[Z]//中国科学院办公厅. 中国科学院资料汇编(1949-1954). 北京:中国科学院办公厅, 1955:235-241.
[53] 土木工程学座谈会[J]. 科学通报, 1953(10):90.
[54] 中科院第二十八次院务常务会议纪要[Z]//中科院一九五三年召开第十一次至三十次院务常务会议记录及有关文件. 北京:中国科学院档案馆, 1953-02-003.
[55] 中科院第二十八次院务常务会议记录[Z]//中科院一九五三年召开第十一次至三十次院务常务会议记录及有关文件. 北京:中国科学院档案馆, 1953-02-003.
[56] 呈报政务院文教委关于中科院研究生条例与学术奖励条例起草委员会委员名单的指示[Z]//"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暂行条例草案"(经政务院批准)和"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暂行草案"(初稿). 北京:中国科学院档案馆, 1954-03-001.
[57] 学术秘书处1954年上半年工作计划草案(第一次处务会议记录)[Z]//中科院学术秘书处一九五四年处务会议纪要、工作计划、一至二十九次(其中缺十四、十九两次). 北京:中国科学院档案馆, 1954-02-022.
[58] 关于请担任中科院研究生条例与学部研究奖金条例起草委员会委员并请出席会议的通知(附条例初稿)[Z]//"中科院研究生暂行条例草案"(经政务院批准)和"中科院科学奖金暂行条例草案"(初稿). 北京:中国科学院档案馆, 1954-03-001.
[59] 中科院1954年第二十九次院务常务会议纪要[Z]//中科院召开第15-29次院务常务会议的通知、纪要及有关材料. 北京:中国科学院档案馆, 1954-02-004.
[6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命令[N]. 人民日报, 1955-09-01(3).
[61] 中科院第四十一次院务常务会议纪要[Z]//中科院第四十一次至四十四次院务常务会议通知及其材料. 北京:中国科学院档案馆, 1955-02-011.
[62] 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委员会成立[N]. 人民日报, 1955-10-28(1).
[63] 中科院科学奖金暂行条例[Z]//中科院关于修改奖金条例的报告及国务院批复和授奖大会计划. 北京:中国科学院档案馆, 1956-02-042.
[64] 关于颁发第一次中科院科学奖金的决议[Z]//中科院第四十一次至四十四次院务常务会议通知及其材料. 北京:中国科学院档案馆, 1955-02-011.
[65] 关于送科学奖金有关文件的函(附科学奖金评审工作报告、中科院科学奖委员会委员名单及1956年度科学奖金评审经过说明)[Z]//中科院颁发一九五六年度科学奖金自然科学部分通告和评审经过说明. 北京:中国科学院档案馆, 1956-02-043.
[66] 中国科学院1956年度科学奖金(自然科学部分)评审经过说明[J]. 科学通报, 1957(3):68.
[67] 中国科学院颁发1956年度科学奖金(自然科学部分)通告[J]. 科学通报, 1957(3):65-67.
[68] 科学院学部大会昨日闭幕[N]. 光明日报, 1957-05-31(1).
[69] 我国首次颁发科学奖金[N]. 人民日报, 1957-01-25(1).
[70] 科学院颁发1956年度科学奖金(自然科学部分)通告自然科学方面34项重要论著获奖[N]. 光明日报, 1957-01-25(1).
[71] 中国科学院1956年度科学奖金(自然科学部分)评审经过说明[N]. 人民日报, 1957-01-25(7).
[72] 科学奖金得奖论著简要介绍[N]. 人民日报, 1957-01-25(7).
[73] 自然科学得奖论著介绍[N]. 光明日报, 1957-01-25(2).
[74] 我国的第一次科学奖金[N]. 人民日报, 1957-01-25(1).
[75] 我国科学界的喜事[N]. 光明日报, 1957-01-25(1).
[76] 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一等奖获得者[N]. 人民日报, 1957-01-25(7).
[77] 徐美成. 访问科学奖金一等奖获得者[N]. 光明日报, 1957-01-26(2).
[78] 中科院院长顾问拉扎连柯同志和郭沫若院长谈话记录[Z]//苏联总顾问拉扎连柯在华工作卷. 北京:中国科学院档案馆, 1958-04-073.
[79] 中国科学院召开所长会议根据总路线讨论今后工作方向[J]. 科学通报, 1953(12):90-91.
[80] 学术秘书处第九次处务会议记录纪要[Z]//中科院学术秘书处一九五四年处务会议纪要、工作计划、一至二十九次(其中缺十四、十九两次). 北京:中国科学院档案馆, 1954-02-022.
[81] 学术秘书处第十次处务会议记录摘要[Z]//中科院学术秘书处一九五四年处务会议纪要、工作计划、一至二十九次(其中缺十四、十九两次). 北京:中国科学院档案馆, 1954-02-022.
[82] 学术秘书处第十一次处务会议记录摘要[Z]//中科院学术秘书处一九五四年处务会议纪要、工作计划、一至二十九次(其中缺十四、十九两次). 北京:中国科学院档案馆, 1954-02-022.
[83] 请审查研究生条例第一次修订稿并提意见(附草案一份)[Z]//"中科院研究生暂行条例草案"(经政务院批准)和"中科院科学奖金暂行条例草案"(初稿). 北京:中国科学院档案馆, 1954-03-001.
[84] 呈政务院文教委关于中科院研究生暂行条例草案和科学奖金暂行条例草案并请转呈政务院批准的报告[Z]//"中科院研究生暂行条例草案"(经政务院批准)和"中科院科学奖金暂行条例草案"(初稿). 北京:中国科学院档案馆, 1954-03-001.
[85] 致中央宣传部关于送上中科院研究生暂行条例及科学奖金暂行条例请审核的函[Z]//关于第一次科学奖金评选问题向中央的报告. 北京:中国科学院档案馆, 1956-01-003.
[86] 中科院研究生暂行条例[Z]//中科院研究所学术委员会暂行组织规程和研究生暂行条例. 北京:中国科学院档案馆, 1955-10-018.
[87] 积极培养科学研究工作的新生力量[N]. 人民日报, 1955-09-06(1).
[88] 中国科学院一九五五年研究生招生工作总结报告[Z]//应用物理研究所、中科院、院干部培养部关于一九五六年计划、通知、规定、函. 北京:中国科学院档案馆, A003-24.
[89] 科学院培养出一批优秀人才[N]. 人民日报, 1963-01-28(1).
[90] 周恩来. 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Z]//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第8册.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1:33-35.
[91] 通知第九次院务常务会议改期召开(附干部学校的意见等)[Z]//中科院一九五六年召开第七次至第十二次院务常务会议通知及有关材料. 北京:中国科学院档案馆, 1956-02-020.
[92] 中科院第九次院务常务会议纪要[Z]//中科院一九五六年召开第七次至第十二次院务常务会议通知及有关材料. 北京:中国科学院档案馆, 1956-02-020.
[93] 陈毅, 李富春, 聂荣臻. 关于科学规划工作向中央的报告[Z]//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第9册.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1:367.
[94] 一九五六-一九六七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修正草案)[Z]//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第9册.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1:373-459.
[95] 致陈毅并转中央请批准筹建计算技术、电子学、自动化及远距离操纵等三个研究所和筹备委员会名单的函[Z]//关于建立院属机构及改变领导关系事向中央的请示及批复. 北京:中国科学院档案馆, 1956-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