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陆群甫,金威威,张军,等.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现状与问题对策[C]//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总工程师工作委员会2021年度学术年会暨首届总工论坛会议论文集.北京: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2021:242-244.
[2] 黄光球,郭韵钰,陆秋琴.基于智能建造的建筑工业化发展模式研究[J].建筑经济, 2022, 43(3):28-34.
[3] 王俊,赵基达,胡宗羽.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现状与思考[J].土木工程学报, 2016, 49(5):1-8.
[4] 本刊编辑部.以智能建造为支撑推动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J].中国建设信息化, 2022(2):46-50.
[5] 都业洲.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现状及未来对策思考[J].公路, 2021, 66(8):284-288.
[6] 毛志兵.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2022年新年寄语[J].施工技术, 2022, 51(1):1-3.
[7] 赵洁.生态视角下装配式建筑发展探析[J].智能城市, 2021, 7(22):50-51.
[8]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21[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21.
[9]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计划财务与外事司,中国建筑业协会. 2016年建筑业发展统计分析[R].北京: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7.
[10]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2018年上半年全国建筑业安全生产形势的通报[R].北京: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2018.
[11] 王娜.建筑智能化与绿色建筑[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 2014(1):24-27.
[12] 朱友芳.基于Cite Space软件的我国新型建筑工业化研究进展和热点分析[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2, 12(2):27-31.
[13] 徐兴声.我国智能化建筑技术发展对策的思考:"十五"计划产业技术政策建议[J].工程设计CAD与智能建筑, 2001(10):1-5.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39-2013[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3.
[15] 孙增珠,武祥磊,杨成明.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的现状和趋势[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20(20):116-117.
[16] 扬志,郭兵,李晓林,等.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结构与集成[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23(6):59-63.
[17] 于成伟.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现状、问题和解决策略分析[J].中华建设, 2018(1):122-125.
[18] 许勇鹏.探究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J].通讯世界, 2013(13):63-64.
[19] 张丽萍,缪希仁,林苏斌.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的现状和趋势[J].低压电器, 2004(4):14-17, 28.
[20] 陈富川.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研究设计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8.
[21] 刘荣.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集成管理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12.
[22] 徐兴声.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技术[J].建筑学报, 1992(6):54-59.
[23] 马振,刘志军.浅谈智能化系统集成的重要性[J].科技创新导报, 2010, 7(13):33.
[24] 胡宏玉.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J].科技资讯, 2011, 9(14):72.
[25] 钱军平.建筑智能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2011.
[26] 吴跃东.智能建筑中的系统及其集成研究[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 2005.
[27] 冯燕萍,许琪,周红雨.智能楼宇中通信自动化系统应用思考[J].通讯世界, 2017(12):117.
[28] 刘娜.智能楼宇中的通信自动化系统及其应用[J].自动化应用, 2019(3):148-149.
[29] 林哲灿.楼宇自动化系统集成技术探析[J].中外企业家, 2019(18):100.
[30] 赵起升,朱静孙,王平.智能建筑中的楼宇自动化设计及其应用[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 2003, 20(3):80-83.
[31] 金辉.楼宇自动化系统集成技术探析[J].智能城市, 2017, 3(7):210.
[32] 汤新中,胡英哲.我国智能建筑现状及发展趋势[J].科技成果纵横, 2008(3):44-45.
[33] 吴兴.楼宇自动化系统概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29):183-184.
[34] 徐岩.浅谈智能建筑中的楼宇自动化系统[J].智能建筑电气技术, 2008, 2(5):15-18.
[35] 马智亮,莫方彬,陈娟.建筑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面向对象建模[J].土木工程学报, 2001, 34(2):105-110.
[36] 秦佩君,杨学良.工作流技术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01, 22(3):61-63.
[37] 于树春,董秀峰.智能大厦OAS的特点及功能分析[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1, 19(2):54-56.
[38] 纪颖波,周晓茗,李晓桐. BIM技术在新型建筑工业化中的应用[J].建筑经济, 2013, 34(8):14-16.
[39] 张建平,李丁,林佳瑞,等. BIM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 2012, 41(16):10-17.
[40] 刘照球,李云贵,吕西林,等.基于BIM建筑结构设计模型集成框架应用开发[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8(7):948-953.
[41] 丁茂喜.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析[J].山东工业技术, 2015(19):56-57.
[42] 中国铁路BIM技术研发和应用框架[J].铁路技术创新, 2014(2):8-11.
[43] 孙旭峰.张拉整体结构施工方法探析[J].江苏建筑, 2003(2):28-29.
[44] 阮文钢.桥梁整体结构施工技术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1(4):209-210.
[45] 万玲,白越.基于BIM+物联网的建筑物资采购管理平台构建研究[J].建筑经济, 2021, 42(3):55-59.
[46] 张云翼,林佳瑞,张建平. BIM与云、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集成应用现状与未来[J].图学学报, 2018, 39(5):806-816.
[47] 陈兴海,丁烈云.基于物联网和BIM的建筑安全运维管理应用研究——以城市生命线工程为例[J].建筑经济, 2014, 35(11):34-37.
[48] 陈兴海,丁烈云.基于物联网和BIM的城市生命线运维管理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 2014, 16(10):89-93.
[49] 高路.设计施工一体化项目管理的绿色BIM工作方法[J].施工技术, 2017, 46(15):128-133.
[50] 冯大阔,肖绪文,焦安亮,等.我国BIM推进现状与发展趋势探析[J].施工技术, 2019, 48(12):4-7.
[51] 程斯茉.基于BIM技术的绿色建筑设计应用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 2013.
[52] 郭云鹏.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BIM技术应用策略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
[53] 王慧琛. BIM技术在绿色公共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 2014.
[54] 乔学良,乔广宇,李明科,等. BIM+三维扫描技术在古建筑及文物复原方面的工程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22, 48(3):20-24.
[55] 何波,张慎,邱文航,等.增强现实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综述[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20, 37(2):93-98.
[56] 盖彤彤,于德湖,孙宝娣,等. BIM与人工智能融合应用研究进展[J].建筑科学, 2020, 36(6):119-126.
[57] 王勇,张建平.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3):76-82.
[58] 魏方华.基于数字化设计系统的铁路站场BIM自动化建模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 2019, 63(4):1-3, 16.
[59] 王婷,池文婷. BIM技术在4D施工进度模拟的应用探讨[J].图学学报, 2015, 36(2):306-311.
[60] 薛刚,王晓飞,冯涛. BIM-5D在大型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科学, 2016, 32(12):54-59, 118.
[61] 刘德富,彭兴鹏,刘绍军,等. BIM~(5D)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 2017, 46(增刊2):720-723.
[62] Peng Y, Lin J R, Zhang J P, et al. A hybrid data mining approach on BIM-based building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J].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017, 126:483-495.
[63] McArthur J J. A build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 (BIM) framework and supporting case study for existing building operations, maintenance and sustainability[J]. Procedia Engineering, 2015, 118:1104-1111.
[64] 汪霏,叶晨茂. BIM技术在建筑运维阶段应用探索[J].重庆建筑, 2017, 16(8):15-17.
[65] 张建平.基于IFC的建筑工程4D施工管理系统的研究和应用[J].中国建设信息, 2010(4):52-57.
[66] 林佳瑞,张建平.基于BIM的施工资源配置仿真模型自动生成及应用[J.施工技术, 2016, 45(18):1-6.
[67] 张建平,胡振中,王勇.基于4D信息模型的施工冲突分析与管理[J].施工技术, 2009, 38(8):115-119.
[68] 中国唯一海上歌剧院——珠海歌剧院竣工在即BIM技术助项目难题[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15, 7(4):103.
[69] 邓明胜. BIM标杆及其带动效应——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项目BIM技术应用纪实[J].中国勘察设计, 2022(增刊1):70-73.
[70] 佘雨阳,吴光前,孙震寰,等. BIM技术在国家会展中心一期展馆区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应用[J].建筑施工, 2021, 43(9):1898-1900, 1904.
[71] 应宇垦,丁鲲,靳金,等.大型超高层项目BIM技术应用的POPi数字化集成框架研究——以苏州中南中心为例[C]//第八届BIM技术国际交流会——工程项目全生命期协同应用创新发展论文集.北京:中国图学学会土木工程图学分会, 2021:386-395.
[72] 张俊,张宇贝,申伟.基于AHP的施工企业应用BIM风险因素分析——以天津高银金融117大厦为例[J].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17, 33(1):69-75.
[73] 赵昕,马智亮.中国建筑施工行业信息化发展报告(2017)——智慧工地应用与发展[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17.
[74] 马智亮,蔡诗瑶,杨启亮,等.基于BIM和移动定位的施工质量管理系统[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17, 9(5):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