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如何促进科研机构高质量发展
李红五,正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企业数字化转型、通信融合创新技术等,电子信箱:lihw153@chinaunicom.cn |
收稿日期: 2024-06-18
网络出版日期: 2025-05-13
版权
On the innovative paths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to achiev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context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Received date: 2024-06-18
Online published: 2025-05-13
Copyright
李红五 . 数字化转型如何促进科研机构高质量发展[J]. 科技导报, 2025 , 43(7) : 14 -20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24.06.00723
1 |
王一鸣, 李国杰, 张柏春, 等. 关于科技创新赋能我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思考[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3, 38(5): 759- 765.
|
2 |
杨晶, 韩军徽, 李哲. 促进科研管理数字化转型的对策[J]. 科技导报, 2021, 39(21): 80- 86.
|
3 |
陶炜, 王婷婷.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国有企业业务创新路径探究[J]. 数字经济, 2024(5): 60- 65.
|
4 |
张培, 张苗苗. 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类型与触发机制[J]. 管理现代化, 2020, 40(6): 19- 24.
|
5 |
穆红梅, 郑开焰.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国际经验与我国策略[J]. 亚太经济, 2021(1): 59- 64.
|
6 |
陈畴镛, 许敬涵. 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评价体系及应用[J]. 科技管理研究, 2020, 40(11): 46- 51.
|
7 |
陈国权, 王婧懿, 林燕玲. 组织数字化转型的过程模型及企业案例研究[J]. 管理评论, 2021, 33(11): 28- 42.
|
8 |
孙新波, 李祎祯. 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 组织效能的视角[J]. 企业经济, 2022, 41(11): 28- 38.
|
9 |
黄丽华, 朱海林, 刘伟华, 等. 企业数字化转型和管理: 研究框架与展望[J]. 管理科学学报, 2021, 24(8): 26- 35.
|
10 |
李光磊, 高晶莹. 指标体系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价值[J]. 河北企业, 2023(6): 41- 43.
|
11 |
万伦, 王顺强, 陈希, 等.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20, 40(13): 142- 148.
|
12 |
李柏洲, 尹士.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ICT企业生态伙伴选择研究: 基于前景理论和场理论[J]. 管理评论, 2020, 32(5): 165- 179.
|
13 |
谢绚丽, 王诗卉. 中国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 测度、进程及影响[J]. 经济学(季刊), 2022, 22(6): 1937- 1956.
|
14 |
程学旗, 梅宏, 赵伟, 等. 数据科学与计算智能: 内涵、范式与机遇[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0, 35(12): 1470- 1481.
|
15 |
李亚玲, 魏阙. "未来实验室" 数字平台驱动下的科研范式变革[J]. 科技智囊, 2023(4): 49- 57.
|
16 |
窦贤康. 加强基础科学研究以协同创新助力产业发展[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23(10): 56- 58.
|
17 |
杨晶, 李哲. 试论数字化转型对科研组织模式的影响[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20, 36(8): 51- 55.
|
18 |
刘晴. 科技社团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维度与实施路径[J]. 科技导报, 2023, 41(22): 15- 21.
|
19 |
埃森哲. 2023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R]. 北京: 埃森哲, 2023.
|
20 |
谢仁杰, 邓斌. 数字化路径: 从蓝图到实施图[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21.
|
21 |
梁慜, 邹德金, 贾月. 科研企业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研究[J].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21, 16(6): 625-628, 632.
|
22 |
|
23 |
周珺, 周明生, 卓娜. 数字经济时代我国制造业的绿色转型发展[J]. 科技导报, 2023, 41(22): 77- 82.
|
24 |
魏阙, 辛欣, 张敬天, 等. 数字化转型推动科研范式变革的思考[J]. 创新科技, 2021, 21(7): 11- 18.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