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化、电动化、智能化应用对城市交通减排的贡献及政策协同
王雪成,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绿色交通量化分析,电子信箱:wangxuecheng027@163.com |
收稿日期: 2023-07-20
网络出版日期: 2025-06-05
基金资助
能源基金会项目(G−2409−35866)
世界银行项目(7200161)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24−1Y01005)
版权
Study on the contribution of shared, electrified and intelligent applications to urban transportation emission reduction and policy synergy
Received date: 2023-07-20
Online published: 2025-06-05
Copyright
共享化、智能化等交通新业态将深刻影响未来城市出行模式,是城市客运减排的重要方向。采用T3E−SAM模型,设置了“双碳”目标情景和技术变革情景,预测了未来城市客运的需求,量化了共享化、电动化、智能化交通的减排效果。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客运量将持续增加,2024—2040年年均增长率可达2.7%,到2040年后增长率会呈现下降趋势,2041—2060年年均下降率为0.4%。在“双碳”目标情景下,城市客运碳排放将在2027年达峰,2060年私家车将是唯一的碳排放源。在技术变革情景下,城市客运碳排放有望在2025年达峰,并于2057年达到零碳排放。共享化、电动化、智能化技术的普及应用将促进城市交通零排放目标的实现,并减少私家车数量,显著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率。基于模型的结果,提出一系列政策协同发展建议:“技术赋能,加快智能化车辆应用;理念赋能,推动“使用而非拥有”等共享理念的普及;管理赋能,支撑共享化、智能化出行落地”。
王雪成 , 龙雨璇 , 张毅 , 王宝春 . 共享化、电动化、智能化应用对城市交通减排的贡献及政策协同[J]. 科技导报, 2025 , 43(8) : 45 -54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23.07.01112
1 |
周伟, 王雪成. 中国交通运输领域绿色低碳转型路径研究[J]. 交通运输研究, 2022, 8 (6): 2- 9.
|
2 |
杜修立, 张昱昭. 中国城镇化率提升的动力分解与新发展阶段趋势预测——基于国际比较的一种新方法[J]. 统计研究, 2022, 39 (2): 3- 47.
|
3 |
金昱. 国际大城市交通碳排放特征及减碳策略比较研究[J]. 国际城市规划, 2022, 37 (2): 25- 33.
|
4 |
冯相昭, 蔡博峰. 中国道路交通系统的碳减排政策综述[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 (8): 10- 15.
|
5 |
继敏. 超大城市交通碳减排的激励机制与实现途径[J]. 生态经济, 2021, 37 (9): 34- 39.
|
6 |
余碧莹, 赵光普, 安润颖, 等. 碳中和目标下中国碳排放路径研究[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3 (2): 17- 24.
|
7 |
袁志逸, 李振宇, 康利平, 等. 中国交通部门低碳排放措施和路径研究综述[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1, 17 (1): 27- 35.
|
8 |
李晓易, 谭晓雨, 吴睿, 等. 交通运输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路径研究[J]. 中国工程科学, 2021, 23 (6): 15- 21.
|
9 |
杨青, 吴向荣, 刘洋, 等. 国家中心城市交通碳排放效率的空间网络结构及动因研究[J].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24, 14 (4): 1167- 1177.
|
10 |
李迅, 曹广忠, 徐文珍, 等.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J]. 城市发展研究, 2010, 17 (1): 32-39, 45.
|
11 |
王元庆, 李若彤. 城市群交通碳达峰与碳中和研究综述与展望[J]. 交通运输研究, 2021, 7 (5): 2- 9.
|
12 |
周银香. 基于系统动力学视角的城市交通能源消耗及碳排放研究——以杭州市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 2012, 19 (9): 99- 105.
|
13 |
刘俊伶, 孙一赫, 王克, 等. 中国交通部门中长期低碳发展路径研究[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8, 14 (5): 51- 521.
|
14 |
|
15 |
|
16 |
史丹, 叶云岭. 城市交通碳排放趋势与减排对策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 现代管理科学, 2022, 335 (4): 3- 14.
|
17 |
曹石, 林欣蓉, 周典伟, 等. "双碳"目标下南通低碳城市交通转型路径研究[J]. 物流技术, 2023, 42 (3): 1-5, 9.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刘永红, 张帆, 苗领, 等. 广东不同区域汽车新能源化的减碳潜力及成本预测[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24, 24 (1): 299- 310.
|
23 |
|
24 |
|
25 |
李聪颖, 吴佳西, 张洪涛, 等. 建成环境对城市机动车出行时空异质影响研究[J].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24, 22 (4): 52- 66.
|
26 |
王正武, 向梓源, 刘鑫. 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策略研究[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19 (1): 81- 88.
|
27 |
|
28 |
|
29 |
马爽, 陈欣, 马嘉悦, 等. 基于网约车出行的长三角城市群空间关联网络特征与影响因素识别[J]. 热带地理, 2024, 44 (5): 864- 876.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