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专题

基于数字地球的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风险综合分析平台设计及应用

  • 李蔼恂 ,
  • 王志 , * ,
  • 袁晓玉 ,
  • 苗蕾 ,
  • 张晓美 ,
  • 冯蕾
展开
  •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北京 100081
王志(通信作者),正研级高工,研究方向为交通气象预报技术,电子信箱:

李蔼恂,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交通气象预报技术,电子信箱:

收稿日期: 2024-06-02

  网络出版日期: 2025-06-05

基金资助

中国气象局创新发展专项(CXFZ2023J072)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业务项目(YW20210012)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业务项目(YW20220009)

版权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integrated analysis platform for highway traffic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risks based on digital earth

  • Aixun LI ,
  • Zhi WANG , * ,
  • Xiaoyu YUAN ,
  • Lei MIAO ,
  • Xiaomei ZHANG ,
  • Lei FENG
Expand
  • Public Meteorological Service Center,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Beijing 100081, China

Received date: 2024-06-02

  Online published: 2025-06-05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Unauthorized reproduction is prohibited.

摘要

为推动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在专业气象服务业务中的应用,着力开展数字化智慧化公路交通气象服务、优化气象服务供给,针对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风险服务业务需求,融合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公路交通行业影响信息和道路基础地理信息等多源数据,采用多源数据接入与可视化、三维地理信息系统(3 dimensi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3D−GIS)技术等,研发了基于数字地球的“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风险普查业务服务平台”,具备公路交通气象灾害实时、预报预警、风险评估等一体化综合研判分析功能,实现了公路交通气象服务信息的数字化、图层化,并融入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开展基于应用场景的智慧化交通气象保障服务。该平台不仅实现了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和公路交通行业数据的融合应用,进一步提升了中国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服务能力,更有效提高了公路交通气象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能力和水平,在交通气象服务业务使用过程中,突显出较好的业务应用能力与发展前景。

本文引用格式

李蔼恂 , 王志 , 袁晓玉 , 苗蕾 , 张晓美 , 冯蕾 . 基于数字地球的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风险综合分析平台设计及应用[J]. 科技导报, 2025 , 43(8) : 55 -61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24.06.00633

1
包左军, 汤筠筠, 李长城, 等. 公路交通安全与气象影响[M].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8.

2
杨静, 段丽, 吴昊. 基于数字地球的公路交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系统及应用[C]. 北京: 气象服务发展论坛, 2014.

3
秦剑, 闫广松, 向曦, 等. 气象服务业务概论[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16.

4
王慕华, 唐卫, 渠寒花, 等. 面向公众出行的公路交通气象服务系统[J]. 气象科技, 2015, 43 (5): 992- 997.

5
唐卫, 吴焕萍, 罗兵, 等. 基于GIS的气象服务产品后台制作系统[J]. 计算机工程, 2009, 35 (17): 232- 234.

6
丰德恩, 唐卫, 柳艳香, 等. 中国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业务系统设计与应用[J]. 气象科技, 2018, 46 (4): 822- 828.

7
焦圣明, 严明良, 郭静, 等. 基于Web Service的分布式交通气象信息共享技术研究[J].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2012, 34 (3): 196- 200.

8
李长城, 汤筠筠, 葛涛, 等. 恶劣气象条件下公路运行安全管理与保障技术[M].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2.

9
吴焕萍. GIS技术在气象领域中的应用[J]. 气象, 2010, 36 (3): 90- 100.

10
张素莉, 李天宇. 基于MapObjects气象要素信息系统的开发[J]. 微计算机信息, 2007 (12): 187- 189.

11
吴赞平, 王宏伟, 袁成松, 等. 沪宁高速公路气象决策支援系统[J]. 现代交通技术, 2006, 3 (5): 91- 94.

12
吕南航. 河北交通气象监测及信息服务系统的应用[J]. 中国交通信息产业, 2009 (3): 114- 115.

13
程丛兰, 张朝林, 郑祚芳, 等. 京津冀道路气象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初步应用[J]. 气象科技, 2013, 41 (2): 365- 371.

14
焦圣明, 朱承瑛, 包云轩, 等. 基于World Wind的交通气象信息共享系统[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14, 35 (8): 2969- 2975.

15
李迅, 甘路, 丁德平, 等. G2京津塘高速公路交通气象安全指数的预报研究[J]. 气象, 2014, 40 (4): 466- 472.

16
沈萍月, 李建, 潘娅英, 等. 高速公路气象服务技术及应用[J]. 气象科技, 2014, 42 (6): 1159- 1162.

17
施丽娟, 陈冬冬, 花卫东, 等. 公路交通气象自动观测系统设计[J]. 气象科技, 2015, 43 (3): 543- 550.

18
刘聪, 卞光辉, 黎健, 等. 气象灾害丛书——交通气象灾害[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09.

19
冯民学. 高速公路交通气象智能化监测预警系统研究[D]. 南京: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05.

20
米玛卓嘎, 次仁德吉, 尼琼. 西藏公路交通气象灾害服务系统[J]. 西藏科技, 2019, 5: 77- 80.

文章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