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茂林,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粮油安全,电子信箱:13260111285@163.com |
收稿日期: 2024-10-27
网络出版日期: 2025-06-25
基金资助
农业农村部财政经费项目(JGHX202008)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重点项目(202308)
版权
The possibility and sustainability of increasing oilseed production in China: 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15 consecutive years of yield growth
Received date: 2024-10-27
Online published: 2025-06-25
Copyright
2008—2022年,中国油料产量实现“十五连丰”,分析这一成就的背后成因对促进油料持续增产意义重大。通过公式分解,定量测算单产、种植面积和种植结构调整3个因素在“十五连丰”期间对油料增产的贡献,聚焦大豆、油菜、花生3大油料,构建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D生产函数)模型,分析生产资料投入、政策、气候和农户行为对油料单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对油料增产的贡献率最高,花生和油菜籽次之,其他油料作物的贡献率最低;单产提升对中国油料增产的贡献最大,种植面积扩大和种植结构调整的贡献相对较小,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单产提升在3大油料增产中的作用愈发重要;种子费、化肥费、劳动投入、政策环境、温度对油料单产具有显著影响,其中,种子费、化肥费、劳动力投入是推动油料单产提升的重要因素。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推动未来油料增产的针对性政策建议。
严茂林 , 陈畅 , 曾瑶 , 苏梦薇 , 周觉 , 张洋 . 中国油料增产:何以可能,何以为继—基于油料“十五连丰”的实证研究[J]. 科技导报, 2025 , 43(10) : 44 -53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24.10.01491
1 |
严茂林, 施文华, 周晓亮, 等. 基于进口视角的我国主要植物油料油脂产业安全研究[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23, 45 (4): 643- 653.
|
2 |
陈畅, 郭丹, 白庆红, 等. 中国油料产业竞争力国际比较和发展思路研究[J/OL].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4-10-06]. https://doi.org/10.13304/j.nykjdb.2023.0763.
|
3 |
王济民, 肖红波. 我国粮食八年增产的性质与前景[J]. 农业经济问题, 2013, 34 (2): 22- 31.
|
4 |
严茂林, 周晓亮, 刘自搏, 等. 我国油料增产格局及贡献因素研究[J]. 中国油脂, 2024, 49 (4): 1- 8.
|
5 |
李维刚, 张晓东, 宋继华, 等. 我国大豆生产波动动因分析: 基于省际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J].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23 (2): 48- 63.
|
6 |
朱文博, 韩昕儒, 问锦尚. 中国大豆生产自给的潜力、路径与挑战[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3): 122- 135, 207.
|
7 |
司伟, 韩天富. "十四五" 时期中国大豆增产潜力与实现路径[J]. 农业经济问题, 2021, 42 (7): 17- 24.
|
8 |
冷博峰, 李谷成, 冯中朝. 蜂农授粉对油菜产量的技术经济影响及其区域差异[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3): 118-127, 189.
|
9 |
刘成, 刘明迪, 冯中朝, 等. 测土配方施肥对油菜生产的影响: 基于1722份田间试验材料的经济学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 (8): 1340- 1350.
|
10 |
吴丽丽, 李谷成, 尹朝静. 生长期气候变化对我国油菜单产的影响研究: 基于1985—2011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5, 29 (12): 198- 203.
|
11 |
张俊, 陶群, 崔亚男, 等. 种植模式对夏播高油酸花生生殖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23, 45 (4): 810- 816.
|
12 |
司贤宗, 张翔, 索炎炎, 等. 种下分层施用有机肥和化肥对花生产质量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3 (8): 128- 134.
|
13 |
王才斌. 花生增产增效新技术及实现机械化收获的建议[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2, 34 (6): 678- 680.
|
14 |
朱晶, 李天祥, 林大燕, 等. "九连增" 后的思考: 粮食内部结构调整的贡献及未来潜力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 2013, 34 (11): 36-43, 110-111.
|
15 |
阮冬燕, 周晶, 王娟. 湖北省大豆种植面积逆势恢复之谜: 耕地禀赋约束下的农户作物替代优先序[J/OL].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4-05-30].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3513.S.20240516.1606.021.html.
|
16 |
朱晶, 李天祥, 朱珏. 江苏省粮食增产的贡献因素分解与测算(2004—2013年): 基于粮食内部种植结构调整的视角[J]. 华东经济管理, 2015, 29 (3): 11- 16.
|
17 |
田甜, 李隆玲, 黄东, 等. 未来中国粮食增产将主要依靠什么: 基于粮食生产"十连增" 的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 2015 (6): 13- 22.
|
18 |
|
19 |
宋红梅, 李廷亮, 刘洋, 等. 我国近20年主要粮食作物产量、进出口及化肥投入变化特征[J]. 水土保持学报, 2023, 37 (1): 332- 339.
|
20 |
屈宝香, 李文娟, 钱静斐. 中国粮食增产潜力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9, 30 (4): 34- 39.
|
21 |
袁宁. 粮食补贴政策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影响研究: 基于农户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3, 15 (2): 63- 70.
|
22 |
黄凯迪. 预期收益、政策激励对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的影响[D]. 南昌: 江西农业大学, 2023.
|
23 |
陈苏, 张利国. 要素投入、制度变迁与中国粮食增长: 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9 (6): 87- 98.
|
24 |
许吟隆, 赵明月, 李阔, 等. 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回顾与展望[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3, 31 (8): 1155- 1170.
|
25 |
谭化, 孙浩轩, 孔明明, 等. 中国大豆起源、育种及栽培技术的发展[J/OL]. 分子植物育种. [2024-05-09].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6.1068.s.20240403.1743.021.html.
|
26 |
陆宴辉, 刘杨, 杨现明, 等. 中国农业害虫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2018年—2022年[J]. 植物保护, 2023, 49 (5): 145- 166.
|
27 |
吴怀军, 周曙东, 刘吉双, 等. 基于Probit和Logit模型的中国农业生产影响因素研究: 以油料作物花生为例[J]. 华东经济管理, 2017, 31 (8): 85- 91.
|
28 |
张正佳, 迟亮, 杨海成, 等. 黄淮海地区农作物种植结构时空变化分析[J/OL].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4-05-30].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3513.S.20240516.1609.025.html.
|
29 |
严茂林, 葛玮玮, 张翔, 等. 我国油料产业形势分析与发展对策[J]. 中国油脂, 2023, 48 (6): 8- 18.
|
30 |
王亚君, 于寒松, 舒坤良. 中国大豆产业发展特点、趋势及对策[J]. 社会科学战线, 2024 (4): 253- 258.
|
31 |
方振, 李谷成. 我国油菜籽增产潜力与实现路径[J/OL]. 中国油脂. [2024-05-05]. https://doi.org/10.19902/j.cnki.zgyz.1003-7969.230568.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