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生态学”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人口生态学
    朱宝树
    . 1990, 8(9003): 26-28.
    现状 1987年,我国平均人口密度已达每平方公里111人。按1980年187个国家和地区的统计资料,我国的平均人口密度居第58位,属中偏高水平。平均人口密度高于我国的国家和地区基本上都是散布于世界各洲的小块人口密集区,而我国的东南半壁则是世界上其他地区难以比拟的一整块大面积的高密集人口分布区。同时,我国西北半壁的人口密度也不低于世界上可比环境的发达国家。如我国的青藏区(高寒) 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人,大于加拿大(纬度高、气候较冷) 的2.4人;蒙新区(沙漠戈壁面积很广) 为12人,大于澳大利亚(沙漠面积很广) 的1.9人。按人口与耕地的比例,我国属于印度型人均耕地少的国家,在这类国家中,我国的人均耕地又居最低之列。
  • 人口生态学
    严正元
    . 1990, 8(9003): 29-31.
    我国经济和人口分布客观上存在着东、中、西部三大地带,并且在发展上呈现逐步由东向西推进的趋势。大西北包括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建设大西北,势必出现对移民需求量和移民可能性问题。研究分析移民大西北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是很有必要的。本文重点分析生态环境对移民大西北的制约作用。地广、资源富大西北土地面积约314万平方公里,占全土地面积32.7%。但现有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6.73%。大西北拥有丰富的能源蕴藏。目前已探明的煤炭储量达1670亿吨,而且煤质好,煤层厚,埋藏浅,便于开采。煤炭资源的储量仅次于华北,居全国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