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之声”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读者之声
    祝叶华
    科技导报. 2015, 33(24): 128-128.
    当飞机再次降落在布拉格机场的时候,我的思绪飘回到4 年前第1 次参加的Goldschmidt 会议,也是在这里。4 年过去了,这个在地球化学领域里最有影响力的国际会议,在北美、欧洲兜兜转转,又回到布拉格。老城依旧游人如织,查理大桥上依旧挤满了人,从布拉格城堡向南边望去,依然可以看到一栋铺得很开的现代建筑,那里就是2 次会议所在地——布拉格会议中心。布拉格记载了我在Goldschmidt 会议中2 次重要的节点:2011 年,第1 次在国际会议上作口头报告;2015 年,第1 次作为分会场发起人主持会议。每年一度的会议,除了展示最新的科研进展,更是向“大牛”吸收经验,跟同行进行头脑风暴,跟老朋友再聚,跟新朋友相识的盛会。然而,这个会议对于我的特殊意义是,她见证了我在学术上的成长。
  • 读者之声
    王云才
    科技导报. 2015, 33(22): 128-128.
    现在,高校的青年教师(俗称“青椒”)收入低、压力大,已成为中国高校的共性问题,自然也是热门话题。我虽然希望各高校能尽快解决青年教师收入低的问题,但不完全同意部分青年教师反映的缺少科研经费、没有科研条件等困难。因为从古到今、海内外的科学家没有一个是别人给你建好实验室、凑好经费等你来做实验、出结果的。
  • 读者之声
    蒋高明
    科技导报. 2015, 33(19): 112-112.
    2015 年7 月31 日,北京与张家口联合申报2022 年冬季奥运会获得批准,这是我国继2008 年成功举办夏季奥运会之后的又一盛事。即将到来的冬奥会在北京和张家口两地同时召开,为迎接冬奥会,两地将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尤其在生态环境、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方面要做很多细致的工作。而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冬奥会的成功申报,无疑会大大促进首都北京和坝上地区的相关工作。
  • 读者之声
    刘立
    科技导报. 2015, 33(18): 112-112.
    在中国, 科研合作是一个“老大难”问题。科技界有所谓“四同”说法, 即申请课题时同心协力;做课题时“同床异梦”;荣誉分配时“同室操戈”;最后落个“同归于尽”。这种说法虽有戏噱之嫌, 却也反映了一定的问题。
  • 读者之声
    王善勇
    科技导报. 2015, 33(18): 112-112.
    20 年前, 记得我刚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时候, 心里很是忐忑、惶恐、不知所措。因为之前我听了太多“前辈”的谆谆教导, 社会如何复杂, 办公室政治如何机关重重。感觉一个在象牙塔成长起来的学生, 要想在社会这个大环境里生存和发展必须要练就八面玲珑的本事, 否则根本无法应付。
  • 读者之声
    谭宝林
    科技导报. 2015, 33(17): 112-112.
  • 读者之声
    徐志刚
    科技导报. 2015, 33(16): 112-112.
    最近国内很多行业性高校面临着到底是“转型为综合行大学”, 还是“继续保持行业特色”的艰难选择, 转型为综合性大学意味着巨大投资, 还会被说成千校一面, 继续保持行业特色, 就意味着学科集中, 在当今数字考核的社会优势越来越不明显。
  • 读者之声
    冯兆东
    科技导报. 2015, 33(15): 112-112.
    1988年,我在美国地质学年会的一个分会上作了一个口头报告,那是我的第1 个英文口头报告。由于我的报告科学质量低、透明胶片复印质量和文字质量低、准备得不充分和表达得极不通畅,报告效果极差。报告前,我的导师坐在我旁边为我鼓劲。
  • 读者之声
    《科技导报》编辑部
    科技导报. 2015, 33(14): 112-112.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希望你们不要浮躁,踏踏实实走好科研路。
  • 读者之声
    曹丹平
    科技导报. 2015, 33(13): 112-112.
    随着高校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和国际化办学的需求,高校在人才引进、职称评定等环节越来越强调海外留学经历.国家留学基金委也加大了对公派留学人员的支持力度,仅针对高校青年骨干教师的出国研修项目就达到3000 人/年的规模.笔者结合在加拿大1 年的访问学者经历和在美国、澳大利亚的短期交流经历,分别从教学、科研和国际交流等方面谈谈出国访学的感受,希望能够为青年教师出国访学与深造提供参考.
  • 读者之声
    高抒
    科技导报. 2015, 33(12): 128-128.
    曾经有一段时间, 科技工作是读书人的首选, 这个职业相对稳定, 不容易受到运动冲击。改革开放初期, 人们认为科学家具有崇高的地位, 科技工作是崇高的职业。有趣的是, 在科技投入大幅度增加的今天, 科技工作者在社会上的地位反而下降了, 不再被视为最好的职业, 许多年轻学子在是否要选择科技作为职业时产生了困惑。如今, 如何稳定一支科技队伍, 并且使他们进行科技创造劳动已成为一个问题。不仅在我国, 而且在世界上许多国家, 这个问题都日益突出。
  • 读者之声
    叶兴国
    科技导报. 2015, 33(11): 128-128.
    DNA 是所有生物延续后代和保持种性的生物大分子,携带控制生物体全部内外在性状、代谢途径、物质合成、逆境反应和生命周期的遗传信息。DNA 碱基组成、排列顺序和长度大小的不同组成了不同的基因,决定了生物的遗传多样性,缔造了五彩缤纷的生物世界。
  • 读者之声
    姬扬
    科技导报. 2015, 33(10): 128-128.
    最近,比较受关注的一条科学新闻是:世界首台自主运动可变形液态金属机器出现了,据报道,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和清华大学医学院联合研究小组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一种独特的现象和机制,即液态金属可在“吞食”少量物质后,以可变形机器形态长时间高速运动,实现了无需外部电力的自主运动。这为研制液态金属机器人等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该成果发布后引起很多关注与讨论。
  • 读者之声
    高抒
    科技导报. 2015, 33(9): 128-128.
    科技管理事关科研成效, 十分重要。与西方国家相比, 我们目前的管理水平相对低下, 其表现是科技工作者的时间和精力无法主要用于创新性的劳动中, 科技投入的效率较低。管理者认为, 通过行政命令可以使研究机构运转, 从而完成上级要求达到的指标。这种管理方式可称为"牧羊人"模式, 牧羊人把羊群赶到草场, 然后盘算以后能卖多少羊肉和羊毛, 但是, 科技人员不是羊, 他们的工作也不像羊吃草那么简单, 所以牧羊人模式注定不会成功。
  • 读者之声
    陈德旺
    科技导报. 2015, 33(8): 128-128.
    中国学术界一直缺乏大师,最近李小文院士的病逝,使得原本稀少的大师队伍又少一人,不得不令人扼腕叹息。李小文原本是遥感技术领域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但是由于其身上存在的一些独特之处,他的为人和事迹影响了整个学术界,甚至得到许多普通人的关注。很多人不分专业、不分年龄、不分国籍,自发到八宝山参加他的追思会。李小文,作为院士,平易近人,平等待人,乐于助人;李小文,作为科学家,淡泊名利,潜心科研,提携青年,这些优秀品质,影响深远,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缅怀。
  • 读者之声
    曹文得
    科技导报. 2015, 33(8): 128-128.
    2015 年3 月11 日晚,我的研究生导师熊楠先生因病仙去,享年49 岁,那时我正在阳光灿烂的非洲某个山中上班。
  • 读者之声
    李雄
    科技导报. 2015, 33(7): 128-128.
    绝大多数高校或科研院所都要求培养的博士生发表个人署名为第1 作者的SCI 论文才可以毕业,只是有的注重论文数量,有的在意论文所在刊物的影响因子。我读博的单位看重的是影响因子,单从数值上讲,我发表的论文所在刊物影响因子远超过单位的要求。
  • 读者之声
    程代展
    科技导报. 2015, 33(6): 128-128.
    2015 年1 月7—10 日, 我有幸参加2014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及其相关活动。闲暇时将所历所思记述如下, 以饗对国家奖励申请、评审、颁发有兴趣的朋友。
  • 读者之声
    刘波
    科技导报. 2015, 33(5): 128-128.
    2014 年5 月份,课题组一位领导告诉我,中法工程师学院的《刚体力学及振动学》课程需要找一位老师来授课,希望我能接下这个任务。中法工程师学院是我所在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名牌学院,生源优质。我的课程不多,因此欣然答应。6 月中旬,中法工程师学院组织相关老师到法国培训,法国的工程师教育令我印象深刻。2015 年1 月5 日,我开始跟法国教授一起授课,授课对象是中国学生,法国老师用法语授课,我用中英文混合授课。因为法国教授在北航仅停留2 周,是集中授课,每周4 次,每次4 小时。2 周下来我大致可以读懂法语了,对法国教授授课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总体来说,法国的工程师教育是成功的、值得借鉴的,但引入中国也需要注意中国学生的实际情况。
  • 读者之声
    包兴先
    科技导报. 2015, 33(4): 128-128.
    读了《科技导报》2014 年第26 期“职场”栏目中的“与初入高校任教青年教师的问答”一文深有感触。很多青年教师入职后,存在各种困惑和压力。
  • 读者之声
    高抒
    科技导报. 2015, 33(3): 128-128.
    钱塘江涌潮举世闻名[1],这一现象是较大的潮差与地形相配合的结果。钱塘江所在的杭州湾最大潮差接近9 m,纵深超过160 km,湾口宽度95 km,而到湾顶只有几千米。我国东部沿海还有潮差更大的地方吗?历史文献显示,我国江苏沿海的最大潮差超过7 m,出现于江苏盐城市境内的江苏中部海岸[2]
  • 读者之声
    张丽华
    科技导报. 2015, 33(2): 128-128.
    得知您生病时,“老师病危”,简短的四个字让我一颤,我在心里默默祈祷,相信坚强的您一定会挺过来。我时刻关注着来自北京的消息,“控制住了,但情况不好”“老师可能扛不过去了”,消息越来越短,情况越来越糟糕。
  • 读者之声
    张林
    科技导报. 2015, 33(1): 128-128.
    从中国高校的发展趋势来看,科研在高校教师的考核和工作要求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一般来说,科研工作内容主要包括研究论文、学术著作和科研项目或科技成果转化的产值。高校教师工作业绩的好坏大体上可以用科研的指标来考察,而其教学工作内容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边缘化的东西了,许多人不会过多去关心教学的好坏。
  • 读者之声
    张玲玲
    科技导报. 2014, 32(36): 119-119.
    说起我与可拓学的缘分, 要追溯到2005 年。在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 我聆听了蔡文教授的讲座。虽然不记得讲座的具体内容, 但感觉老先生很有学问, 可拓学就这样走进了我的视野。后来, 机缘巧合下, 来自科学界前辈的熏陶和感染, 使我对可拓学产生了浓厚兴趣。
  • 读者之声
    孙学军
    科技导报. 2014, 32(36): 119-119.
    阅读文献是科研工作的基本功, 在当前时代, 不重视文献阅读很难有效开展科研工作, 许多科研牛人不仅重视学术信息, 也非常关注非学术信息, 许多年轻人尤其是研究生在阅读文献时往往忽视非学术信息, 其实这些非学术信息对于我们了解一个领域的整体情况十分关键。
  • 读者之声
    刘波
    科技导报. 2014, 32(35): 87-87.
    提高学习和科研的能力对研究生阶段的学子来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读书的时候看了很多这方面的书,尤其是《华罗庚科普著作》中谈治学的内容,我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重新读一遍.现在我开始带研究生了,还在考虑这个问题,因为现在我每天还是要学习、工作,也在培养自己的能力.把经验写下来,一方面总结自己的体会,另一方面也希望给研究生提些建议,希望他们少走弯路、能够迅速成长.
  • 读者之声
    方唯硕
    科技导报. 2014, 32(34): 87-87.
    最近两个月,陆续有准备考博士的学生给我发邮件"套磁",才意识到又是一轮研究生考试和录取季节的到来.
  • 读者之声
    孙学军
    科技导报. 2014, 32(34): 87-87.
    最近研究生都忙着选题,交流过程中发现学生们往往不能把握选题的一些基本原则,选好题目意味着一项研究成功了一大半,另外课题设计也十分重要,在此根据个人理解谈谈做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希望对科研新手有所帮助.
  • 读者之声
    李本先
    科技导报. 2014, 32(33): 93-93.
    每年都有许多博士研究生成为大学老师.初入职场,信心满怀,时光流走,热情渐减:职称、教学、房子、车子、孩子等一系列问题使我们更加忙碌,理想与现实之间出现许多矛盾,困惑涌上心头.读了刊登在《科技导报》2014 年第26 期"职场"栏目"与初入高校任教青年教师的问答"一文,想起自己入职后的点点滴滴,我有些思考和大家分享.
  • 读者之声
    冯大诚
    科技导报. 2014, 32(33): 93-93.
    每一年,我国众多高校都会迎接一批新入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多少学生曾经或者正在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要上大学、读研究生?在这里谈谈我的看法.
  • 读者之声
    沈大力
    科技导报. 2014, 32(32): 87-87.
    最初认识我的导师刘旭霞教授始于2012年4月,那是研究生考试成绩公布后不久,我无缘第一志愿的北京某高校,准备调剂,当时联系了国内多所学校,但始终没有收到复试通知。
  • 读者之声
    秦涧
    科技导报. 2014, 32(31): 87-87.
    2013 年金秋9 月,我带着感激与憧憬来到北京理工大学,成为机电学院兵器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开始了新阶段的学习与生活.我很荣幸加入到药剂组这个大家庭,跟随张建国教授学习含能材料的合成与制备.作为新成员的我,对于这个新环境无疑是陌生的,但导师和师兄、师姐热情和亲切的指导使我感到无比温暖,如今我已融入到这个大家庭.学习生活既忙碌又充实,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认识了很多朋友.
  • 读者之声
    王进
    科技导报. 2014, 32(30): 87-87.
    新学期的开始意味着大批科研新兵的到来。面对科学研究的塔尖,研究生新生攀爬态度的选择,蕴藏着“科研选择焦虑症”的身影。所谓“科研选择焦虑症”,是指面对科学研究的召唤,科研新兵由其摇摆不定以及患得患失的犹疑态度所产生的焦虑情绪。焦虑往往源自个人期望和现实成就之间的冲突。倘若科研新兵长期遭受“选择焦虑”的折磨,轻则无心向学,重则抑郁寡欢,甚至酿成极端悲剧。
  • 读者之声
    侯云德
    科技导报. 2014, 32(28/29): 127-127.
    2014 年2 月,西非Ebola 出血热疫情暴发,感染及死亡人数都达到历史新高,引起公众及学界极大关注。《科技导报》2014 年第32 卷第24 期“本刊专稿”栏目刊登了Ebola 出血热文章,该文引发了我的思考。
  • 读者之声
    俞立平
    科技导报. 2014, 32(28/29): 127-127.
    大学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什么?简单来讲是培养人才,如果进一步细化,培养内容最重要的都包括哪些?可能1000个人会有1000 种不同的回答,思想、知识、技能……
  • 读者之声
    朱亮
    科技导报. 2014, 32(27): 87-87.
    自从2006 年12 月博士毕业,虽然没有留在高校从事教学工作,但是一直也没有停止和年轻的工程师以及在校学生的交流往来。一个偶然的触动,引发我反思自己博士期间的经验和教训。写此文章,只是希望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验和体会,而不是想吹嘘自己。因为,我觉得只有自己的切身体会,才最深刻。
  • 读者之声
    周波
    科技导报. 2014, 32(26): 87-87.
  • 读者之声
    沈大力
    科技导报. 2014, 32(26): 87-87.
  • 读者之声
    吴南
    科技导报. 2014, 32(25): 87-87.
    在我的毕业典礼上,导师对我说“在我的实验室,你不算聪明,但却是最努力的一个,也是最靠谱的一个”。听到这样的评价,回想起4 年“悲催”、“辛酸”的博士研究生光景,我泪如泉涌。对于我这样一个外校生,而立之年进入北大攻读博士,期间的种种辛劳付出,遭受的失败与嘲笑,郁结于心中,久久不能释怀,伴随着导师给予的肯定,那一刻所有情绪全部释放。4 年博士学习生活,最大的收获是:做科研如同做人,要靠谱。
  • 读者之声
    吴奇
    科技导报. 2014, 32(24): 86-86.
    《科技导报》2014 年第32 卷第21 期“职场”栏目刊登了职业规划师、人力资源管理师郭孝玉撰写的“家庭与机遇,该如何抉择”一文。作者主张科技工作者在面对梦寐以求的机遇时,需要考虑家庭生活,从而做出必要取舍。文中所举的两个例子都是年轻的科研人员面对家庭与事业,做出艰难选择,最终放弃大好前途回归家庭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