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编委会
期刊简介
期刊介绍
数据库收录及获奖
作者服务
投稿指南
下载中心
订阅指南
联系我们
English
“职场”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两年内
三年内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全选
|
Select
职场
科研故事:避免“小错误导致大问题”
徐耀
科技导报. 2017, 35(24): 94-94.
摘要
(421)
PDF全文
(244)
HTML
可视化
收藏
科研中因小错误引发大问题的情况很常见,大到航天发射失败、小到发表的论文被撤回。为了避免小错误导致大问题,研究人员必须对原始数据有充足的了解,必须能够判断数据的真伪和对错,这就要求科研人员经常亲临科研第一线;即使不能做到经常亲临科研现场,也应该对数据的疑点保持警惕、追根问底。
Select
职场
做科研的难点和乐趣
马臻
科技导报. 2017, 35(23): 111-111.
摘要
(581)
PDF全文
(190)
HTML
可视化
收藏
常有些研究生羡慕别的课题组的同学在高端刊物发表论文,而慨叹自己进错了师门;也有些学生借助自己课题组的科研平台发出"高档"论文,就以为自己将来独立做科研也能顺风顺水。但其实,很多青年才俊建立课题组之后,过了好久才发出"属于自己"的论文。
Select
职场
鼓动课题组硕士生留校读博士:理想和挣扎
马臻
科技导报. 2017, 35(21): 143-143.
摘要
(625)
PDF全文
(351)
HTML
可视化
收藏
每年7月,送走了课题组的毕业生,在上海一所重点大学任教的A教授都会有点忐忑和期待——明年加入课题组的博士生会是谁?
Select
职场
研究生生涯发展和课题组生存发展: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
马臻
科技导报. 2017, 35(20): 138-138.
摘要
(403)
PDF全文
(309)
HTML
可视化
收藏
瞧你把学生都带成啥样了!"听了A教授的诉苦,同事B脱口而出。
Select
职场
按照审稿意见修改论文和写答辩信的体会
马臻
科技导报. 2017, 35(19): 95-95.
摘要
(436)
PDF全文
(381)
HTML
可视化
收藏
撰写和发表科研论文是科研工作者的职责之一。有时作者把论文稿件投送给学术期刊编辑部,几个星期后,收到期刊编辑"稿件修改后可以刊用"的通知,看到几位审稿人一长串的审稿意见,"头都大了"。本文介绍笔者按照审稿意见修改论文和给编辑、审稿人写答辩信的体会。
Select
职场
建立与研究生的信任——写在我的第一个博士生毕业之际
徐葳
科技导报. 2017, 35(18): 95-95.
摘要
(673)
PDF全文
(177)
HTML
可视化
收藏
2017年,我博士毕业7年,入职清华大学4年,我指导的第1个博士生程勇顺利毕业。参加程勇的毕业典礼时,我回想自己1999年进入清华大学,从一个对科研毫无概念的本科生,到一名合格的博士,再到成为一名教师,还指导出一个博士,感觉自己成长了很多。本文总结我跟研究生相处的一些经验和教训。
Select
职场
直面修改科研论文的困难过程
彭渤
科技导报. 2017, 35(17): 95-95.
摘要
(365)
PDF全文
(149)
HTML
可视化
收藏
科技论文是想出来的,也是写出来的,但更是改出来的。科研工作中,研究者有了点子和思路,就开始写论文,常常感觉比较有兴趣,也比较轻松,甚至信马由缰。但与写论文不同,很多研究者改论文时则常常表现出忧心忡忡、患得患失、瞻前顾后、驻足难行。这就给人一种"改论文难于写论文"的感觉。大多数科研论文都是不断思考、不断修改而产生的。因此,改论文也是科研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值得分析和重视。
Select
职场
阅“国家青年千人计划”项目申请书有感
刘庆生
科技导报. 2017, 35(16): 95-95.
摘要
(1301)
PDF全文
(664)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最近几年,国家下大力气引进海外科研经历丰富并且成果丰硕的年轻学者回国服务,给予这些海归人才可观的经费资助和优厚的科研条件、生活待遇。我对国家的人才引进政策持积极的赞成态度。一方面,这种做法体现了中国政府对科学研究的重视;另一方面,如果这类科技人才能在国内心无旁骛地做科研,我相信,其中的大多数人应该会做出突出成果,不负厚望。
Select
职场
导师的反思能让师生“更搭”
吴超
科技导报. 2017, 35(15): 95-95.
摘要
(369)
PDF全文
(130)
HTML
可视化
收藏
时常反思自己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不仅可以不断提高指导水平,更大的好处是能促使师生在科研上"更搭"。
Select
职场
研究生导师该如何与“90后”研究生相处
马臻
科技导报. 2017, 35(14): 99-99.
摘要
(511)
PDF全文
(249)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以下这个故事反映了一位“90后”研究生进课题组后遇到的困境以及她的“70后”导师在与研究生互动过程中的转变。故事表明,师生关系、研究生在职业规划上的迷惘和刚进课题组时的不适应,都会影响研究生的感受和科研进展,因此这些都需要妥善处理。
Select
职场
电影《摔跤吧!爸爸》对科研思路和师生关系的启发
关小红, 饶丹丹
科技导报. 2017, 35(13): 103-103.
摘要
(445)
PDF全文
(199)
HTML
可视化
收藏
前段时间,笔者在微信朋友圈频频看到朋友推荐电影《摔跤吧!爸爸》,于是我们课题组师生在组会上热烈地讨论了这部电影对科研和师生关系的启发。
Select
职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修改点评
马臻
科技导报. 2017, 35(12): 99-99.
摘要
(480)
PDF全文
(415)
HTML
可视化
收藏
2014年8月21日,S老师打电话给我,说收到学校通知,她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
Select
职场
审稿10年经验谈
徐耀
科技导报. 2017, 35(12): 99-99.
摘要
(403)
PDF全文
(385)
HTML
可视化
收藏
我审稿比较严格。这种严格不是对文章的细节吹毛求疵,而是对文章的整体性要求较高。整体性是指问题提出、解决方法、结果验证之间的强逻辑性,即立意要明确有效,证据要丝丝入扣,讨论要引人入胜,结论要坚实确定。
Select
职场
产学研合作要有诚信
马臻
科技导报. 2017, 35(10): 107-107.
摘要
(281)
PDF全文
(119)
HTML
可视化
收藏
“把不成熟的技术转让给企业就是耍流氓!”近日,一位郑姓科研工作者在其科学网博客上谈到产学研合作和技术转让产生的经济纠纷。据这位科研工作者透露,他一位朋友的企业从事药物中间体合成,但缺乏技术研发能力,便花了100多万元从一位大学教授那儿买了一套生产工艺。投产试车半年多,却始终没能生产出合格品,企业频临破产。这位朋友后来才知道,该生产工艺只是实验室的小试成果。而该教授坚称,企业未能生产出合格产品,是企业生产设备、操作等方面的问题。
Select
职场
招聘面试中的诧异
方唯硕
科技导报. 2017, 35(10): 107-107.
摘要
(328)
PDF全文
(219)
HTML
可视化
收藏
面试在招生、招聘中几乎是必走的程序。由于我们研究所组织的面试时间较短,近年来,我的课题组还自行组织面试,以期和应聘者充分交流。
Select
职场
青年教师的科研方向规划
信忠保
科技导报. 2017, 35(9): 111-111.
摘要
(685)
PDF全文
(561)
HTML
可视化
收藏
青年教师是科研的生力军,而科研方向,则决定了青年教师科研工作的重心。明确、合理的科研方向,不但会让自己内心安定、持之以恒、终有所得,而且也便于同事和同行对自己认可,甚至可提供科研合作的机会。
Select
职场
科研职业路上的决策
马臻
科技导报. 2017, 35(8): 98-98.
摘要
(420)
PDF全文
(167)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科技职场生存,并非只是做实验、写论文,还会涉及决策(选择)。可是,面对不理想的现实情况,人们的决策各异,旁观者也众说纷纭。
Select
职场
谈谈人才计划答辩和应聘教职面试
刘庆生
科技导报. 2017, 35(7): 103-103.
摘要
(765)
PDF全文
(553)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最近有几位年轻人向我咨询如何准备人才计划答辩和申请教职面试报告。我曾参加过不少口头答辩,也听过不少类似的汇报与答辩。这些年轻人的咨询,使我想起一个话题:我们在口头答辩汇报中究竟该如何恰当地宣传、表述自己的成果及应对评委提问?
Select
职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会评审若干情况介绍
彭思龙
科技导报. 2017, 35(6): 128-128.
摘要
(680)
PDF全文
(992)
HTML
可视化
收藏
2014年,我作为评审专家,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优秀青年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和地区项目的会评。以下是有关会评的一些基本情况,供科研界同行们参考。
Select
职场
砥砺前行的大学青年教师
马臻
科技导报. 2017, 35(5): 102-102.
摘要
(359)
PDF全文
(136)
HTML
可视化
收藏
2017年2月18日《光明日报》刊发的评论员文章《让书写在历史深处回响》写道:“全面深化改革中的中国,持续涌现出的新事物、新现象与新问题需要关注到、解释好;‘复杂而深刻’的中国,不可避免会出现的社会裂痕和情绪焦虑需要弥合好、疏解到……”这使我想到,大学青年教师(简称“青椒”)的生存和发展困境正是引起情绪焦虑的新情况、新问题,值得研究和破解。
Select
职场
研究生导师怎样与研究生打交道
彭慧胜
科技导报. 2017, 35(4): 99-99.
摘要
(443)
PDF全文
(424)
HTML
可视化
收藏
带研究生是科研工作者一项重要的职业技能。上两期分别介绍了“我招收和培养研究生的理念”和“如何指导研究生撰写科研论文”。内容源于我2016年12月15日在复旦大学“研究生导师沙龙”上作的报告。本期将以一问一答的形式介绍我如何与研究生打交道,内容取自于当时和听众的现场交流。
Select
职场
如何指导研究生撰写科研论文
彭慧胜
科技导报. 2017, 35(3): 95-95.
摘要
(393)
PDF全文
(462)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我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花费时间最多的是与研究生一起写论文。
Select
职场
我招收和培养研究生的理念
彭慧胜
科技导报. 2017, 35(2): 95-95.
摘要
(479)
PDF全文
(231)
HTML
可视化
收藏
我希望招到有个性、有自己想法的学生。我们国家的大学生是在较为功利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习本身应是一件快乐的事,但我们的中小学生在应付各类考试中压力重重。这不利于培养科研创新人才。
Select
职场
一个普通青年教师“原生态的存在”
马臻
科技导报. 2017, 35(1): 160-160.
摘要
(288)
PDF全文
(210)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一些高校的校报常常宣传一些教师的骄人业绩,而很少提及他们在职业路上遇到的困难和战胜困难的经历。事实上,青年教师在事业起步阶段必然需要克服各种困难。剖析科研起步的过程,有助于后来人借鉴经验、吸取教训,尽早步入正轨。本文介绍一个普通青年教师入职后“原生态的存在”。
Select
职场
在北欧从学术界跨入工业界从事研发工作的经验
徐磊
科技导报. 2016, 34(24): 142-142.
摘要
(384)
PDF全文
(267)
HTML
可视化
收藏
“科学家”是小时候的我眼中神圣的职业,尽管当时我对于科研完全没有概念。刚刚跨过科研的门槛时,我也将学术工作看成是自己可以追求的最有意义的工作。随着对科研工作内容了解程度的增加,以及对于社会分工日益加深的认识,我转而认为,对于社会而言,学术界之外也有很多意义重大的工作。学术研究工作尽管依然有吸引我的地方,但是可以直接给公众带来福祉的科技研发工作,带给我更多热情,让我乐于投身其中。
Select
职场
一个研究生导师的困惑
马臻
科技导报. 2016, 34(23): 147-147.
摘要
(353)
PDF全文
(191)
HTML
可视化
收藏
2011年,“70后”青年教师冯老师(化名)成为研究生导师。在接下来带教“90后”研究生的过程中,他遇到很多新情况、新问题。这使他明白:带课题组并不同于做博士后,也不仅仅是带学生做科研,还需要花时间协调师生关系。
Select
职场
青年教师招收研究生的经历
马臻
科技导报. 2016, 34(22): 106-106.
摘要
(346)
PDF全文
(151)
HTML
可视化
收藏
半年前,我路遇一位青年教师,他告诉我,今年他没有招到博士生——虽然有3名考生报考,但无一人通过专业笔试。今年我也没有招到硕士生,这是我成为研究生导师6年来的头一回。这两件事情使我体会到:青年教师要维持课题组的正常运转,不仅需要申请项目、指导研究生做科研,还要明白研究生招生的那些事。而在这方面,我走过不少“弯路”
Select
职场
带研究生3年的几点体会
孟佳
科技导报. 2016, 34(21): 118-118.
摘要
(388)
PDF全文
(219)
HTML
可视化
收藏
我从2013年开始带研究生至今已经3年了。我培养的博士生还没有毕业,也没有发出顶级的科研论文,这3年其实远远谈不上成功;不过,整体而言,各方面的进展还算令人满意。本文简单总结一下这3年的几点体会。
Select
职场
谈谈科研合作和交流
程宗明
科技导报. 2016, 34(19): 174-174.
摘要
(410)
PDF全文
(249)
HTML
可视化
收藏
2016年8月初,我在明尼苏达大学参加学术会议,顺访了明尼苏达大学的几个同行教授。彼此交流一下目前在做什么,有什么进展。其中一位教授把他最近发现的一个很有意思的研究结果告诉了我。我暗想:“你就不怕我把你的想法偷了?”他肯定没有设防,当然我也绝没有想偷他的idea的想法,倒是他的研究对我现在正在做的一个项目很有启发。当然我也和盘说出了我的实验室在做的题目和进展——以示公平和以诚相待。我们互相提了不少建议,都觉得这些讨论挺有用,聊得很开心。另外两位教授带我去他们的基地,看他们培育的、最近准备命名的新品种,其中一位教授还将和我开展一个小的合作项目。这些开会和交流对自己科研的提升很有帮助,特别是知道别人的实验室眼下正在做什么,和同行进行实质性讨论,可以让自己的科研少走弯路。
Select
职场
从文学创作看科研工作
信忠保
科技导报. 2016, 34(18): 318-318.
摘要
(268)
PDF全文
(161)
HTML
可视化
收藏
陈忠实、贾平凹和路遥,是陕西乃至中国当代文学界3位大家。他们的小说记录了三秦大地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诉说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们的伟大与传奇,让读者不断感受到中国人生存的艰辛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最近,我看了一些关于他们创作过程的资料,感觉他们的作品创作过程与科学研究非常类似。3位作家都是在用生命进行创作,他们的成功绝非偶然,而是他们精神所致的必然。我们能从他们小说创作的过程,获得对我们科研工作的启迪。
Select
职场
带研究生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尝试
马臻
科技导报. 2016, 34(16): 163-163.
摘要
(234)
PDF全文
(175)
HTML
可视化
收藏
我在国外做博士后时,读了几本关于青年教师科研起步的英文著作,就以为自己掌握了“秘籍”。2009年回国任教至今,我陆续指导了十多名研究生,也了解了别的一些学生的情况,这才明白带研究生并非原本想象中那么简单。每当有新进校教师向我咨询,我都提醒说:带研究生很重要,切勿掉以轻心。
Select
职场
从实验室研究到工业应用——在企业研究院的一点工作感受
刘苏
科技导报. 2016, 34(15): 110-110.
摘要
(287)
PDF全文
(246)
HTML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将科研成果推向市场。但一项科研成果要走出实验室,仅仅有宏观层面的便利条件是不够的,更多需要看其是否具备适应市场的“内在基因”。由于多种原因,不少科研工作者在初期实验方案制定和实验过程中并没有充分意识到今后可能会进行工业转化,结果花了很多精力做出的成果并不受投资者和企业的认可。在此,我把自己从实验室研究到力图成果工业转化过程中的一些感受和大家分享。
Select
职场
企业科研的基本原则
彭思龙
科技导报. 2016, 34(14): 123-123.
摘要
(342)
PDF全文
(145)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高技术企业,如何搞好研发(尤其是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这是个非常复杂而又没有统一答案的问题。
Select
职场
撰写中文科技专著的注意事项
范运年
科技导报. 2016, 34(13): 99-99.
摘要
(454)
PDF全文
(302)
HTML
可视化
收藏
大多数科研人员都会写学术论文,但是与写论文的难度相比,撰写学术专著的难度大得多,而学术专著对于科学技术的传播传承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本文从一个科技编辑的角度介绍撰写中文科技专著的注意事项。
Select
职场
克服35岁后撰写科研论文的惰性
信忠保
科技导报. 2016, 34(11): 100-100.
摘要
(403)
PDF全文
(236)
HTML
可视化
收藏
我感觉写论文、做科研的状态和科研工作者的精力有关。精力充沛时,才愿意去阅读、去撰写,才有创造力。我一般在早上或者午休结束时,才愿意撰写论文。如果精力跟不上,读论文都没劲,更别说写论文了。
Select
职场
人还是有点压力比较好
彭真明
科技导报. 2016, 34(11): 100-100.
摘要
(286)
PDF全文
(837)
HTML
可视化
收藏
如果我们将青蛙一下子放到高温的水中,它受不了这突如其来的刺激就会从水中猛然跳出。相反,把它先放入装有冷水的容器,再慢慢加热,青蛙一开始会感到水温的舒适。它后来无法忍受高温时,无力自救,被煮死在热水中。
Select
职场
指出研究生思考问题的误区、盲区,促其成长
马臻
科技导报. 2016, 34(9): 125-125.
摘要
(380)
PDF全文
(241)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课题组,我不仅仅指导研究生做科研,还针对学生在遇事时流露出的倾向,点出他们思考问题的误区、盲区,促使他们从"学生"向"职业人士"转变。以下我举几个例子。
Select
职场
成长的代价——和一位博士后的对话
邵鹏
科技导报. 2016, 34(8): 115-115.
摘要
(295)
PDF全文
(187)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一位博士到哈佛大学做了2 年博士后,准备换个地方做博士后。临行前,她和我话别。
Select
职场
博士后找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意外”
喻海良
科技导报. 2016, 34(8): 115-115.
摘要
(621)
PDF全文
(492)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国内、国外做了博士后,下一步是找到一份梦寐以求的科研、教学职位。但找工作并非简单的投递简历、应聘面试和签订合同,还有很多千变万化的情况出现。毕竟,找工作涉及人、办事流程和用人机制,有时候会有一些意外。
Select
职场
研究所面试建议
徐耀
科技导报. 2016, 34(7): 150-150.
摘要
(434)
PDF全文
(206)
HTML
可视化
收藏
2015年10月,我作为评委之一,参加了单位人事处组织的2016年年度招聘面试,招聘对象是硕士和博士,以工科为主。以下我提供几点感想和建议,希望对今后应聘研究所职位的毕业生有所帮助。
跳至
页
第1页
共2页
共48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