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编委会
期刊简介
期刊介绍
数据库收录及获奖
发展历程
未来愿景
开放获取
作者服务
投稿指南
投稿须知
投稿说明
论文加工费
学术不端检测
同行评议政策
下载中心
我要投稿
伦理道德要求
作者伦理道德要求
编辑部审查稿件要求
本刊编辑要求
本刊审稿人要求
本刊编委要求
主办方和出版机构要求
订阅指南
联系我们
English
“智库观点”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两年内
三年内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全选
|
Select
智库观点
美国国家量子计划实施的特点及启示
朱庆平, 吴根, 车子璠, 刘耀虎
科技导报. 2021, 39(18): 9-14.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18.001
摘要
(1150)
PDF全文
(521)
HTML
可视化
收藏
美国国家量子计划已实施2年。梳理了该计划相关法案、管理机制、重点领域、经费投入、实施进展等情况,分析了该计划战略部署、协调推进、多学科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做法和特点。提出中国应加强和优化量子科技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加强统筹协调、构建量子科技创新生态等发展建议。
Select
智库观点
中国科技人才计划体系的特点、问题与发展建议
段光, 白鹭
科技导报. 2021, 39(15): 75-83.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15.008
摘要
(985)
PDF全文
(522)
HTML
可视化
收藏
经历近40年不同阶段的快速发展后,中国的人才计划已经形成了数量庞大、类型多样、层次分明、覆盖面广的体系,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结合制度环境分析了中国科技人才计划体系的类型与几个不同发展阶段,概括了人才计划体系的特点,从系统角度分析了人才计划体系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建议与对策。
Select
智库观点
基于市场机制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的改革思路
席皛, 袁国华, 贾立斌
科技导报. 2021, 39(14): 10-19.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14.001
摘要
(822)
PDF全文
(256)
HTML
可视化
收藏
当前,中国以财政资金为主的生态保护补偿工作面临巨大挑战。基于市场机制重构中国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体系,对生态保护及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在阐明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及生态补偿概念界限与关联的基础上,提出健全完善以“破坏者补偿、保护者得利、受益者付费”为原则,以生态空间净生收益为目标,对社会经济建设占用破坏的生态空间进行补偿,对生态保护各类行为进行奖励的基本生态补偿制度;优化财政出资的权益型补偿制度及健全资源收益型补偿制度,以建立具有可持续性的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体系。
Select
智库观点
空间科学卫星项目的成本管理
池宜兴, 杨克众, 刘兵
科技导报. 2021, 39(13): 9-17.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13.001
摘要
(738)
PDF全文
(301)
HTML
可视化
收藏
结合空间科学卫星项目的成本管理特点,根据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以某空间科学卫星项目为例,对卫星项目成本管理过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分析该卫星成本预算、成本控制等管理过程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措施及项目成本管理改进的框架,探讨了项目负责人制的组织结构、项目成本管理体系、项目成本控制体系等具体优化措施。
Select
智库观点
环北极国家北极研究布局及对中国的启示
王金平, 刘嘉玥, 李宇航, 陈留林, 吴秀平
科技导报. 2021, 39(9): 9-16.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09.001
摘要
(675)
PDF全文
(415)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相关战略规划和研究计划等资料,分析了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及北欧5国的北极相关研究布局,总结了各国北极战略的特点:美国凭借其雄厚的观测和研究实力,在未来北极的研究与开发中扮演重要角色;俄罗斯积极围绕领土和资源开展研究部署;加拿大重点关注极地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北欧5国寻求稳定和拓展各自北极利益。通过综合研判,提出了中国未来参与北极研究和合作的建议。
Select
智库观点
美国海洋科技政策特征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陈宁, 赵露
科技导报. 2021, 39(8): 9-16.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08.001
摘要
(921)
PDF全文
(460)
HTML
可视化
收藏
梳理了“冷战”以来美国主要海洋科技政策,发现具有系统协调、涉及面广、重点突出等特征,与之相比,中国海洋科技政策及海洋事业的发展还存在管理工作分散、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不足、资金投入渠道单一、海洋人才培养滞后、优先研究计划不完善等问题。为加快实现海洋强国梦想,今后中国在海洋科技政策制定上应注重加强统筹协调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与科技成果转化率;注重形成多渠道融资机制;加强海洋终身教育与高端人才培养;完善优先研究计划,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Select
智库观点
面向重大科技攻关的科技动员模式
李冰, 张纪海
科技导报. 2021, 39(7): 9-19.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07.001
摘要
(699)
PDF全文
(446)
HTML
可视化
收藏
结合科技动员思想,融入集成动员和科技创新理论,为集中军地优势科研力量,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业务组合为切入点,以业务总线为基础,以建立健全跨组织的工作模式为目标,提出重新配置科技资源和统一组织科技力量的科技动员模式——“顶层治理”“平台连接”和“载体落实”发展模式。通过这种模式,可为科技支撑应急资源超常规供给提供有力保障。
Select
智库观点
基于网络组织机制的美国先进制造技术联盟计划与案例研究
赵作权, 郝赟聪
科技导报. 2021, 39(7): 20-27.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07.002
摘要
(656)
PDF全文
(282)
HTML
可视化
收藏
美国联邦政府2013年建立首个产业技术联盟国家计划,即先进制造技术联盟(AM-Tech)计划,试图维持美国制造业的全球竞争优势。从网络组织角度探讨了美国AMTech计划的政策设计要点及其区域布局,阐述了以产业技术联盟为代表的网络组织在国家创新能力提升中的特殊作用,以其中2个联盟为例分析了这种联盟运行的研发网络及治理网络的基本特征,总结了美国产业技术联盟发展的政策经验,为中国加快产业技术联盟发展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Select
智库观点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重构科技外交战略的思考
罗晖
科技导报. 2021, 39(6): 9-17.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06.001
摘要
(662)
PDF全文
(403)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科技外交工作立足于新的历史方位,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思想引领实践,正在加快实现战略层面的优化调整。基于实践视角,分析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科技外交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凝练了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思想对科技外交的指导意义,总结了中国科技界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思想的实践探索,提出了加快调整中国科技外交战略的建议。
Select
智库观点
全球生物制药行业专利态势分析
王春丽, 黄瑶庆, 李子艳, 毛艳艳
科技导报. 2021, 39(2): 73-82.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02.018
摘要
(734)
PDF全文
(637)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从专利统计分析角度,分析了生物制药领域发展的现状及趋势、技术发展的重点和热点。研究发现,全球生物制药技术发展已趋于成熟,抗肿瘤药物领域依然是研发热点。美国是生物制药领域创新实力的代表,中国专利申请近年来不断攀升,但质量有待提高。国内外制药公司依然是药物研发的主力军,科研机构也不断给生物制药行业带来新助力。CRIS-PR-Cas系统技术、PD-1/PD-L1免疫疗法以及CAR-T细胞疗法是目前生物制药领域的热门技术。
Select
智库观点
中国开源软件生态构建的风险及对策
黄鹏, 李宏宽
科技导报. 2021, 39(2): 83-95.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02.019
摘要
(850)
PDF全文
(764)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双层嵌入理论和知识溢出理论构建了E-TOMSDECT分析模型,对当前中国开源软件生态构建所面临的风险进行系统性剖析,并结合对全球开源软件生态构建经验的类化分析提出相关对策。分析发现,当前中国开源软件生态构建主要存在关键核心技术支撑与生态运营模式掌握薄弱、生态建设主体动力不足、在国际开源生态中主导权较弱且面临多维度安全风险、软硬件协同发展能力较弱、软件价值评估体系扭曲、生态运营专业性人才匮乏以及国际经验的利用潜能未能完全释放等风险。建议尽快聚焦新兴领域打造“三位一体”开源生态主导核心,同时加强软硬协同整体规划,构建开源软件生态的安全风险评估和应急防控机制,加大开源软件生态构建的人才培养与引进力度。
Select
智库观点
颠覆性技术资助:从国外经验到中国方案
叶小刚, 邹倩瑜, 康金霞, 尤瑜
科技导报. 2021, 39(2): 96-103.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02.020
摘要
(667)
PDF全文
(461)
HTML
可视化
收藏
颠覆性技术是实现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突破性发展的重要力量。美、日等国早已布局发展颠覆性技术,中国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通过梳理全球主要国家颠覆性技术资助的经验,结合中国科技管理实情,发现现行科技计划管理体制、传统的评审标准与方式以及科研项目管理的“急功近利”等阻碍了颠覆性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基于此,提出成立专项资助办公室、创新科技项目形成机制与资助方式以及完善科技项目管理机制等建议。
Select
智库观点
“一带一路”项目风险管理与香港的角色
谢来风, 谭慧芳
科技导报. 2021, 39(2): 104-116.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02.021
摘要
(633)
PDF全文
(885)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一带一路”项目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农业化工、投资发展和文体休闲等领域。从宏观和中观层面着手,系统分析“一带一路”项目在沿线国家地缘政治、法律制度、风俗习惯与宗教信仰,以及中国在投融资体系、标准和规则对接、国际投资经验等方面面临的项目风险。在此基础上,结合香港的独特优势,提出香港在“一带一路”项目风险管理中可以发挥融资中心、国际仲裁平台、咨询服务平台、国际交流平台和规则对接平台这5个角色作用。
Select
智库观点
中国功能农业发展现状、问题与策略
赵桂慎, 郭岩彬
科技导报. 2020, 38(23): 9-16.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0.23.001
摘要
(747)
PDF全文
(238)
HTML
可视化
收藏
发展功能农业,强化中国农产品的营养功能,尤其是提升农产品微量营养素的有效供给,解决“隐性饥饿”,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分析了中国功能农业发展的背景意义、现状问题,提出了中国功能农业发展的三原则、重点强化的微量营养素、主要农业载体、科技创新体系以及重点行动计划等建议与对策,认为微量营养生物强化技术及策略更适合中国国情,有利于中国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动能培育。
Select
智库观点
美国军队电磁频谱作战能力发展趋势
孟凡松, 陈俊, 徐芳
科技导报. 2020, 38(23): 17-22.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0.23.002
摘要
(822)
PDF全文
(559)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继续维持在电磁频谱领域内的优势,美国军队正大力加强电磁频谱作战能力的发展。从频率捷变技术、聚能技术和自适应技术3个方面,介绍了其关键技术研发重点;围绕小型化、网络化、认知控制和水下平台投放4个方面,分析了其装备建设方向;针对情报侦察、部队机动和空中突袭3个不同作战阶段,阐述了其未来实战中的战法运用特点。
Select
智库观点
韩国5G+战略的经验及启示
张启文, 王岚, 董晓睛
科技导报. 2020, 38(22): 9-16.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0.22.001
摘要
(652)
PDF全文
(1646)
HTML
可视化
收藏
韩国率先完成5G商用化后,为促进其在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国际竞争力优势,提出《创新成长:韩国5G+战略》,以实现韩国产业优化升级。分析了韩国《创新成长:韩国5+战略》中五大战略方向、21个实施路径、39个重要项目的战略转变、政策侧重、实施方案。发现其区别于此前韩国单一的技术支持及企业扶持,提出了全新的产业环境构建,突出了产业链创新的发展思路。结合韩国发展实践,表明中国在未来5G商用化及产业优化过程中,应从产业链转向、产业链创新衔接、技术环节科技要素配置3个层面入手健全5G及5G产业发展环境,促进国家科技核心竞争力提升。
Select
智库观点
网络信息与技术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应用
周明洁, 穆蔚琦, 郑蕊, 陈雪峰
科技导报. 2020, 38(22): 17-24.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0.22.002
摘要
(545)
PDF全文
(227)
HTML
可视化
收藏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从个体、组织/群体与社会3个层面(即微观、中观、宏观层面)出发,以利用网络信息与技术干预和引导各层面的情绪为核心,论述了网络信息与技术在干预个体心理健康、引导群体和社会情绪等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应用,建议进一步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规范自媒体从业者职业伦理和职业素养、规范大数据分析的伦理监管。
Select
智库观点
革新中国医疗器械注册检验制度的建议
蒋海洪, 张杰, 张培茗
科技导报. 2020, 38(22): 25-30.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0.22.003
摘要
(568)
PDF全文
(155)
HTML
可视化
收藏
注册检验是第二类和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上市前的强制性检验程序,中国医疗器械检验服务市场发展较落后,第三方检验机构发展缓慢。针对当前医疗器械注册检验主要由官方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完成,导致政企主体责任不分、行业检验需求难以满足的问题,建议在厘清监管部门和行业企业的关系基础上,从自我检验、委托检验、检验机构角色转型等途径来革新现行医疗器械注册检验制度。
Select
智库观点
能源强国背景下的一流能源学科建设
张通, 袁亮
科技导报. 2020, 38(20): 6-14.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0.20.001
摘要
(688)
PDF全文
(214)
HTML
可视化
收藏
能源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国家安全保障的基石,其开发利用需深度融合新一轮科学技术成果,以优势能源学科为纽带,赋能能源高效绿色开发与清洁高效利用。分析了能源生产消费结构、能源学科发展状况、学科发展面临的挑战,结合未来能源发展,提出创建一流能源学科构想。以“创新驱动发展”为遵循,从统筹发挥政府引导性作用、学科内涵式建设、联动市场资源配置作用方面提出了能源学科建设的对策建议。
Select
智库观点
践行科技强国 奏响时代强音
李兰娟
科技导报. 2020, 38(19): 7-8.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0.19.001
摘要
(490)
PDF全文
(98)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讲话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
Select
智库观点
智能骨科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田伟
科技导报. 2020, 38(19): 9-10.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0.19.002
摘要
(531)
PDF全文
(117)
HTML
可视化
收藏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要建成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是真正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其中医疗卫生领域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骨科疾病是现代社会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人口老龄化、交通高速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许多骨科疾病成为影响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而骨科手术存在创伤大、出血多、并发症常见等问题,严重影响手术的治疗效果,其根本原因是无法精准稳定地进行手术操作;突破“手”和“眼”的局限性是骨科医生亟待解决的问题。智能骨科手术体系的建立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帮助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在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贡献了一份力量。
Select
智库观点
科技小院:知农爱农和强农兴农人才培养的先行者
张福锁
科技导报. 2020, 38(19): 11-15.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0.19.003
摘要
(791)
PDF全文
(334)
HTML
可视化
收藏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农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农业教育和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国家全面启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形势下,农业高校要紧密围绕粮食安全、绿色发展、脱贫攻坚重大国家需求,积极推进学科布局优化调整,构建与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快推进产学融合、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以满足农业绿色发展对“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然而,近年来随着中国农业院校研究生培养规模的不断扩大,有些单位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重视科学研究或教学人才的培养,轻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象,致使相当数量研究生对“三农(农业、农民和农村)”认识程度低、服务意识不高、知识面窄、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欠缺,难以快速胜任基层、应用领域工作岗位需求。为了解决科研与生产实践脱节、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错位、农技人员远离农民和农村等制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三农”发展等问题,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从2009年开始,在河北省曲周县、吉林省梨树县、北京市郊区等地相继建立了集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科技小院“政产学研用”综合平台(图1)。
Select
智库观点
坚决打赢交通扶贫脱贫攻坚战
范振宇
科技导报. 2020, 38(19): 16-19.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0.19.004
摘要
(513)
PDF全文
(109)
HTML
可视化
收藏
交通运输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是贫困地区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瓶颈的关键。交通运输部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为重点,强化组织保障,突出规划引领,从严督导考核,多措并举持续加大政策资金倾斜和工作力度,精准扎实开展交通扶贫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交通扶贫成效显著,“行路难”“运输难”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贫困地区基本建成了“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客车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实保障。
Select
智库观点
国内外院士信息综合集成与展示平台的对比
武虹, 高洁, 李砚章, 王昉, 黄金霞
科技导报. 2020, 38(17): 92-99.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0.17.009
摘要
(540)
PDF全文
(147)
HTML
可视化
收藏
建设系统化的新型中国院士信息综合集成与展示平台,可以为各类学术研究、科学精神教育提供素材。在充分调研已有的国内外院士综合集成平台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院士信息集成平台建设现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系统开展对比分析研究,对新型院士信息集成平台的建设和未来院士信息展示的方向提出了4点建议:推动不同机构间院士信息资料开放共享;加快院士信息资料标准化建设;多视角完善新型院士信息集成平台服务功能,多方位满足用户需求;明晰平台定位,形成长效可持续的平台运营模式。
Select
智库观点
关于空间科学概念的若干考证
范全林, 白青江, 时蓬
科技导报. 2020, 38(17): 100-114.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0.17.010
摘要
(713)
PDF全文
(672)
HTML
可视化
收藏
空间科学在不同语境中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表达,带来一些不必要的歧义。为厘清基本概念、促进事业发展,在追根溯源、国际对照研究基础上,考证了空间科学概念,指出地球物理学和天文学是最早进入空间开展研究的自然科学;空间科学在中国学科专业目录和国家学科分类标准中,虽不是独立的门类,但下属的学科领域均属母学科的重大前沿,使得母学科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辨析了空间科学与空间技术和应用、空间科学与天文学、日球层顶与太阳系边界、空间科学与深空探测、科学卫星与业务卫星、空间科学任务以及有效载荷技术等概念的内涵,呼吁各界重视和支持空间科学,加快发展空间科学卫星系列,使空间科学成为开放型的研究体系和学科群,可为相关战略规划、学科研究、项目申请和科学传播提供参考。
Select
智库观点
世界一流学会的发展特点及建设途径
吕科伟, 王国强, 韩晋芳
科技导报. 2020, 38(16): 6-14.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0.16.001
摘要
(853)
PDF全文
(247)
HTML
可视化
收藏
选取典型的世界一流学会,分析了其在学术交流、社会治理、科学普及、国际合作、会员服务、运行机制、发展环境等方面呈现的发展趋势与特点。总体来看,与世界一流学会相比较,中国学会在多个层面有较大差距。当前,中国学会在建设一流学会上有一定的体制、人才优势,也适逢科技事业快速发展的机遇期。建议科协组织持续优化学会发展环境;对标世界一流学会,提升学术发展引领力;广泛开展国际交往,联络全球范围内高层次科技工作者;提升学会自主运营能力,促进学会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
Select
智库观点
民用无人机运行管理立法分析与建议
刘菲, 吕人力
科技导报. 2020, 38(16): 15-28.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0.16.002
摘要
(752)
PDF全文
(616)
HTML
可视化
收藏
民用无人机的广泛应用给国家公共安全、飞行安全监管带来了严峻挑战,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制定民用无人机运行管理法律法规。如何使民用无人机相关法律法规与技术发展、市场需求及社会认知相适应,成为各个国家面临的难题。研究了主要国际组织与国家的民用无人机运行管理框架,分析了各国法律法规的相似性和异质性,探讨了影响法律法规制定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民用无人机运行管理法律法规的制定建议。
Select
智库观点
中国空间科学任务有效载荷的管理
李超, 韦飞
科技导报. 2020, 38(15): 37-44.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0.15.004
摘要
(638)
PDF全文
(435)
HTML
可视化
收藏
空间科学任务有效载荷往往是新原理、新方法和先进技术的集中体现,在实现任务科学目标过程中发挥关键和核心作用。中国以空间科学工作者为主组成的研制队伍航天工程经验不足,导致有效载荷技术攻关难度大,管理日益复杂。阐述了空间科学任务有效载荷的有效管理经验,包括建立载荷PI(principle investigator)制管理模式,高度重视关键技术攻关和载荷标定试验,提升载荷管理等级,并以单位载荷研制为抓手,全面推进质量管理等。对实施载荷PI制和载荷数据PI制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讨。
Select
智库观点
服务型制造企业竞争力提升对策建议
王嘉嘉, 邢智强, 冯宝轩
科技导报. 2020, 38(15): 45-51.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0.15.005
摘要
(634)
PDF全文
(145)
HTML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全球经济结构的改变和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若完全依赖传统的生产型制造模式,则制造企业很难继续保持竞争力。实践中发现,依托主业向产业链中的服务环节延伸能够为制造企业带来新的竞争力优势,因此服务型制造应运而生。依据企业竞争力评价理论,以中国A股33家典型服务型制造企业作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当前阶段服务要素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至关重要,从拓宽服务项目种类和培养系统性服务能力横纵两个方向提升企业综合服务能力,是服务型制造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同时,改善和挖掘传统竞争要素指标的潜力,是提升服务型制造企业竞争力的另外一条路径。
Select
智库观点
加快墨瑞鳕新兴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对策
饶秋华, 刘洋, 张志灯, 罗钦, 罗土炎
科技导报. 2020, 38(15): 52-58.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0.15.006
摘要
(531)
PDF全文
(145)
HTML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澳洲墨瑞鳕(Murray cod,
Maccullochella peelii
)的优质特性;总结了项目组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与成效,通过科企联合攻关,应用水产动物育种学、养殖学等理论与技术方法,系统研究了墨瑞鳕人工繁、育、养及疾病防控等技术,并进行了工厂化规模化育苗,形成了集繁殖方法、繁养设备、饲料配制、疾病防治及养殖等关键技术的完善体系;并结合区域实际,提出了发展墨瑞鳕新兴水产养殖产业的对策。
Select
智库观点
从人菌共生的角度探讨生物安全与传染病防控的新思路
张成岗
科技导报. 2020, 38(15): 59-66.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0.15.007
摘要
(421)
PDF全文
(509)
HTML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发生的与传染病以及生物安全相关事件,如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和近期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等,以及合成生物学技术在人造生命方面的安全风险,提示传染病防控和生物安全的现状不容乐观。如何重构、重建、重塑人类与微生物、尤其是病原微生物之间的关系,已成为重要的现实问题。结合国内外关于人体共生微生物尤其是肠道菌群与慢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从生命起源与协同进化的角度考虑,提出需要正视微生物本身应有的生存空间与生存逻辑,辩证分析并重构人与病毒、人与菌群之间的平衡关系,从人菌共生、人菌共赢的角度出发,通过改善人体共生微生态环境,提高人体免疫力,为传染病防控和生物安全提供新思路。
Select
智库观点
美国国防创新小组对中国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发展的启示
陈柏强, 柏利, 徐艺函, 刘增猛
科技导报. 2020, 38(15): 67-73.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0.15.008
摘要
(530)
PDF全文
(417)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美国国防创新小组(DIU)的设立背景、演变过程和主要举措,探讨了中国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企业合作、规划制定、二次创新、关注领域等方面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启示。
Select
智库观点
地理学前沿观点
科技导报. 2020, 38(13): 7-11.
摘要
(278)
PDF全文
(131)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地理学具有多维视角、综合理念、研究人地关系的特征,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其研究目标不仅在于解释过去,更重要的是服务现在、预测未来。在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联合主办的“2019年中国地理学大会暨中国地理学会成立110周年纪念活动”上,来自国内外的学者热议“中国地理学理论与实践的前沿发展”,《科技导报》对与会专家的精彩观点进行整理。
Select
智库观点
中、德智能网联汽车的战略选择及主要特征
李方生, 赵世佳
科技导报. 2020, 38(12): 6-14.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0.12.001
摘要
(439)
PDF全文
(924)
HTML
可视化
收藏
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引发全球汽车产业深刻变革。智能网联汽车成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梳理了中德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背景条件和战略选择,分析了中德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主要特征,提出中德双方应从行业管理、关键技术、标准法规、测试示范等方面持续深化合作,共同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Select
智库观点
中国大科学装置发展现状及国外经验借鉴
西桂权, 付宏, 刘光宇
科技导报. 2020, 38(11): 6-15.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0.11.001
摘要
(1267)
PDF全文
(990)
HTML
可视化
收藏
大科学装置是基础研究的重要实验条件,不同于一般的科研装置和基建设施,在管理上有特别严格的要求。通过阐述大科学装置的基本属性、分类和特点,总结了中国大科学装置发展现状。运用案例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对美、德、法等发达国家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开发、管理运行、经费保障、开放共享服务以及评估评价机制等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中国大科学装置发展的建议。
Select
智库观点
推动科技融合发展 齐力构建创新型国家——20年来澳门与内地科技合作的回顾与建议
陈朋亲, 谢宝剑, 张潇
科技导报. 2020, 38(11): 16-25.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0.11.002
摘要
(365)
PDF全文
(820)
HTML
可视化
收藏
澳门回归20年来,与内地科技合作经历了自发性、政策性到全面性合作阶段,形成日益紧密的合作关系,为两地繁荣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回顾了澳门回归20年来两地科技合作的特点,总结了深度合作的挑战,提出了发展两地科技合作的建议:积极做好“一带一路”的“精准联系人”角色;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科创中心大局;发挥“财政盈余”优势,优化科创设施环境;优化“中葡平台”转型升级,促进国际科技转移;鼓励澳门青年走出“舒适区”,北上创业。由此促进两地科技融合发展,齐力构建创新型国家。
Select
智库观点
美国人工智能研发战略计划2019更新版重点及启示
王迎春, 李辉, 杨丞磊, 张朝云
科技导报. 2020, 38(11): 26-30.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0.11.003
摘要
(766)
PDF全文
(433)
HTML
可视化
收藏
美国《国家人工智能研究和发展战略计划: 2019更新版》反映了美国政府和业界对人工智能最新发展的战略判断,是美国推进人工智能前沿研发的纲领性文件。研究了美国人工智能研发战略计划2019更新版对其原有战略方向的转变、提出的新的战略方向,分析了值得关注和研究应对的几个战略方向,提出了中国推进人工智能发展和开展国际合作的对策建议。
Select
智库观点
农村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和“第二农业”
程序, 朱万斌
科技导报. 2020, 38(9): 6-12.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0.09.001
摘要
(471)
PDF全文
(166)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中国“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如何大幅度提高农民的收入。收入低下的根本原因是在农业的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中,农民一直只能获得第一产业的收益。近年来,虽然中央先后提出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第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方针,但迄今进展和成效不理想,突出表现为产业同质化严重、难以形成支柱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缺乏抓手。从古今中外有关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案例和经验着手,提出以“全生物链农业”为指导思想,充分利用新出现的生物质工程的契机,开发传统农业内涵以外的新领域,即充分利用以农业为主的各种有机残留/废弃物,并在边际土地种植灌木、草类,通过农村就地预处理加工与集中“生物炼制”结合,生产并在城乡销售高增值的生物燃料和生物合成材料,从而形成全新的“第二农业”。
Select
智库观点
提升大众媒体科学普及能力的思考
万劲波, 杨彩霞
科技导报. 2020, 38(8): 6-12.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0.08.001
摘要
(426)
PDF全文
(198)
HTML
可视化
收藏
探讨了大众媒体科学普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大众媒体科学普及能力不足的社会原因,表明中国科普事业存在专业化科普力度不够、科学性和可读性难以兼顾、缺少对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传播等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全社会对大众媒体科学普及事业支持力度不够、大众媒体话语体系和科学话语体系转换困难、部分大众媒体从业人员科学基础和社会责任意识薄弱等。为提升大众媒体科学普及能力,建议多渠道加大对媒体科普的支持力度、加强媒体科普人才培养和培训、全流程提升媒体科学普及质量。
Select
智库观点
论疫病防控:决策问题、思维和标准
黄清华, 宋晓亭
科技导报. 2020, 38(6): 6-10.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0.06.001
摘要
(375)
PDF全文
(350)
HTML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中国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相关情况的观察和反思,提出了疫病防控决策须考虑的主要问题,认为疫病防控应有可传染性思维、流行病学思维、成本-效果思维、爱心抗疫思维、疫期法治思维等5种思维,主张建立疫情早期防控和失控阶段防控两套标准,以期辅助科学决策、理性施策,有效减轻疫情发展及防控带来的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损失。
跳至
页
第1页
共2页
共66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