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新中国成立70周年科技发展专刊”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专题:新中国成立70周年科技发展专刊
    盛辉
    科技导报. 2019, 37(18): 6-12.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9.18.001
    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正蓄势待发,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以全球视野提出了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指出:新时代中国必须采取科技创新全球视野系列举措,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实施科技开放创新;构建世界科技命运共同体,实现世界各国合作共赢共享发展;采取"非对称性"赶超战略,取得后发超越;全面提升科技创新全球化,增强科技创新全球竞争力和世界影响力。分析表明,新时代习近平科技创新全球视野是引领和指导中国科技创新发展和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重大方略。
  • 专题:新中国成立70周年科技发展专刊
    潘澍, 陈思, 孙程程
    科技导报. 2019, 37(18): 13-19.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9.18.00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深刻的战略视野,把创新、科技、文化放在国家、民族发展全局的重要战略位置,围绕创新、科技、文化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重要阐释。习近平新时代文化和科技创新重要论述表明,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创新,即文化和科技创新是一种耦合创新、系统创新、全面创新,可以激发创新领域其他方面的创新;精湛的艺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科技的创新也能推动文化创新发展;在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在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文化适应协调、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文化和科技创新的作用尤为显明;运用科技创新手段,可以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相协调,挖掘出、弘扬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激活其内在的生命力、感召力、影响力。
  • 专题:新中国成立70周年科技发展专刊
    曹希敬, 袁志彬
    科技导报. 2019, 37(18): 20-30.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9.18.003
    新中国成立后,科技政策逐渐形成体系;改革开放后,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国科技政策体系走向成熟和完善。梳理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重要科技政策历程,发现中国科技政策具有从服务于政治和军事转变为服务于经济建设的鲜明特点,科技政策的核心是发展科学技术、实现自主创新来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这对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从根本上解决科技经济"两张皮"问题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 专题:新中国成立70周年科技发展专刊
    樊春良
    科技导报. 2019, 37(18): 31-42.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9.18.004
    科技规划在中国的科技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通过对新中国成立70年发展不同阶段的3个科技规划——《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1956年制定)、《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1977年制定)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2005年制定)的考察,研究了不同时期科技规划的目的、实施方式和作用,分析了相同和相异之处,总结了科技规划成功的经验,并提出新一轮科技规划研究和制定值得借鉴之处。
  • 专题:新中国成立70周年科技发展专刊
    徐治立, 范露芳
    科技导报. 2019, 37(18): 43-52.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9.18.005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政策是持续创新的过程。阐述了新中国70年科技政策的持续创新及其发展阶段、理念、举措及成就。
  • 专题:新中国成立70周年科技发展专刊
    陈安, 崔晶, 刘国佳, 梁庆华
    科技导报. 2019, 37(18): 53-59.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9.18.006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科技体制以改革为手段,在不断探索中找寻到中国特色科技体制机制路径,引领着科技事业不断创造历史性成就。回顾了中国科技体制的不同历史阶段和主要举措,分析了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成就与经验,提出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政策展望。分析表明,对政府和市场、开放和自主关系的把握是理解科技体制阶段性特点的抓手;面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科技体制改革需要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科技体系、推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提高科技创新效率、改革评价导向、人事制度、科技资金管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着手攻坚。
  • 专题:新中国成立70周年科技发展专刊
    王孜丹, 杜鹏
    科技导报. 2019, 37(18): 60-69.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9.18.007
    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学科体系的发展进程,以历史的视角审视了中国学科体系的演化特点,总结了学科体系的发展模式,分析了学科体系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未来中国学科体系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 专题:新中国成立70周年科技发展专刊
    刘薇
    科技导报. 2019, 37(18): 70-82.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9.18.008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科技工作者的数量从1949年的26万增长到2016年的5282万,中国从解放初期积贫积弱的国家迈入了世界科技大国的行列。在总结以往对科技工作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计量和考证相结合的测算方法,对每一个历史阶段科技工作者的数量、结构进行了分析,结合每一个历史时期社会发展政策背景的影响,探寻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科技工作者队伍的发展脉络,展现了科技、教育与社会发展紧密融合的关系。
  • 专题:新中国成立70周年科技发展专刊
    李雪娇, 张振宇, 陈安
    科技导报. 2019, 37(18): 83-97.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9.18.009
    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研发经费体系的发展历程。以科技研发经费发放全过程为视角,分析了科技研发经费发放主体、数量、领域及类别、对象。通过数据描述和文本分析,发现:(1)各部委尤其是财政部和科技部是政府经费发放的主体,财政部主要负责财政拨款,科技部主要负责经费分配,但总体来说企业在科技研发中投入更多经费;相应地,R&D经费支出的执行部门按支出数量排序,依次为企业、研究与开发机构、高等学校;(2)中国科技研发经费投入不断增加;国家财政科技拨款占公共支出的比例递减,但近年来稳定在4%左右;R&D经费投入强度逐年递增,且已超过一些发达国家;(3)虽然基础研究在R&D内部支出中所占比例最低,但科技经费的管理方开始越发重视基础学科;(4)科技专项计划类型的资助面向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现实需求,说明中国科技研发经费体系兼顾基础研究和现实问题。
  • 专题:新中国成立70周年科技发展专刊
    赵腾宇, 裴瑞敏, 杨国梁
    科技导报. 2019, 37(18): 98-108.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9.18.010
    作为推动科技发展的重要资源,科技研发经费的配置决定着科技发展的方向和重点。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经历了多次波折,但中国科技研发经费整体经历了快速增长,其重点经历了多次调整,逐步形成了中国现有的科技研发经费结构体系和管理体系。梳理了中国科技研发经费体系的发展演变及改革动向,提出了几个重点的发展阶段;通过研究经费的数据分析了中国科技研发经费体系的投入和支出结构,讨论了中国区域的研发经费情况。
  • 专题:新中国成立70周年科技发展专刊
    郭金海
    科技导报. 2019, 37(18): 109-122.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9.18.011
    中国科学院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是新中国第一个国家科学院。1949年成立后,中国科学院先通过科学研究机构的调整与充实,为该院和新中国科研活动的展开奠定基础。在全面学习苏联的环境中,中国科学院借鉴苏联经验,结合中国国情于1955年建立学部和学部委员制度、学术奖励制度、研究生制度,有效地推进了该院学术体制建设与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1956年中国科学院对国家12年科技规划的制订发挥重要作用,并在其实施过程中扮演主要角色。研究表明,中国科学院在1949-1956年新中国科技事业奠基历程中举足轻重,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 专题:新中国成立70周年科技发展专刊
    万劲波, 吴博
    科技导报. 2019, 37(18): 123-135.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9.18.012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高校科技事业经历了从弱到强的不平凡发展历程。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全国教育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中国科技教育事业前30年艰难探索和后40年改革开放的分水岭。前30年,高校科技事业几乎从零起步,经历了探索发展、停滞甚至倒退、停滞之后再发展的曲折发展历程。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高校科技事业历经改革探索,恢复重建高校科技体制;全面启动,成为重要方面军;科教兴国,成为现代化建设重要支撑力量;创新驱动,高质量高层次内涵式发展4个阶段。
  • 专题:新中国成立70周年科技发展专刊
    翟琰琦, 刘小慧, 岳婷, 廖宇, 丁洁兰, 杨立英
    科技导报. 2019, 37(18): 136-145.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9.18.013
    以WoS(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统计源,利用文献计量学的统计指标,从科研产出规模、学术影响力、重要成果、学科结构和国际合作5个视角,分析了1980年以来中国科学研究的整体表现。研究发现,中国论文产出呈现爆发式增长,稳居世界第二,实现了科研大国的崛起;论文影响力和重要成果产出效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与科技强国仍存在显著差距;各学科呈现非均衡的发展态势;国际合作也有待加强。
  • 专题:新中国成立70周年科技发展专刊
    俞征鹿, 马峥, 潘云涛, 苏成, 张玉华, 王璐
    科技导报. 2019, 37(18): 146-154.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9.18.014
    科技论文是科研产出的重要指标之一。以1989-2017年近30年期间的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为数据来源,运用科学计量学的方法,从地区分布、学科分布、基金资助以及合著等角度对中国期刊近30年发表的科技论文数量与质量进行分析。研究显示:中国科技期刊发表的论文(中国科技论文)数量经过快速增长后已进入平稳期,科研工作者及管理部门的关注点从论文数量转向论文质量。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已形成由国家、地方、公司企业、海外个人组成的多层次基金体系,对于中国科技论文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科技论文地区间不平衡状况有所改变,但依旧明显存在,西部地区论文数量和质量有了明显提升。学科建设稳步发展,地学,能源,环境,农学,林学及电子、通信和自动控制学科表现比较突出,医药卫生类论文质量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科技合作对中国科技建设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 专题:新中国成立70周年科技发展专刊
    娄伟
    科技导报. 2019, 37(18): 155-161.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9.18.015
    结合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历程,综述了中国可再生能源技术在70年间取得的成就及进展。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能源缺乏,中国重视发展沼气、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到20世纪90年代初,鉴于能源安全、环境保护等因素带来的压力,中国开始进一步加大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力度。中国沼气、水电技术成熟较早,目前处在世界前列。太阳能、风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技术也经过了从技术仿制到创造性模仿的发展过程,当前正处于向自主创新转变的关键节点。
  • 专题:新中国成立70周年科技发展专刊
    杨丽娟
    科技导报. 2019, 37(18): 162-168.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9.18.016
    中国黄土独特的地层构造一直吸引着不同领域学者的注意。1949年后,黄土研究进入一个全新而系统的阶段。根据大量黄土研究材料,梳理了黄土研究在中国的发展脉络,总结了70年来黄土研究的重要成果。20世纪50-60年代的黄土普查获得了大量关于黄土地区的一手材料,陆续出版有重要影响力的黄土阶段性研究成果;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新技术与新方法的运用,黄土研究在内容与精度上不断得以丰富与完善;20世纪80年代至今,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研究取得诸多成果,更为重要的是,黄土地层记录的古气候密码逐渐被破解,成为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因素。在几代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国黄土研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