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带一路”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专题:“一带一路”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
    葛永刚, 崔鹏, 陈晓清
    科技导报. 2020, 38(16): 29-34.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0.16.003
    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信息共享与减灾合作机制、防灾减灾能力与基础、灾害机理与防灾减灾技术研发、灾害风险评估与防控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带一路”防灾减灾国际合作对策建议:构建包容、共享、高效、科学的“一带一路”防灾减灾国际合作机制;推进“一带一路”防灾减灾行动计划,提高沿线国家防灾减灾能力;构建“一带一路”重大工程灾害风险防控机制与模式,巩固“一带一路”建设成效;建设“一带一路”防灾减灾科技创新平台,提升沿线国家减灾科技能力;设立“一带一路”防灾减灾人才计划,持续提供“一带一路”智力支撑。
  • 专题:“一带一路”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
    崔鹏, 吴圣楠, 雷雨, 张正涛, 邹强
    科技导报. 2020, 38(16): 35-44.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0.16.004
    联合国《2015—2030年仙台减轻灾害风险框架》明确指出,减轻灾害风险是全世界的当务之急,但是在区域和地方尺度上落实国际层面的努力与共识,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因此,需要针对区域灾害与社会经济特征,提出有针对性的灾害风险管理模式。综合考虑“一带一路”区域的自然灾害特征性、孕灾承灾环境多样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性等现状,提出了“一带一路”区域自然灾害风险协同管理模式。它是一种多层次、多元主体协同、覆盖灾害风险管理全周期,以域内国家政府为主导,通过政府高层制定框架协议引导,吸引多元主体参与的灾害风险协同管理的模式。协同的内涵体现在:管理主体的协同、上下管理层级的协同、利益相关方的协同、灾害风险管理各环节的协同等方面,即纵向协同、横向协同和链式协同,达成最大共识,汇聚各方资源,提高“一带一路”区域抵抗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助力区域可持续发展。
  • 专题:“一带一路”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
    杨冬冬, 邱海军, 胡胜, 邹强, 朱亚茹
    科技导报. 2020, 38(16): 45-52.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0.16.005
    “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沿线地质构造复杂,地形起伏剧烈,是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高发区域,各类地质灾害严重制约沿线各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的践行。根据1922—2015年“一带一路”区域地质灾害数据,分析了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一带一路”地区地质灾害呈现出不规律的波动上升趋势,地质灾害发生规模与影响程度呈上升趋势。(2)印度是地质灾害发生频次最高的国家;东南亚地区的缅甸、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南亚地区的尼泊尔、巴基斯坦,东亚地区的中国、日本等国家地质灾害发生频次明显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3)“一带一路”区域在1922—2015年的年均地质灾害发生频次为82.3次/年,受伤人数75人/年,死亡人数292人/年。(4)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孟加拉国、中国、印度和缅甸)经济走廊是地质灾害的高发区。在开展防灾减灾工作时,应有针对性地对重点区域进行合理的危险性评价,这有助于对有限的救灾资源进行合理分配;鼓励无人机、三维激光扫描等先进技术在野外调查中的使用,更加快捷、高效地获取详细的一手灾害调查数据;沿线发展中国家的抗灾能力亟需提升,以此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 专题:“一带一路”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
    于博, 陈方, 杨阿强
    科技导报. 2020, 38(16): 53-57.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0.16.006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所处的地理环境比较复杂,气候条件多样,频繁的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从对地观测科技支撑“一带一路”减灾工作切入,梳理了全球空间技术进展,概述了“一带一路”空间减灾研究进展,并以滑坡为例,阐述了新技术支持下的空间减灾科技服务。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防灾减灾工作不仅有助于加强丝路科技创新合作,还有助于加强国家外交战略互信,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 专题:“一带一路”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
    李昌珑, 蒋长胜
    科技导报. 2020, 38(16): 58-67.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0.16.007
    “一带一路”地区面积辽阔,活动构造分布广泛,大地震频繁发生。介绍了“一带一路”地区的潜在震源区划分模型、地震活动性模型、地震动衰减关系模型和场地调整方法,在“一带一路”地区开展了概率地震危险性计算,给出了全区50年超越概率10%的峰值加速度(PGA)分布的地震区划图,并提出不同地震危险性地区防震减灾对策建议。研究表明,东亚和东南亚西部、太平洋西岸、中亚南部、西亚东部、欧洲南部和非洲东部是“一带一路”地区地震危险性较高的地区,在50年超越概率10%的PGA>0.4的地区,一般民用建筑应采取地震烈度九度设防。
  • 专题:“一带一路”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
    吕嫣冉, 姜彤, 陶辉, 翟建青, 王艳君
    科技导报. 2020, 38(16): 68-79.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0.16.008
    基于1979—2018年“一带一路”区域再分析数据集(ERA-Interim)夏季逐日最高气温和格网化的人口数据,选取日最高气温序列的95%分位数作为极端高温阈值,采用改进的强度-面积-持续时间(IAD)方法,辨识极端高温事件特征,并定量评估极端高温事件的人口暴露度。结果表明,1979—2018年“一带一路”区域夏季极端高温事件频次、强度和持续时间均呈上升趋势,年均值分别为11次、32.3℃和5.8 d,显著增加区域分布在中国东部、俄罗斯西部、中东欧地区;夏季极端高温事件多发于研究区偏北地区的哈萨克斯坦、中国新疆、俄罗斯中部等,但事件的强度高值区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的埃及、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印度等地,事件持续时间高值区集中分布在印度地区;1979—2018年夏季极端高温事件的年累计影响面积和人口暴露度均呈现上升趋势,近10年达到峰值。人口暴露度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印度大陆和黑海周边国家,且高暴露度范围不断扩大;人口暴露度变化的影响因素中,气候、人口、气候和人口综合因素的贡献率相当,但近10年气候因素的贡献率明显增加。建议加强高温等极端事件的监测、预警预报与区域合作研究,建立区域合作共同体,并培养和加强公众科学防灾减灾意识。
  • 专题:“一带一路”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
    吴圣楠, 雷雨, 张汶海, 程东升
    科技导报. 2020, 38(16): 80-87.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0.16.009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作为共商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平台,是亚洲乃至全世界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但也是洪水灾害高风险区,洪水灾害常给域内多个国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口伤亡。由于区域内各国水利基础设施投入差异较大、各国防洪减灾意识与经验参差不齐等因素,亟需完善区域洪水灾害防治合作机制,协调上中下游国家共同治理洪水灾害。回顾了澜湄流域洪水灾害防治合作进展——湄公河下游4国合作起步阶段、湄公河下游4国合作初步发展、中国积极参与转向引领的全流域合作阶段;针对域内国家在联合防洪合作工作中的差异,提出对策建议和展望,旨在完善覆盖全流域、协调域内国家多层级不同利益诉求的合作机制,有效应对洪水灾害风险,助力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
  • 专题:“一带一路”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
    宋周莺, 虞洋, 刘慧, 刘卫东
    科技导报. 2020, 38(16): 88-95.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0.16.010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严重影响民生安全,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威胁之一。基于防灾减灾的文献回顾和现有防灾减灾机制的梳理,解析了“一带一路”沿线跨境重大自然灾害防灾减灾机制并提出了相关建议。研究发现:(1)跨境防灾减灾研究逐渐得到学术界重视,国际研究相对成熟,更注重地理信息技术等技术手段的作用,强调建立评估体系对跨区域灾害进行评判,以完善防灾减灾预警机制;国内研究总体处于起步状态,主要集中在对跨境防灾减灾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关对策及跨境防灾减灾合作机制研究。(2)现行的跨境重大自然灾害防灾减灾机制主要集中在联合国主导的国际减灾合作机制、防灾减灾的高层互动与外交对话机制、国家间防灾减灾制度框架与管理体系对接、防灾减灾技术与预警的共享机制等4个方面。(3)中国与沿线国家仍需从加强政治互信,建设综合防灾减灾平台,建立合作协商机制,防灾科技走出去等方面加强合作。
  • 专题:“一带一路”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
    王卷乐, 张敏, 袁月蕾, 王玉洁, 卜坤, 杨飞, 梁茜亚, 韩雪华
    科技导报. 2020, 38(16): 96-104.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0.16.011
    “一带一路”沿线是地震、干旱、洪水等灾害的高发区域,防灾减灾需求强烈,但关于该区域的防灾减灾数据和信息服务能力相对滞后。面向防灾减灾知识服务需求,阐述了知识服务的起源和知识服务系统的主要特征,构建了以全球灾害元数据库、防灾减灾知识网络和知识服务系统门户为核心的防灾减灾知识服务框架,建立防灾减灾知识服务系统,并分析了灾害元数据标准、灾害数据产品、灾害知识应用、灾害案例共享等基础应用。重点介绍了目前防灾减灾知识服务系统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典型应用,包括孕灾环境基础数据知识服务应用、耕地干旱水平时空展示专题知识应用、蒙古国孕灾环境土地覆盖全要素数据服务知识应用、中蒙俄经济走廊主要历史灾害知识应用和中蒙俄经济走廊草地产草量知识应用。从基于知识组织的灾害数据管理、基于数据共享的灾害资源导航、数据驱动的灾害信息产品、人工智能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面向应急的快速灾害制图和社交媒体灾害数据挖掘6个方面进行了知识应用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