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编委会
期刊简介
期刊介绍
数据库收录及获奖
发展历程
未来愿景
开放获取
作者服务
投稿指南
投稿须知
投稿说明
论文加工费
学术不端检测
同行评议政策
下载中心
我要投稿
伦理道德要求
作者伦理道德要求
编辑部审查稿件要求
本刊编辑要求
本刊审稿人要求
本刊编委要求
主办方和出版机构要求
订阅指南
联系我们
English
“专题:运动行为与大脑健康”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两年内
三年内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全选
|
Select
专题:运动行为与大脑健康
运动对人类共情的影响及其认知神经机制研究进展
满晓霞, 林萱, 魏高峡, 李佑发
科技导报. 2022, 40(10): 30-38.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2.10.003
摘要
(394)
PDF全文
(432)
HTML
可视化
收藏
运动兴趣和运动方式可以正向预测共情能力,而运动经验、运动量与共情的关系则尚不清晰。综述了运动促进共情的认知神经机制的两条通路,包括运动通过激活镜像神经系统促进情感共情、运动通过促进认知控制系统促进认知共情;总结了当前研究的不足:研究设计不够严格,研究样本缺乏同质性,现有研究结果难以比较;研究对象多集中于健康人群,对临床等特殊人群关注不够;运动影响共情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方面,目前采用的技术还较为单一,数据可重复性方面存在局限。建议未来加强3个方面的研究:(1)严格把控实验设计,明确运动兴趣、运动经验、运动量和运动方式等改善共情不同成分的剂量效应;(2)尝试开发自闭症、阿尔茨海默症等共情受损人群运动处方;(3)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与技术创新,深化运动对共情影响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
Select
专题:运动行为与大脑健康
运动促进大脑健康:来自行为和脑科学的证据
金鑫虹, 丁宇翔, 周成林
科技导报. 2022, 40(10): 39-48.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2.10.004
摘要
(421)
PDF全文
(636)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和器官水平机制(脑结构和功能)等方面总结了体育运动促进大脑健康的可能神经机制;结合实证研究进一步揭示了运动促进儿童和青少年大脑发育及延缓老年人认知衰退的行为和脑科学证据;建议应注重多学科交叉探讨运动促进大脑健康潜在机制的因果关系、构建多模态预测模型,基于关键性机制,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个性化的最佳运动干预方案。未来可增加大样本纵向研究,为运动干预成为临床治疗相关疾病的辅助手段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Select
专题:运动行为与大脑健康
运动干预脑衰老:新进展与再认识
李雪, 孙君志, 金毓, 王璐
科技导报. 2022, 40(10): 49-59.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2.10.005
摘要
(470)
PDF全文
(323)
HTML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峻,衰老及其带来的多种慢性疾病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综述了脑衰老发病的复杂生物学机制,包括胶质细胞激活及炎症反应、氧化应激损伤、干细胞耗竭、DNA修复损伤、线粒体功能障碍等机制的研究进展;总结了近些年来运动与脑健康领域出现的新方法,包括表观遗传学、外泌体、肠道菌群、运动因子、异体共生、组学分析等的研究和应用;提出了运动干预脑衰老从基础到临床转化的可行性思考。
Select
专题:运动行为与大脑健康
学龄儿童久坐行为与执行功能的关联性研究进展
崔洁, 李琳
科技导报. 2022, 40(10): 60-66.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2.10.006
摘要
(245)
PDF全文
(553)
HTML
可视化
收藏
久坐行为的大规模流行及其对儿童青少年健康的不良影响已成为备受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但久坐行为与儿童青少年执行功能的关系目前尚不明确。聚焦于认知健康和学业发展处于关键期的学龄儿童群体,从久坐时间和内容维度出发,总结了久坐总时间与学龄儿童执行功能、特定久坐行为与学龄儿童执行功能以及久坐行为与学龄儿童大脑结构及功能的关系;通过对现有研究分析,认为久坐行为与学龄儿童执行功能的关系可能会因久坐行为内容或执行功能成分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其中基于屏幕的久坐行为与学龄儿童执行功能可能存在负向关联。
Select
专题:运动行为与大脑健康
体育运动与孤独症康复:来自“脑智”视角下的证据
蔡可龙, 陈爱国, 朱丽娜, 刘智妹
科技导报. 2022, 40(10): 67-77.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2.10.007
摘要
(406)
PDF全文
(282)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从“脑”和“智”两个视角对体育运动与孤独症谱系障碍康复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发现体育运动改善孤独症“智”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执行功能、学业成就、情绪行为和核心症状5个方面,体育运动改善孤独症“脑”主要表现为分子层面、细胞层面和系统层面3个方面,并在此基础上整合了体育运动与孤独症康复的多层面、多学科、较为完整的证据链。面向该研究发展趋势和孤独症患儿康复的现实需求,指出未来研究的3个主要方向:构建体育运动提升孤独症“脑智”的理论体系;建立孤独症“脑智”协同改善的运动干预模式;深入推进跨学科交叉研究。
Select
专题:运动行为与大脑健康
食物决策的认知神经机制及肥胖人群运动干预建议
黄佳瑷, 蔡雨薇, 黄璜, 何昭睿, 徐霞
科技导报. 2022, 40(10): 78-88.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2.10.008
摘要
(299)
PDF全文
(710)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综述食物决策的认知神经机制、运动干预与食物决策交互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运动改善肥胖人群食物决策的认知神经机制框架,认为运动可能通过改善肥胖人群的执行控制网络进而改善食物决策;回顾了不同剂量的运动影响肥胖人群食物决策的研究成果,发现持续20 min以上、中至高强度的运动可能对肥胖人群的食物决策产生积极效应。
Select
专题:运动行为与大脑健康
功能性近红外光学成像在运动认知神经科学中的应用
项明强, 黄文琴, 李文静, 刘书芳, 廖八根
科技导报. 2022, 40(10): 89-96.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2.10.009
摘要
(316)
PDF全文
(660)
HTML
可视化
收藏
运动认知神经科学是运用运动认知神经科学技术,探讨运动改善大脑认知功能的多学科交叉领域。近年来,fNIRS成为该领域新兴的热点技术。研究发现,在单任务步行中老年人的前额叶激活水平比年轻人激活水平更高,而在双任务步行中,老年人前额叶激活水平更低;中等强度急性有氧运动是提升认知水平和增强大脑激活水平最佳锻炼方式,而缺氧状态下运动则会损害认知功能;长期有氧运动或高强度间歇运动能提升认知成绩和大脑激活水平,但对老年人而言,长期运动可能会降低大脑激活水平。未来fNIRS研究应排除运动情境中系统生理因素对大脑皮层激活影响,加强长期运动对认知功能脑机制的随机对照实验研究,运用多模态脑成像方法系统全面地考察运动认知神经机制,积极探索运动认知领域的运动处方。
Select
专题:运动行为与大脑健康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动作模仿能力:基于行为和脑科学的视角
高媛媛, 陈爱国, 魏高峡
科技导报. 2022, 40(10): 97-109.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2.10.010
摘要
(368)
PDF全文
(610)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从行为科学和脑科学的视角综述了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动作模仿障碍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有关模仿障碍行为表现和脑机制的研究结果,回顾并评价了现有动作模仿障碍的测评工具和干预方法。
Select
专题:运动行为与大脑健康
传统身心调节技术促进大脑健康的科学基础与实践应用
胡卓尔, 盖力锟, 沈浩冉, 何亚平, 魏高峡
科技导报. 2022, 40(10): 110-118.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2.10.011
摘要
(390)
PDF全文
(347)
HTML
可视化
收藏
身心调节技术是一种整合心理训练和有氧运动的综合性干预技术,能够促进身心健康,改善临床症状。从传统文化的视角,梳理了太极拳、健身气功等身心调节技术在改变与人脑认知和情绪相关的脑区或大脑网络中的作用,介绍了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该技术的应用前景,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Select
专题:运动行为与大脑健康
针对口吃患者言语感知和运动时机障碍的音乐-运动干预方法
邓炜, 王筱璐, 沈枚玉, 翁深宏, 漆昌柱
科技导报. 2022, 40(10): 119-128.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2.10.012
摘要
(286)
PDF全文
(595)
HTML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口吃患者言语感知和运动时机障碍特点,分析了治疗口吃4个关键要素治疗机制,设计了针对性的音乐-运动干预方案,并应用于临床实践中。研究表明:针对口吃患者言语感知和运动时机障碍的音乐-运动干预方法有临床治疗效果;通过改善口吃患者的节奏、呼吸、时间和情感4个关键要素可以达到干预目的,其中,节奏是核心、情绪是动力、“声乐化”干预是音乐-运动干预方法在口吃治疗中的独特优势;研究开发的音乐-运动干预方法为言语治疗师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跳至
页
第1页
共1页
共10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