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卷首语
    汪景琇
    科技导报. 2025, 43(16): 1-2.
    摘要 (126) PDF全文 (77) HTML (116)   可视化   收藏

    当今太阳物理学不再局限于研究太阳自身,已扩展到包含太阳-地球-行星际空间作为整体的结构和演化的科学领域。

  • 卷首语
    韩济生
    科技导报. 2025, 43(15): 1-2.
    摘要 (136) PDF全文 (20) HTML (71)   可视化   收藏

    传统医药的科学化、标准化与规范化,不仅是传统医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 卷首语
    孙优贤
    科技导报. 2025, 43(14): 1-2.
    摘要 (135) PDF全文 (50) HTML (57)   可视化   收藏

    研发核心工业软件,赋能新型工业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抓紧落实核心工业软件研发中的3件大事,一定能够推动中国工业软件的快速发展,彻底改变受制于人的落后局面,真正做到软件自强、科技自信。

  • 卷首语
    王国栋
    科技导报. 2025, 43(13): 1-2.
    摘要 (95) PDF全文 (36) HTML (74)   可视化   收藏

    AI+钢铁下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全流程一体化的AIGC+钢铁,数字换脑,模型换代,登顶RS(ROBOTSTEEL),完成钢铁工业中国式现代化的光荣任务。

  • 卷首语
    薛其坤
    科技导报. 2025, 43(12): 1-2.
    摘要 (167) PDF全文 (85) HTML (121)   可视化   收藏

    基础研究的发现往往会催生一些革命性的工业基础,但从科学发现到最后走向产业需要很长的时间,在量子信息这种高科技领域表现得更加突出。因此,要统筹好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产业商业化,也要统筹好长期和短期的关系。

  • 卷首语
    朱永官, 郑华, 陈保冬
    科技导报. 2025, 43(11): 1-2.
    摘要 (162) PDF全文 (70) HTML (124)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中国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尤其需要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绿色低碳发展机制,从而为建设美丽中国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 卷首语
    郭华东
    科技导报. 2025, 43(10): 1-2.
    摘要 (219) PDF全文 (103) HTML (96)   可视化   收藏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自然卫星,其围绕地球运动,有一面总是面向地球,是难得的可进行大尺度、连续性、长期性动态观测的对地观测平台,可为全球尺度多圈层整体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有希望对全球多圈层相互耦合的一系列关键科学问题给出新解释。

  • 卷首语
    张宏科
    科技导报. 2025, 43(9): 1-2.
    摘要 (187) PDF全文 (97) HTML (112)   可视化   收藏

    算力网络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系统性工程,作为我国提出的技术方向,有望成为继5G之后我国保持全球技术领先的新赛道。

  • 卷首语
    陈晔光
    科技导报. 2025, 43(8): 1-2.
    摘要 (241) PDF全文 (71) HTML (180)   可视化   收藏

    类器官逐步成为生命科学及医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其技术推动了生命领域前沿技术的发展和多学科交叉融合,在解决重大生命健康问题上有着不容忽视的发展前景。

  • 卷首语
    褚君浩
    科技导报. 2025, 43(7): 1-2.
    摘要 (280) PDF全文 (58) HTML (134)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预示以智能化为特征的新工业革命正在发生。

    在智能时代,人类将开发融入社会生活的各种场景的智能化系统,这些智能化系统具有人类智能体的三大支柱:一是具有五官;二是具有大脑;三是具有躯体。

  • 卷首语
    李天斌
    科技导报. 2025, 43(6): 1-1.
    摘要 (156) PDF全文 (59) HTML (112)   可视化   收藏

    充分发挥现代新技术、新装备优势,依托互联网、5G、新媒体等先进手段,采用新材料、新结构和新算法,融合智能传感、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提升社会系统防灾、减灾和救灾能力。

  • 卷首语
    焦念志
    科技导报. 2025, 43(5): 1-2.
    摘要 (116) PDF全文 (56) HTML (76)   可视化   收藏

    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提出了切实际、合伦理、可实施又合法的靠谱生态地球工程方案,将为践行《巴黎协定》和COP29共识提供科技支撑,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有力抓手。

  • 卷首语
    李景虹
    科技导报. 2025, 43(4): 1-2.
    摘要 (165) PDF全文 (44) HTML (75)   可视化   收藏

    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需要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集中优势资源开展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协同创新,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共同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 卷首语
    刘先林
    科技导报. 2025, 43(3): 1-2.
    摘要 (209) PDF全文 (110) HTML (153)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传感器和后处理技术的智能化,我国正朝着2030年成为全球AI高地的目标稳步前进。这一发展趋势有望彻底改变我国在卫星领域“卫星发射强、卫星制造中、卫星应用弱”的局面,推动我国向世界卫星应用强国迈进。

  • 卷首语
    欧阳钟灿
    科技导报. 2025, 43(2): 1-1.
    摘要 (296) PDF全文 (86) HTML (179)   可视化   收藏

    中国显示产业已跻身世界一流,从“跟跑”“并跑”到实现“领跑”,但未来仍然存在不少挑战,对中国显示产业的创新实力和未来趋势的判断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 卷首语
    包为民
    科技导报. 2025, 43(1): 1-2.
    摘要 (446) PDF全文 (84) HTML (302)   可视化   收藏

    举步2025,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

    征程浩瀚星河,前行需要Passion,遵循自己的时钟,创造自己的有序!

    致敬挺膺担当奋斗的科技工作者,你努力的时候,光就有了形状!

  • 卷首语
    李景虹
    科技导报. 2024, 42(24): 1-1.
    2022年8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高校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成体系建制化模式组织科技创新活动,主动承担国家重大科技工程项目研发攻关任务,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在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国家战略急需的关键核心技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 卷首语
    许健民
    科技导报. 2024, 42(23): 1-2.
    1 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需一致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对组织认同给出这样的定义:“认同,就是一个人在做决定时,对若干种备选方案的评价,如果以这些方案给群体造成的后果为依据,那么就说,那个人与那个特定的群体认同了。”西蒙所说的认同,就是“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相一致”。如果一个人身在的组织是以国家为单位,那么这样的认同,就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表现。
  • 卷首语
    芮筱亭
    科技导报. 2024, 42(22): 1-2.
    高性能武器装备是军队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安全和民族复兴的重要支撑。诸如各类坦克、火炮、多管火箭、枪械、舰艇、飞机、直升机、导弹、运载火箭、电磁轨道炮、高超声速武器、卫星武器、激光武器等兵器、船舶、航空、航天领域的现代陆战、海战、空战、天战武器装备,是国家军事实力与威慑能力的标志,得到世界各国广泛重视。武器装备的主要目标是毁伤,军事变革不变的目标是安全精准可控的高效毁伤,而几乎所有武器装备的毁伤作用都通过发射实现。发射是用发射装置爆发式安全定向精准地将能量赋予弹箭以获得高速度,坦克、舰艇、飞机、运载火箭等武器运动平台可视为发射装置的延伸,发射离不开武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