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编委会
期刊简介
期刊介绍
数据库收录及获奖
发展历程
未来愿景
开放获取
作者服务
投稿指南
投稿须知
投稿说明
论文加工费
学术不端检测
同行评议政策
下载中心
我要投稿
伦理道德要求
作者伦理道德要求
编辑部审查稿件要求
本刊编辑要求
本刊审稿人要求
本刊编委要求
主办方和出版机构要求
订阅指南
联系我们
English
“专题:建成遗产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两年内
三年内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全选
|
Select
专题:建成遗产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城市设计的内涵、原则与维度
臧鑫宇, 王峤
科技导报. 2019, 37(8): 6-12.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9.08.001
摘要
(680)
PDF全文
(455)
HTML
可视化
收藏
可持续发展是世界范围内各国城市发展建设的基本共识,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内涵为基础,通过分析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进程和城市建设面临的困境,融合生态、绿色概念,总结出可持续城市设计的基本概念与原则,从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空间形态、管控治理4个维度,提出具有实效性的可持续城市设计策略,指出城市建设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城市研究的重难点问题,为中国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Select
专题:建成遗产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以“以流定形”为逻辑主线的城市设计方法论
杨一帆
科技导报. 2019, 37(8): 13-19.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9.08.002
摘要
(482)
PDF全文
(167)
HTML
可视化
收藏
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是城市设计理论的3大主要来源,本文从这3大学科的核心原理出发,梳理城市设计自身典型理论的发展脉络,提出“以流定形——要素运动决定城市形态”是城市设计方法论的逻辑主线,并对其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论述。
Select
专题:建成遗产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寒地城市规划研究回顾与展望
冷红, 曲扬, 袁青
科技导报. 2019, 37(8): 20-25.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9.08.003
摘要
(562)
PDF全文
(202)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应对气候问题的大背景下,处于寒冷气候条件下的城市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城市规划作为引导城市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手段,肩负着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等重任。回顾了国内外寒地城市总体规划、居住区规划、开放空间规划以及景观规划等方面的重要成果,提出了基于健康导向、大数据支撑以及多过程管控的寒地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等研究趋势的展望。
Select
专题:建成遗产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生态韧性视角下的城市水环境导向的城市设计策略
陈天, 李阳力
科技导报. 2019, 37(8): 26-39.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9.08.004
摘要
(841)
PDF全文
(1503)
HTML
可视化
收藏
暴雨后城市中出现了大量积水导致其系统功能瘫痪,提高城市水系统的生态韧性对巩固城市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采用文献研究、综合分析等方法,总结了国内外城市韧性的研究进展以及在水生态管理上的实践经验,提出了现有韧性研究的不足;在生态韧性的视角下,构建了城市水生态韧性评价体系和城市水环境导向的城市设计技术体系;提出了韧性城市设计策略,探索了生态韧性视角下城市水环境导向的城市设计实现途径。
Select
专题:建成遗产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以英、日、韩三国文化遗产登录制度为例
魏寒宾, 边兰春
科技导报. 2019, 37(8): 40-48.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9.08.005
摘要
(526)
PDF全文
(281)
HTML
可视化
收藏
实施文化遗产登录制度,有效地管理和保护城市遗产,是实现历史环境保护、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以英国、日本及韩国的登录制度为例,通过文献梳理和案例分析,解析了3个国家登录制度的导入背景、登录建筑选定方式与标准、保护管理机制以及可持续发展模式等;提出了中国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合理更新方面,应构建全覆盖的保护体系、政府主导和多元主体参与并重的统筹管理平台及基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系。
Select
专题:建成遗产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从经济和文化双重视角考察工业遗产的价值框架
徐苏斌, 青木信夫
科技导报. 2019, 37(8): 49-60.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9.08.006
摘要
(534)
PDF全文
(112)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中国,工业遗产保护是一项与城市更新直接相关的紧迫课题。基于文化经济学之父戴维·思罗斯比的文化经济学理论,建立了一个从文化和经济双重视角思考的工业遗产价值框架。整合了工业遗产本身内涵的价值和外延的价值,提出工业遗产具有“固有价值”和“创意价值”,其中固有价值是遗产本身所具有的内含价值,创意价值是改造和再利用后新创造的价值。
Select
专题:建成遗产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厚度+活态:从历史静物走向共生遗产——西安明城区保护规划策略
李昊, 刘珈毓
科技导报. 2019, 37(8): 61-67.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9.08.007
摘要
(407)
PDF全文
(625)
HTML
可视化
收藏
回顾了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历史,针对历史城市“保护性破坏”与“建设性破坏”的现实困境,讨论中国历史城市保护在观念、原则、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文化遗产”保护观念发展变革的解读,梳理了西安明城区遗产资源的本底和特征,在“历史厚度”和“活态持续”方面,提出从历史静物走向共生遗产的保护观念与实施策略。
Select
专题:建成遗产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历史性城镇景观方法框架下的广州一德路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
王河, 吴楚霖, 张威
科技导报. 2019, 37(8): 68-76.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9.08.008
摘要
(498)
PDF全文
(389)
HTML
可视化
收藏
由于城市化建设中忽略了对历史街区的更新改造,导致承载着宝贵文化资源的历史街区渐渐消亡。在历史性城镇景观方法(HUL)的框架下,对广州一德路历史街区进行研究,并通过一系列改造措施,提供一条一德路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路径,确保当代干预行动与一德路历史环境中的遗产能够和谐共处,实现一德路历史街区的历史复兴。
Select
专题:建成遗产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聚集策略下的模件化建筑设计方法及应用——以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教园区为例
崔彤, 王一钧
科技导报. 2019, 37(8): 77-87.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9.08.009
摘要
(371)
PDF全文
(223)
HTML
可视化
收藏
大学的功能逐渐从“基础教育”转变为“研究型培养”,中国科学院大学大力倡导“产-学-研”与“科教融合”的发展思路。从自然界“聚集”现象出发,通过分析“聚集”的目标,以中国科学院大学在3个城市中的科教园区为例,提出了以师法自然和中国传统工艺生产的“模件化”为“聚集”策略下的建筑设计方法;该方法强调规划与设计中结构秩序的重要性,以典型模件单元的建构作为设计组织的起点,将模件单元在结构秩序基础上形成同构异型的多样化组合方式,最终形成不同的尺度层级;展示了“模件化聚集”方法在创造“科学共同体”上的优势,3个案例也呈现出该设计方法历时性的传承、延续和演变。
Select
专题:建成遗产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发展关键主体动态博弈——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
王波, 文华, 张伟, 张敬钦
科技导报. 2019, 37(8): 88-96.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9.08.010
摘要
(393)
PDF全文
(416)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中国绿色建筑市场正处于稳步发展阶段,但仍然存在供需结构不合理、各方利益关系协调不均衡等问题。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分析了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供应侧”和“需求侧”两端正外部经济性特征,构建了政府与供、需两端关键主体动态博弈模型,提出了基于政府、房地产开发商和消费者的对策建议。通过研究,表明绿色建筑发展前期阶段存在正外部经济效应和市场失灵共生现象,供、需两端并不能满足帕累托效率的平衡量要求,只通过市场自身资源配置功能调节绿色建筑市场结构和各主体利益关系存在局限性,政府的适度干预有利于实现供、需两端最优利益组合和利益均衡,有助于加快实现传统建筑市场转型升级。
跳至
页
第1页
共1页
共10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