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编委会
期刊简介
期刊介绍
数据库收录及获奖
发展历程
未来愿景
开放获取
作者服务
投稿指南
投稿须知
投稿说明
论文加工费
学术不端检测
同行评议政策
下载中心
我要投稿
伦理道德要求
作者伦理道德要求
编辑部审查稿件要求
本刊编辑要求
本刊审稿人要求
本刊编委要求
主办方和出版机构要求
订阅指南
联系我们
English
“专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城市空间规划与治理”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两年内
三年内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全选
|
Select
专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城市空间规划与治理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城市安全体系构建
石晓冬, 李翔
科技导报. 2021, 39(5): 9-16.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05.001
摘要
(418)
PDF全文
(662)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促进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市安全体系的综合性与系统性,结合北京、上海、雄安等城市和地区经验,探索城市安全体系的内涵,以全生命周期视角梳理城市安全体系的内在逻辑,从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三类规划体系入手,构建了一套面向操作层面传导落实的城市安全体系;明确了不同层面城市安全内容的定位、作用及要点,形成城市安全体系搭建的主要思路;以总体规划层面的城市安全体系探索为重点,提出了战略层面提前谋划、战术层面系统应对、治理层面措施落地的规划策略与管控措施。
Select
专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城市空间规划与治理
山地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策略
曾卫, 赵樱洁
科技导报. 2021, 39(5): 17-24.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05.002
摘要
(347)
PDF全文
(372)
HTML
可视化
收藏
山地城市防灾减灾是城市安全的重要研究方向。以综合防灾理论研究视角,在明晰山地城市灾害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当前山地城市综合防灾与空间形态、交通道路系统、生态景观系统等研究方向的关联性。结合当前山地城市灾害发生趋势,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提出了突发公共事件下山地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体系。随着后疫情时代到来,提高人居环境的健康、韧性将成为城市规划的重点。
Select
专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城市空间规划与治理
健康城市视角下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城市设计策略
陈天, 王佳煜, 李阳力
科技导报. 2021, 39(5): 25-35.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05.003
摘要
(378)
PDF全文
(862)
HTML
可视化
收藏
结合中国城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成功经验及缺憾,以创造健康、宜居、韧性、生态的城市环境为目标,设计“区域—系统—节点”三类健康城市设计路径;提出“生态健康—生活健康—治愈健康—环境健康—设施健康—救治健康”六位一体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城市设计策略,并细化为健康城市在城市空间上的形象化设计表达。
Select
专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城市空间规划与治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城市公共空间的韧性应对
王世福, 张晓阳, 邓昭华
科技导报. 2021, 39(5): 36-46.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05.004
摘要
(519)
PDF全文
(646)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韧性城市”的理念,建构了韧性城市公共空间概念,并阐述了其内涵及特征;结合各国在新冠疫情中的防疫措施,总结了城市公共空间的“技术韧性—制度韧性”体系。研究表明,城市公共空间的技术韧性依赖于健康精明的规划干预,包括规划全过程纳入健康影响评估、完善城市应急服务能力规划、建立“枢纽—节点—应急流”的韧性公共空间体系、统筹应急空间的“平疫结合”;城市公共空间的制度韧性依赖于健全智慧的社会治理,包括健全应急响应系统、匹配基层社区应急责权能、完善法律法规政策工具、应用智慧平台精准防控。技术韧性协同制度韧性,可建立城市公共空间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新范式。
Select
专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城市空间规划与治理
突发公共事件下智慧城市建设与城市治理转型
王波, 张伟, 张敬钦
科技导报. 2021, 39(5): 47-54.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05.005
摘要
(360)
PDF全文
(595)
HTML
可视化
收藏
突发公共事件由于成因复杂、影响广泛以及危害多样给城市建设与城市治理带来新的挑战。基于智慧城市建设的内涵及其影响,分析了智慧城市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功能与作用,针对突发公共事件中存在的城市治理问题,从增强智慧城市的大数据预测与服务能力、以智慧政务推动城市应急管理高效与协同、加大智慧型城市避难空间规划与建设力度、强化智慧制造和智慧物流的城市应急物资保障功能、以智慧社区建设提高城市社区管理科技韧性等5个层面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设助推城市治理转型的路径。
Select
专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城市空间规划与治理
寒地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规划响应
冷红, 赵慧敏, 袁青
科技导报. 2021, 39(5): 55-64.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05.006
摘要
(322)
PDF全文
(284)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特殊的气候条件引发的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容忽视。城市规划是政府确保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手段,从城市规划角度预防及控制气候变化带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作出一定的规划响应,对于提升寒地城市居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以寒地城市为例,分析了地域气候特征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结合城乡人口空间分布、土地利用、交通系统与公共空间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挑战,从提升社会治理韧性与人居环境韧性两个方面提出了寒地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划响应策略。
Select
专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城市空间规划与治理
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韧性城市空间规划维度探讨
王峤, 臧鑫宇
科技导报. 2021, 39(5): 65-73.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05.007
摘要
(323)
PDF全文
(575)
HTML
可视化
收藏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引起了包括城乡规划领域在内诸多学者对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深度思考。在梳理和辨析韧性城市和健康城市概念基础上,结合国际文献分析指出两者在环境、社会、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共性特征,尤其在应对环境污染方面更加明显,这也显示出未来韧性城市和健康城市的研究必将呈现一定的交集。从城市空间环境优化的角度,韧性城市的实施具有更加直接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结合中国城市当前及今后的发展需求,从形态布局、自然环境、公共设施、社会生活4个维度提出中国韧性城市空间规划的策略和发展途径。
Select
专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城市空间规划与治理
韧性语境下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村庄规划
杨贵庆
科技导报. 2021, 39(5): 74-81.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05.008
摘要
(391)
PDF全文
(377)
HTML
可视化
收藏
乡村人居环境的韧性是抵御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能力。基于乡村生态韧性、经济韧性和社会韧性的概念,阐述了乡村突发公共生态事件、经济事件和社会事件的类型特征,提出了在当前中国国土空间规划中,村庄规划要综合考虑乡村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策略,强调生态空间、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三生空间”的规划协作,将乡村应急自救和预防控制相结合,以乡村人居环境韧性的能力提升作为村庄规划的建设目标,从而为实现乡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乡村人居环境韧性”“乡村突发公共事件”“三生空间村庄规划”三者关系的理论框架,以指导村庄规划和乡村建设行动。
Select
专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城市空间规划与治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科技的支撑作用和价值导向
周建新, 包圆圆
科技导报. 2021, 39(5): 82-86.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05.009
摘要
(363)
PDF全文
(273)
HTML
可视化
收藏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近年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结此次公共卫生事件可以发现,科技在多个领域、多个方面起到了支撑作用,但也暴露出弱项和短板。“十四五”时期,创新驱动的国家战略和国家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将为中国科技事业发展提供更大的机遇和新的更高要求,如何进一步发挥科技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支撑作用,发扬科学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而言,是在价值导向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科学普及上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在科技体制机制上加大改革创新。
Select
专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城市空间规划与治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应对政策及评估体系研究
沈国强, 任慧妍, 周龙, 王章叶, 闫笑一
科技导报. 2021, 39(5): 87-98.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05.010
摘要
(508)
PDF全文
(1141)
HTML
可视化
收藏
截至2021年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已经在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造成超1亿人感染,累计超200万例死亡。各国政府、企业、民间组织和家庭个人,根据各自治理模式、经济机制、社会环境及生活方式,纷纷采取相应对策,减少病毒的传播和危害。回顾了人类历史上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介绍了世界各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政策及评估体系;分析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亚洲模式、欧美模式和中国模式特点;总结了应对COVID-19疫情政策建议与实施技术指标,内容涵盖公众保护与防疫、交通和旅行、信息跟踪和病毒检查、个人防护和隔离、经济资助和社会帮扶,包含5大指标及15个子要素的疫情应对政策评估体系。
跳至
页
第1页
共1页
共10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