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编委会
期刊简介
期刊介绍
数据库收录及获奖
作者服务
投稿指南
下载中心
订阅指南
联系我们
English
“科技与经济融合路径”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两年内
三年内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全选
|
Select
科技与经济融合路径
发展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要高度重视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建设
吴金希, 闫亭豫
科技导报. 2021, 39(4): 31-35.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04.008
摘要
(359)
PDF全文
(337)
HTML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卡脖子”技术问题在中国凸显,反映关键、底层、共性产业技术供给方面存在的问题,是中国创新体系的结构性缺陷。产业共性技术属于应用基础研究,同时又往往是多学科技术集成,需要长期积累和培育,而且存在一定的外部性和市场失灵现象。与发达国家不同,后发国家通过建设高质量的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可以集中优势科创资源把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做”出来,架起打通创新体系中“死亡之谷”的桥梁,促进整个产业的技术升级,这是欠发达国家追赶超越必不可少的体系性能力,是新型举国体制的重要体现。“十四五”期间乃至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解决中国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不足问题应该是实现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根本,更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关键所在。
Select
科技与经济融合路径
科技资源科普化配置——科技经济融合的一种路径选择
马宇罡, 苑楠
科技导报. 2021, 39(4): 36-43.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04.009
摘要
(388)
PDF全文
(319)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新发展格局下,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推动作用至为关键,科技经济融合成为关乎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选择。从科技资源配置的角度出发,通过考察科普化配置在政策支持、主体动力、转化渠道、产业融合等领域存在的困境,探讨其在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沟通科学与公众、促进科技经济融合、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为科技经济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选择。科技资源的科普化配置具有现实意义和可行性,应重点加强顶层设计,营造良好生态,完善资金保障,拓展传播渠道,形成产业集群,为科技经济融合发展提供有效的制度供给、动力机制、合作渠道和资源网络。
Select
科技与经济融合路径
面向科技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创业共同体模式——以山东省济宁市工程装备制造产业为例
冯鲁红, 李鹏, 薛金教, 韩迪
科技导报. 2021, 39(4): 44-52.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04.010
摘要
(295)
PDF全文
(315)
HTML
可视化
收藏
结合山东省及济宁市工程装备产业发展现状,以工程机械智能装备创新创业共同体的建设经验为例,分析了产业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的必要性,围绕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金融链一体化布局,从不同视角探讨了产业创新创业共同体的运作模式、存在问题和建设经验,阐述了创新创业共同体在引领产业发展方向、组织企业协同创新、壮大全省产业集群的重要责任和作用。
Select
科技与经济融合路径
数字经济时代中国供需体系变革的趋势
付宇涵, 崔佳星, 李立伟, 马冬妍
科技导报. 2021, 39(4): 53-64.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04.011
摘要
(402)
PDF全文
(310)
HTML
可视化
收藏
数字经济时代,新一代信息技术带动生产力飞速提升,生产关系更加透明和公平,整个供给体系的效率、质量、结构不断优化,对需求体系和社会治理体系产生深远影响。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角度,通过比较数字经济时代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时代的异同,探讨了数字经济时代供需体系的变革趋势和社会治理体系的发展方向。
Select
科技与经济融合路径
跨境电商支付信用风险形成机制
陈欢欢, 管晓永
科技导报. 2021, 39(4): 65-73.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04.012
摘要
(383)
PDF全文
(474)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跨境电商支付的实务中,由支付的“跨境性”所导致的信用、汇率、法律、技术等诸多风险常常发生。借助信用风险理论,结合跨境电商支付的具体情境、环节和实务的分析,探讨了跨境电商支付信用风险的各种形成机制。初步勾画出跨境电商支付信用风险发生机制的系统结构,即主动违约风险形成机制和被动违约风险形成机制。
跳至
页
第1页
共1页
共5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