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在线办公系统  

在线期刊
· 最新录用
· 当期浏览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 按学科浏览
· 按栏目浏览
· 组合浏览
· 特刊、专题
· 高被引文章
· 下载排行
· 点击排行
· 订阅目录
· 推荐给朋友
友情链接
·
·
·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
当日访问总数:
当前在线人数:
   科技导报
2009年 27卷 0918期
刊出日期:2009-09-28

卷首语
研究论文
综述文章
学术聚焦
半月科技风云
特别栏目
科技工作者建议
科技报道
本刊专稿
走向职场
主编心语
科技评论
选择 | 合并摘要
卷首语

充分发挥学术共同体在完善学术评价体系方面的基础性作用

韩启德
科技导报. 2009, 27 (0918): 3-3.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728 KB)  ( 441 )
摘要 ( 599 )
特别栏目

2009年9月上半月科技新闻媒体关注指数排行榜

李娜
科技导报. 2009, 27 (0918): 8-8.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278 KB)  ( 310 )
摘要 ( 578 )

中国为什么没有走航天飞机发展路径

苏青
科技导报. 2009, 27 (0918): 8-8.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278 KB)  ( 325 )
摘要 ( 723 )

2009年18期·科技界声音·

杨书卷
科技导报. 2009, 27 (0918): 10-10.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384 KB)  ( 263 )
摘要 ( 567 )

2009年18期·科学共同体要闻·

宁方刚
科技导报. 2009, 27 (0918): 12-13.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345 KB)  ( 312 )
摘要 ( 581 )

2009年18期·半月国内科技要闻·

李娜
科技导报. 2009, 27 (0918): 14-14.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247 KB)  ( 255 )
摘要 ( 597 )

2009年18期·国内科技期刊亮点·

代丽
科技导报. 2009, 27 (0918): 15-15.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122 KB)  ( 268 )
摘要 ( 549 )

2009年18期际科技要闻·

李娜
科技导报. 2009, 27 (0918): 16-16.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123 KB)  ( 297 )
摘要 ( 589 )

2009年18期·国外科技期刊亮点·

科技导报. 2009, 27 (0918): 17-17.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155 KB)  ( 222 )
摘要 ( 604 )

2009年18期·《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综述文摘选登·

王士泉
科技导报. 2009, 27 (0918): 116-116.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84 KB)  ( 414 )
摘要 ( 566 )

国内中文报刊重要科技文章篇目辑览

代丽
科技导报. 2009, 27 (0918): 117-117.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3852 KB)  ( 448 )
摘要 ( 577 )

2009年18期·娱乐之页·

代丽
科技导报. 2009, 27 (0918): 139-140.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494 KB)  ( 295 )
摘要 ( 538 )
半月科技风云

答案不在别处

杨书卷
科技导报. 2009, 27 (0918): 9-9.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68 KB)  ( 355 )
摘要 ( 616 )
科技报道

全球遴选校长南方科大将成“去行政化”试验田

李娜
科技导报. 2009, 27 (0918): 11-11.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126 KB)  ( 281 )
摘要 ( 527 )
科技工作者建议

废旧家电:分阶段有选择地实施延伸生产者责任

宁方刚
科技导报. 2009, 27 (0918): 18-18.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141 KB)  ( 357 )
摘要 ( 566 )
本刊专稿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决策过程中航天飞机与载人飞船之争

李成智;郑晓齐
科技导报. 2009, 27 (0918): 19-27.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703 KB)  ( 594 )
摘要 ( 772 )
探讨了中国载人航天计划制定之前,国内有关航天飞机与载人飞船何者优先发展的争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虽然将载人航天纳入其中,但主要目的是技术跟踪,而非工程项目。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围绕中国载人航天发展途径问题,相关部门展开了一场有关航天飞机与载人飞船的讨论。受美国航天飞机的影响,相当数量的专家和部门倾向于优先发展航天飞机。随着研究、争论的不断深入,从中国的国情、时间与成本因素、技术积累以及难易程度综合考虑,最终大多数赞同优先发展载人飞船观点。1992年国家在制定载人航天决策时,把载人飞船作为中国载人航天的第一步。从航天飞机后来的命运看,当时的决策是正确的。这一重大决策的出台,得益于之前广泛的研究、分析与争论。
研究论文

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压缩改进方法及其应用

蒲亚坤;丛 爽
科技导报. 2009, 27 (0918): 28-32.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491 KB)  ( 518 )
摘要 ( 782 )
小波提升格式是一种新的双正交小波构造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少小波变换的运行时间。嵌入式零树小波(EZW)编码算法利用小波变换后的数据分布特性,能够实现图像的渐进传输,是最有效的小波编码方法之一。由于EZW算法对低频数据和高频数据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编码,使得在压缩率较高的情况下低频数据损失较大,因而降低了复原图像的质量。EZW算法同时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空间和时间复杂度过高的问题。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3个方面的改进:首先,将低频数据调整到[0,255]之间后直接存储;其次,通过设置标记矩阵记录编码位置,以此取代主表和副表,并对每一个重要系数同时进行主扫描和副扫描;最后,对高频数据,将副扫描中重要系数的精度提高一个比特。将整数提升格式的小波变换算法和改进EZW编码相结合,并应用于一个实际的机械臂远程控制系统中,结果显示,新算法的实验结果与原系统中基于DCT图像压缩方法的结果相比,前者在恢复图像质量和运行时间上都显示出优越性。

空间碎片防护结构效能评价仿真系统和应用

刘有英;王海福;黄海
科技导报. 2009, 27 (0918): 33-37.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639 KB)  ( 433 )
摘要 ( 749 )
论述了流星体/空间碎片(M/OD)防护的重要性,给出了自主开发的空间碎片防护结构效能评价仿真平台总体框架。通过分析不同防护参数及碰撞参数条件下的防护结构效能,总结了防护间距、防护屏厚度、碰撞速度和碰撞角等参数对空间碎片防护结构效能的影响规律。针对基本的Whipple防护结构,碰撞速度v<3 km/s时,防护结构的防护效能不受防护间距变化的影响,碰撞速度v>3 km/s时,防护间距越大,防护结构的防护效能越好;Whipple防护结构的防护屏厚度越大,防护结构抗空间碎片撞击的能力越强,即其防护效能越好;在整个碰撞速度范围内(0~15 km/s),防护结构的防护效能呈现出3种不同的变化趋势,且防护结构的防护效能随碰撞角增大而提高。提出了一种波纹填充式防护结构,确定了可有效防护小尺寸空间碎片的防护设计参数。

移动机器人作战平台立体视觉三维建模方法

朱礼尧;王建中
科技导报. 2009, 27 (0918): 38-42.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680 KB)  ( 391 )
摘要 ( 729 )
虚拟现实技术在移动机器人作战平台遥操作中的应用,可增强操控人员的视觉临场感,提高操控效率。基于立体视觉的三维建模是构建虚拟环境的基础。根据立体视觉的基本原理,研究了立体视觉的三维建模方法。在对比同类型中不同算法基础上,提出适合立体视觉系统的三维建模算法,提出提高空间点求解精度的改进算法,最后用Open Inventor进行三维模型可视化显示。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建模效果,能精确反映障碍物深度信息。

原子力显微镜探针自动逼近系统设计与应用

周凯波;黄毛毛;殷玉娟
科技导报. 2009, 27 (0918): 43-46.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787 KB)  ( 449 )
摘要 ( 738 )
设计出一套能独立运作的原子力显微镜(AFM)探针自动逼近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大部分原子力显微扫描系统的独立开发。逼近过程中,通过VB的串口通讯发送指令控制单片机采集AFM微悬臂梁的偏转信号,并传送到计算机进行分析显示,实时监测探针与样品之间的作用力,最终实现探针的自动逼近。该系统可与多种相关原子力显微镜设备组合应用,达到个性化多功能检测的目的。

调制气流声源流场声场特性的实验研究

赵云;曾新吾
科技导报. 2009, 27 (0918): 47-54.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870 KB)  ( 378 )
摘要 ( 725 )
已有大功率调制气流声源的实验集中于声场的测量,但对与声场特性密切相关的声源内部流场的演化过程研究较少。本文设计了稳态流场粒子图像测速(PIV)实验系统和流动致声单点测试系统,并分别用于内流场稳态和瞬态流动特性的研究。稳态流场实验结果中,喉道内呈减速增压流动,外壁面流动分离和近壁面高低压区域交替成为高气室压力下声源稳态流场的重要特征。流场扰动致声过程的测量数据表明,调制频率对内流场分布的变化有显著影响,强声波产生的频率相关性受气室压力、激励信号强度和声源几何参数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气路系统的流动对调制部件的振动过程有一定影响,所测声源频率响应峰值位于0.5~1 kHz。激励电流低于10 A时,声压级输出随着气室压力和激励信号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喷口出口和喉道入口宽度对于声源性能也有明显的影响。从提高声源输出声压级角度,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加载激励信号选择合适的喷口参数使声源工作于满调制状态,同时适当减小喉道入口宽度。单频调制的声源产生过程伴有谐波分量,非均匀流动中传递压力扰动的强度随管道截面积的增大而降低,压力扰动量级和成分与所测量声信号间存在密切联系。

基于地基GPS的暴雨水汽输送分析研究

梁宏;刘晶淼;曹玉静;李世奎;李文静
科技导报. 2009, 27 (0918): 55-59.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853 KB)  ( 434 )
摘要 ( 1577 )
利用地基GPS大气可降水量资料、常规气象资料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NCEP)资料分析了2005年8月22-24日云南一次暴雨期间的水汽输送过程,分析了云南地基GPS立体布局的重要性。结果表明,GPS遥感的大气可降水量与探空观测结果有高度的一致性;地基GPS探测可以获得大气可降水量高频变化的信息;暴雨期间水汽输送主要集中在850~600 hPa之间的各层;立体布局的地基GPS网是监测西南水汽通道的有力手段。

绍兴市近48年降水演变特征统计分析

庞盛荣;罗国军
科技导报. 2009, 27 (0918): 60-65.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1185 KB)  ( 634 )
摘要 ( 1565 )
选取绍兴国家气象观测站1961年1月至2009年2月逐月降水量作为降水分析基本资料,利用一元线性回归、小波变换和Mann-Kendall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对绍兴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的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了不同时间尺度下降水序列变化的周期和突变点,并根据主周期对未来降水变化趋势进行了预估。结果发现,绍兴市近48 a各个季节和年降水都存在多时间尺度特征,大尺度的周期变化中嵌套有小尺度的周期变化。春季降水以3~4 a年周期为主,并有准3 a周期向准4 a周期转变的趋势;夏季降水主要存在准4 a和准14 a周期变化;秋季降水主要存在准2 a和准12 a周期变化;冬季降水主要存在准4 a和准16 a周期变化;年降水主要存在准2 a和准4 a年际周期变化和准13 a年代际周期变化。绍兴春季和冬季降水突变不明显;夏季和秋季突变明显,突变点分别出现在1973年和1963年,而年降水突变不明显,不存在明显的突变期。夏季降水变化趋势和年降水趋势基本一致;夏季降水和年降水在时域上分布有很大的相似性,都具有准4 a周期变化,并全时域存在;夏季降水突变影响到全年降水的突变。根据绍兴夏季降水和年降水的主周期推测,2009年后的5~6 a绍兴年降水将相对偏多。

NiO电致变色薄膜的电化学制备和性能

孙武珠;苏革;曹立新;柳伟;贾波;王景;董征
科技导报. 2009, 27 (0918): 66-70.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570 KB)  ( 580 )
摘要 ( 880 )
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NiCl2为主盐、LiClO4为支持电解质、FTO导电玻璃为基体,采用恒电位电沉积的方法制备了电致变色性能良好的NiO薄膜。实验过程中对溶剂脱水方法、电沉积电压等实验条件进行了研究,探索在此体系中电沉积的最佳条件,制备出电致变色性能和附着性良好的NiO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高分辨透射电镜和能谱仪等仪器,对膜的成分、结构和厚度进行了分析;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膜的透光性能进行了表征;通过循环伏安法和双电位阶跃法,对膜的电化学稳定性和响应时间进行研究。

PEG浓度及温度对聚砜铸膜液流变学和热力学性质的影响

郑庆柱;田侠;王鹏
科技导报. 2009, 27 (0918): 71-74.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525 KB)  ( 554 )
摘要 ( 836 )
以N,N-二甲基乙酰胺(DMAc)和N-甲基-2-吡咯烷酮(NMP)为混合溶剂,以聚乙二醇(PEG)为添加剂制备聚砜(PSF)铸膜液,采用旋转流变仪测定PSF铸膜液黏度,采用浊点滴定法绘制浊点相图,定量研究了温度和PEG浓度对聚砜铸膜液流变学和热力学性质的影响。在剪切速率0~100 s-1范围内,对铸膜液剪切速率和剪切应力的检测值进行拟合,得知聚砜铸膜液为牛顿流体,进而求出聚砜铸膜液的黏度值。结果表明,聚砜铸膜液黏度随PEG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PEG减弱了铸膜液对非溶剂的容纳能力,加速铸膜液的液-液相分离;温度升高可增大铸膜液对非溶剂的容纳能力,减缓铸膜液的液-液相分离。

基于隐马尔科夫模型的浏览兴趣预测

孙秀娟;金民锁;陈孝国
科技导报. 2009, 27 (0918): 75-77.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310 KB)  ( 462 )
摘要 ( 1491 )
Web上的信息量正以惊人的速度增加,人们迫切需要能自动地从Web上发现、抽取和过滤信息的工具,即如何从数以亿计的页面中发现需要的内容、如何从大量的访问中发现固有的模式和关联。马尔科夫模型的网页浏览预测,仅仅从用户的浏览网页本身出发,预测用户的下一步链接,并不能捕获到用户的真正兴趣。本文提出基于隐马尔科夫模型的网页浏览路径预测,并将其与基于马尔科夫模型的方法进行对比。根据已知的浏览序列判断用户的类别,当浏览序列长度很短时,本文方法的预测准确性比马尔科夫模型低。这是由于序列长度过短,系统获取判断的信息少,增加了对用户错误分类的可能性。随着浏览序列长度逐渐增加,系统捕获的用户浏览信息越来越多,进而能够折射出用户的兴趣所在,预测准确率也逐步增加。当浏览序列长度大于或等于8时,预测准确率已经到达80%,提高了浏览兴趣预测的准确率。

基于未确知均值分类理论的岩爆发生和分级预测方法

王兴明;董陇军;付玉华;
科技导报. 2009, 27 (0918): 78-81.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347 KB)  ( 451 )
摘要 ( 1635 )
为解决岩爆预测中的不确定性问题,将未确知均值分类理论应用于岩爆综合评判中,建立了岩爆发生和分级预测的未确知均值分类理论分析模型。模型选用最大切应力、单轴抗压强度、单轴抗拉强度和弹性能量指数4个指标作为岩爆发生和分级预测的判别因子。将岩爆烈度分为4个等级并作为未确知均值分类理论分析的4个类别。以国内外岩爆工程实测数据作为建立分类标准和模型的样本,以各等级的指标均值作为分类标准,求取未确知测度函数。采用信息熵确定权重,用置信度识别准则进行等级判定。将本研究建立的模型应用到隧道和矿山工程的岩爆预测中,结果表明,未确知均值分类分级预测方法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预测精度高,因而是岩爆发生和分级预测的一种有效方法,可在岩爆工程判别中应用和推广。

Gompertz模型改进及其在交通预测中的应用

单超;单永森;赵杨东
科技导报. 2009, 27 (0918): 82-85.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385 KB)  ( 461 )
摘要 ( 1469 )
交通需求预测是道路建设项目规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定道路等级、技术标准及进行规划决策、投资效益分析的依据。居民出行发生量预测是交通需求预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常使用Gompertz模型,但其模型系数一直是通过类比估算方法确定,缺乏依据。本研究利用最小二乘法改进待定参数估计,推算Gompertz模型系数确定公式,采用Matlab程序分析得到Gompertz模型的系数。利用残差估计和类比发现,使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的Gompertz模型系数具有明显的优点。根据山东省东营市交通调查数据,利用本研究改进模型,预测该市2025年的居民出行量。结果表明,使用改进Gompertz模型系数求解方法能有效提高居民出行发生量的预测精度,对合理规划道路网结构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特技飞行中姿态参数的测量研究

宋双杰;张玉莲;郑泽玲
科技导报. 2009, 27 (0918): 86-89.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841 KB)  ( 327 )
摘要 ( 676 )
飞机的姿态参数是研究飞机飞行状态的重要依据,在特技飞行试验中尤为重要。目前飞行试验中飞机姿态参数的测量是由全姿态组合陀螺仪完成的。在大迎角、失速、尾旋等特技飞行试验中,机载陀螺仪输出的姿态参数经数据采集系统处理后与飞机真实飞行状态之间存在误差。通过研究飞机的飞行状态与姿态参数输出特点,分析了姿态参数测量误差存在的原因,利用换向器技术改变输出多值性的问题,并在特技飞行试验中对改进的方法进行了多次验证,以期对今后大迎角、失速、尾旋等高风险、高难度特技飞行试飞中姿态参数的测量起到借鉴与指导的作用,为保证新机试飞任务顺利完成、保障飞行员生命安全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追赶法并行求解循环三对角方程组

李文强;刘晓
科技导报. 2009, 27 (0918): 90-93.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333 KB)  ( 597 )
摘要 ( 1185 )
给出了求解循环三对角线性方程组的一种并行算法。在系数矩阵满足对角占优的条件下,利用该方法能够快速、稳定地求解循环三对角线性方程组,在单个进程上的计算量仅为O(17n),与传统算法求解循环三对角线性方程组的计算量相同。而且,本算法可以方便地实施分布式并行计算,各进程仅需向主进程传递8个实数,而主进程向各子进程传递2个实数,通讯量较小。数值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大规模的循环三对角线性方程组,利用16个进程计算的并行效率均在0.75以上。求解三对角线性方程组的传统追赶法实则是本文算法的一种特例,因此,该算法也可用于求解三对角线性方程组。

腮腺非上皮性良性肿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

毛永征
科技导报. 2009, 27 (0918): 94-97.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439 KB)  ( 327 )
摘要 ( 707 )
探讨了多层螺旋CT(MSCT)对腮腺非上皮性良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回顾性分析了12例经病理证实的腮腺非上皮性良性肿瘤患者的CT资料,其中3例行增强扫描。研究的12个病例中,神经鞘瘤1例,神经纤维瘤、囊肿、鳃裂囊肿和淋巴管瘤各2例,血管淋巴管瘤、血管畸形和脂肪瘤各1例。其中,9例肿瘤位于腮腺浅叶;7例形态规则,5例形态不规则;9例与正常腮腺组织分界清楚,3例分界不清;8例密度均匀,4例密度不均;增强后2例不均匀强化,1例(脂肪瘤)未强化。结果显示,腮腺非上皮性良性肿瘤的MSCT表现出一定的特征性,多表现为位于腮腺浅叶,形态规则,边界清楚;脉管性病变形态多不规则,边界不清楚;颈部均无异常肿大淋巴结。MSCT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作用。

半月神经节射频治疗复发型三叉神经痛的显微外科治疗

王岩;王振海;王晓松;孙基栋;陈国强;左焕琮
科技导报. 2009, 27 (0918): 98-100.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277 KB)  ( 429 )
摘要 ( 1556 )
探讨了三叉神经痛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后复发病例三叉神经根部的变化和手术方式。回顾玉泉医院神经外科从2004年10月至2007年12月间行显微血管减压术和三叉神经感觉根选择性切断术治疗的152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对其中11例曾行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过的患者术中观测三叉神经根部的变化,并对其手术方式及疗效进行分析。11例射频复发病例中,5例行感觉根选择切断术,4例行微血管减压术+感觉根选择切断术,1例行单纯微血管减压术,1例行桥小脑角胆脂瘤全切除+感觉根选择性切断术。镜下解剖观察发现,三叉神经感觉根有周径变细的变化。再次开颅手术的在院有效率为100%,长期随访治愈率为80%。结果显示,射频治疗的无效和复发,与首次治疗时间、毁损的靶点及程度相关。半月节射频毁损术可改变三叉神经根的解剖结构,在选择切断时应予以注意。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对于射频治疗无效复发的病例也有良好的疗效。

全凭静脉麻醉下不同效应室浓度瑞芬太尼对罗库溴铵肌松作用的影响

赵秋华;朱俊峰;赵立波;郑侃
科技导报. 2009, 27 (0918): 101-103.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451 KB)  ( 445 )
摘要 ( 1373 )
评价瑞芬太尼对全凭静脉麻醉病人罗库溴铵肌松作用起效、维持和恢复时间的影响。选择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年龄25~55岁,ASA I或II级。随机分为4组(每组n=15),A组:不用瑞芬太尼;B组:瑞芬太尼效应室浓度2 ng/mL;C组:瑞芬太尼效应室浓度4 ng/mL;D组:瑞芬太尼效应室浓度6 ng/mL。每组靶控输注异丙酚全麻诱导的血药浓度均为3 ?滋g/mL。术中根据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调整异丙酚的效应室浓度,麻醉深度维持在BIS值为40~60。观察并记录静脉注射插管剂量(2×ED95)的罗库溴铵后各组病人肌松起效、维持和恢复时间。结果显示,4组病人的罗库溴铵的肌松作用起效、维持和恢复时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得出结论:全凭静脉麻醉中靶控输注瑞芬太尼与罗库溴铵没有协同作用,瑞芬太尼减少静脉全麻中肌松药用量的作用机制是中枢性的。

掌骨和指骨骨折治疗后致手指屈曲畸形原因分析

纪柳;李庆泰;刘沐青;于志军;梁波
科技导报. 2009, 27 (0918): 104-105.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213 KB)  ( 406 )
摘要 ( 698 )
为分析掌骨、指骨骨折治疗后出现手指屈曲畸形的原因,于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采用克氏针固定治疗掌骨和指骨骨折128例,其中掌骨骨折25例、近节指骨骨折37例,中节指骨骨折42例,混合性骨折24例。病例中,闭合性骨折38例,开放性骨折90例,均采用不贯穿关节交叉克氏针和斜行克氏针固定骨折,外固定均采用石膏包裹,其中指间关节屈曲位固定者53例,伸直位固定者75例,石膏固定3~4周。克氏针固定时间4~15周。随访3~8个月,出现近侧指间关节屈曲畸形,活动受限19例(15%)。结果显示,克氏针治疗掌骨和指骨骨折时常因躲避克氏针而采用屈曲手指位外固定,导致伸指肌腱主纤维带松弛位粘连,必然造成伸指时无力或不能伸展;再由于克氏针的贯穿造成韧带损伤,克氏针本身对指背筋膜的损伤都可能导致关节屈曲畸形。
综述文章

三轴SHPB岩石材料动力学特性试验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宫凤强;李夕兵;Jian ZHAO;叶洲元
科技导报. 2009, 27 (0918): 106-111.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588 KB)  ( 885 )
摘要 ( 1546 )
岩石材料的三维动力特性试验研究是岩石冲击动力学中很重要的一个领域,也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论述了三轴SHPB岩石力学试验机的研制情况,对各类试验机的特点进行了比较。综合分析了三轴SHPB试验相关研究文献,总结了一些共有规律:① 在围压一定的情况下,岩石的动态抗压强度会随着应变率的增加而增加,呈现出线性函数或者指数函数增加形式,并且脆性减弱,塑性显著增加;② 在应变率一定的情况下,岩石抗压强度会随着围压的增大而增大,线性关系比较显著;③ 岩石动静组合加载时,在轴压一定时,岩石的动静组合抗压强度会随着围压的增大而增大,呈现出近似线性增加趋势;在围压固定时,抗压强度随着轴向静压的增大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由于SHPB试验装置和岩石材料本身的特点,目前在一些基本问题上,如加载应力波形、试样尺寸要求等方面,还没有统一的试验规范要求,很多试验结果只能进行定性比较,无法在统一尺度上进行定量分析。最后,针对该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论述,指出尽快建立一套国际性的建议试验方法是将来的一个关键问题。

肿瘤相关性贫血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陶丹;李利亚
科技导报. 2009, 27 (0918): 112-115.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313 KB)  ( 621 )
摘要 ( 756 )
贫血是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与性别、年龄、肿瘤类型、分期、化放疗等有关。贫血可引起组织缺氧,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是影响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贫血程度与化疗疗效、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及耐药性密切相关。贫血患者常规化疗预后较差。低血红蛋白可使肿瘤组织放疗敏感性降低,是放疗患者预后差的独立预后因素。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病因是多样的,包括肿瘤自身因素、治疗因素及营养因素等。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使用是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主要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改善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肿瘤化放疗的疗效。随着中医对肿瘤相关性贫血认识的不断深入,中医药在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学术聚焦

中国医务工作者从业状况调查

张新庆;王洪奇;陈晓阳
科技导报. 2009, 27 (0918): 118-119.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185 KB)  ( 446 )
摘要 ( 632 )
科技评论

现代科学的利器——电子显微镜的发明

潜伟
科技导报. 2009, 27 (0918): 120-120.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154 KB)  ( 563 )
摘要 ( 652 )

科研与市场脱节问题的解决之道

冯广平
科技导报. 2009, 27 (0918): 121-121.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179 KB)  ( 428 )
摘要 ( 649 )

全球变暖:游走于科学、政治之间的发现

潘睿
科技导报. 2009, 27 (0918): 122-122.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162 KB)  ( 356 )
摘要 ( 548 )

2009年18期·图书推介·

陈广仁
科技导报. 2009, 27 (0918): 123-123.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182 KB)  ( 333 )
摘要 ( 564 )

2009年18期·读者之声·

李娜
科技导报. 2009, 27 (0918): 124-124.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530 KB)  ( 265 )
摘要 ( 570 )
主编心语

年轻科研人员如何走向成功(22)——欺诈

冯长根
科技导报. 2009, 27 (0918): 125-125.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375 KB)  ( 405 )
摘要 ( 542 )

科技社团与学术交流(5)

宁方刚
科技导报. 2009, 27 (0918): 125-125.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375 KB)  ( 310 )
摘要 ( 590 )
走向职场

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中若干问题的探讨与建议

方锦清
科技导报. 2009, 27 (0918): 126-126.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169 KB)  ( 361 )
摘要 ( 575 )

博士新生:正视压力,积极面对

李成
科技导报. 2009, 27 (0918): 127-127.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147 KB)  ( 347 )
摘要 ( 600 )

2009年18期·科技人才招聘·

岳臣
科技导报. 2009, 27 (0918): 128-132.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415 KB)  ( 366 )
摘要 ( 558 )

2009年18期·全球招聘新闻·

责任编辑 吴晓丽
科技导报. 2009, 27 (0918): 133-37.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952 KB)  ( 244 )
摘要 ( 543 )
版权所有 © 《科技导报》编辑部    京ICP备14028469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科技导报社 邮编:100081
电话:010-62138113,传真:010-62138113 电子信箱:kjdbbjb@cast.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