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 第27卷, 第0915期 刊出日期:2009-08-13
  

  • 全选
    |
    卷首语
  • 陆埮
    . 2009, 27(0915): 3-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特别栏目
  • 责任编辑 李娜
    . 2009, 27(0915): 8-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封面图片说明
  • 本刊记者 苏 青;朱 宇
    . 2009, 27(0915): 8-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半月科技风云
  • 杨书卷
    . 2009, 27(0915): 9-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特别栏目
  • 责任编辑 李娜
    . 2009, 27(0915): 1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本刊记者 李娜
    . 2009, 27(0915): 1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责任编辑 宁方刚
    . 2009, 27(0915): 12-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责任编辑 代丽
    . 2009, 27(0915): 14-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责任编辑 吴晓丽
    . 2009, 27(0915): 15-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责任编辑 代丽
    . 2009, 27(0915): 16-1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责任编辑 朱宇
    . 2009, 27(0915): 17-1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黄少鹏
    . 2009, 27(0915): 18-1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本刊专稿
  • 舒逢春;郭丽;刘敏;郑为民;王伟华;叶其欣;艾力·玉苏甫;近藤哲朗;市川隆一
    . 2009, 27(0915): 19-2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2009年7月22日上午发生的日全食是21世纪全食持续时间最长的日全食,跨越了中国北纬约30°的广大地区,为研究太阳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会。上海位于此次日全食带中心线附近,为此,上海佘山站、乌鲁木齐南山站和日本鹿岛站开展了VLBI联合观测实验。与此同时,TEC测量还配合使用了GPS观测站。本文介绍了此次日全食观测实验的背景、测量方案、观测实验详情和数据处理流程。根据相关处理结果,利用二维条纹搜索方法在上海-乌鲁木齐基线获得了优质干涉条纹,预示着VLBI测量取得成功。对单站GPS数据的初步分析表明,日全食食甚时刻TEC值存在快速下降。此次观测实验预期将首次获得电离层TEC变化的VLBI实测结果,并开展VLBI与GPS测量结果的比较研究。
  • 李娟;沈志强
    . 2009, 27(0915): 25-3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越来越多的观测证据表明,位于银河系中心的致密射电源Sgr A*是一个质量约为400万个太阳质量的超大质量黑洞。本文介绍在射电、毫米/亚毫米、近红外、X射线波段对Sgr A*的光变观测和理论研究进展。自1974年被射电干涉测量发现伊始,Sgr A*就被检测到时标从天到年不等的射电光变,随着新的观测设备的出现和观测技术的发展,天文学家先后在所有的对银河系中心可观测波段上检测到了Sgr A*的光变,包括在毫米/亚毫米波段的时标为小时的快速光变,近红外波段上时标不到1 h的显著光变,以及空间X射线卫星记录到的幅度变化几十倍以上的巨大耀变。这些光变观测数据可以用于估算产生Sgr A*耀变辐射的区域范围(假设光变是由整个源产生的,辐射区域的尺度l与光变时标τ之间存在线性关系l≤cτ),并对Sgr A*辐射机制研究提供了间接的限制。近年来开展的一些多波段联测显示,近红外和X射线光变是同步发生的,并且都比射电和毫米波光变先出现,这类时间延迟支持Sgr A*光变的绝热膨胀理论模型。但目前成功的多波段耀变观测非常有限,如何获得从射电厘米波到X射线的Sgr A*光变间的内在关联将是未来几年中Sgr A*光变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
  • 研究论文
  • 林久銮;周文静;吴逊;张光明;田宏;罗阳;王东明;宋宪成
    . 2009, 27(0915): 35-3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探讨颅内电极监测在磁共振(MRI)诊断阴性难治性儿童额叶癫痫手术中的应用。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08年8月期间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癫痫中心科收治的40例儿童额叶癫痫病例。根据患儿发作的症状及头皮脑电图特点,对可疑的癫痫灶起源区植入颅内电极,行皮层脑电图(ECoG)监测,定位癫痫灶及功能区。结果显示,40例中单纯前额叶切除12例,前额叶切除加局限性皮层切除或/及皮层热灼8例,局限性皮层切除加皮层热灼7例,前额叶外侧切除加局限性皮层切除或/及皮层热灼7例,前额叶内侧切除加局限性皮层切除或/及皮层热灼6例(其中3例加胼胝体切开)。无手术死亡率和严重并发症。随访20个月到36个月,手术后疗效按Wilson标准评判,优良率为80%,其中8例(20%)癫痫发作完全消失;14例(35%)癫痫发作次数显著减少;10例(25%)癫痫发作程度减轻;8例(20%)无明显改善。由此得出结论:应用颅内电极进行精确致痫灶和功能区定位后,制定个体化治疗计划,选择前额叶切除、局限性皮层切除、皮层热灼、胼胝体切开,或根据需要联合两种或多种术式是治疗MRI阴性难治性儿童额叶癫痫的有效方法。
  • 祁冰;宋家欣;杨琳;吴效科;侯丽辉
    . 2009, 27(0915): 39-4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从基因水平分析隐丹参酮对胰岛素抵抗卵巢颗粒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猪卵巢颗粒细胞作为体外研究对象,利用磷酯酰肌醇-3激酶(PI-3K)特异性抑制剂——沃曼青霉素人工诱导猪卵巢胰岛素抵抗的细胞模型,以0.02 g/L隐丹参酮进行干预,继续培养48 h后,以Trizol法提取总RNA,采用猪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隐丹参酮组与沃曼处理组相比,共筛查出42个差异基因,其中22个基因表达下调,20个基因表达上调。研究表明,隐丹参酮可以通过调节多个基因、作用多个信号途径来改善胰岛素抵抗卵巢颗粒细胞的状态。
  • 张艳萍
    . 2009, 27(0915): 44-4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作为第三代疫苗,核酸疫苗具有易操作、低成本等优点,但是其内在危险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排除,在其制备过程中可能掺入的细菌内毒素就是影响因素之一。细菌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外膜结构中的脂多糖,体内释放后会引起发热、休克等多种病理变化。国外已有体外实验证明内毒素会对小鼠的生殖系统产生影响,本研究旨在通过在体实验探讨内毒素对免疫小鼠的存活率和产仔率的影响。采用常规方法(碱裂解法)、试剂盒2种方法,提取2种pCR3.1-Sry质粒(2种质粒的区别在于是否去除内毒素,其浓度和纯度均经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和控制),作为核酸疫苗对小鼠进行免疫;全程统计免疫小鼠的存活率和产仔率,同时注射灭菌ddH2O作为对照。分子生物学实验结果显示,所制备疫苗具有适宜的浓度和较高的纯度;免疫实验和数字统计结果显示,未去除内毒素实验组小鼠较去除内毒素组的存活率由93%下降到84%、产仔率由87.5%下降到35.7%,而去除内毒素组却与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总之,核酸疫苗制备过程中掺入的细菌内毒素会对免疫小鼠造成较大不良影响,特别是生殖系统,体现在产仔率大幅降低。
  • 陈杰;周鼎武
    . 2009, 27(0915): 48-5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真实砂岩微观孔隙模型实验,对储层内油、水两相流体的微观渗流机理进行模拟,以求更深层次地了解研究区延长组砂岩储层的微观非均质性及其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分析认为,研究区延长组储层的微观非均质性很强,且存在储层物性越好,其微观非均质性越强的特点,成岩作用和孔隙结构是影响微观非均质性的主要因素。实验表明,微观非均质性是影响水驱油效果和剩余油形成的内因。在充分认识研究区延长组砂岩储层4种主要孔隙类型的基础上,根据实验结果,建议相应地制定3类注水开发方案,剩余原生粒间孔隙型和次生溶蚀孔隙型归为一类,微裂缝型一类,自生矿物晶间微孔隙型一类。
  • 宋璠;侯加根;刘钰铭;苏妮娜;薛建军;李淑静;徐芳
    . 2009, 27(0915): 52-5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羊三木油田低阻油层,综合地质、钻井特征,对低阻油层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区低阻油层主要是由于薄层、高束缚水饱和度储层引起。针对羊三木油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区域构造对比法、自然电位减少系数法等低阻油层定性评价方法和针对高束缚水饱和度的双水法、针对薄层处理的高分辨率处理技术等定量评价方法。
  • 王学武;杨正明;时宇;李海波
    . 2009, 27(0915): 56-5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低渗透岩芯孔喉细小,孔隙结构复杂,人造微观孔隙模型很难真实反映其微观孔隙结构。本研究利用真实岩芯,以去氢煤油为模拟油,利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油水两相渗流规律,揭示了排驱和吸入过程的束缚水、残余油和采出油在不同孔隙中的分布,讨论了其形成机制,定量研究了驱替过程中渗吸作用的程度。结果表明,随着孔隙半径的增大,孔隙中束缚水饱和度逐渐降低,大于0.1 μm的孔隙空间是低渗透储层主要的储集空间,而残余油主要分布在中小孔隙,并且低渗透储层渗吸作用明显。本研究丰富了核磁共振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 陈伟;莫海鸿;陈晓斌;陈乐求
    . 2009, 27(0915): 59-6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经验方法确定的桩侧极限摩阻力结果存在较大误差。选取广州新电视塔C区的4个挖孔桩底基岩进行混凝土短柱和基岩摩擦试验,对桩在受压、受拉不同应力状态下的摩擦力进行分析,获得桩和岩层摩擦承载力指标。试验研究表明,桩和围岩摩阻力在不同受力状态下表现出不同性质,抗压摩阻力特征值普遍大于抗拔摩阻力特征值。定义了抗拔分项系数γ作为抗拔力计算安全储备,建议γ为1.7~2.0,试验研究成果可为重大工程提供参考。
  • 钟正强;彭振斌;彭文祥
    . 2009, 27(0915): 64-6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剪切强度预测是岩体稳定性分析的重要内容,为了采用Hoek-Brown非线性准则描述岩体的剪切强度参数,利用理论推导和数值拟合的方法,探讨了Hoek-Brown参数到Mohr-Coulomb参数的转换过程,并分析了非线性准则中各个参数对于剪切强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大量数据拟合回归的方法可确定剪切强度参数与Hoek-Brown准则参数之间的关系;随着地质强度指标GSI的增大,岩体的剪切强度参数c和?准均不断增大,黏结力较内摩擦角对于岩体地质强度指标的变化更为敏感;二者随mi的变化幅度均不大,GSI对于岩体强度的影响大于mi。
  • 程兴新;王选仓;唐娴
    . 2009, 27(0915): 67-7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冰冻地区在路基加宽时,原有路基的水温状态发生较大变化,如果不改变原有路基的水温状态,在新旧连接部会出现各种路基路面病害。根据加宽路基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水温状态,划分成开始阶段、积水阶段、冰冻阶段、含水量饱和阶段、完全融冻阶段5个阶段,采用土的基本渗流理论,推导出从旧路基流入加宽路基的过剩水量计算公式,提出改善加宽路基水温状态的措施,为加宽路基的设计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
  • 葛斌;孟祥瑞
    . 2009, 27(0915): 71-7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概念格是数据分析与知识提取的一种有效工具,具有精确性和完备性等特点。目前,基于概念格的分类规则提取算法很多,但在提取到规则的数量上和规则的形式上并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针对基于概念格的分类规则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在改进内涵缩减的增量式计算方法基础上给出了基于内涵缩减的确定的分类规则和近似的分类规则的提取方法,通过有效限制计算内涵缩减的节点的范围降低了内涵缩减的计算规模,利用分类规则基,降低了需要计算的分类规则的数量,提高了分类规则的提取效率。为验证本研究提出分类关联规则的挖掘方法,用C++实现了上述算法。测试结果表明,本文给出的算法是有效的。
  • 王殿君;任福君;兰云峰;赵丽杰;姜永成
    . 2009, 27(0915): 76-7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采用几何法进行室内移动机器人定位,提出了基于有源射频识别(RFID)信号强度测距方法。分析了无线信号传播的特点和无线信号强度指示(RSSI)测距的原理,建立对数-常态分布传播损耗模型。采用有源RFID的HR-6020C读写器和WS-HT06电子标签构建实验系统,其中读写器作为基站固定于一点,电子标签作为移动节点时刻发送信号,通过实验得到距离与RSSI值关系曲线,利用有源RFID系统对理论模型中的参考点信号强度和比例因子进行标定,并分析了测距精度。影响测距精度的因素主要包括标签的位置、数量和实验环境等。根据确定的传播损耗理论模型进行了测距实验,结果表明,在3 m范围内测距最大偏差为41.68 cm,这为基于RFID的室内场馆移动机器人定位提供了依据,可以满足机器人的定位精度要求。
  • 徐芸芸;张 韬;李争鸣
    . 2009, 27(0915): 80-8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在玻璃基片上制备了高度C轴择优取向的纳米氧化锌(ZnO)薄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退火热处理温度对ZnO薄膜形貌、结构和内应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热处理可以明显改善薄膜的结晶质量,薄膜的晶粒变得致密,尺寸也变得均匀;(002)衍射面的晶面间距和内应力均低于未经热处理的样品;当温度高于450℃以后,薄膜的致密度反而下降,部分晶粒异常长大,随着退火温度的逐渐升高,ZnO薄膜(002)衍射面的晶面间距和内应力先减小,到450℃达到最小值,后又逐渐增大,可见450℃热处理后,薄膜的表面形貌、结构和内应力均得到很大的改善。
  • 玉宇;童节娟;刘涛;赵军;张阿玲
    . 2009, 27(0915): 83-8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概率安全评价(PSA)常用的技术手段是事件树(ET)结合故障树(FT)的分析方法,由于ET/FT都是以布尔逻辑为基础的静态分析技术,对于事件发生时间不同所引起的事故进程的变化缺乏足够的处理能力。然而,事件发生的准确时间对确定事故情景的发展有时是十分关键的。本研究针对压水堆核电厂丧失主给水后辅助给水系统失效时间对事故进程的影响,采用可靠性框图和事件树方法,分阶段对该事故序列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此事故进程中,提高操纵员执行U1规程的可靠性有利于降低本事故情景下发生堆芯损坏的可能性。简要分析了该方法的适用性。
  • 马卫武;孙政;雷先鹏;尹政;李立清;刘小燕
    . 2009, 27(0915): 87-9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分析铁路客运站经济效益和旅客舒适度的影响因素,确定输出指标,以铁路客运站的各种能耗因素作为输入指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进行线性规划求解,得出了客运站的总体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相对排序,提出了使非DEA有效的客运站达到DEA有效的途径。并通过比较各有效客运站能效的横切效率的大小,得出所有客运站能效利用情况的最终排序。对铁路客运站能效提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为改进和提高铁路运输质量和增强铁路运输的综合竞争力提供参考依据。
  • 吴中伟;潘智勇;梁立;刘元坤;焦清介
    . 2009, 27(0915): 92-9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银纹化是颗粒增韧聚苯乙烯(PS)的一种主要机制。在已有研究基础上,选取独立的弹性体颗粒单元,将空穴嵌入到基体材料中(空穴用圆孔表示),其直径、间距与银纹面内空洞、微纤的直径相同,采用有限元法模拟了应变为1%时增韧PS的银纹化过程。结果表明,银纹首先在弹性体赤道面附近萌生,并向切向方向扩展。随着载荷的不断增加,微纤长度增加。此时,弹性体赤道面附近的微纤首先达到断裂的临界值,最终导致银纹转化为裂纹。这一过程中,微纤增长方向与载荷方向存在一定的夹角。这与实验现象吻合。而在?兹=30°弹性体外附近,由于弹性体的变形牵动,区域内的分子链发生收缩变形,从而导致材料收缩。
  • 尹向宝;李晓萍
    . 2009, 27(0915): 97-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铒镱共掺系统的能级结构和相关跃迁的基础上,根据速率方程和传输方程,建立了EY-CDWA的增益模型,给出了EY-CDWA的增益公式,对增益特性进行了模拟,并对影响放大器增益的波导长度及泵浦功率等相关条件进行了优化。模拟计算中建立了参数优化方案,实现了放大器泵浦波长、泵浦功率和增益的同步优化,得到最佳长度下的最大增益,该理论模型应用于实际制作的Yb-Er共掺Al2O3光波导放大器,结果与实验数据相符。
  • 徐 晶;张秋杰;单 净;姜 萍
    . 2009, 27(0915): 101-1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利用小波奇异点进行故障检测无法克服噪声影响的不足,提出采用Lipschitz指数熵作为特征进行故障检测。该方法以信号在小波域上分解形成的Lipschitz指数谱向量的熵值作为故障的诊断特征,建立了基于Lipschitz指数熵的故障检测模型,并提出了基于粒子群优化的特征阈值选择方法。将该方法同基于小波能量谱、小波包能量谱熵特征和小波奇异点检测的方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采用Lipschitz指数熵作为特征都能有效克服噪声影响,在检测时间及检测率上较另外3种方法有显著提高。
  • 李建政;王硕;郑国臣;蒋凡
    . 2009, 27(0915): 104-1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前,评价有机废水发酵法生物制氢系统产氢效能的指标,一般采用挥发性悬浮固体(MLVSS)与总悬浮固体(MLSS)的比值(MLVSS/MLSS)、MLVSS的比产气(氢)速率及COD去除率等参数,但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为寻求评价发酵制氢活性污泥系统产氢效能的合理指标,以脱氢酶检测的碘硝基四唑紫(INT)法为基础,以发酵产氢系统的絮状活性污泥为样品,确立并优化了INT-比脱氢酶活性的检测与计算方法,并对比脱氢酶活性与发酵制氢系统的产氢效能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INT-比脱氢酶活性检测的适宜条件是:在容积为10 mL的离心管中,先后加入一定浓度的污泥样品0.3 mL、19.8 mmol/L INT溶液1 mL、pH 5 乙酸钠缓冲剂1.5 mL,45℃暗处振荡反应30 min;反应终止剂选用98%的浓硫酸,萃取溶剂为无水乙醇,438 nm测定吸光度;检测污泥样品(MLVSS,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可以在3.5~12.5 g /L范围内选定。絮状发酵产氢活性污泥的INT-比脱氢酶活性与比产氢速率非常高度相关,可以客观准确地反映厌氧生物制氢系统污泥的产氢活性。
  • 综述文章
  • 袁宇辰;刘冉;刘静
    . 2009, 27(0915): 109-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现代医学影像诊断、血液检测技术在疾病诊断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尚难对人体内任意目标组织实施在位检测,这导致目前诊断准确性较高的医学案例多为晚期患者。而鉴于其低损伤性及较高的准确性,微创诊断有可能弥补一般检测技术的这一缺陷。本文回顾和论述了现代微创诊断医学技术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当今微创诊断的类别和应用,剖析了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并结合微/纳米技术的发展对此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论述。不难看出,较之无创与有创诊断方式,微创在体诊断技术既具备前者对患者造成最小损伤的优点,又具有后者在早期诊断中较高的准确率。对微创诊断医学技术的全力探索,将促成一系列新的相关研究的突破,使该技术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 责任编辑 王士泉
    . 2009, 27(0915): 116-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特别栏目
  • 责任编辑 代丽
    . 2009, 27(0915): 117-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学术聚焦
  • 廖慧敏;吴 超;李孜军
    . 2009, 27(0915): 118-11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科技评论
  • 王飞跃
    . 2009, 27(0915): 120-12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于 非
    . 2009, 27(0915): 122-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责任编辑 陈广仁
    . 2009, 27(0915): 123-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特别栏目
  • 严纯华;马臻
    . 2009, 27(0915): 124-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主编心语
  • 冯长根
    . 2009, 27(0915): 125-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特别栏目
  • 责任编辑 宁方刚
    . 2009, 27(0915): 125-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走向职场
  • 吕群燕
    . 2009, 27(0915): 126-12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张 军;程基伟
    . 2009, 27(0915): 127-12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责任编辑 岳臣
    . 2009, 27(0915): 128-13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责任编辑 吴晓丽
    . 2009, 27(0915): 133-13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论文
  • 责任编辑 代丽
    . 2009, 27(0915): 139-14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