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 第22卷, 第0407期 刊出日期:2004-07-10
  

  • 全选
    |
    气候变化及应对策略
  • 秦大河
    . 2004, 22(0407): 4-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近百年来,地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我国的气候变化趋势与全球气候变化的总趋势基本一致。近50年的气候变暖主要是人类使用化石燃料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造成的。现有的预测表明,未来50~100年全球和我国的气候将继续向变暖的方向发展。国际上,目前《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正在就如何减缓这种气候变暖的趋势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进行谈判。本文依据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与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说明气候变化的事实与未来的可能变化,阐述冰冻圈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进而说明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分析气候变化给我国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并提出对策建议。
  • 王绍武;罗勇;赵宗慈;董文杰
    . 2004, 22(0407): 8-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对美国国防部“秘密报告”中全球变暖可能导致严寒的理论根据和现实可能性作了分析,指出由于气候变暖、极冰融化影响大洋的环流,进而影响全球气候;这样的事件在历史上曾有多次发生。但目前还不能说已经开始发生这样的过程,而且没有这样的先兆。因此,到2020年,发生“秘密报告”中所提出来的情景的可能性很小,但是不排除在更长时间发生某种气候突变的可能性,所以加强对气候突变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 论文
  • 翟盘茂;章国材
    . 2004, 22(0407): 1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回顾了国际上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研究的基本成果,重点讨论了我国旱灾、暴雨洪灾、高温热浪、霜冻、低温冷害和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的变化特点。指出:在过去50多年气候明显变暖的背景下,华北、西北东部和东北东部随着降水量的减少,降水日数也显著减少,干旱化倾向十分明显;长江流域的强降水过程明显趋于增多,发生洪涝灾害的频率也趋于增加。气候变暖最显著的影响之一是无霜期显著增加。虽然在过去50多年中我国沙尘暴发生频率和范围总体趋于减少,但由于持续干旱的影响,使得1998年以来又出现沙尘暴增加的势头。
  • 任国玉;徐影
    . 2004, 22(0407): 15-1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全球气候正经历着明显的变暖过程。本文总结了国内外气候变化研究的主要发现,特别对国内近几年的研究和评估结果做了简要介绍。研究发现,无论是观测到的过去变化,还是预估的未来趋势都表明,中国地表气温的增暖均比全球或北半球明显。但是,目前还不能对过去气候变化的原因给出明确的解释,对未来气候趋势预估的可靠性也还比较低。如果过去50年的气候变化确由增强的温室效应引起,同时预估的未来趋势也是可信的,那么人为引起的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就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必须给予更严肃的考虑。
  • 张培群;李清泉;王兰宁;刘益民;史学丽;吴统文
    . 2004, 22(0407): 17-2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动力气候模式是目前国际上开展气候预测的主要工具。经过8年多的研制和发展,国家气候中心已建立起第一代动力气候模式预测业务系统,并以此为平台,形成了一套包括月、季节到年际时间尺度的模式预测业务。20年历史回报试验和1年多的试验性业务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对东亚区域的季节预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其预测结果已经成为我国短期气候预测业务的重要参考信息。
  • 张强;高歌
    . 2004, 22(0407): 2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根据近50年来旱涝灾害灾情统计资料,分析了我国干旱、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统计结果表明:近50年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国降水呈现南方偏多、北方偏少的变化趋势,致使我国干旱灾害发生频率增加的同时洪涝灾害也不断增加,农作物受灾和成灾面积增加趋势明显,损失日趋严重。此外,为做好防灾减灾服务,及时向政府有关单位提供旱涝监测实况信息,国家气候中心自1995年开始开发了实时逐日旱涝监测预警系统。该系统利用全国600个基本气象站点的降水量、气温、湿度等气象观测资料和未来7天降水预报资料进行统计,确定气象干旱监测、预警指标,并结合气象部门农业气象站土壤湿度监测资料和卫星遥感干旱监测结果,发布《中国旱涝气候公报》,为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服务。
  • 朱艳峰;翟盘茂;张秀芝
    . 2004, 22(0407): 25-2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利用2003年国家气象中心提供的再分析资料以及台站降水资料,诊断分析了2003年我国东部地区汛期降水和东亚夏季风的活动特点,并对二者之间的联系进行讨论。结果表明:(1)2003年南海夏季风于5月第5候在南海南部建立,6月第1候全面爆发,比常年偏晚,南海夏季风强度也比常年偏弱;(2)该年夏季,副热带高压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强度强、位置偏西,其中从6月下旬至7月中旬,副热带高压的位置稳定少变,其北脊线位于25oN附近,且副高位置偏西,这导致了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高温少雨。这个阶段副热带高压西侧的南风气流将南海地区的水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淮河流域,是淮河流域强降水过程水汽的主要来源。
  • 数字矿山
  • 吴立新;朱旺喜;张瑞新
    . 2004, 22(0407): 29-3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空间信息技术、数字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智能化技术飞速发展,给传统采矿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造机遇和发展挑战。近年,国际上发达采矿国家已纷纷利用数字信息技术来改造和提升其采矿业,不仅变革了传统矿业沿袭百年的生产工艺和组织管理模式,而且极大地提高了矿山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水平。本文结合中国科协第86次青年科学家论坛成果,介绍数字矿山概念与框架、数字矿山核心理论与关键技术以及数字矿山战略实施对策与方案,希望籍此促进我国数字矿山研究与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
  • 论文
  • 陈建宏;周科平;古德生
    . 2004, 22(0407): 32-3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CAD市场和技术两方面探讨新世纪CAD的发展趋势,对采矿CAD技术研究现状进行评述,提出国内采矿CAD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意见;通过评述可视化技术发展,提出开发可视化集成采矿CAD系统的基本设想,对可视化集成采矿CAD系统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探讨,并介绍了作者开发采矿CAD的经验和体会。
  • 数字矿山
  • 张锦
    . 2004, 22(0407): 35-3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数字矿山的内涵、外延和信息资源规划体系进行了全面的论述,通过信息资源规划揭示数字矿山建设的必要性、方法体系和应用,提出应在矿山范围内建立一个统一的矿山信息模型,用以描述矿山全部有用的静态和动态信息,最终构造基于XML和GML的中国矿山cmXML或cXMML标准体系。
  • 高技术
  • 尚雅玲;胡昌振
    . 2004, 22(0407): 37-3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实现“积极防御、综合防范”的前提是建立与维持计算机网络空间的信息优势。本文提出了网络信息安全保障模型,探讨了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组成要素及管理模式,并采用IPIB原理与方法,探讨了基于战场感知与认知(DBA/DBK)的网络空间安全态势感知技术的建立途径。
  • 姜冰;程旭锋;郭辉
    . 2004, 22(0407): 39-4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工业设计以应用和创新为根本,围绕着努力改善和提升人的生活品质这个中心,不断探索新的设计来改变人的生活方式。本文主要探讨微技术的出现为工业设计带来的冲击与变化,对基于微技术的工业产品设计这一新领域进行前瞻性研究;阐述了什么是微观设计,以及设计者应如何应对等问题。
  • 论文
  • 姚士谋;王成新;解晓南;
    . 2004, 22(0407): 42-4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选择科学的城市化模式,对于充分发挥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尽快实现中国现代化强国之梦具有重大意义。考察1800年至今200多年的城市化历史可以看出,世界城市化模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迅速转变;反思建国后50多年的城市化进程,却发现中国仍然热衷于粗放型发展模式,在巨大成就的背后隐藏着严重的问题。在21世纪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城市主题的今天,中国城市化模式的转型成为大势所趋。分析城市化进程中质量和数量的辩证逻辑关系,可以确定:在新世纪,中国的城市化不仅应有量的适度发展,更应该实现质的飞跃;城市化应该走数量与质量并重的集约型多元化发展模式,以借助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发展,借助城市综合竞争实力的提高使中国经济屹立于世界之林。
  • 张志英;张彦通
    . 2004, 22(0407): 46-4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工程认证制度是当前国际先进的专业执业资格管理制度。工程认证制度的建立和形成,是一个国家专业认证制度成熟和完善的标志之一,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国际竞争力。从我国现有的情况来看,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工程认证制度。本文旨在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专业认证制度的有效途径。
  • 谭浩;贾自艳;史忠植
    . 2004, 22(0407): 48-5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决对新闻文档人工分类繁琐的问题,本文采用文本挖掘方法对新闻专题进行组织和生成,对新闻事件进行探测与跟踪,然后进行相关新闻专题的归纳。本文还特别对生成的新闻事件如何进行组织和管理,以及得到专题事件的来龙去脉,做了较为详尽的描述,同时对新闻事件的检索方法做出了一些探索性的工作。
  • 科研管理
  • 杨蕴石;徐枞巍
    . 2004, 22(0407): 51-5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目前国际上比较著名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CreditMetricsTM、KMV系统、CreditRisk+、CreditPort鄄folioView及其方法进行了一系列比较,研究了模型建立的理论基础以及模型之间的相互关系,阐述了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技术和方法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这4个新型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框架和思路,将对我国金融机构信用风险管理提供有益借鉴。
  • 论文
  • 姚卫新;黄丽华
    . 2004, 22(0407): 54-5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数据是信息时代的重要资源,智能数据分析为发掘它自身的价值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异常数据却给智能数据分析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提出了异常数据的管理方法,包括不同类型异常数据的分类方法、蕴知性异常数据的筛选方法、从源头上减少噪音性异常数据的方法,以及当前对异常数据进行研究所必须采取的措施。
  • 李爱喜;罗剑朝
    . 2004, 22(0407): 56-5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我国目前农地金融制度体系存在的有关制度缺陷,提出了建立农地金融制度的基础制度:(1)改革农地经营方式,明确农村土地所有权,稳定土地承包权,促进农地使用权合理流转,健全土地产权法规;(2)采用避免风险、控制损失与转嫁风险等措施,防范农地金融风险;(3)建立科学的农地评估体系,提高评估从业人员素质,正确处理政府、评估师协会、评估机构和评估师的关系,促进评估机构开展公平竞争,允许国外土地评估机构进入中国评估市场。
  • 农业
  • 刘军彦;霍学喜;刘军仓
    . 2004, 22(0407): 59-6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自1990年以来,“公司+农户”模式已经在我国得到了大力发展,带动了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但通过对陕西省乾县“公司+农户”模式的实地考察,发现农户存在着严重的融资瓶颈。对此,本文提出发展产业投资基金、促进龙头企业上市、建立“公司+农户+银行”模式等方法来扩大农户融资渠道,从而促进“公司+农户”模式的健康发展。
  • 科技动态
  • 本刊
    . 2004, 22(0407): 61-6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6月1日,著名考古学家邹衡教授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陕西省岐山县周公庙遗址西周大型墓地的发现,从学术价值上说,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堪称第一的最重大的考古发现。”●新华网东京6月3日电,日本九州大学鹿内利治副教授和奈良尖端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田坂昌生教授发现了在植物生长合成能量的反应路径中对光合作用发挥重要影响的物质,这有助于通过基因技术培养优良品种。●6月5日新浪科技讯,清华大学和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用纳米碳管取代钨丝的新型灯泡,从而在节省用电和亮度方面都远远超过了传统的灯泡。●世界上第一枚翼龙胚胎化石在中国辽西热河生物群被我国古生物学家汪筱林、周忠和博士发现。
  • 论文
  • 崔彬
    . 2004, 22(0407): 62-6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农产品市场激烈的竞争,对已逐渐分工细化的农产品产销链提出了重新整合的要求,农产品产销链的重新整合也就是产销链的组织化过程。本文对农产品产销组织化的必要性、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差异以及实现农产品产销组织化的途径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