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在线办公系统  

在线期刊
· 最新录用
· 当期浏览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 按学科浏览
· 按栏目浏览
· 组合浏览
· 特刊、专题
· 高被引文章
· 下载排行
· 点击排行
· 订阅目录
· 推荐给朋友
友情链接
·
·
·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
当日访问总数:
当前在线人数:
   科技导报
2004年 22卷 0402期
刊出日期:2004-02-10

论文
资源环境
科研管理
科学哲理
论文
新书评介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经济
科技动态
农业
选择 | 合并摘要
工程技术

渭河下游渭南入黄段的防汛抗洪——兼论应废弃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

向华龙;沈珠江
科技导报. 2004, 22 (0402): 3-5.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177 KB)  ( 579 )
摘要 ( 370 )
本文分析了2003年渭河大洪灾的原因和渭河下游渭南入黄段防汛抗洪的形势;指出控制和降低潼关高程是渭河下游防洪的关键性措施,同时还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兴建防洪系统工程,对渭河中下游展开全面的综合治理;力主建设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配套的“借渭通黄”工程———可为渭河的冲淤治理做出重要贡献;着重剖析了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利弊,认为其发电等效益远不足以补偿其带给渭河人民的灾难性损失,应当选择适当时机予以废弃。
论文

三峡工程的优化

杨力行
科技导报. 2004, 22 (0402): 6-8.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400 KB)  ( 189 )
摘要 ( 378 )
洪水的随机性,加上人类认识自然规律的局限性,决定了三峡工程的风险不可能完全避免。为此,必须从排沙、防洪、发电等方面对三峡工程予以优化,尽最大努力减轻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

利用模式生物果蝇研究人类心脏发育的基因调控

吴秀山
科技导报. 2004, 22 (0402): 20-22.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543 KB)  ( 382 )
摘要 ( 402 )
心脏病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第三号杀手”。研究表明,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控制心脏发育的基因产生突变,或是由这些基因的时空表达失误引起的。果蝇由于具有其它模式生物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再一次成为心脏发育和基因功能研究的先驱;与此相关的研究成果使心脏发育的基因调控研究取得“零”的重大突破,从而推动了脊椎动物心脏发育基因控制研究的迅速发展。目前,对于人类心脏早期发育的调控机制仍知之甚少,本文讨论了利用果蝇模型研究人类心脏早期发育基因调控的优点与不足。

突破性技术创新对实现技术跨越的作用研究

赵明剑;司春林
科技导报. 2004, 22 (0402): 32-36.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278 KB)  ( 239 )
摘要 ( 380 )
本文通过历史实例分析总结了一些典型企业的技术跨越主导技术类型:持续性技术和突破性技术;认为突破性技术创新是实现技术跨越的必然选择并日显重要;探讨了基于不同类型突破性技术创新实现技术跨越的企业技术发展战略选择,并进行了相对应的行业分析。

论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

吴新颖
科技导报. 2004, 22 (0402): 40-42.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569 KB)  ( 670 )
摘要 ( 341 )
课程设置对研究生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极为重要,本文从科学技术、社会发展和培养目标3方面论述了研究生课程设置的依据,并分析了美、德、日3国的研究生课程设置情况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我国农民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及其发展政策研究

陆迁;姜志德;赵凯
科技导报. 2004, 22 (0402): 46-48.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386 KB)  ( 434 )
摘要 ( 363 )
农民是农业和农村的主体,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在提高包括占人口70 %的农民素质,核心是对农民进行职业教育。本文对新时期我国农民职业教育的定位、目标、分类运作体系、组织实施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就发展我国农民职业教育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印楝、印楝杀虫剂与生态环境

张志祥;程东美;田永清;徐汉虹
科技导报. 2004, 22 (0402): 56-58.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262 KB)  ( 1047 )
摘要 ( 1044 )
印楝是一种耐旱速生的亚热带或热带树种,是世界公认的优秀生物农药。它不易受病虫危害,是防风固沙、改良水土和治理生态环境的优良树木。印楝杀虫剂无残留,可减缓害虫的抗药性,对脊椎动物的毒性极低,对鸟类、鱼类、蜜蜂、蚯蚓等非靶标生物安全,对捕食性蜘蛛、捕食性蟋蟀、捕食性甲虫、寄生蜂等害虫天敌无明显的毒性,在环境中无残留,是用于蔬菜、果树、茶叶等作物的理想农药

生物学的性格:顶天立地与纵横捭阖——推荐《基因组:人种自传3章》

王一方
科技导报. 2004, 22 (0402): 62-62.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84 KB)  ( 263 )
摘要 ( 438 )
我的专业背景是医学,业余时间研究医学人文,因而对马特·里德利的《基因组———人种自传23章》一书 (以下简称《基因组》)有学理上的关注,我认为这本书非常值得推荐。首先,这本书揭示了当今生物科学的神奇魅力,通过阅读,读者会发现生命科学不仅是“顶天立地”的,而且是“纵横捭阖”的。“顶天立地”指的是生命科学探索的内容与方法既是尖端的、前沿的,冲击着当代科技的最高峰,同时又是世俗的,生活的,与每个人的生老病死息息相关,每个人都乐于了解、谈论;而不像其它的尖端科技,普通百姓只是把它看成是科学的业绩、人类的荣誉,但与自己的生活无关。
科技动态

人造最低温度的吉尼斯世界记录

刘先曙
科技导报. 2004, 22 (0402): 8-8.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65 KB)  ( 314 )
摘要 ( 1118 )
据英国《新科学家》2003年9月20日报道:美国哈佛大学超冷原子中心的物理学家在实验室中用一团微型的钠原子云,创造了人造最低温度的世界记录。研究人员使2500个钠原子冷却到离绝对零度仅5/(10亿)度之内。我们已知道,在宇宙中没有任何天然的物体有如此低的温度。为了冷却钠原子,科研小组用磁场封闭住钠原子,然后使形成的钠原子气体缓慢地膨胀,终于创造了人造最低温度的吉尼斯世界记录。该小组准备利用这些超冷的原子进行试验,以研究其量子效应,并看看它们是否能用于生产更精确的原子钟。

有弹性的机器人皮肤

刘先曙
科技导报. 2004, 22 (0402): 64-64.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70 KB)  ( 205 )
摘要 ( 357 )
据英国《新科学家》2003年10月25日报道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电子工程师SigurdWagner和StephanieLa cour研究出一种新式连接器,由其连接的宽大的波纹状金属膜埋入一块有弹性的硅橡胶蒙皮中。这种波纹状金属膜即使长度拉伸1倍也仍然能导电,而不像一般的导线会拉断。他们认为用这种波纹金属膜制作机器人皮肤是比较理想的。为了让机器人皮肤具有和人的皮肤一样的功能,机器人的皮肤必须满足两个看起来相互矛盾的要求:一是机器人皮肤必须像人的皮肤一样有弹性,以使机器人行动起来和真人一样敏捷灵活;二是机器人的皮肤上必须有足够多的传感器电路,以便机器人能敏锐地感觉到周围的环境变化。
基础科学

略论复杂性问题和非线性复杂网络系统的研究

方锦清;汪小帆
科技导报. 2004, 22 (0402): 9-12.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472 KB)  ( 1795 )
摘要 ( 411 )
目前,国际上已形成了非线性科学和复杂性问题、复杂网络的研究热潮。本文介绍了复杂性问题与复杂网络的开创性研究工作,论述了复杂网络的基本特征和网络建筑艺术与方法,比较了生物系统中的复杂网络,指出复杂性科学研究及其应用对21世纪的科学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

混沌理论的预测原理

刘洪
科技导报. 2004, 22 (0402): 13-16.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653 KB)  ( 1025 )
摘要 ( 408 )
传统的技术经济预测原理与方法,面对复杂和不确定性现象的发生,其局限性日益显露出来,制约了人们预测的能力。以混沌理论为代表的复杂系统理论,有着不同于传统科学的视角和思维框架,并正在促进预测范式的转换。本文介绍应用混沌理论研究技术经济系统预测所取得的成果,阐述混沌理论关于预测的基本思想和假定,给出基于混沌理论的预测原理。
高技术

利用核移植技术建立哺乳类动物模型

周琪
科技导报. 2004, 22 (0402): 17-19.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178 KB)  ( 303 )
摘要 ( 409 )
随着大众对人类健康的日益关注、现代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新药物的研制和试验日益显得重要。但这类与人类自身相关的科学研究如果在人体上进行试验,则风险很大;如果通过实验方法使实验动物产生与人类相似的生理状态,或将外源基因导入实验动物,则能使其稳定地整合,从而表达并产生相应的生理效应,建立能够模拟人类生理或病理状态的动物模型。通过对具有与人类疾病相似的动物模型的研究,可使药物试验等试验工作准确无误,更接近真实,使实验结果具有科学性和重复性,从而促进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
科学哲理

从SARS研究的得失谈医学科研人员的职业素质

缪晓辉
科技导报. 2004, 22 (0402): 23-26.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318 KB)  ( 173 )
摘要 ( 416 )
2003年SARS在我国大面积流行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很值得我们反思并汲取深刻的教训。本文通过SARS流行期间我国某些医学科研人员的种种表现,分析我国科研体制存在的问题及科研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质。
资源环境

提高我国应对生物恐怖事件的能力——“非典”事件的启示

赵达生;黄培堂
科技导报. 2004, 22 (0402): 27-28.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402 KB)  ( 532 )
摘要 ( 376 )
本文概括了提高我国应对生物恐怖事件能力的8个方面:建立统一指挥的管理体制和应急反应机制;建立生物危害预警机制和评估系统;建立和完善应急处置程序和预案;建立病原体检测、鉴定体系;加强反生物恐怖研究基地和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相关的法规和制度;建立特需药品的储备和动用机制;加强有关的培训和教育。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水资源环境问题

宋新山;王朝生;汪永辉
科技导报. 2004, 22 (0402): 29-31.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342 KB)  ( 819 )
摘要 ( 433 )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水文循环和水环境物质代谢的失衡严重影响着城市水环境的量和质,使城市水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在对城市水文循环和水环境物质代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环境面临的挑战,最后简要提出了城市水资源环境问题解决的战略构思。
科研管理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的新进展

王国进;王其藩
科技导报. 2004, 22 (0402): 37-39.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588 KB)  ( 779 )
摘要 ( 426 )
本文分析了当前国内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中呈现的3个主要特点 :对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方法日趋丰富,比较重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环境的关系,开始关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时间的关系;同时也指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认为运用系统动力学的基本方法和原理构建新的评价模型,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的必然趋势
农业

关于农民专业协会与中介组织发展的研究

耿文才;卢东宁;王青
科技导报. 2004, 22 (0402): 43-45.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209 KB)  ( 181 )
摘要 ( 385 )
本文在概述和分析了农民专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的现状、类型、功能和运营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4个方面的对策 :明确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给以适度的财税扶持和充分的金融支持,加强内部运行机制的建设,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

提高农业产业整体利润水平的深层思考

张宗威
科技导报. 2004, 22 (0402): 49-51.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507 KB)  ( 183 )
摘要 ( 368 )
作为农村经济的主要产业农业产业,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结构调整,现在大部分农产品已经供大于求,在这一新形势下,要提高农业产业的整体利润水平,需要有新理论的支持。农产品市场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绝对值有的大于1,有的小于1,据此可以证明:要使农业产业整体利润水平提高,必须使整体生产规模适度;另一方面,根据产品成长规律,创新也是提高利润水平的必要措施

我国高油玉米育种的发展策略

陈绍江
科技导报. 2004, 22 (0402): 52-55.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214 KB)  ( 761 )
摘要 ( 363 )
本文介绍了高油玉米育种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高油玉米育种发展的设想。特别指出:种质作为国家粮食安全以及玉米育种和生产的战略资源,国家要制定长期稳定的种质发展政策且进行持续的战略性投资,形成包括普通种质在内的种质创新体系,从而促进原创性资源和技术的发展;这也是保持我国高油玉米国际先进水平的关键
经济

事件驱动式商务智能——商业竞争的新利器

姚卫新;黄丽华
科技导报. 2004, 22 (0402): 59-61.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475 KB)  ( 254 )
摘要 ( 373 )
信息爆炸使企业从巨量数据中发掘出有用的信息需要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同时由于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对信息作出反应的时间必须越来越短,时间成了企业在市场上维持或增强竞争力的关键,具有时间敏捷性的事件驱动式商务智能已成为必然的选择。本文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其必须具备的功能
新书评介

引导前沿,独树一帜——简评匡振邦、马法尚《裂纹端部场》专著

陈丽;林全
科技导报. 2004, 22 (0402): 63-63.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76 KB)  ( 516 )
摘要 ( 596 )
2002年10月,由匡振邦教授和马法尚博士所著的《裂纹端部场》一书,一举荣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在出版界和学术界引起重大反响。大奖来之不易,却在情理之中。自上世纪中叶发展起来的断裂力学或断裂物理,给工程结构强度设计、材料学和固体力学带来了重大变革,裂纹端部场是断裂力学中的关键理论之一。虽然断裂力学起源于上世纪20年代,但真正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还是上世纪50年代以后的事,70年代以后又发展了损伤力学。
版权所有 © 《科技导报》编辑部    京ICP备14028469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科技导报社 邮编:100081
电话:010-62138113,传真:010-62138113 电子信箱:kjdbbjb@cast.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