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在线办公系统  

在线期刊
· 最新录用
· 当期浏览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 按学科浏览
· 按栏目浏览
· 组合浏览
· 特刊、专题
· 高被引文章
· 下载排行
· 点击排行
· 订阅目录
· 推荐给朋友
友情链接
·
·
·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
当日访问总数:
当前在线人数:
   科技导报
2002年 20卷 0205期
刊出日期:2002-05-10

资源环境
科研管理
工程技术
科技动态
农业
选择 | 合并摘要
工程技术

关于南水北调有关问题的探讨

张宪宏
科技导报. 2002, 20 (0205): 3-6.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200 KB)  ( 335 )
摘要 ( 330 )
一、关于我国的可再生淡水数量以全国平均可再生淡水总量而言 ,我国虽不是得天独厚 ,但并不菲薄。我国平均年降水量约为600mm ,总水量约为6万亿m3,降水季节适为农作物生长时期 ,水热同步 ,自然降水的利用率高 ,这是欧洲、北美所没有的。我国因地势较陡、降水量集中 ,直接蒸发相对较小 ,因此产流高 ,径流系数达0.43,年径流总量达到27000亿m3 ,在世界上属丰水地区。一直到1955年 ,我国的可再生淡水人均4597m3,属丰富 ;到1990年 ,人均淡水量有2427m3,仍可列为可再生淡水量丰富的国家。

对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布局的意见

周君亮
科技导报. 2002, 20 (0205): 6-10.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254 KB)  ( 250 )
摘要 ( 366 )
南水北调工程是从长江下、中、上游分东、中、西三线向黄河及其以北地区调长江水 ,补充水资源。在国家已确定早日实施之际 ,应对整个工程的规划布局予以更深入的研讨。一、关于拟议中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规划方案该工程规划正在修订中。据水利部“淮委”、“海委”提出供专家评审的2001年11月编制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修订规划(送审稿)” ,主要内容如下。1.东线工程的受水区范围已确定地画在图上 ,是在江苏江水北调工程的基础上剔除里下河腹部地区及其以东沿海垦区、灌河以南的沿海垦区(一期工程还包括连云港市及部分沂河以北、赣榆、新沂、沛县以西地方)。

科技治黄的基本思路

李殿魁
科技导报. 2002, 20 (0205): 11-14.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210 KB)  ( 291 )
摘要 ( 353 )
本文作者原系学机械工程专业出身 ,但曾长期担任黄河河口地区的行政领导。长年间以极大精力团结、领导了一批水利专家投身于黄河下游和河口的治理工作 ,且与专家们一起潜心探索、研究科学治黄的方略。长年来他们积累、梳理了大量资料、数据 ,也逐渐形成了一些带创新特征的科学治黄思路。本刊摘其要予以刊介 ,希望能引起水利界各方专家学者的关注。也欢迎就此展开进一步的深入讨论。
高技术

一种新型纳米材料——树枝状聚合物介导的基因治疗研究

陆华中
科技导报. 2002, 20 (0205): 15-17.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349 KB)  ( 162 )
摘要 ( 358 )
无论是在基因治疗研究兴起之初 ,还是在经历了基因治疗临床试验10余年之后的今天 ,载体问题一直是基因治疗研究领域中最至关重要的核心问题之一。一个理想的载体系统至少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即有效性和安全性。有效性包括所介导的遗传物质能够高效地进入所期望的靶细胞 ,而且不被血浆或组织细胞中各种补体以及各种酶所破坏。同时 ,转导基因能够透过核膜 ,进入细胞核 ,并整合于染色体DNA中 ,从而获得转基因的高效、稳定表达而发挥治疗作用。
教育

论WTO与中国教育转型

潘涌
科技导报. 2002, 20 (0205): 18-19.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108 KB)  ( 201 )
摘要 ( 327 )
伴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日益加快 ,我国长期处在自我封闭状态中的教育系统最终将要别无选择地融入世界教育发展的大潮之中。这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时代大趋势需要我们主动地作出战略性抉择和调适 ,并对传统的应试教育进行彻底的变革 ,努力完成下述一系列深刻和全方位的新旧转型。一、教育理念上由知识中心观向创新智慧观转型传统的应试教育存在着严重的知识中心主义倾向 ,师生双边关系的互动均围绕着知识理性的轴心运转。前者以传授知识为自己最高的教育使命 ,后者以接受知识为自己求学的神圣目的。知识中心又派生出若干教学上的“副中心化”现象 ,诸如书本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等。

大学学科发展的基本矛盾及特殊矛盾

周进
科技导报. 2002, 20 (0205): 20-21.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443 KB)  ( 197 )
摘要 ( 320 )
认识大学中的学科发展规律 ,是应对知识经济和国际竞争 ,加强我国大学学科建设的客观需要。大学中学科发展涉及学科核心竞争力、学科发展机制、学科发展目标与条件等许多方面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 ,这些问题的解决以及解决的程度依赖于人们对大学中学科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度。凡是学科发展好的大学 ,都是自觉遵循了大学学科发展规律的 ;凡是学科发展不尽如人意的大学 ,都是没有很好遵循大学学科发展规律的。大学学科发展的规律是人们对大学学科发展的基本矛盾及特殊矛盾的认识反映。一、大学学科发展的基本矛盾“高等教育必须以学科为中心 ,但它同时必须聚集于事业单位。”

从诺贝尔奖得主的寄语想到我国研究生培养和科技创新中的一些问题

陈子兴
科技导报. 2002, 20 (0205): 22-25.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197 KB)  ( 185 )
摘要 ( 356 )
我国的研究生培养很早就开始了 ,但规模较小。改革开放后 ,在当时百废待兴、人才匮乏 ,与国际科技教育水平差距拉大的形势下 ,中央提出科教兴国的号召 ,果断建立了学位制度和科研基金制度 ,并加强和扩大了研究生的培养。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起 ,规模急速扩大 ,研究生人数直线上升 ,培养了大批年轻的高级专门人才 ,高级专业人才高龄和青黄不接的局面已基本得到扭转。研究生 ,尤其是博士研究生从在读期间直到毕业后都在科技工作的第一线努力探索、刻苦钻研 ,做出很大的贡献 ,成为我国科技队伍中一支重要的、具有较高素质的生力军和后备队。

高等教育资本运营论纲

王雪峰
科技导报. 2002, 20 (0205): 26-29.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380 KB)  ( 206 )
摘要 ( 358 )
我国的高等教育面临着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 ,这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也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然而 ,我国公共财政规模偏小 ,难以支撑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改变依赖政府办高等教育的陈旧观念和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高等教育体制 ,走以市场机制为主、政府扶持为辅的道路 ,是高等教育健康生存和顺利发展的唯一出路 ,而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积极探究并大胆尝试资本运营的理论和实践则是与之相应的重要措施。一、建立高等教育的市场运行机制和资本运营理念历史唯物主义指出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种决定性作用表现在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提出的要求和为上层建筑提供的条件两个方面。
科研管理

关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人工成本的研究

樊春良;冷民;连燕华
科技导报. 2002, 20 (0205): 30-33.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218 KB)  ( 325 )
摘要 ( 329 )
一、问题的提出在基础研究中 ,人的投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 ,在基础研究项目中 ,人工成本占有相当的比例。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1997年和1998年项目经费中人员费用占总经费的比例分别为31.2%和31.9 %(此数据是清华大学薛澜教授到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调查的).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合作局的调研 ,在日本、韩国、印度等国的基础研究项目经费中 ,人员费用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我国支持基础研究的主要机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之初 ,由于当时体制的局限性 ,在项目经费的构成中 ,仅仅考虑了直接的费用 ,并没有考虑到人工成本的作用。

科技与产业的对接及其中介关联

隋映辉
科技导报. 2002, 20 (0205): 34-37.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199 KB)  ( 222 )
摘要 ( 346 )
产业型的系统运行体系有赖于科技、产业、市场三大系统的关联因素 ,而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一般是通过中介关联系统进行的。当科技与产业以及经济转型协调一致时 ,中介关联系统就会在双方之间乃至三方之间形成界面融合 ,并利用关联系统的功能扩张 ,对科技与产业对接、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产生影响和作用。一、科技产业的中介关联因素在科技产业发展与经济转移的过程中 ,中介关联因素包括科技-经济-市场转移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科技对产业经济转移的中介作用 ,主要是由科技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科技与产业经济的相互作用决定的。

一个必须正视的重大认识误区——为“创新”和“企业家”正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程序
科技导报. 2002, 20 (0205): 38-40.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161 KB)  ( 200 )
摘要 ( 322 )
20世纪中期以来 ,在中国的报刊、文件及多种场合 ,“创新”二字骤然间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名词之一。这种现象固然反映了国人对通过科学和技术加快发展经济的巨大热情 ,但是现时流行着的种种对创新的随心所欲的理解 ,以及各种由“创新”两字组合的新词组 ,实际上是一个重大的误导和误区。如果这样发展下去 ,不但会产生庸俗化 ,更危险的是 ,大家会因满足于一些人云亦云的解释 ,以致结果必然是阻碍实现真正的创新 ,也将会不利于我们现在最缺少的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的产生。为此 ,非常有必要对“创新”和“企业家”的原意和内涵进行考证和探究 ,以正本清源 ,让正确的理论对社会实践起到应有的指导作用。

大型建设工程的新型管理模式——项目总控

贾广社;高欣
科技导报. 2002, 20 (0205): 41-44.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262 KB)  ( 678 )
摘要 ( 1138 )
一、我国大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为了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已经进行并正在准备进行多项大型工程项目的建设。从组织和管理角度分析和研究这些工程项目的管理 ,从而提高其建设的投资效益是十分必要的。目前我国大型工程项目的投资主要来自政府以及国际金融组织的贷款 ;项目的筹建班子由建设单位组建 ,或成立建设指挥部或成立项目公司 ,另外聘请若干家监理公司进行工程监理 ,即形成了目前的“业主 +工程监理”的管理模式。该模式管理和控制大型建设工程项目的能力比较薄弱 ,需要改进和加强。

全球科技人才争夺的总体格局及各国的举措

刘云
科技导报. 2002, 20 (0205): 44-46.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206 KB)  ( 320 )
摘要 ( 344 )
当今世界 ,高新技术发展迅猛 ,并迅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经济与科技的结合日益紧密 ,以科技为基础的世界经济结构加速重组 ;经济繁荣不仅取决于资源、资本的总量和增量 ,而且也直接依赖于技术知识或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应用。21世纪的世界经济将是以知识为主导的经济 ,知识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分配、使用(消费)将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知识、科技成果、技术创新已不是经济增长的“外生变量” ,而是经济增长中内在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这一切都必须通过科技人员的创造性劳动才能得以实现 ,从而更加决定了作为科学技术载体的科技人才在今后经济发展和国力竞争中的突出地位和作用。
科技动态

新奇的高速汽车增速技术

刘先曙
科技导报. 2002, 20 (0205): 37-37.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78 KB)  ( 262 )
摘要 ( 643 )
据英《新科学家》2002年1月26日报道 :美国密执安大学的弗朗西斯科·迪茨和沃纳·达姆发明了一种增加汽车速度的新奇方法 ,但不是采用“加油”的办法增速 ,而是在汽车表面上喷水或空气。这颇令人奇怪。在汽车表面喷水或空气为什么可以增加速度呢?原来 ,经研究发现 ,任何物体在高速运动时 ,在其表面都会产生涡流 ,涡流引起的阻力就会使物体的运动速度减慢 ;如果能消除这种涡流 ,物体的阻力就会减少 ,速度就会增加。怎样才能消除物体高速运动时靠近表面产生的涡流?答案很简单 ,只要能把涡流瓦解掉就能解决问题。研究发现 ,这种靠近物体表面的涡流只要稍加干扰就会瓦解。

既能加速又能刹车的汽车两用踏板

刘先曙
科技导报. 2002, 20 (0205): 64-64.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150 KB)  ( 287 )
摘要 ( 305 )
据英《新科学家》2002年1月12日报道 :瑞典的发明家斯文格斯塔夫森发明了一种既能加速又能刹车的两用踏板。现在的汽车上 ,加速用的油门和减速用的刹车是由分开的两个脚踏板操作的。在遇到紧急情况时 ,驾驶员的脚从加速踏板移到刹车踏板至少要花0.2秒钟 ,当汽车以每小时90公里的速度行驶时 ,0.2秒会跑出5米远 ,也就是说 ,还没等到刹车板踏下去 ,5米以内的人和物可能已经倒在车下。但用这种两用踏板 ,就有可能挽救许多生命。听起来令人奇怪 ,但瑞典国家公路管理局的官员已对这种新型踏板进行了广泛的公路试验 ,并已批准使用这种踏板。

廉价而灵巧的炸弹

刘先曙
科技导报. 2002, 20 (0205): 64-64.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74 KB)  ( 162 )
摘要 ( 310 )
据英《新科学家》2002年2月9日报道 :现在的智能型炸弹内都装有自动寻找目标的“寻的器”或传感器系统 ,简称自寻的系统 ,它命中率高 ,但价格也太高 ,即使有钱的美国军队有时也难以承受 ,因此通常不太愿意使用 ;为了降低炸弹价格又不影响命中率 ,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了一种新式的“猫头鹰”炸弹 ,它内部没有昂贵的传感器系统 ,而是利用附近飞机上的雷达信号寻找目标。投射炸弹时 ,“猫头鹰”炸弹展开其弹翼 ,并向目标滑翔。因为它是利用附近的飞机上的计算机系统连续跟踪目标 ,因此大大提高了命中率。
农业

我国农业技术应用的宏观取向与农户技术采用行为诱导

肖焰恒
科技导报. 2002, 20 (0205): 47-50.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201 KB)  ( 244 )
摘要 ( 347 )
一、新时期我国农业技术应用的宏观取向近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经进入了供需大体平衡、丰年有余的新阶段 ,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明显变化 :农产品供给总量不足等主要问题解决之后 ,质量差、效益低、农民增收缓慢以及生态环境变化等新问题已经凸显出来 ,人口、环境、资源和市场多重制约的矛盾更加突出 ,并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农业发展中主要矛盾的变化亦使我国农业技术应用的宏观需求相应发生了新的变化。

入世对中国稻米及其制品的影响与对策

何忠伟
科技导报. 2002, 20 (0205): 50-53.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194 KB)  ( 217 )
摘要 ( 1017 )
一、中国“入世”对大米贸易作出的承诺在加入WTO的谈判中 ,中国对农产品作出了以下承诺 :农产品进口关税由目前100%降到3 %~20%(其中 :小麦、玉米、大米等主粮进口关税降到14.5%左右) ;允许非国有经济部门从事某些农产品的进口贸易 ;取消出口补贴。同时 ,根据《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的有关规定 ,中国以发展中国家身份取得了一定过渡期(从“入世”到第5年) ,并按特殊保障条款 ,争取到对小麦、玉米、大米、棉花、豆油等主要农产品的进口实行“关税配额管理”(TariffRateQuota,简称TRQ)的优惠待遇。

种子蛋白质基因工程及其在分子育种工作中的应用

赵文明
科技导报. 2002, 20 (0205): 53-54.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169 KB)  ( 192 )
摘要 ( 317 )
本世纪全世界将面临三大不可逆转的压力 ,这就是人口递增、粮食消耗量增加和农田耕地面积减少。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 ,人口已达13亿 ,耕地面积却在加速减少 ,我国受到的压力也将更为沉重。为了解决粮食生产中所面临的三大严峻挑战 ,创造优质、高抗、高产的超级农作物新品种将是我国粮食生产的主攻方向。重视农业生物高科技产业 ,迅速发展种子蛋白质基因工程分子育种技术已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一、开展种子蛋白质基因工程研究的紧迫性近几年来 ,生命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 ,DNA重组技术的建立使人们不但可以从生物体内分离出某种基因 ,并在生物体外进行基因的拼接重组 ;而且还可以进行基因的人工合成、修饰与拼接。
资源环境

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的现状分析

钟书华
科技导报. 2002, 20 (0205): 55-57.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398 KB)  ( 567 )
摘要 ( 851 )
绿色技术是所有环境知识、能力和物质手段构成系统的总和 ,包括清洁生产技术、治理污染技术和改善生态技术。20世纪90年代以来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和生态问题 ,我国政府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 ,注重绿色技术创新。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 ,我国绿色技术创新有了长足进步 ,形成了自己的特色。1.绿色技术开发门类多据对国家环保总局信息中心提供的资料 ,以及1995年以来的《科技日报》、《科学时报》、《中国环境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和网上报道案例的不完全统计 ,我国绿色技术创新涉及的门类有 :环境监测仪器仪表、清洁汽车、污水处理装置、放射性与噪声污染防治技术、环保纳米新材料、净水剂、氟里昂替代品。

发展我国环保产业的宏微观方略

陈柳钦
科技导报. 2002, 20 (0205): 58-60.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199 KB)  ( 231 )
摘要 ( 332 )
一、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根据一些国际环保产业机构的测算 ,主要发达国家90年代环保市场的年增长率 :美国为5.4%、欧盟为8.9% ,远超过其经济增长率。在国际市场上 ,1992年全球环保市场规模为2500亿美元、1994年为4080亿美元、1996年达5400亿美元、2000年则超过6500亿美元 ,预计到2010年可达到18000亿美元。而我国环保产业产值只占全球的1%左右 ,可见我国环保产业的市场前景是可观的。我国环保产业是伴随着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

生物型SO2/NOX排放控制剂Biolime的研发前景及其经济和环保意义

王述洋
科技导报. 2002, 20 (0205): 61-64.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204 KB)  ( 210 )
摘要 ( 304 )
一、问题的背景及其必要性1.酸雨已成为威胁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安全的大敌酸雨对人类赖以生存的森林生态系统、土地、水资源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和毒害。频繁、严重的酸雨是造成大面积森林死亡、生物物种灭绝、土壤日趋贫瘠、农业粮食大幅度减产、水资源毒化、建筑物破坏和人类疾病的罪魁祸首 ,是全球性灾害 ,被称之为当今世界的超级“空中死神”.近年来 ,我国的酸雨灾害非常严重 ,已到了十分危险的量级 ,酸雨治理已刻不容缓。首先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 ,我国燃煤、石油能源产品的消耗量和随之而来的SO2/NOX排放量不断攀升。
版权所有 © 《科技导报》编辑部    京ICP备14028469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科技导报社 邮编:100081
电话:010-62138113,传真:010-62138113 电子信箱:kjdbbjb@cast.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