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 第18卷, 第0006期 刊出日期:2000-06-10
  

  • 全选
    |
    基础科学
  • 雷锦志;江兴流;张建刚;陈昌晔;韩丽君;康文
    . 2000, 18(0006): 3-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引言越来越多的实验事实表明, 在一定条件下, 电化学过程中存在过热和核嬗变现象,由于这些实验现象的重复性尚不令人满意, 并且不能用已确认的物理规律加以解释, 因此, 由Fleischmann和Pons等人公布的“冷核聚变”研究结果不能被公众广泛承认, 甚至还被称为“病态科学”.然而, 近10年来, 国际上还是有很多科学家在进行着这方面的研究, 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各国政府对这一学科研究的重要意义的认识也在不断增强。
  • 科技动态
  • 刘先曙
    . 2000, 18(0006): 5-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据美国《新科学家》周刊1999年12月4日报道: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研究人员已能够可靠地将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区分并分离出来, 这样就可以使哺乳动物后代的性别通过人工授精得到选择。例如为了增加牛奶的产量, 畜牧场就可以选择多出生一些母牛。这种方法的关键是采用一种染料为精子着色, 精子细胞随性染色体的不同(是XX还是XY)其色彩就稍有不同。着上色的精子产生微弱的电荷, 然后用一束激光检测精子颜色的不同, 在精子通过一块静电板时, 带X染色体的精子和带Y染色体的精子就会“分道扬镳”, 分别向各自的容器运动。
  • 基础科学
  • 王如松
    . 2000, 18(0006): 6-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世纪之交, 国际社会经济格局正向着全球化、多元化、信息化和生态化方向演变。经历过一个世纪惊心动魄的政治动乱、军事纷争和经济危机以及长足的科技进步、经济腾飞和社会发展, 人类社会正面临着发展与环境问题的严峻挑战。尤其是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国家, 如东南亚国家及中国, 强烈的现代化需求, 密集的人类开发活动, 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高物耗、高污染型的产业发展, 给区域生态系统造成了强烈的生态胁迫效应。几乎所有早期工业化国家的环境污染和殖民地国家的生态破坏问题在这些转型期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 高技术
  • 陈翠仙;韩宾兵;李继定
    . 2000, 18(0006): 1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渗透汽化(pervaporation,简称PV)是一种新型膜分离技术。该技术用于液体混合物的分离, 其突出的优点是能够以低的能耗实现蒸馏、萃取、吸收等传统方法难以完成的分离任务。它特别适用于蒸馏法难以分离或不能分离的近沸点、恒沸点混合物以及同分异构体的分离; 对有机溶剂及混合溶剂中微量水的脱除及废水中少量有机污染物的分离具有明显的技术上和经济上的优势; 还可以同生物及化学反应耦合, 将反应生成物不断脱除, 使反应转化率明显提高。所以, 渗透汽化技术在石油化工、医药、食品、环保等工业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及市场。
  • 陈晋阳;郑海飞;曾贻善
    . 2000, 18(0006): 13-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高压技术破土而出高压技术是最近20多年来才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 它的出现立即在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等学科领域中获得了极大的应用与发展。目前已经设计出了高达550GPa的高压设备, 并且建立起来一系列物性的研究方法。原子间距是决定物质凝聚态的最基本参数之一。压强的最基本效应是改变原子间距从而引起物质性质的变化。因此, 压强是物质性质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高压是控制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一种愈来愈重要的手段, 是现代科学研究中的一个决定性的变量。
  • 孙涛;赵清亮;董申
    . 2000, 18(0006): 15-1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前言80年代开始陆续发明的各类扫描探针显微镜(ScanningProbeMicroscope,简称SPM)首先是一种表面分析仪器。随着研究的探入, SPM自身功能和其应用领域在不断增强和扩大, 在纳米材料学、纳米电子学、纳米生物学、纳米化学、纳米机械工程等方面都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已有20多种扫描探针仪器可以得到原子或接近原子分辨率的各类物理特征图像。SPM主要用于自然科学的研究, 但近年已有相当数量的SPM用于工业技术领域, 成为解决工业技术问题的新工具。
  • 彩图说明
  • 周立波
    . 2000, 18(0006): 18-1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 自1999年7月1日于上海正式启航起, 至9月9日靠港为止, 共历时71天。本次北极科学考察的主要内容是进行“北冰洋的海、气、冰相互作用综合研究”.考察的具体科学目标有3个: 一是探讨北极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和对中国气候的影响; 二是了解北冰洋与北太平洋水团交换对北太平洋环流的变异影响; 三是了解北冰洋临近海域的生态系统与生物资源对中国渔业发展的影响。
  • 教育
  • 薛澜
    . 2000, 18(0006): 19-2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当前, 知识经济初见端倪, 经济全球化方兴未艾。中国国内经济发展已经从过去的“短缺经济”进入到了“过剩经济”, 很多产业能力过剩, 被迫进行重大产业结构调整。在这样的形势下, 中央及时地提出了扩大内需、开拓农村市场等重大发展战略, 以保证我国国民经济平稳发展, 这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中国下一步经济发展潜力最大的领域还是在服务业, 尤其是以知识为基础的服务业, 如教育、金融、文化出版等。高等教育就是这样一个亟待发展的知识型服务产业。当前, 关于中国高等教育的讨论十分热烈。讨论的焦点在于中国的高等教育应当以什么样的速度发展。
  • 社会学
  • 穆光宗
    . 2000, 18(0006): 22-2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理论框架“权力人口”是笔者于1996年在研究苏南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时提出的一个概念。[1]“干部”是俗称, 没有太明确的含义。权力人口则是社会人口学的一个基本范畴。所谓“权力人口”, 笔者最初的界定是指手握大小权力的人们构成的社会阶层或集团。“权力”与“人口”的结合使得这一亚人口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权力人口”是一个亚人口群, 但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影响却举足轻重。
  • 农业
  • 刘宗超;于法稳
    . 2000, 18(0006): 25-2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已指日可待。在4、5年内对中国农业的关税和非关税保护措施将逐步取消, 中国农业将面临国际上发达国家大农业的冲击, 为使中国农业在世界贸易组织所建构的规范下持续稳定地发展, 必须参照世界现代农业的成功经验, 解决中国农业所面临的耕作制度转变、土地使用权集中和农业产业一体化等根本问题。一、实现谷物大田耕作制度向混合饲养型耕作制度转变1.谷物大田耕作制度的弊端耕作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农作物种植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耕作制度改革是一项农业实践活动, 其中涉及许多科学问题。
  • 王志敏;王树安
    . 2000, 18(0006): 29-3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一、21世纪中国农业面临的三大问题及其根源21世纪中国农业面临三大突出的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如何保障未来人口高峰期的粮食安全。到2030年, 预计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 若按人均粮食400~450kg计算, 粮食总产需达6.4~7.2亿吨, 也即在目前总产水平上再增加约1.5~2.3亿吨, 届时中国能否生产出这么多的粮食养活中国人, 已成为当今世界普通关注的问题。二是如何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农民收入虽有较大的增长, 但近年来却增长缓慢。
  • 梅旭荣;罗远培
    . 2000, 18(0006): 31-3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缺水的中国农业1.农业用水总量短缺我国是世界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据测算, 我国陆面年降水量为6.188万亿m3,其中约3.387万亿m3消耗于陆地生物圈, 2.81万亿m3转化为径流和地下水等水资源。现阶段我国人均水资源量约2300m3,为世界平均的25%, 单位耕地面积的水资源量为世界平均的80%, 而单位灌溉面积的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的19%.因缺水以及由此引发的灌溉成本上升, 我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自1975年以来一直维持在4800~4870万ha之间, 年灌溉用水量维持在3500~3800亿m3的水平, 有效灌溉面积中每年尚有667万ha左右得不到灌溉。
  • 霍学喜
    . 2000, 18(0006): 35-3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对西部开发的两种认识偏向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 农业怎么搞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西部地区是我国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地区, 因而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过程中, 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和大规模的环境综合治理等措施来恢复植被, 对改进全国的生态环境状况具有重要意义。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启动以来, 各级地方政府的热情和积极性都很高, 这是因为该战略的全面实施能够给西部各省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
  • 工业
  • 李树刚;钱鸣高
    . 2000, 18(0006): 39-4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主要基于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目的, 国家对矿物资源开采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尚处于粗放性、低科技含量、低劳动效率和经济条件相当困难的我国煤炭工业如何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应对快速发展的世界经济的挑战, 是摆在科技工作者面前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矿物燃料的不可再生和燃烧矿物燃料引发的不断恶化的环境后果, 促使人们努力寻求新的替代能源技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开发和完善日益受到重视; 但要完全取代现在占一次能源90%的矿物能源, 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替代能源的开发达到经济实用和商业规模远非一朝一夕所能实现。
  • 工程技术
  • 冯宏
    . 2000, 18(0006): 41-4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自1997年黄河下游出现226天、最长达704km的断流以来, 全国又一次关注黄河。黄河断流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引起了国家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多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现根据笔者几年来的研究, 提出一种新观点: 借渭通黄, 节水治淤。黄河断流直接影响到下游流域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连续几年断流已影响到华北、华中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但黄河断流并非首次, 自上世纪以来, 有记载的大旱即95次、大水110次。在20世纪30年代就曾出现过前后历时10年的断流。黄河水养育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 但它的旱、洪、淤的问题几千年来一直严重危害下游760多km流域范围内人民的生存条件。
  • 巴肇伦;胡伟兵
    . 2000, 18(0006): 43-4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一、涵义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人文、工商财经、科学技术与文化复合而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实体, 是一定地域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它包括国家或地区按行政区域划分而设立的首都、直辖市、县、镇 (乡)及独立的工矿区和城市型居民点。
  • 减灾
  • 李引擎
    . 2000, 18(0006): 46-4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现代化城市具有生产集中、人口集中、建筑集中、财富集中四大特点。从世界范围看, 这些基本特点几乎是一切城市所共有的, 且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向。然而, 这些现代城市又因可燃易燃物品多、火灾危险源广等, 而时时处在火灾的威胁之中。这些因素就导致了城市火灾损失呈增长趋势这一世界性的共同规律。我国中等以上城市有600多个, 其中绝大部分抗御火灾的能力较低, 存在大量的火灾隐患, 对城市的安全和发展构成了很大威胁。近年来大型恶性火灾不断出现。
  • 科技动态
  • 刘先曙
    . 2000, 18(0006): 48-4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据英国《新科学家》周刊2000年2月5日报道。克林顿委托美国政府部门作了一项调查。最近公布的调查报告中承认, 在过去40多年中在美国14家核武器工厂工作的60万工人中存在高的癌症发生率。这项政府报告说, 在一些武器工厂的工人发生铍中毒后, 进行了广泛的流行病基础调查, 结果发现, 癌症病人明显增加。报告中还首次公开承认这些工人得癌和核武器工厂的放射性环境有关; 并提出了根据受害者的要求进行赔偿的办法。
  • 资源环境
  • 郭荣星;郭立卿
    . 2000, 18(0006): 49-5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随着21世纪的来临, 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我国政府也已将环境保护确定为一项关系到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由于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运作机制复杂的系统工程, 而跨边界区域又隶属于多个行政区, 因此, 这一特殊区域的环境保护工作涉及到若干个互不隶属的行政区域(或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协调。长期以来, 特别是在我国经济体制由传统的中央计划经济模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转换的过渡时期, 跨边界区域的环境保护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 跨边界区域的环境保护问题不仅是中央政府而且也是地方环境保护目前所面临的重点和难点。
  • 科技动态
  • 刘先曙
    . 2000, 18(0006): 51-6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据英《新科学家》周刊2000年2月5日报道: 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的克莱尔·赖默斯和哥伦比亚特区华盛顿海洋研究实验室的伦纳德·坦德最近利用美国国防部提供的资金研制出一种特殊的燃料电池。电池和海底的沉积物相连接。原来, 在海水中或在海底沉积物的上层, 生活着一些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利用氧分解有机物质, 吸收其中营养并释放能量; 而生活在更下层的沉积物中的微生物则缺乏氧气, 它们必须依靠其它化合物(例如硝酸盐和硫酸盐等)来生存。于是, 在这两种环境下生存的微生物的不同生化反应就产生了一个电势差, 就像蓄电池的两个正负电极之间有电压存在一样
  • 资源环境
  • 王述洋;谭文英
    . 2000, 18(0006): 52-5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石油资源不足是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1.石油是现代工业社会的血液众所周知, 人口、资源、环境是决定一个国家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长期制约因素, 而作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基本动力之一的能源, 特别是石油这种被称之为现代工业血液的液体能源, 与这3个因素密切相关。1973年世界首次石油危机已使人们深刻认识到石油短缺是影响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于是, 从那时起各国便开始积极探寻能够替代石油的液体能源及其生产技术, 以期尽早解决不可避免的石油短缺问题。
  • 谷志孟;白世伟
    . 2000, 18(0006): 55-5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问题的提出---严峻的现实和变害为利城市垃圾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产生的综合废弃物, 它的消纳处理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形象、居民的心身健康、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热点课题之一。实践证明, 有效地控制垃圾产生的源头、推进垃圾中可再生复合资源的分类回收、尽可能转化利用垃圾中的潜在资源、科学地掩埋废弃的固体垃圾是实现城市垃圾减量化、资源化与无害化处置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 高培德
    . 2000, 18(0006): 57-5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早在1839年, 英国人W·Grove就提出了氢和氧反应可以发电的原理, 这就是最早的氢 氧燃料电池(FC).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 由于航天和军事的需要, 才开发了液氢和液氧的小型燃料电池, 应用于空间飞行和潜水艇。近二三十年来, 由于一次能源的匮乏和环境保护的突出, 开始转向开发利用新的清洁再生能源。燃料电池由于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而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美国矿物能源部长助理克·西格尔说: ”燃料电池技术在21世纪上半叶在技术上的冲击影响, 会类似于20世纪上半叶内燃机所起的作用。
  • 曹建廷;王苏民
    . 2000, 18(0006): 60-6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东部湖泊资源的特点和开发利用的现状1.东部湖泊资源的特点东部平原区是我国湖泊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 面积1.0km2以上的湖泊696个, 总面积为21171.6km2,约占全国湖泊面积的23.3%; 其中面积10.0km2以上湖泊138个, 合计面积19587.5km2[2];我国著名的5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和巢湖即位于本区。在长江中下游及三角洲地区, 更是河网交织, 湖泊星罗棋布。本区湖泊与江河联系密切。
  • 科研管理
  • 张义芳
    . 2000, 18(0006): 63-6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纵观世界科技发展的历史, 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 以令人惊异的速度, 以无比巨大的威力, 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种发展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了21世纪知识经济的前景。发展知识经济, 关键的一点是要提高国民的科技素质。科学普及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手段, 受到很多国家政府的空前重视。对国外政府科普工作的研究表明, 许多国家主要依据国家科技基金会或政府资助的科技基金会推动政府的科普工作。例如, 美国科学基金会(NSF)除主要资助基础研究外, 还支持包括促进科普在内的科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