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在线办公系统  

在线期刊
· 最新录用
· 当期浏览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 按学科浏览
· 按栏目浏览
· 组合浏览
· 特刊、专题
· 高被引文章
· 下载排行
· 点击排行
· 订阅目录
· 推荐给朋友
友情链接
·
·
·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
当日访问总数:
当前在线人数:
   科技导报
1996年 14卷 9604期
刊出日期:1996-04-10

资源环境
微型论坛
随感
交通
科研
哲学
医学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经济
科技动态
农业
选择 | 合并摘要
基础科学

关于理论物理与理论生命科学的一些思考

郝柏林
科技导报. 1996, 14 (9604): 3-5.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344 KB)  ( 351 )
摘要 ( 1187 )
自从1985年11月出席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召开的生物科学发展战略座谈会以来,参加了多次有关生命科学的讨论会。在这期间我一直还在研究“死物”的运动,同时在学习一些生物的基本知识。现在把学习中的一些零星思考,写在下面。
高技术

超混沌、混沌的控制与同步

方锦清
科技导报. 1996, 14 (9604): 6-8.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327 KB)  ( 411 )
摘要 ( 359 )
非线性复杂系统中超混沌、混沌的时空结构及其控制与同步,是当前国际上非线性科学及其交叉领域的一个学术热点,由于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及巨大的应用潜力,近年来该课题在国内外进展迅速。本文就其最新进展作进一步评述。
农业

国外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霍学喜;石爱虎;王征兵
科技导报. 1996, 14 (9604): 9-13.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611 KB)  ( 215 )
摘要 ( 308 )
商品粮基地是社会分工深化发展的产物,其存在与发展在世界上具有普遍性。因此,在世界范围内,研究商品粮基地形成的历史背景、运行方式、功能状况,揭示其中的共同规律,对研究我国商品粮基地布局规律、建设特征及运行机制等,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二战”后全球农业发展的战略回顾

朱丕荣
科技导报. 1996, 14 (9604): 14-15.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349 KB)  ( 208 )
摘要 ( 345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1945年以来的半个世纪里,全球农业取得了很大发展,不仅养活了战后增加的众多人口,而且满足了广大民众日益改善的生活需要。
科技动态

中美科学家联合研究的“肝癌免疫治疗”获重大突破

刘先曙
科技导报. 1996, 14 (9604): 13-13.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141 KB)  ( 129 )
摘要 ( 25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基础研究取得新成果

刘先曙
科技导报. 1996, 14 (9604): 60-61.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255 KB)  ( 158 )
摘要 ( 304 )

我国华南泥盆纪鱼化石研究跃居世界前沿

刘先曙
科技导报. 1996, 14 (9604): 61-61.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158 KB)  ( 150 )
摘要 ( 268 )

世界能源发展趋势

刘先曙
科技导报. 1996, 14 (9604): 62-64.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659 KB)  ( 143 )
摘要 ( 373 )
哲学

论科学的精神价值

李醒民
科技导报. 1996, 14 (9604): 16-20.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705 KB)  ( 1236 )
摘要 ( 322 )
一般而言,科学的价值包括物质价值(必须以技术为中介才能表现出来)和精神价值。前者是有形的、具体的、易于感知的,而后者则是无形的、抽象的、难以察觉的。正因为如此,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对科学的精神价值乃至科学本身,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忽视和误解。
随感

关于科学的随感二则

张开逊
科技导报. 1996, 14 (9604): 21-23.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358 KB)  ( 166 )
摘要 ( 1151 )
科学普及直接影响社会进步和民族兴衰,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是近代科学出现以前早就存在的事实。科学对社会的影响,一方面取决于自身的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取决于被公众理解的程度。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科学成就,无一例外,都是通过科学普及发挥作用的。许多学者喜欢用重大的科学发现—火的利用作为文明的开端,把工具、材料、能源和信息科学方面的进展作为时代的特征,依次产生了和经济、文化密不可分的词汇: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以及后来的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原子能时代和信息时代等等。这些作为时代标志的科学成果,无一不是得到最大限度普及的科学发现和发明。
微型论坛

“古已有之”与现代科学

孟凡茂
科技导报. 1996, 14 (9604): 24-24.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113 KB)  ( 293 )
摘要 ( 330 )
如今总有人喜欢从中国古代典籍中寻找与西方科学发现相近的概念,把最新学说附会于古人之说,以论证外国有的,在中国早已有之,古已有之。于是乎,不禁自喜,不胜荣幸。其实此风也早己有之,古已有之。当佛教西来,就有说:“老子化胡而成佛佗”;当耶教东渐,又有说“《墨经》西传以教耶稣”。此外,还有《周脾》开西法之源、《素问》夺西医之先,以及《天问》开探索宇宙之始,《论衡》早已囊括天文物理,等等。这些观点若出于只读四书五经的旧儒尚情有可原,倘时至今日仍乐此不疲,就甚堪人忧了。
医学

中药复方──21世纪新药的一线曙光

陈耀祖
科技导报. 1996, 14 (9604): 25-26.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629 KB)  ( 130 )
摘要 ( 296 )
我国自神农尝百草,经数千年临床实践,不断发展并总结出具有我国特色的中医药学。中药复方(方剂)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也是中医“辩证施治”理论的具体体现。中医用药极少用单一成分。中药复方由数味生药组成,按其功效各单味药有君、臣、佐、使之别,相辅相成(协同作用),相克相济(拮抗作用),而收扶正祛邪、一药多效的功能。而且,中药原料取自天然资源,成本较廉,易于推广。中药复方的这些特点非西药所可比拟。
工程技术

一种不开刀的手术新学科──微型外科

周中焕
科技导报. 1996, 14 (9604): 27-28.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364 KB)  ( 147 )
摘要 ( 303 )
做手术就要开刀,但人们越来越要求减少不必要的损伤。切开手术是为了在直视下进行准确治疗,保证不损伤重要组织,但无疑要牺牲许多“非重要组织”。为了减少这些牺牲,国外出现了大量内窥镜技术和影像技术,用来帮助诊断和治疗,以减少对这些非重要组织的创伤。这些仪器和设备一般操作复杂,成本昂贵,条件要求高,且治疗多局限于体腔,如关节腔、腹腔等。对肉眼所能见到的体腔以外病变,特别是一些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微细病变就无能为力了。
科研

坝系相对稳定──均衡坝系前瞻

方学敏
科技导报. 1996, 14 (9604): 29-30.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224 KB)  ( 193 )
摘要 ( 451 )
由于强烈的侵蚀作用,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区被切割成众多的沟道小流域。一遇暴雨,洪水泥沙通过这些沟道汇入各级支流或直接汇入黄河干流,黄河泥沙就大量增加。同时,水土流失严重危害了当地农业生产。实践证明,淤地坝是小流域治理的有效措施,它不仅能够拦水拦沙、减少水土流失,而且能够淤田造地、促进农业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中游淤地坝建设得到了很大发展,目前一些小流域已经形成坝系。为了充分发挥坝系的防洪、拦泥和增产作用,坝系相对稳定研究显得十分重要。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设立了坝系相对稳定研究课题。本文结合该课题的研究成果,简要论述坝系相对稳定的标准、条件、可行性及发展前景。

情报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前景

徐成孝
科技导报. 1996, 14 (9604): 31-33.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319 KB)  ( 293 )
摘要 ( 384 )
当今的世界,正以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迈向21世纪的信息化时代,许多国家都在制定本国2000年高科技和信息技术发展规划。发达国家正在利用这两张王牌,以图达到占领经济、贸易以及军事技术等方面的制高点,夺取控制权的目的。
经济

民营科技企业的跨世纪发展之路

贺军
科技导报. 1996, 14 (9604): 34-36.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335 KB)  ( 173 )
摘要 ( 328 )
民营科技企业是在改革中诞生的一支新生力量。15年来,它们历经了市场和技术的双重考验,终于以突出的成绩为自己在经济界和科技界赢得了应有的一席,并为未来的发展闯出了一条充满希望的道路。
资源环境

信息高速公路与市场营销

丛昱;侯铁珊
科技导报. 1996, 14 (9604): 37-40.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432 KB)  ( 204 )
摘要 ( 1169 )
以美国政府推出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NII )”建设计划为发端,信息技术的新发展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浪潮。大容量、高速化、交互式的信息网络将最大限度地实现全社会信息资源共享。被形象地称之谓信息高速公路的NII,已经影响并将继续影响人类社会活动方式的各个方面,并将深刻改变市场营销的整体环境和市场营销的基本运作方式与手段。企业界应及早认识到这一点,尽早做出准备及调整,才能在新的国内外市场竟争中居于优势地位。

宏观环境污染损失计量中的一个理论方法问题

郑易生
科技导报. 1996, 14 (9604): 41-43.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350 KB)  ( 287 )
摘要 ( 314 )
在许多事情上,人实际上是在以极为残缺不全的知识来表达他与自然之间无限复杂的关系。那些可被感知,进而可被界定,再进而可被数量化,最后又能被社会的某种规范认可(如货币化)的东西,就象大海中的冰山浮在水平面之上的部分,而且可能只是其一个小小的尖端。然而有时我们也只能凭借这一部分来向社会其他人表达自己的认识及其蕴含的价值倾向。在商品经济,或我们看到的市场经济中,不管是否合理,货币实际上是衡量事物轻重缓急的最时兴的规范。因此,对环境的关心常常不得不转换为使之在经济核算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努力。估计环境污染对社会造成的经济损失就属于这样的努力。

我国水旱灾害与生态环境破坏的系统分析及经济损失估计

张晓
科技导报. 1996, 14 (9604): 44-48.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515 KB)  ( 276 )
摘要 ( 336 )
中国主要的自然灾害计有大气与水圈灾害(洪涝、干早、台风、风暴潮等)、地震与地质灾害、生物灾害、森林和草原火灾。上述主要自然灾害的危害情况见表1.由表1可知,不论是在受灾面积和分布地域、受影响的人数还是经济损失方面,在我国频发的若干自然灾害中都首推水灾和旱灾。

寒温带冻土森林持续发展的战略与对策

谭俊
科技导报. 1996, 14 (9604): 49-51.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361 KB)  ( 214 )
摘要 ( 319 )
大兴安岭林区属我国唯一的寒温带针叶林区,也是我国冻土分布的主要地区之一。其环境为典型的冻土森林生态环境,在地带性气候控制下,冻土和兴安落叶松林共同贮存了淡水资源,形成了冷湿的环境条件;碎石山地受冻土控制,又被兴安落叶松覆盖。因此,称兴安落叶松林为“冻土森林”。由于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以生产落叶松材为主的集中连片的国有林区,又是横亘在我国东北边疆的一条天然屏障,起着阻挡西伯利亚寒流,减缓蒙古高原旱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重要作用。因此,本区冻土森林的好坏,不仅关系到能否持久地发挥国家木材生产基地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我国东北、乃至内蒙古工农牧渔等各业生产能否持续稳定发展,人民能否有一个良好的生养栖息环境的问题。仅以水资源为例,黑龙江流经本区,嫩江源于本区。其中,嫩江供应三条引嫩干渠,灌溉着黑龙江、吉林西部干旱区的农田。
区域开发

长江上游地区宏观经济态势分析

樊宏
科技导报. 1996, 14 (9604): 52-54.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456 KB)  ( 193 )
摘要 ( 299 )
长江上游地区指的是宜昌以上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它是我国经济发展中极有特色的一个地区,山地面积广大且交通闭塞,资源丰富而人口众多,经济地位重要但发展起步较迟。有关这一地区的自然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已有广泛深人的研究,并在该区的资源开发重点、产业发展方向等方面达成了共识。要更完整、全面、深刻地认识长江上游经济态势,应从更宏观的角度,将上游经济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这样更有利于把握区域的宏观特征和一些最根本的症结和问题,更有利于确认区域所面临的经济形势,为进一步深人细致的区内研究和产业研究提供方向。
工业

烟草行业:经济发展中的悖谬

王现军
科技导报. 1996, 14 (9604): 55-56.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650 KB)  ( 210 )
摘要 ( 305 )
烟草行业在世界众多国家已成为庞大的产业系统,其巨大的经济功效是远非巨额税利所能涵盖与表达的。然而,烟草行业又因其危害健康备受谴责与被严加限制。量化的危害指标显示,烟草行业所带来的损失已吞噬尽其所创造的财富。有鉴于此,我们无法直面正视烟草经济在我国乃至世界经济舞台上的地位与角色、现实与前景、绩效与成本。本文就这一经济现象,从经济学角度探讨其存在的缘由和世界烟草变迁史对我国烟业经济的启示,并就此而引发出一些政策思索。
交通

BOT方式与我国交通项目的建设

袁振洲
科技导报. 1996, 14 (9604): 57-59. ;  doi:
全文: HTMLnew PDF  (595 KB)  ( 160 )
摘要 ( 326 )
所谓BOT,是指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类方式,据世界银行《1994年发展报告》的定义,通常所说的BO丁实际上至少包括以下三种方式:第一,BOT (build-operate-transfer),即“兴建-经营-移交”。它是一种私营机构参与基础设施的开发和运营的方式,也是一种新型的利用私人(民营)资本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融资方式。其实质是一种债券与股权相混合的产权。具体作法是,由与项目有关的单位(承建商、运营商、用户)组成的财团成立一个股份组织,对项目的设计、咨询、供货和施工实行一揽子总承包,且在项目竣工后在特许权规定的期限内进行经营,向用户收取费用,以回收投资、偿还债务、赚取利润,达到特许权期限后,财团将项目无偿交给主办国或公共部门。
版权所有 © 《科技导报》编辑部    京ICP备14028469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科技导报社 邮编:100081
电话:010-62138113,传真:010-62138113 电子信箱:kjdbbjb@cast.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