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 第10卷, 第9206期 刊出日期:1992-06-10
  

  • 全选
    |
    经济
  • 吴敬琏
    . 1992, 10(9206): 3-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最近,中共中央决定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一个新的改革开放大潮正在到来。在这个重大的历史时刻,我们经济学工作者须认真思考,经济学应当做些什么贡献。一、总结改革的实践经验,深化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人民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指导下,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路线,这就是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基本路线。
  • 胡平
    . 1992, 10(9206): 7-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本模式:建立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多种所有制并存,以引进外资和发展贸易为主要依托,贸工农旅各产业协调发展的外向型经济。体制和政策:建立特别免税区;货币可以自由兑换;削减政府财政开支,增加财源;对外贸易全面放开经营,允许海南热带农、林、水产养殖产品自由销往大陆,免征产品税;资金融通以吸引外资为主,增加内部储蓄为辅;价格尽快全面放开,同时加强管理;土地利用最好采取低价政策,将土地作为投资要素,以吸引外资共同开发;树立效益、竞争力和科技进步三位一体的观念,走“科技兴省”的道路。组织依托:调整和改造政府机构职能,建立“小而有效”的政府;改造和重建微观生产组织;发育中间组织。
  • 厉以宁
    . 1992, 10(9206): 12-1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对股份制企业规范化缺乏应有的认识,很可能人为地造成一种不适当的“股份热”,一哄而上,搞出许多不规范的、不伦不类的“股份公司”,其结果不但无助于经济运行机制的转换,甚至会给经济带来种种弊端,从而败坏了股份制的名声,为股份制的推行制造巨大障碍。
  • 论文
  • 本刊
    . 1992, 10(9206): 17-1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1992年4月12-18日,在上海举办了由联合国环境署(UNEP)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经济研究所上海分所联合发起,由国内外8个学术、基金团体主办的“92绿满全球”大型国际活动。活动以国际学术会议为主,同时辅以大型美展和演出会。目的在于促成社会各阶层对环境保护的理解、参与与投入。这次活动除联合国高级官员、上海市领导、我国环保局首脑到会外,尚有21个国家的60多位代表和80位中国专家参加。现将这次会议致巴西联合国大会的倡议书及我国专家邓寿鹏关于世界环境形势动向与格局的报告在本刊发表,以响应巴西国际环境首脑大会的召开。
  • 环境
  • 邓寿鹏
    . 1992, 10(9206): 18-1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全球环境态势严峻地球及生物圈环境是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命体孕育和发展的基本空间。自然环境赋予人类以生命,并支持着人类的生存和繁衍。若干世纪以来,人类和自然环境大体保持着平衡,人和自然构成一幅稳定而和谐的图景。
  • 科学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1992, 10(9206): 2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简述了核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重点分析了辐射工艺和辐射加工、核成象技术、核辐射工业检测仪表、核分析技术、放射性药物、离子束加工、小型低能加速器、同步辐射和核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发展重点;提出了发展我国核技术及其推广应用的目标和建议。
  • 姜承烈;石宗仁
    . 1992, 10(9206): 25-2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绪言原子核物理是以原子核为对象研究物质性质的一门科学。它研究核的结构,核内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及核间的碰撞规律。另外,由于原子核本身是物质结构的一个独立层次,它具有许多独一无二的特点,使它为检验和发展现代物理的理论基础——标准模型提供良好的实验场所。
  • 杨新社;刘易成
    . 1992, 10(9206): 3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第五种力是物理学中提出不久,且尚待进一步研究的新型中程力。因其效应微弱,不易检测,所以目前尚未定论。尽管其效应微弱,但其存在性却意义重大。本文简要概述第五种力研究若干方面的进展。
  • 叶寅;田波
    . 1992, 10(9206): 34-3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植物的转化系统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体内并插入到染色体上,经过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可获得插入有外源基因并具生物活性功能且稳定遗传的工程植株。对不同植物,外源基因的导入系统不同。
  • 高技术
  • 中国计算机学会研究组
    . 1992, 10(9206): 38-4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未来的发展趋势未来十年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研究将取得重大进展。主要是:在并行的分布式处理技术、计算机软件、数据库新技术、多媒体技术、科学视算、人工智能和神经网络的基础研究等方面将取得更大突破。
  • 张钹
    . 1992, 10(9206): 42-4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智能机器人的现状从第一代工业机器人问世以来,直至今日形成可观的产业,前后不过20多年的时间。工业机器人的顺利发展,使许多人对第二代具有感知能力的机器人和第三代具有智能的机器人寄予很大的希望,并对它们的发展和应用给予过份乐观的估计。
  • 工业
  • 傅建国
    . 1992, 10(9206): 44-4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着重讨论了钢铁工业发展中的资源问题、钢材的品种质量问题、钢铁工业的布局调整问题和新建大型钢铁基地布点问题。认为,解决我国铁矿资源不足的方针应是合理利用国内资源,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协调钢铁工业发展规模与钢材品种质量的方针应是保持钢产量适度增长,把重点放在改善钢材的品种质量上;通过对现有大中型钢铁企业的改、扩建和布点新建来改善我国钢铁工业的宏观布局。新建大钢铁基地以东南沿海和北方沿海地区为宜。
  • 许志宏
    . 1992, 10(9206): 48-4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是在陆达同志(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直接主持下,在一系列专题讨论基础上写成的。执笔人为许志宏、赵亮、招冀。参加讨论的有:邵象华、顾炎、刘嘉禾、陆祖廉、全钰嘉、李世英、张柏汀、张德铭、赵林春、周积智、胥昌第等人。
  • 农业
  • 郭书田
    . 1992, 10(9206): 50-5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80年代,中国粮食产量奇迹般地形成了两个高峰,1984年总产达40730万吨,人均396公斤,形成第一高峰,同时第一次出现了卖粮难;经过四年徘徊,1989年起产量迅速上升,1990年达到44630万吨,人均391公斤,达到第二个高峰,第二次出现卖粮难。
  • 许运天
    . 1992, 10(9206): 53-5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我国是举世公认的作物遗传资源大国我国幅员辽阔,生态环境多样,农业历史悠久,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形成了极其丰富的作物遗传资源(亦称种质资源、基因资源、品种资源)。我国是水稻的起源地之一,又是大豆的原产地。业已查明,我国有3种野生稻,即普通野生稻、药用野生稻、疣粒野生稻。
  • 人口
  • 朱国宏
    . 1992, 10(9206): 56-5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中国人口控制问题主要在于多胎生育,而多胎生育又与不同社区的不同文化变迁态势相联系。中国传统生育文化从建国后开始转变,7O年代发生根本转变,正逐步过渡到现代生育文化阶段。8O年代在一些地区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传统生育文化的复归,而这些地区大多也是多胎生育较严重的地区。因此,应当结合社区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社区人口控制的文化功能,以推动这些社区从传统生育文化进一步转变到现代生育文化。
  • 灾害
  • 田园
    . 1992, 10(9206): 60-6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淮河及太湖流域1991年的水灾,震动了全国。灾后,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与太湖的决定,确定了今后十年的治理方针和建设项目。完成决定中的建设项目,将提高淮河干流的防洪标准,并为减轻流域内的旱涝灾害创造有利条件。
  • 科技动态
  • 孙怀阳;李希如
    . 1992, 10(9206): 64-6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进入90年代,人口增长的形势显得更加严峻。一方面,全国总人口已超过11亿,正逐步向12亿大关逼进,人口众多及持续增长的压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冲击已越来越明显,人口与环境、人口与资源的紧张关系又达到一新的水平,控制人口增长的任务更加迫切;另一方面,造成80年代人口持续增长的诸多因素目前依然存在,甚至某些方面表现得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