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 第9卷, 第9108期 刊出日期:1991-08-10
  

  • 全选
    |
    灾害
  • 周魁一
    . 1991, 9(9108): 3-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今年淮河和太湖地区大水,既显示了水利工程的防洪能力,也反映出防洪减灾体制有值得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一、洪水与洪水灾害笼统地说,防洪的目的是防止洪水灾害。细致地分析,洪水灾害概念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洪水,二是灾害。
  • 罗祖德;吴曼
    . 1991, 9(9108): 6-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沿海地区是我国防灾减灾的重点沿海地区自北向南包括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等12个省、市、自治区。这一地区占我国土地总面积仅15%,但集中了我国50%的人口、55%以上的工农业总产值及70%以上的大城市。
  • 谢礼立
    . 1991, 9(9108): 1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一自然灾害是地表物质运动给人类社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严重破坏社会功能的现象。灾害的形成既取决于地表物质运动,即自然现象的性质和程度,又取决于社会对某种自然现象的易损性。这种易损性体现在工程、经济和社会特征等方面。
  • 人口
  • 朱国宏
    . 1991, 9(9108): 15-1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学术界出现了一股人口政策评估热,热点集中在对我国人口控制有效性的反思上。评估的结果并不一致,大抵可归结为两种倾向性结论:一种认为,中国人口政策自施行至今,尽管其间有过波折,总的说来却是一贯的、稳定的,也是非常成功的,其定量化的概念可由多少年少生多少亿人来解释;另一种则认为,尽管中国人门控制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其有效性正在衰减,其数量特征是出生率的回升和波动。
  • 穆光宗
    . 1991, 9(9108): 2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人口素质的潜能存量在极限的意义上取决于身体素质、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既相制约,又相促进的关系。一定时空条件下,某人口群体素质潜能所能开掘的极限度受制于“最短人口板”,即最弱那方面素质。中国人口的非智力素质是“最短人口板”,它限定了身体素质和智力素质潜能的充分开掘。着眼于改变人口素质“最短板”的人口质量政策和投入才能收到最佳效果。
  • 资源
  • 何希吾
    . 1991, 9(9108): 24-2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我国蕴藏着丰富的水资源,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因此应把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现有水利工程的挖潜和节约用水是近中期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战略重点;增加水利投入是解决水资源供求矛盾的基本战略措施;区域性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应建立在防治干旱洪涝灾害和区域国土开发整治总体规划基础之上,并根据区域水资源条件的变化,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
  • 陈春槐
    . 1991, 9(9108): 28-3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南水北调总体设想包括西线、中线和东线三项互相不可替代的工程。在今后50年左右时间逐步实施这些工程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实现这个总体设想,要解决好调水工程的合理规模、关键技术、实施时机和运行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八五”计划期间开工建设,2000年以前送水到京津,缓解华北缺水矛盾,是南水北调今后十年的主要目标。
  • 张泽祯
    . 1991, 9(9108): 33-3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有史以来,水权在决定人类定居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水资源是决定社会持久发展的自然制约因素。近几十年来,由于人口的迅速增长和工农业的高度发展,在全世界范围内加剧了对水资源的需求。由此产生的水资源局部短缺,要求从远距离的水资源较丰富地区向人口密集而水资源受制约的地区引水。由于跨流域引水工程在技术、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影响很大,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国际上近代许多大型跨流域引水方案的共同特点是:长期的研究、不断的反复、巨额的投资和对环境影响日益增长的担心。一般情况是,研究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可行性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真正的问题在于政府和社会的可接受性.但从长远看,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由水量多余地区向缺水地区引水,仍是全面开发利用水资源的一个重要方面。
  • 科学
  • 徐道一
    . 1991, 9(9108): 36-3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地质历史中生物大量绝灭的成因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一些科学家开始重视对灾变现象的研究,从而促进了小天体撞击地球的事件的探讨。从80年代初开始,在距今6500万年前白垩系—第三系界线层中发现了铂族元素(铱、锇等)异常,碳氧稳定同位素异常、冲击石英、微球粒等灾变事件标志,从而提出了那时可能有一个直径约10公里的小天体曾撞击过地球的假说。在地质历史的近6亿年发展过程中曾多次发生过这类天文地质事件,它们与古生物大量绝灭可能都有密切的联系。
  • 李传隆
    . 1991, 9(9108): 39-4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褐凤蝶属Genus Bhutanitis Atkison(1873)的蝶类是亚洲东部地区的特产种。它们的分布区域,仅限在喜马拉雅山脉东部以东(东经88°~108°;北纬22°~34°)的零星地区,种类不多。
  • 高技术
  • 钱承德
    . 1991, 9(9108): 41-4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将从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技术、存储设备技术及光电技术等方面展望90年代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微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是电子和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基础,许多发达国家都把微电子技术作为主攻方向之一。
  • 农业
  • 奚惠达
    . 1991, 9(9108): 46-4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农业发展的新意识——高效益和省资源这几年,有一个热点议题就是中国农业怎样才能不断增强后劲和持久发展。无疑,议题的由来与前几年始料未及的“滑坡”与“徘徊”有关。在讨论中,有一个看法受到愈来愈普遍的重视,就是要想农业能持久地发展,必须要使农业有可靠的效益保证和资源保证。有了这两个保证,能始终保持扩大再生产的动力和实力,农业就没有理由一定要“滑坡”,没有理由不能持久地发展。
  • 工程技术
  • 钟俊辉
    . 1991, 9(9108): 48-5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自蔓延高温合成法的形成与发展自蔓延高温合成(Self-propagatingHigh-Temperature Synthesis)法(简称SHS)是一种材料合成新工艺,对于生产工程陶瓷、金属间化合物、功能梯度材料和其他先进材料具有重大意义,因此近年来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SHS是一种伴随化合物生成的高度放热反应,反应产生的热足以使反应持续进行。
  • 周传典
    . 1991, 9(9108): 51-5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生产工艺和设备制造的分割是我国工业技术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个问题不解决,我们的正业技术就不可能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更不可能走在前面。这里仅以钢铁工业为例论述这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 科研
  • 范德清;侯世昌
    . 1991, 9(9108): 53-5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发展高技术产业,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从发达国家引进高技术,调整产业结构,建立和发展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实施“863”计划和“火炬”计划等。这些措施已初见成效。但是,我国高技术产业化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技术研究与生产脱节,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创新脱节就是其中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建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将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
  • 经济
  • 王伟军
    . 1991, 9(9108): 56-5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经过30年的努力,新加坡的产业结构已从最初的单一加工型结构演变为目前的资本、技术密集型结构,有力地促进了本国的经济发展。其基本经验是:善于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审时度势,及时抓住国际分工的有利时机;大胆吸收外资;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职能,加强财政、金融等经济杠杆的作用。新加坡产业结构调整的道路及其政策实践,对于加快90年代我国经济的发展不无裨益。
  • 何国祥;阮祖启
    . 1991, 9(9108): 60-6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受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委托,由中国智密区研究所主持,邀请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大学及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办公室等单位参加组成课题组,对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的近千家企业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比较,目的是从我国国情出发,与实践结合,促进新技术产业向集团化、基地化、国际化发展。调查研究的结果形成了总报告及关于产权形式,企业行为和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三个分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