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在线办公系统  

在线期刊
· 最新录用
· 当期浏览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 按学科浏览
· 按栏目浏览
· 组合浏览
· 特刊、专题
· 高被引文章
· 下载排行
· 点击排行
· 订阅目录
· 推荐给朋友
友情链接
·
·
·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
当日访问总数:
当前在线人数:
   科技导报
2014年 32卷 11期
刊出日期:2014-04-18

卷首语
封面图片说明
研究论文
科技风云
科技事件
科技工作大家谈
书评
科技界声音
全球招聘新闻
科技人才招聘
科技纵横
本刊专稿
主编心语
读者之声
科技基金
热点排行
国内期刊亮点
国外期刊亮点
图书推介
科技职场
科学共同体
选择 | 合并摘要
封面图片说明

茶多酚对脂质代谢具有调节作用 Hot!

科技导报. 2014, 32 (11): 0-0.
全文: HTMLnew PDF  (468 KB)  ( 262 )
摘要 ( 286 )
脂质代谢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的三大代谢之一,脂肪代谢紊乱会引起肥胖等病证,导致身心疾病。肥胖事实上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以脂肪组织增生和脂肪组织肥大为特点。脂肪组织分为白色脂肪组织(WAT)和棕色脂肪组织(BAT),WAT 负责储存能量,而BAT 负责能量代谢。
卷首语

从青藏高原的天气气候影响谈气候变化

吴国雄
科技导报. 2014, 32 (11): 1-1.
全文: HTMLnew PDF  (370 KB)  ( 398 )
摘要 ( 324 )
气候与人类的孕育有着密切的联系。纵观气象发展史,气候的变化与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相关。汉代的匈奴,宋代的西夏、鲜卑和女真人向南入侵中原往往都与当时的气候有关,直至后来的蒙古大草原干旱导致了蒙古人对中原地带的入侵。最近有学说认为,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大军向欧洲征战的时节,恰巧是水草丰茂、气候湿润宜人的季节。由此可见,气候对整个人类发展史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刊专稿

从航空航天先驱得到的感悟

路甬祥
科技导报. 2014, 32 (11): 15-20.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14.11.001
全文: HTMLnew PDF  (597 KB)  ( 1554 )
摘要 ( 950 )
通过论述齐奥尔科夫斯基奠基科学的航天理论基础、戈达德发明液体火箭、冯·布劳恩将火箭技术实用化、莱特兄弟成功试飞有动力飞机等人类航天航空发展史上的重要成就,阐述了从航空航天先驱得到的感悟和启示,展望了航空航天器及其服务产业的未来趋势。
研究论文

茶多酚EGCG对小鼠棕色脂肪代谢的影响

商悦, 李毅, 陈淑珍, 甄永苏
科技导报. 2014, 32 (11): 21-25.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14.11.002
全文: HTMLnew PDF  (4170 KB)  ( 1818 )
摘要 ( 1187 )
随着对棕色脂肪组织(BAT)在成人体内具有生物学功能的肯定,棕色脂肪已经成为当今医学研究的热点。采用动物实验、病理组织学方法及免疫组化,观察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棕色脂肪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体重和鼠龄相近时,不同种属小鼠肩甲间棕色脂肪组织HE 染色后的形态不同,C57BL/6 脂肪细胞中的空泡大,胞浆含量少,BALB/c 小鼠脂肪细胞中的空泡小,胞浆含量多,昆明小鼠居中。给昆明小鼠口服不同剂量EGCG 后,150 mg/kg EGCG 能降低小鼠体重的增长,降低附睾周围白色脂肪组织的重量,但没有统计学意义。同时,EGCG 能降低棕色脂肪细胞内脂肪含量,增加胞浆含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免疫组化结果表明,EGCG 能增加棕色脂肪细胞内脱偶联蛋白1(UCP1)的表达,增加能量代谢。因此,不同种属小鼠的BAT 具有不同的组织形态学特点,这为研究BAT 小鼠的选择提供了依据;EGCG 能够调节小鼠棕色脂肪的代谢功能,这为进一步研究作用机制打下了基础,同时为茶叶在脂肪代谢方面的调节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依据。

丛枝菌根对采煤沉陷区紫穗槐生长及土壤改良的影响

王瑾, 毕银丽, 邓穆彪, 邹慧, 孙江涛, 解文武
科技导报. 2014, 32 (11): 26-32.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14.11.003
全文: HTMLnew PDF  (889 KB)  ( 651 )
摘要 ( 509 )
丛枝菌根技术是目前矿区生态修复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向紫穗槐接种丛枝菌根(AM),研究接种后2~14 个月间菌根对紫穗槐生长和土壤改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接种相比,接种AM 极显著提高植物成活率7.2%~9.7%,株高极显著增加34%~62%、冠幅极显著增加39%~65%;极显著提高菌根侵染率16%~21%,极显著提高菌丝密度50%~70%;菌根侵染率、菌丝密度与土壤有机碳、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碱解氮含量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接种AM 能够显著降低土壤pH 值,提高土壤有机碳、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碱解氮含量;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灵敏反映土壤质量的变化。接种AM能够促进采煤沉陷区紫穗槐的生长发育和土壤改良。

低温低碳氮比好氧反硝化菌的筛选及鉴定

周兰影, 马秀兰, 张晨东, 王呈玉, 张凤君
科技导报. 2014, 32 (11): 33-37.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14.11.004
全文: HTMLnew PDF  (3375 KB)  ( 406 )
摘要 ( 784 )
传统的反硝化工艺存在反硝化细菌的世代时间较长(特别是在低温的冬季)、水力停留时间长、运行和投资费用大等问题。为寻找更好的反硝化细菌,从冬季北方城市污水厂驯化活性污泥中分离出1 株耐低温、低碳氮比,且脱氮率较高的好氧反硝化菌株,命名为HFX08。初步鉴定该菌株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G-菌。该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0~20℃,生长曲线符合S 型曲线,拟合方程相关性系数达到了差异极显著水平。随着碳氮比的增加,该菌株的反硝化速率随之提高,脱氮率最高可达92%。

基于均匀设计制备铁尾矿高强结构材料

吴辉, 倪文, 汤畅, 陈杏婕, 仇夏杰
科技导报. 2014, 32 (11): 38-42.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14.11.005
全文: HTMLnew PDF  (1444 KB)  ( 410 )
摘要 ( 475 )
铁尾矿高强结构材料中,胶凝材料通常采用梯级粉磨的方式进行制备。为了优化梯级粉磨方案,通过均匀设计方法研究了梯级粉磨中各阶段粉磨效果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SPSS 软件中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以强度为目标函数的回归方程,用Matlab 软件中的优化技术求出了铁尾矿制备高强结构材料的优化粉磨方案。结果表明:将梯级粉磨各阶段粉磨时间确定为21、67 和57 min,比表面积分别达到285、485 和550 m2/kg,制备出的高强结构材料测得抗压强度可达75.28 MPa。优化梯级粉磨方案的过程说明胶凝材料的制备过程中“微磨球效应”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社交网络用户的社交关系和签到行为分析

梁霄, 赵吉昌, 许可
科技导报. 2014, 32 (11): 43-48.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14.11.006
全文: HTMLnew PDF  (3740 KB)  ( 1645 )
摘要 ( 604 )
理解社交关系和移动行为的相关性,对于研究社交网络演化及建模人类移动是非常重要的。分析了两个基于位置社交网络网站用户的社交关系和签到行为,以量化社交关系与移动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社交或签到排名的概率分布反比于其排名,这意味着社交关系和移动性间存在着隐含的联系。通过对不同粒度下用户社交关系和签到行为的比较,以及用户皮尔逊相关系数的计算,证明社交关系和人类移动性存在较强的相关性。

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风电场无功补偿优化算法

张红涛, 张凌云, 李晓丹, 邱道尹
科技导报. 2014, 32 (11): 49-54.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14.11.007
全文: HTMLnew PDF  (2385 KB)  ( 411 )
摘要 ( 671 )
针对风电场无功补偿容量计算工作量大、计算过程复杂的问题,提出了应用径向基神经网络优化风电场无功补偿容量计算的方法。首先建立了含风电场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模型,以某风电场实际有功功率作为模型的输入,计算该风电场所需的无功补偿容量;以有功功率作为输入数据,以计算所得的无功补偿容量作为目标输出,建立径向基神经网络,并对该神经网络进行训练。用训练后的径向基神经网络代替潮流计算模型,对该风电场所需无功功率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复杂度比潮流计算模型低,计算量少。研究表明可用训练后的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代替潮流计算模型,实时计算风电场无功补偿容量。

基于裂纹扩展的含隐伏断层底板突水评价

胡新宇, 王连国, 陆银龙, 喻梅
科技导报. 2014, 32 (11): 55-59.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14.11.008
全文: HTMLnew PDF  (2643 KB)  ( 324 )
摘要 ( 602 )
为研究承压水上开采时含隐伏断层底板的安全性,根据断裂力学理论建立导水断层活化扩展的理论模型。将煤层底板看做半平面无限体,把底板中含水层顶部以上的隐伏断层建模为有限宽度板条的倾斜边缘裂纹。根据采场底板的支承压力分布规律,将其简化为若干分段线性载荷加载至底板,纳入断层产状、断层在底板中埋深、工作面推进距离、含水层水压、断层面摩擦角等各种参数,推导得到底板内任意一点的应力公式。将其应用到隐伏断层面上各点,综合考虑各点法向应力、剪应力对裂纹活化的影响,计算得到采动条件下断层面上的有效切应力分布。该有效切应力剔除了裂纹面上摩擦效应对压剪裂纹扩展的影响,将其代入断裂力学相关公式,计算得到隐伏断层前缘的应力强度因子,最后通过定义突水安全指数建立了底板突水判据。以某矿带压开采工作面为例,根据相应水文和地质资料,计算得到在工作面推过隐伏断层的整个过程中断层活化突水危险性的变化规律,所得结论与工作面现场微震监测数据相符,即当工作面推进至采空区位于隐伏断层正上方区域时,断层面承受有效剪切最充分,剪切应力强度因子最大,突水安全指数达到峰值,这与现场微震监测结果中显示的在该推进阶段中,原有隐伏断层附近派生裂隙集中出现、突水危险性最高的结果相符合。

三维空间平行断面法可视化动态储量估算

王李管, 朱利晴, 彭平安, 刘艳红
科技导报. 2014, 32 (11): 60-65.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14.11.009
全文: HTMLnew PDF  (2107 KB)  ( 378 )
摘要 ( 414 )
传统储量估算方法具有操作性简单、易于地质人员掌握的优点,但其储量估算工作可视化程度低、缺乏立体感、估算精度较低;而地质统计学很难适应中国矿产种类较多、类型复杂、形态呈现多样化的矿床特征。因此提出一种新的思路:以平行断面法为切入点,借助三维软件,利用真实三维地质模型取代简单抽象的二维规则几何体,实现矿体在真三维环境下的体积获取模式,科学、精准地获取矿体资源储量。经实际矿山应用对比表明:三维空间平行断面法有效地改善了储量估算模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可视化程度,可达到快速获取高精度矿体储量的目的。

网格剖分对电阻率曲线的影响

朱崇利, 董淑乾, 周佃刚
科技导报. 2014, 32 (11): 66-70.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14.11.010
全文: HTMLnew PDF  (1160 KB)  ( 302 )
摘要 ( 382 )
有限元法作为一种高效的数值模拟方法,广泛用于地球物理的正演计算。网格剖分的合适与否是有限元求解的先决条件。在满足剖分区域大小一致,且满足边界条件,进行稀疏与加密网格比较的前提下,讨论了二维介质理想模型的网格剖分对大地电磁正演精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低频阶段,TE 和TM 两种极化模式从整体上看,粗网格比细网格模拟精度高,但是在近地表开始阶段,TM 模式下,粗网格模拟精度不及细网格;整体变化幅度粗网格比细网格缓和,曲线尾部粗网格与细网格波动幅度都较大,脱离了正常值。结果表明,正确的网格剖分能有效地提高电磁有限元正演的精度,且对后续反演同样有意义。

双水平井SAGD开发稠油油藏界限标准

牟珍宝, 唐帅
科技导报. 2014, 32 (11): 71-76.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14.11.011
全文: HTMLnew PDF  (3796 KB)  ( 565 )
摘要 ( 561 )
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是开发超稠油的高效技术,具有驱油效率高,采收率高等特点,其开发油藏界限标准受油藏参数、工艺技术条件及油价等综合影响。国外根据油层储层厚度、原油黏度与开发等条件给出了SAGD 开发油藏界限标准,但中国目前还没有合理的界限标准指导不同油藏条件下SAGD 的部署以及经济有效的开发方法。运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对新疆A 油藏关键油藏参数对SAGD 开发效果的影响规律进行研究,运用正交设计方法,以净利润为目标确定了影响双水平井SAGD 开发油藏效果的主控因素;结合现有工艺条件,得到了不同原油价格下的SAGD 开发油藏界限标准。

中国科普基础设施发展评估体系的比较

陈珂珂, 任福君, 李朝晖
科技导报. 2014, 32 (11): 77-83.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14.11.012
全文: HTMLnew PDF  (633 KB)  ( 200 )
摘要 ( 502 )
采用文献研究、定量分析、专家访谈和经验总结的研究方法,从体系构建、数据获得、指标权重、数据处理、发展指数计算5个方面,对比了2009 版、2012 版《中国科普基础设施发展报告》中科普基础设施发展评估体系的差异,发现后者在数据源获得上具有制度性依托,在计算过程上更为便捷科学。研究认为,对科普基础设施发展进行定量性评估不可或缺,评估体系自身的发展需与时俱进。
科技风云

中国科学研究未来可期

鞠强
科技导报. 2014, 32 (11): 7-7.
全文: HTMLnew PDF  (342 KB)  ( 181 )
摘要 ( 183 )
中国的科学研究正走在一条快速发展的路上。不断出现的重大基础科学研究成果以及随之而来的高水平论文,同不断涌现的国际科学界领军人物一起,都成为中国科学进步与崛起的重要标志。
科技事件

“小保方晴子STAP涉嫌造假”引轰动

祝叶华
科技导报. 2014, 32 (11): 9-9.
全文: HTMLnew PDF  (346 KB)  ( 1161 )
摘要 ( 232 )
2014年1月29日,Nature同期发表了日本学者小保方晴子同为第1作者和通信作者的2篇关于干细胞的论文,提出利用酸浴和挤压等方法可以更简便地培养出多能细胞(STAP细胞),这种细胞具有类似干细胞的功能。文章一经发表立即引起轰动。干细胞在再生医学领域有重要应用价值,如果研究结果成立,或许可以解决很多棘手的医学问题。然而质疑也伴随轰动而至,许多课题组表示无法重复这一试验结果,并且这2篇文章中部分图像被指存在“捏造”数据嫌疑。
RS推介

立足前沿的英国皇家学会科学会议

田恬
科技导报. 2014, 32 (11): 11-11.
全文: HTMLnew PDF  (642 KB)  ( 219 )
摘要 ( 160 )
英国皇家学会每年都制定科学会议计划,围绕科技前沿举办为期2天的国际会议,聚集全球科学家来展示和讨论各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科学会议的组织者都是该领域的顶尖学者,因此,保证了会议各领域的选题都是该领域的重点话题。讨论活动贯穿会议始终,鼓励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人员积极参与。
书评

科学是人类独特的探险事业

陈静
科技导报. 2014, 32 (11): 84-84.
全文: HTMLnew PDF  (745 KB)  ( 157 )
摘要 ( 209 )
梁启超说过,“有系统之真知识,叫做科学;可以教人求得有系统之真知识的方法,叫做科学精神”。在《科学的旅程》里,科学精神在某种程度上其实也是一种探险精神,科学则是人类独特的探险事业。
主编心语

博士生的成功之道(43)——提个科技建议或做科技思想库工作该注意什么

冯长根
科技导报. 2014, 32 (11): 87-87.
全文: HTMLnew PDF  (1340 KB)  ( 286 )
摘要 ( 218 )
即使你是一位博士生,或是一位年轻教师,也会遇到自己的老师、学科组学术带头人就科学技术方面的事向你征求意见,听听你的感受体会的时候。更多的时候,你会被要求帮着起草将要用于“项目指南”的文字材料。“项目指南”会被上级机关公布出来,用于大家申报项目。这样的事每年会有。
科技纵横

理性看待“慕课”的时代意义与局限

黄庆桥
科技导报. 2014, 32 (11): 88-88.
全文: HTMLnew PDF  (813 KB)  ( 868 )
摘要 ( 343 )
“慕课”是“大规模网络在线开放课程”的简称(英文全称为Massive OpenOnline Course,一般简写为MOOCs)。2011 年秋,斯坦福大学2 位教师创立的一个在线免费课程平台,挑拨起了人们对于网络技术参与当代教育变革的敏感神经。这种被定义为“慕课”的教育模式迅速得到世界诸多知名高校的响应,大家纷纷推出自己学校的品牌“慕课”。近2 年,中国各大高校也纷纷推出“慕课”,成立专门的开发部门,掀起了一股“慕课”热。
科技基金

如何写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

刘彬
科技导报. 2014, 32 (11): 89-89.
全文: HTMLnew PDF  (645 KB)  ( 636 )
摘要 ( 20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科学基金)是中国政府资助科研人员从事基础研究的重要渠道之一,在中国具有广泛的影响。申请科学基金项目的选题要把握其“支持基础研究、坚持自由探索、发挥导向作用”的战略定位和“更加侧重基础、更加侧重前沿、更加侧重人才”的战略导向。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有固定格式,要求申请人在撰写申请书的过程中严格按照提纲进行撰写且不能删除提纲,类似“八股文”。
科技职场

一个博士生找工作的经历

陈振中
科技导报. 2014, 32 (11): 90-90.
全文: HTMLnew PDF  (853 KB)  ( 1388 )
摘要 ( 202 )
在我博士毕业找工作期间,曾经拿到过3 个offer,虽然没有选择其中的任何一个,但还是从中收获很多。现将找工作的经历分享如下。
热点排行

新闻时段2014-04-01至2014-04-10

石萌萌
科技导报. 2014, 32 (11): 6-6.
全文: HTMLnew PDF  (615 KB)  ( 126 )
摘要 ( 166 )
科技界声音

2014-11 科技界声音

石萌萌
科技导报. 2014, 32 (11): 8-8.
全文: HTMLnew PDF  (871 KB)  ( 100 )
摘要 ( 170 )
科学共同体

2014-11 科学共同体

李娜
科技导报. 2014, 32 (11): 10-10.
全文: HTMLnew PDF  (535 KB)  ( 107 )
摘要 ( 175 )
科技工作大家谈

生物多样性数据共享现状和建议

黄晓磊, 乔格侠
科技导报. 2014, 32 (11): 12-12.
全文: HTMLnew PDF  (325 KB)  ( 248 )
摘要 ( 348 )
国内期刊亮点

2014-11 国内期刊亮点

祝叶华
科技导报. 2014, 32 (11): 13-13.
全文: HTMLnew PDF  (632 KB)  ( 205 )
摘要 ( 200 )
国外期刊亮点

2014-11 国外期刊亮点

祝叶华
科技导报. 2014, 32 (11): 14-14.
全文: HTMLnew PDF  (1382 KB)  ( 162 )
摘要 ( 549 )
图书推介

2014-11 图书推介

石萌萌
科技导报. 2014, 32 (11): 85-85.
全文: HTMLnew PDF  (717 KB)  ( 215 )
摘要 ( 183 )
读者之声

谈谈我的教学情怀

吴晓阳
科技导报. 2014, 32 (11): 86-86.
全文: HTMLnew PDF  (1462 KB)  ( 300 )
摘要 ( 187 )
我从事教学工作已有8 年,谈谈我心目中的教学工作吧。

实验室的故事

尤树森
科技导报. 2014, 32 (11): 86-86.
全文: HTMLnew PDF  (1462 KB)  ( 415 )
摘要 ( 213 )
我们实验室是个年轻的实验室,我 很荣幸经历了她的成长。在我来到这里的1 年前,我的导师刚刚从德国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归来,开始筹备建立实验室。我的师兄就在那时进入实验室,成为导师的第1 个学生。经过努力,实验室终于初具规模。记得第1 次走进实验室时,人丁单薄、冷冷清清依然是我对她的第一印象。从此,我成为这个集体的一员,也开始奔忙,安装通风橱,购置液氮罐,甚至挑选书桌椅子等。在我们的努力下,实验设备逐渐完善,新成员的加入也让这个虽小却温馨的空间充满人气。
科技人才招聘

2014-11 科技人才招聘

郭献之(实习生), 祝叶华
科技导报. 2014, 32 (11): 91-93.
全文: HTMLnew PDF  (778 KB)  ( 517 )
摘要 ( 201 )
全球招聘新闻

2014-11 全球招聘新闻

孙杨慧(实习生), 石萌萌
科技导报. 2014, 32 (11): 94-96.
全文: HTMLnew PDF  (563 KB)  ( 160 )
摘要 ( 186 )
版权所有 © 《科技导报》编辑部    京ICP备14028469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科技导报社 邮编:100081
电话:010-62138113,传真:010-62138113 电子信箱:kjdbbjb@cast.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