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第34卷, 第13期 刊出日期:2016-07-13
  

  • 全选
    |
    封面图片说明
  • 科技导报. 2016, 34(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3月19日,2015年度“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颁奖活动暨青少年声明科学普及报告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尚勇出席活动并致辞。
  • 卷首语
  • 杜祥琬
    科技导报. 2016, 34(13): 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现在每年都举办“财富论坛”,关于财富的排名和刊物也不少。随着社会的发展,财富观的内涵也会变化。对于饥饿的人,口粮就是财富;对于贫穷的人,有点钱就是财富;而对于基本解决了温饱,奔向小康和现代化的人们来说,眼前的口粮和钱币已不足以概括财富的内涵,不足以满足人们对幸福的追求。而且,如果我们不仅关注个人财富和企业财富,而且关注国家、民族(乃至人类)的命运和未来的话,就必然要更加关注精神财富和公共财富。
  • 科技风云
  • 鞠强
    科技导报. 2016, 34(13): 7-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2015 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太空探索领域可谓独占鳌头,新视野号(New Horizon)到达冥王星、开普勒望远镜发现类地行星以及科学家找到火星上存在液态水的证据都是引人瞩目的重大发现。2016年,在NASA继续推进深空探索的同时,中国也在这个舞台上大放异彩。
  • 科技事件
  • 王微
    科技导报. 2016, 34(13): 9-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近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以下简称“北医三院”)成功为1名骨科脊索瘤患者切除五节段脊椎肿瘤,并利用世界首个3D 打印多节段胸腰椎植入物完成长达19 cm大跨度椎体重建手术。清华大学徐弢教授在接受《科技导报》采访时说,这是鼓舞人心的进展,展示了生物3D打印技术的实用性和价值,但未来要打印活体组织,用于临床实践,还需要业界更多努力。
  • 本刊专稿
  • 石元春
    科技导报. 2016, 34(13): 11-14.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6.13.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农业发展历史表明,几千年来的农业是以生物质的作物果实和畜禽肉蛋奶为生产对象的,而占生物量60%的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只是“农业废弃物”。现代生物质转化技术则可以将这些“农业废弃物”以及所有可利用的生物质转化为种类繁多的生物质能源和生物基产品并再获大幅增值。这是对农业新资源的开发和资源的循环利用,是在污染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中保护环境,并生产种类繁多的绿色产品。因此,农业在从事种植和养殖的同时,应将“非粮生物质”纳入农业生产系统,由“半生物质农业”或“部分生物质农业”发展到“全生物质农业”或“全生物质利用农业”。
  • 专题论文
  • 杭婧, 施一公
    科技导报. 2016, 34(13): 15-19.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6.13.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从花草鱼虫到飞禽走兽,大自然物种的丰富多样令人惊叹。虽然外表和形态千变万化,但是组成这些生命体的最基本单元——细胞有着最基本的共性:遗传和代谢。生命的延续本质是遗传信息的代代相传。基因表达保证了这些信息被翻译成千变万化的细胞活动,从而呈现出五彩斑斓的生命世界(图1)。执行细胞活动最主要的物质是蛋白质。基因表达,就是把储存在DNA 中的遗传信息经过转录和翻译,转化为执行生物功能的蛋白质的过程,这是最基本的生命活动之一,因此被称为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
  • 秦晓春, 匡廷云, 沈建仁
    科技导报. 2016, 34(13): 20-27.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6.13.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利用太阳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化合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图1),是地球上最大规模的能量和物质转换工程,是几乎一切生命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被诺贝尔奖基金委员会评为“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
  • 邓宏魁
    科技导报. 2016, 34(13): 28-30.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6.13.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细胞是构成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一个成年人体内有40万亿到60万亿个细胞。这些细胞可以被分成大约200多种,不同种类的细胞具有不同的功能。比如,骨骼肌细胞可以通过肌丝滑动导致细胞的伸缩和舒张,从而完成人体的躯体运动;神经细胞可以通过神经纤维上顺序发生电化学变化从而传递神经信号;表皮细胞可以通过角质化的发生,对酸、碱和摩擦产生一定抵抗能力。
  • 邹全明
    科技导报. 2016, 34(13): 31-39.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6.13.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一直认为消化性疾病是非感染性疾病,“无酸无溃疡”的定律决定着临床医师对这类患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然而,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 pylori,简称Hp)的发现从本质上更新了这一定律,并成为人类胃肠病防治与研究史上的一次革命。1982 年由澳大利亚B.Marshall及R. Warren首次从患者胃黏膜活检标本中分离、培养出幽门螺杆菌,接着Marshall亲自吞服该菌进行感染试验,结果证实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引起胃炎[1]。Marshall及Warren也因发现了幽门螺杆菌以及这种细菌在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中的作用,被授予200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韩家淮
    科技导报. 2016, 34(13): 40-45.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6.13.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大约20万年前,解剖学意义上的人类诞生了,同其他物种相比,经过相对短时间的进化和进步,人类成为了地球上主宰万物的物种,食物链的顶层。然而,人类的生存和繁衍并非一帆风顺,在大自然的作用下,人类时刻经受着来自内外因素的威胁和侵害。从自身角度看,20万年的进化尚不足以产生“完美”的人类,我们在遗传上有各种不足和缺陷,这些缺陷,有些是非常危险和致命的,会产生一系列先天性疾病,导致胎儿夭折或者早年个体的死亡。
  • 郭晓玉, 徐云远, 刘栋峰, 罗伟, 种康
    科技导报. 2016, 34(13): 46-52.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6.13.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季节更迭的根本原因是地球的自转轴与其公转轨道平面不垂直,在不同的季节,南北半球所受到的太阳光照不相等。由于南北半球所受到光照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纬度的地区温度的差异。太阳直射的纬度地区,温度高,相反温度低。夏季是平均气温在22℃以上的连续时期,冬季是平均气温在10℃以下的连续时期。春季和秋季是介于10~22℃的时期。可以看出,温度是季节变换的重要标志,按照温度划分了一年四季(图1)。
  • 廖雅成, 宋保亮
    科技导报. 2016, 34(13): 53-59.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6.13.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胆固醇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公众视野。无论是去医院验血检查时化验单中的胆固醇水平指标,还是电视广告里铺天盖地的降血脂降胆固醇广告,胆固醇似乎成为“健康杀手”的代名词。但是,大家知道的是真实而完整的胆固醇吗?胆固醇仅仅只有负面作用吗?我们是如何获取胆固醇的?胆固醇在人体内又是如何运转利用的?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走近胆固醇。
  • 张传溪, 潘鹏路, 徐海君, 薛建
    科技导报. 2016, 34(13): 60-66.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6.13.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香喷喷的白米饭是我们一日3餐中不可缺少的主食,实际上,中国以稻米为主食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60%以上。此外,水稻是中国最为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0%以上,可想而知水稻对于我们的生存是多么重要。“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水稻种植从数千年前的史前人类开始,经历了传统农业,到如今现代化农业,种植技术不断更新成熟、种植品种不断改良,但却都一直饱受着水稻害虫的侵害。
  • 曾维倩
    科技导报. 2016, 34(13): 67-69.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6.13.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我们平时去一个不熟悉的地方,常常需要手机导航帮忙。可是自然界中有些生物,却像是天生就自带指南针属性,可以长途跋涉不迷路,例如帝王蝶、鲑鱼、龙虾、海龟、迁徙的鸟类等。还有一些生物,会按照地球磁场的方向筑巢、打洞或者睡眠,如指南白蚁、裸鼹鼠等。科学家们认为,生物之所以具有这种神奇的“方向感”,原因之一在于它们的感觉系统除了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之外,还有被称为“第六感”的磁觉,即生物利用地磁场准确寻找正确的方向。
  • 闫丽盈, 郭帆, 汤富酬, 乔杰
    科技导报. 2016, 34(13): 70-76.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6.13.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细胞是人体内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在成年人体内大约有40万亿到60万亿个细胞,包含了200多种不同的细胞类型。然而如此庞大的细胞群体在发育的最早期阶段是由一个单细胞——受精卵发育而来。精子与卵子在输卵管里奇迹般地会合后,形成一个受精卵,生命开始了。
  • 科学共同体推介
  • 田恬
    科技导报. 2016, 34(13): 77-7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学科分化逐渐细化,学科交叉融合程度逐渐增高,为顺应科技发展和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的需求,各种专业学会作为科技工作者的联络组织层出不穷。但这些新生的学会普遍存在规模不大,科技资源分散等问题,与此同时,多学科交融的现状也使得科技工作者需要一个跨学科融合交流的平台。
  • 研究论文
  • 吴彦霖, 张媛, 刘倩, 贺庆, 罗剑, 高华
    科技导报. 2016, 34(13): 78-82.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6.13.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板蓝根药材、板蓝根颗粒提取液及板蓝根活性组分对流感病毒活性的影响作用,应用鸡胚尿囊膜法评价了板蓝根药材及板蓝根颗粒提取液对流感病毒的预防、治疗和病毒中和作用;评价了板蓝根活性组分对流感病毒的中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板蓝根药材、板蓝根颗粒提取液及板蓝根活性组分对流感病毒活性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板蓝根药材提取液对流感病毒具有预防和中和病毒的作用,板蓝根颗粒提取液和板蓝根活性组分具有中和流感病毒的作用。
  • 李清, 郭洋, 张垒志, 徐文龙, 张江雨, 常旭
    科技导报. 2016, 34(13): 83-87.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6.13.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应用ABAQUS 扩展有限元(XFEM)模拟了切槽炮孔定向断裂爆破时爆生裂纹沿切槽方向和非切槽方向的起裂、扩展和止裂。结果表明:切槽方向爆生裂纹的起裂时间比非切槽方向早10 μs;裂纹扩展速度较非切槽方向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可分为加速扩展、失稳扩展和减速扩展3 个阶段;裂纹的止裂时间比非切槽方向晚60 μs。在裂纹扩展阶段,切槽方向在失稳扩展阶段爆生裂纹的平均速度为1343 m/s,非切槽方向爆生裂纹的平均速度为600 m/s,仅为切槽方向爆生裂纹平均速度的44%,说明切槽有利于爆炸能量释放,增加爆生裂纹的扩展速度。切槽方向和非切槽方向爆生裂纹扩展的平均距离分别为124 mm 和45 mm,说明切槽对爆生裂纹的扩展有明显的导向作用。XFEM 能够正确模拟切槽爆破爆生裂纹的扩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宁飞, 何娟, 赵亮东, 常洪卫
    科技导报. 2016, 34(13): 88-92.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6.13.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裂缝发育程度是影响裂缝性油气藏产能的决定因素。为了更好地揭示裂缝性油藏的发育特征,根据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成果结合FMI 成像测井资料,利用构造要素相关性分析及构造解析方法,探讨了Sinjar 隆起西部倾末端裂缝发育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Sinjar 隆起西部裂缝发育特征在纵向上存在分层性,从深层向浅层裂缝走向呈现逆时针旋转的特征,认为裂缝的发育和早期张性大断裂在后期的走滑再活动有关。走滑断裂从深层到浅层逐渐偏离原断层走向,剪破裂方向从深层向浅层逐渐分叉,越往上破裂方向越远离主断层,同样影响了裂缝的走向。由于深层大断裂和浅层裂缝发育存在一定相关性,受深层断裂的影响,裂缝发育强度由Jaddala 组向Chilou 组逐渐变弱,而裂缝又是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关键元素,因此深层走滑断裂带发育的区域是寻找优质储层的有力目标。
  • 学术聚焦
  • 李际
    科技导报. 2016, 34(13): 93-98.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6.13.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因为实验室验证缺乏单因子假设,而野外实验存在成本高昂、难以重复和数据“噪音”,适合生态学假说判决性实验的验证方法成为制约生态学发展一般理论的瓶颈之一。本文介绍了生态学假说验证的源起,分析了判决性实验验证方法的作用,论述了生态学假说的实验室验证、野外实验验证方法的理论、实践及发展,探讨了Fraser 等于2013 年提出的协同分布式实验(CDEs)这一生态学野外实验的操作规范和国内案例。
  • 职场
  • 范运年
    科技导报. 2016, 34(13): 99-9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大多数科研人员都会写学术论文,但是与写论文的难度相比,撰写学术专著的难度大得多,而学术专著对于科学技术的传播传承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本文从一个科技编辑的角度介绍撰写中文科技专著的注意事项。
  • 书评
  • 段依妮
    科技导报. 2016, 34(13): 100-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是万物生长遵循自然规律,人类社会亦是如此。然而人类在掌握了改造自然的高超技术后,渐渐与自然背道而驰,导致资源、环境、生态、人类素质等问题接踵而至。在此背景下,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了解地球、生态环境、每种生物,甚至我们自己。
  • 热点排行
  • 祝叶华
    科技导报. 2016, 34(13): 5-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科技界声音
  • 祝叶华
    科技导报. 2016, 34(13): 8-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科学共同体要闻
  • 李娜
    科技导报. 2016, 34(13): 1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