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第34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16-06-28
  

  • 全选
    |
    封面图片说明
  • 科技导报. 2016, 34(1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科普信息化为核心,推动实施科普理念和科内容、表达方式、传播方式、组织动员、运动和运营机制等服务模式的全面创新。
  • 本刊专稿
  • 徐延豪
    科技导报. 2016, 34(12): 8-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力推动着社会发展,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未来五年,中国已确立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拓展网络经济空间,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在科普方面,“互联网+科普”行动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推进科普信息化,将给科普带来一场新的革命。科普受众的行为也呈现新的特点。
  • 杨文志
    科技导报. 2016, 34(12): 14-1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出路决定作为。实践证明,科普信息化与现有科普间不是二选一,即不是要推进科普信息化,就不要传统科普创新,或要继承传统科普,就要排斥科普信息化。科普信息化不是做项目、喊喊口号、搞搞群众运动那么简单,而是科普从体制机制、内容形式、服务理念方式、运作模式、评价维度标准等全方位的行动和改变,渗透融合在科普工作的方方面面;科普信息化不仅是信息技术应用,而是科普从理念思维到行为的彻底革命,是科普升级换代,是新时期的新科普。科普信息化之根本在于科普人的“信息化”,由此科普信息化建设者必须具备以下基本理念。
  •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
    科技导报. 2016, 34(12): 18-2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当前,我国正处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攻坚阶段,正在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的变革。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是科技创新,基础在全民科学素质。要支撑“两个一百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目标的实现,到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必须超过10%。这个任务十分艰巨,必须通过加强科普信息化建设,借助信息技术和手段大幅快速提升我国科普服务能力,才能有效满足信息时代公众日益增长和不断变化的科普服务需求,才能为实现全民科学素质的快速提升提供强劲动力。
  •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
    科技导报. 2016, 34(12): 22-2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科普信息化旨在充分运用先进信息技术,有效动员社会力量和资源,丰富科普内容,创新表达形式,通过多种网络便捷传播,利用市场机制,建立多元化运营模式,满足公众的个性化需求,提高科普的时效性和覆盖面。
  • 中国科协科普部 百度数据研究中心 中国科普研究所
    科技导报. 2016, 34(12): 29-3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当今世界,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互联网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力推动着社会发展,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发展带来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以及传播表达方式的多样性,使科学传播变得无比高效、方便快捷和充满乐趣,云计算、数据挖掘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泛在、精准、交互式的科普服务成为现实。
  • 田舒斌
    科技导报. 2016, 34(12): 34-3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2014年7月,新华网与中国科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于同年11月共建“科普中国研发与传播基地”,以此为新的起点,新华网积极投身科普事业,成为推进科普信息化、打造“科普中国”品牌的先行者(图1)。
  • 余清楚
    科技导报. 2016, 34(12): 36-3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的讲话,为科学普及事业的欣荣发展指明方向,对我们如何传播科普知识、如何发展科普信息化、如何让科普知识惠及每一位公民,令科学技术最终作用于国家创新发展,具有深刻而又深远的意义,也为人民网传播科普知识、进行“科普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工作指引。
  • 杨谷
    科技导报. 2016, 34(12): 39-4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85岁高龄的袁隆平在水稻田边,给外国学生们讲解最新的科研进展;93岁高龄的吴孟超走下手术台,讲述刚结束的一台肝癌手术;C919大型客机总装下线,张彦仲回忆几代航空人的中国梦……过去一年中,这些画面在朋友圈、视频网站广为传播,光明网承接的“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风采录”项目催生了一件件在网络空间“爆红”的微视频,广大网友追捧著名科学家不凡的人生故事,科普节目主持人成为新“网红”……光明+网络科普,产生了“化学反应”,成为媒体在科普领域“三贴近”的一次有益探索。
  • 刘勇
    科技导报. 2016, 34(12): 43-4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2015年两会,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明确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腾讯作为“互联网+”最早的探索和实践者,在多个领域进行了尝试。2015年4月,在中国科协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腾讯又在科普与互联网的结合上进行了新的探索,并与科协签署了“互联网+科普”框架协议,双方在热点新闻事件科普解读、净化网络“伪科学”、科普精准化推送以及大数据分析等领域进行深度合作,共同推动全民科学素养的提升。
  • 王翔
    科技导报. 2016, 34(12): 46-4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生产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的新常态下,大数据为解决中国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供给不平衡和供给效率不高的难题,实现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现代化提供了良好契机。中国科协与百度公司开展“科普中国+百度”战略合作,摸索出大数据时代科普公共服务的智慧化供给模式,实现了公共部门、企业与社会力量的合作供给,在公共服务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向公众提供精准化、个性化、均等化的科普公共服务。
  • 肖云, 徐雁龙
    科技导报. 2016, 34(12): 49-5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提升科普信息的权威性和影响力,难点之一是如何充分发挥科学家作为科学普及信息源头的重要作用,难点之二则是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让科普信息流行起来。
  • 嵇晓华
    科技导报. 2016, 34(12): 54-5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和科学知识普及工作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强大的推动力。科普信息化在高速推进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20年)》中发挥了示范作用。
  • 中国科学技术馆
    科技导报. 2016, 34(12): 58-6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中国数字科技馆是由中国科协联合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按照“大联合大协作”的理念共同建设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国家认定挂牌的23个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唯一的科普平台。
  • 秦德继
    科技导报. 2016, 34(12): 66-6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日益成为科普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成为引领科普现代化的技术支撑,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科学普及出版社),在中国科协的领导下,坚持“科技热点导入,全面科学解读”的原则,紧抓科技热点和科技前沿,通过“开放、协作、参与”等形式,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和资源,不断丰富科普内容,创新表达形式,在原有图书的基础上,积极建立多元化运营模式,满足公众的个性化需求,提高科普的时效性和覆盖面,在科普信息化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 王康友, 钟琦, 王黎明
    科技导报. 2016, 34(12): 69-7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标准社会功能和相应制度,例如商业、教育和传播,以信息化的方式被广泛和深入地拓展、复制或重新定义。信息传播技术(ICTs)创造了丰富的信息形态和传播途径,信息消费日趋多元而个性化。
  • 童庆安
    科技导报. 2016, 34(12): 74-7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科普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跨越提升、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必然支撑手段和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家推动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以科协为主的各有关科普机构,充分发挥“互联网下抓机遇”的担当,集成各方面资源和力量,充分调动公众创造能力,进一步建立完善大联合大协作的科普公共服务机制,最大限度地扩大科学传播的覆盖面,实现科普服务的良性循环和自我发展。作为肩负科普公益服务使命的北京科技报社,有幸成为科普信息化建设探索者和践行者之一,将集报社全力,发挥优势,勇于探索,倾力打造优质科普内容和资源融合传播的综合平台。
  • 北京市科协科普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
    科技导报. 2016, 34(12): 78-7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科普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意义重大的战略任务,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2012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发布的《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首都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北京公众科学素质达标率超过12%”。
  • 杨建荣
    科技导报. 2016, 34(12): 80-8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上海市科协在中国科协的指导下,在上海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坚持“全员、全程、全时空”,紧盯科技前沿、紧跟社会热点、紧扣公众需求,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发出权威声音,在科普信息化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 李春阳
    科技导报. 2016, 34(12): 82-8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科普信息化是引领科普满足受众个性化、泛在化、精准化信息需求、驱动科普创新发展的强力引擎。据第9次全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显示,2015年新疆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3.97%,虽然超额完成了“十二五”2.28%的目标任务,但与全国6.20%的平均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科学普及是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抵御宗教极端和反对迷信的重要手段。新疆要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离不开科学普及,尤其是面对“去极端化”的历史重任,更需要加强科学普及力度。
  • 附录
  • 中国科协科普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科技导报. 2016, 34(12): 86-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按照刘延东副总理和李源潮副主席关于加强科普信息化工作,要让科技知识在网上和生活中流行等系列指示要求,2015年中国科协全面实施“互联网+科普”行动和科普信息化建设专项,开辟网络科普主战场。
  •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
    科技导报. 2016, 34(12): 107-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2015年12月30日,由中国科协主办的“典赞·2015中国科学传播”主题发布会于北京市清华科技园阳光厅隆重举行。活动以“定格精彩记忆传播科学精神”为主线,现场对外发布了2015年度“十大科学传播事件”、“十大‘科学’流言终结榜”和“十大科学传播人”。本次主题晚会云集众多科学界、科普界“大腕”,为公众带来一场科学传播盛宴。
  • 图书推介
  • 傅雪
    科技导报. 2016, 34(12): 119-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