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在线办公系统  

在线期刊
· 最新录用
· 当期浏览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 按学科浏览
· 按栏目浏览
· 组合浏览
· 特刊、专题
· 高被引文章
· 下载排行
· 点击排行
· 订阅目录
· 推荐给朋友
友情链接
·
·
·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
当日访问总数:
当前在线人数:
   科技导报
2017年 35卷 15期
刊出日期:2017-08-13

卷首语
封面图片说明
研究论文
专题论文
科技风云
科技事件
科学共同体推介
学术聚焦
书评
科学人物
科技界声音
科技纵横
热点排行
科学共同体要闻
科技建议
职场
选择 | 合并摘要
封面图片说明

封面图片说明:军事科技专题 Hot!

科技导报. 2017, 35 (15): 0-0.
全文: HTMLnew PDF  (793 KB)  ( 69 )
摘要 ( 285 )
军事科技专题
卷首语

元年之后的VR发展趋势

赵沁平
科技导报. 2017, 35 (15): 1-1.
全文: HTMLnew PDF  (295 KB)  ( 145 )
摘要 ( 452 )
虚拟现实(VR)是一项可能的颠覆性技术,它致力于突破2D显示,实现各种机制的三维显示;突破键盘鼠标输入方式,实现手、眼、行协调的自然交互;突破显示屏幕的物理尺寸限制,实现360度全景显示;突破时空局限,使体验者沉浸在历史、未来、宇观和微观的逼真环境中。
科技风云

气候变化警钟长鸣

鞠强
科技导报. 2017, 35 (15): 7-7.
全文: HTMLnew PDF  (344 KB)  ( 126 )
摘要 ( 324 )
南极是人类最后到达的大陆,遥远的距离和迥异的环境让这块大陆长期处于人们的视线之外。随着科学家对南极的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对这块大陆的环境和物种有了新的了解。同时,人们也不情愿地承认,人类活动对全球生态环境的影响已经不可避免地波及到南极,使这块大陆面临巨大的危机。
科技事件

美科学家首次修改人类胚胎基因,技术与伦理仍是讨论焦点

王微
科技导报. 2017, 35 (15): 9-9.
全文: HTMLnew PDF  (366 KB)  ( 266 )
摘要 ( 321 )
据《麻省理工技术评论》杂志网站2017年7月26日报道,美国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研究人员利用CRISPR技术,对大批单细胞胚胎的DNA进行了基因编辑。这是继中国之后,美国科学家首次编辑人类胚胎基因,引发世界多家媒体热议。
科技建议

人工智能应用中的安全、隐私和伦理挑战及应对思考

李修全
科技导报. 2017, 35 (15): 11-12.
全文: HTMLnew PDF  (509 KB)  ( 1780 )
摘要 ( 577 )
在1956年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召开的学术研讨会上,人工智能(AI)首次成为一个正式学术领域,发展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会有越来越多的机器人或智能程序充当人类助手,帮助人们完成复重性、危险性的任务,然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和大范围应用的展开,人们可能会面临越来越多的安全、隐私和伦理等方面的挑战。
科技纵横

中国科技期刊:造船出海势在必行

游苏宁
科技导报. 2017, 35 (15): 13-14.
全文: HTMLnew PDF  (468 KB)  ( 169 )
摘要 ( 540 )
最近一段时间,源于国际期刊对中国论文大规模撤稿事件,有关期刊及论文流向的争论不断[1-2]。尽管撤销107篇中国医生论文的期刊《Tumor biology》(《肿瘤生物学》)最终被SCI除名[3],但中国科技期刊究竟应如何发展,依旧是我们挥之不去的忧虑[4-5]。基于各自不同的背景和立场,有关主管部门、科技界及出版界各抒己见的言论层出不穷、莫衷一是。如何实事求是地看待这一问题,笔者仅从资深办刊人的立场发表自己的管见,以期抛砖引玉。

从载人潜水器的研制看中国未来科技与教育发展

崔维成
科技导报. 2017, 35 (15): 92-93.
全文: HTMLnew PDF  (1898 KB)  ( 147 )
摘要 ( 294 )
结合我参与中国载人潜水器研制工作经历,谈谈对中国未来科技与教育发展的看法,期望引发国内同行探讨,促进科技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加快中国科技发展步伐。
专题论文

人工智能在军事领域的渗透与应用思考

王莉
科技导报. 2017, 35 (15): 15-19.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17.15.001
全文: HTMLnew PDF  (574 KB)  ( 3351 )
摘要 ( 1240 )
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重点探讨了中国军队未来信息化战争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的内涵、发展趋势及如何加快智能化应用等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核心问题,为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国军事领域内的未来发展和应用提出建设性的思考。

现代浮空器军事应用

黄宛宁, 栗颖思, 周书宇, 张泰华
科技导报. 2017, 35 (15): 20-27.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17.15.002
全文: HTMLnew PDF  (7093 KB)  ( 449 )
摘要 ( 591 )
现代浮空器在军事应用中最成熟、最普遍的是系留气球。本文介绍了系留气球相对于其他飞行器的优势,梳理了系留气球在军事应用中的主要作用,列举国外典型的系留气球系统;对系留气球的生存能力进行评估,分析了国外平流层飞艇在军事应用中的现状,最后对浮空器进行展望。

国外武装直升机型号发展与作战能力分析

于琦
科技导报. 2017, 35 (15): 28-33.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17.15.003
全文: HTMLnew PDF  (4329 KB)  ( 306 )
摘要 ( 378 )
在军用直升机行列中,武装直升机是一种名副其实的攻击性武器,因此也可称为攻击直升机。作为一种武器装备,武装直升机实质上是一种超低空火力平台。本文阐述了国外武装直升机的发展,分析了武装直升机的作战性能,以及武装直升机的武器配置和实战应用。

电磁轨道发射装置内膛绝缘性能研究

赵伟康, 徐蓉, 袁伟群, 严萍
科技导报. 2017, 35 (15): 34-39.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17.15.004
全文: HTMLnew PDF  (4562 KB)  ( 137 )
摘要 ( 312 )
脉冲大电流放电过程中的高温烧蚀将降低绝缘支撑的绝缘性能,影响系统的寿命和效率。为研究烧蚀对环氧树脂绝缘性能的破坏作用,开展了模拟实验,利用氩弧焊对环氧树脂样品进行高温烧蚀处理,通过改变烧蚀电流、时间、距离和面积,获得不同烧蚀情况的样品。从表面电阻率和沿面闪络电压两方面对样品的绝缘性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环氧树脂在高温烧蚀后绝缘性能大幅度降低。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样品表面粗糙度增大,成分中氧化物的含量上升,导致了绝缘性能降低。

基于DARPA模式的军工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王莉, 张龙
科技导报. 2017, 35 (15): 40-44.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17.15.005
全文: HTMLnew PDF  (1106 KB)  ( 269 )
摘要 ( 649 )
深入分析中国新形势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机遇,借鉴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在创新文化、组织机构、项目管理等方面成功经验,针对当前制约军工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因素,提出了科技创新体系化构建思维模式,并通过建立创新特区探索适应新形势下科技创新管理机制,以期为军工企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提供借鉴与参考。
研究论文

当TRIZ遇上纳米光子科学——以超系统进化趋势为例

王勇凯, 张宛, 曹兆霞, 张中月
科技导报. 2017, 35 (15): 45-50.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17.15.006
全文: HTMLnew PDF  (3456 KB)  ( 203 )
摘要 ( 419 )
发明问题与解决理论(俄文缩写TRIZ)是苏联科学家通过对数以万计的专利分析总结而得到的一个系统的创新方法,其中向超系统进化趋势是TRIZ创新科学的基础,并已经成功应用于国际领先企业中;然而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尚不多见。本文阐述了向超系统进化趋势的4个子趋势,及其在纳米光子科学研究中的体现,揭示了纳米结构散射吸收光谱研究的发展也符合向超系统进化趋势,并介绍了应用其子趋势设计纳米光子器件的2个实例:应用集成相反工程系统趋势,设计出旋转金纳米棒与金纳米缝组合的超系统,实现具有相同强度的圆二色和非对称传输;应用集成异类系统趋势,设计出金纳米棒与金膜组合的超系统,实现手性间接耦合效应。

布袋除尘器改造电除尘器关键技术在600 MW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范学明, 王磊, 桑媛媛, 王仕龙, 韩平, 郑钦臻, 闫克平
科技导报. 2017, 35 (15): 51-56.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17.15.007
全文: HTMLnew PDF  (1747 KB)  ( 201 )
摘要 ( 461 )
山西鲁能河曲发电公司完成了2×600 MW燃煤机组布袋除尘器改造为低低温电除尘器,实现了超低排放,通过协同优化三相电源低低温电除尘器和湿法脱硫同步实现SO2和颗粒物的超低排放,针对本燃煤机组工况特点以及原布袋除尘器本体大小,通过对电除尘器本体选型、流场优化、三相电源等关键技术的工程应用,完成布袋除尘器改造电除尘器。结果表明:在电除尘器比集尘面积为83.5 m2/(m3·s)、入口烟尘质量浓度为35.8 g/m3的条件下,电除尘器出口烟尘排放总质量浓度在9.93~14.69 mg/m3,其中PM2.5排放质量浓度不高于1.58 mg/m3。三相电源低低温电除尘集成湿法脱硫可满足燃煤电厂超低排放要求。

大数据时代的石油地震勘探系统与软件平台

谢玮, 刘斌, 刘鑫, 李玉, 翟焱森
科技导报. 2017, 35 (15): 57-62.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17.15.008
全文: HTMLnew PDF  (1246 KB)  ( 366 )
摘要 ( 959 )
石油勘探开发精度的不断提高,促进了低频可控震源、宽频带、宽方位、高密度和高效采集技术的推广应用,石油地震勘探已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对质量监控、数据处理、数据安全存储和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分析了石油地震勘探大数据的特点,阐述了中国石化基于Hadoop分布式大数据处理系统研发的π-Frame地震数据处理解释软件平台基本构架,举例说明了该平台在石油地震勘探大数据中的应用,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页岩气超临界吸附研究进展

周尚文, 薛华庆, 郭伟, 李晓波, 卢斌
科技导报. 2017, 35 (15): 63-69.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17.15.009
全文: HTMLnew PDF  (1870 KB)  ( 367 )
摘要 ( 603 )
超临界吸附是指在临界温度以上时气体在固体表面上发生的吸附,在地层温度条件下,甲烷在页岩中的吸附为超临界吸附。吸附气是页岩气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页岩气的超临界吸附对于页岩气储量评价和开发方案编制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在页岩气超临界吸附研究方面的进展,从页岩等温吸附实验方法、超临界吸附特征及模型建立3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页岩的甲烷吸附量与煤相比小很多,为满足页岩吸附量测试的要求,对于容量法吸附仪,应配置更高精度的压力传感器;对于重量法吸附仪,应配置更高精度的磁悬浮天平;2)等温吸附实验测试的吸附量为过剩吸附量,过剩吸附量在达到一定压力后会下降,在评价页岩的吸附能力时,不能将过剩吸附量和绝对吸附量混淆,这样将严重低估地层条件下页岩的吸附能力;3)页岩气的吸附面临着理论与实践相矛盾和脱节的问题,页岩气超临界吸附的研究应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入手,深化对页岩气超临界吸附特征的认识,建立具有普遍适用性的页岩气超临界吸附理论。

相关向量机在地震滑坡敏感性分析中的应用

邱丹丹, 牛瑞卿, 杨耘
科技导报. 2017, 35 (15): 70-76.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17.15.010
全文: HTMLnew PDF  (3510 KB)  ( 142 )
摘要 ( 460 )
地震滑坡敏感性分析是地震次生灾害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数据量大且致灾因素复杂是研究地震滑坡问题的难点。在对已有敏感性分析模型研究的基础上,以芦山地震为例,选取地面高程、坡度、坡向、地层、斜坡形态、斜坡结构、距断层平均距离、距水系平均距离、地震峰值加速度9个地震滑坡评价因子,建立基于遗传算法的相关向量机(GA-RVM)敏感性分析模型,生成地震滑坡敏感性区划图,统计结果显示滑坡正确率为99.74%,滑坡密度在极高敏感区达到27.4057个/km2。结果表明,相对于基于遗传算法的支持向量机,GA-RVM获得了更高的预测精度,可为进一步完成地震灾害预防提供依据。

降雨和地震作用下碎石土边坡稳定性及支护方式研究

陶连金, 任志国, 边金, 许淇
科技导报. 2017, 35 (15): 77-83.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17.15.011
全文: HTMLnew PDF  (2694 KB)  ( 252 )
摘要 ( 626 )
依托四川省汶川至九寨沟段高速公路第06标段(川主寺至九寨沟段)边坡工程,采用FLAC软件模拟,考虑降雨与地震作用,以水平位移、塑性区和滑移面为边坡失稳评价指标,研究了高海拔、高烈度地区碎石土边坡在降雨及降雨-地震共同作用这两种工况下支护前后的稳定性,提出了合理的支护方案。结果表明:强降雨导致的边坡浅层面溜滑主要发生在黏土与碎石土交界面处,滑动面为平面型,采用锚杆框架梁支护可保证边坡稳定;降雨-地震共同作用下边坡的破坏范围扩大,碎石土边坡沿土体内部约12 m深处出现圆弧型滑动面,主要发生在黏土与碎石土交界面处,采用复合抗滑桩和锚杆框架梁组合支护方式可以保证边坡稳定。
学术聚焦

新绿洲(2)——沙产业的案例

田裕钊
科技导报. 2017, 35 (15): 84-90.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17.15.012
全文: HTMLnew PDF  (8572 KB)  ( 149 )
摘要 ( 554 )
钱学森的沙产业理论是利用高新技术将沙漠戈壁不毛之地变为绿洲,技术路线的通俗表述为"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南边缘的224团场、河西走廊嘉峪关戈壁滩上的葡萄园、大面积的设施农田大棚种植,都是新绿洲的实证。微型藻类是强大的太阳能转化器,先后在库布其沙漠恩格贝、乌兰布和沙漠吉兰太、毛乌素沙地鄂托克旗建成的微藻养殖场,都是叶绿素工厂,在原本的不毛沙地上,生产高品质的营养品。未来的新绿洲沿着钱学森指出的方向,将创造更高水平的生产力。
科学共同体推介

鼓励人类科学研究中的伟大发现——英国皇家学会公布2017年度科技奖励

田恬
科技导报. 2017, 35 (15): 91-91.
全文: HTMLnew PDF  (625 KB)  ( 110 )
摘要 ( 330 )
2017年7月18日,英国皇家学会宣布了皇家奖章(RoyalMedals)、戴维奖章(Davy Medal)、布坎南奖章(BuchananMedal)、加博尔奖章(Gabor Medal)等一系列奖励的获奖者名单,加上稍早些公布的科普利奖章(Copley Medal),本年度皇家学会共颁发了18项奖励,鼓励这些对科学做出突出贡献的研究人员。获奖者包括安德鲁·怀尔斯(Andrew Wiles),彼得·格兰特(Peter Grant)和罗兹玛丽·格兰特(Rosemary Grant)夫妇,詹妮弗·杜德纳(Jennifer Doudna)等。
科学人物

尹梅贞:“萤之光”的指挥者

王丽娜
科技导报. 2017, 35 (15): 94-94.
全文: HTMLnew PDF  (498 KB)  ( 81 )
摘要 ( 405 )
她,曾是北京第四制药厂的助理工程师,一路冲刺,转身成为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她,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了70余篇论文,仅2016年,就作为通信作者在被SCI收录的期刊上发表了12篇研究论文,这些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为9.137,其中之一影响因子高达34.09。2016年,她以杰出的研究成果摘得"第十三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她,就是潜心研究新型荧光高分子材料的尹梅贞。给她的颁奖词写道:她寄情于新型荧光高分子材料研究,开创性地将"荧光示踪"和"纳米载体"功能合二为一,并将其应用于细胞标记、抗癌和农业害虫防治等多个领域。
职场

导师的反思能让师生“更搭”

吴超
科技导报. 2017, 35 (15): 95-95.
全文: HTMLnew PDF  (412 KB)  ( 120 )
摘要 ( 325 )
时常反思自己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不仅可以不断提高指导水平,更大的好处是能促使师生在科研上"更搭"。
书评

徜徉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科学教育——评《吴国盛科学博物馆图志》

张煜, 白欣
科技导报. 2017, 35 (15): 96-96.
全文: HTMLnew PDF  (1105 KB)  ( 101 )
摘要 ( 293 )
科学博物馆指的是哪种博物馆?目前正在着手创建清华大学科学史系的吴国盛教授认为,广义的科学博物馆包括自然博物馆、科学工业博物馆和科学中心3种科学类博物馆,狭义的科学博物馆则指的是科学工业博物馆。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的科学博物馆,都拥有丰富的科学教育资源,而且其教育功能的重要性也在被不断加以强调。
热点排行

新闻时段2017-07-16至2017-07-31

祝叶华
科技导报. 2017, 35 (15): 5-6.
全文: HTMLnew PDF  (1323 KB)  ( 70 )
摘要 ( 262 )
科技界声音

2017-15科技界声音

祝叶华
科技导报. 2017, 35 (15): 8-8.
全文: HTMLnew PDF  (827 KB)  ( 74 )
摘要 ( 244 )
科学共同体要闻

20107-15科学共同体要闻

李娜
科技导报. 2017, 35 (15): 10-10.
全文: HTMLnew PDF  (713 KB)  ( 114 )
摘要 ( 291 )
版权所有 © 《科技导报》编辑部    京ICP备14028469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科技导报社 邮编:100081
电话:010-62138113,传真:010-62138113 电子信箱:kjdbbjb@cast.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