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在线办公系统  

在线期刊
· 最新录用
· 当期浏览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 按学科浏览
· 按栏目浏览
· 组合浏览
· 特刊、专题
· 高被引文章
· 下载排行
· 点击排行
· 订阅目录
· 推荐给朋友
友情链接
·
·
·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
当日访问总数:
当前在线人数:
   科技导报
2020年 38卷 5期
刊出日期:2020-03-13

卷首语
封面图片说明
研究论文
专题:科技创新治理专题
选择 | 合并摘要
封面图片说明

封面图片说明 Hot!

科技导报. 2020, 38 (5): 0-0.
全文: HTMLnew PDF  (2257 KB)  ( 70 )
摘要 ( 322 )
全球科技治理是指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认可的科技活动管理机制,包括各自的责任、权利、地位以及相应的规则的制度等。
卷首语

中国开展“全健康”理论与实践研究势在必行

陈国强
科技导报. 2020, 38 (5): 1-5.
全文: HTMLnew PDF  (571 KB)  ( 161 )
摘要 ( 306 )
我们习惯于享受全球化带来的美妙,也不得不面对全球化的“负”效应,特别是新冠肺炎的全球大流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繁发生,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种群生存,引发全球性重大公共危机。从“非典”到“新冠”,我们必须警醒、反思并行动。
专题:科技创新治理专题

全球科技治理格局下的开放创新体系建设

张瑾, 杨彩霞, 万劲波
科技导报. 2020, 38 (5): 6-12.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20.05.001
全文: HTMLnew PDF  (781 KB)  ( 319 )
摘要 ( 552 )
从新兴经济体崛起、开放与保护的较量、美中以科技为基础的经济竞争、多边与单边的对垒4方面梳理了全球经济和科技治理格局的变化;从加强中国参与全球科技治理的统筹协调,国内治理和全球治理,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政府、市场和社会机制4方面提出开放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从推动核心技术原创性突破、深化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打造国际科技合作平台、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软实力4方面提出建设开放创新体系的重点任务和建议。

国家创新体系:转型、建设与治理思路

陈芳, 万劲波, 周城雄
科技导报. 2020, 38 (5): 13-19.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20.05.002
全文: HTMLnew PDF  (762 KB)  ( 319 )
摘要 ( 418 )
当前中国正在迈入向“创新驱动”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正在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加强国家创新体系转型、建设,构建新的治理思路。分析了国家创新体系转型、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未来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新要求,从统筹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科学共同体的自治作用3方面探讨了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治理思路,从强化基础研究、重视应用示范、激励制度创新、提高开放水平4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创新生态系统治理的关键环节与系统效能

李万
科技导报. 2020, 38 (5): 20-25.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20.05.003
全文: HTMLnew PDF  (723 KB)  ( 188 )
摘要 ( 424 )
根据创新生态向创新生态系统的演进,指出科技创新治理由此勃兴。从创新生态系统3个主要特征出发,指出技术、组织和机制是影响科技创新治理效能的3个关键因素,并进一步提出要增强使能技术、进化型组织、政策企业家在中国科技创新治理过程的探索实践。

国外科技创新治理的典型政策工具运用实践及启示

张志娟, 刘萍萍, 王开阳, 郄海拓
科技导报. 2020, 38 (5): 26-35.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20.05.004
全文: HTMLnew PDF  (1950 KB)  ( 282 )
摘要 ( 438 )
当前,科学技术诸多领域在交叉汇聚过程中呈现多源爆发,科技创新资源分配向多主体参与协商的方式转变,主要国家积极构建科学、高效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应对变化。中国科技创新治理尚处于初级阶段,国际经验研究对提高中国的科技创新治理能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围绕国际科技创新治理所涉及的重要方面——风险预警、国民协商、公私合作、政策组合、创新监管以及智慧专业化等,分析了运用有关典型政策工具实现前瞻性规划、多元主体共治、多方利益共享、优化创新资源配置、高风险技术应用监管、科技创新驱动区域发展等治理实践,为中国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的科学构建提供经验。

数据治理政策的国际比较:历史、特征与启示

梁正, 吴培熠
科技导报. 2020, 38 (5): 36-41.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20.05.005
全文: HTMLnew PDF  (688 KB)  ( 590 )
摘要 ( 634 )
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具有不同于传统生产要素的特征,在第四次产业革命的浪潮中成为各国公共政策领域关注的焦点。近年来,美国、欧盟、英国和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纷纷出台了围绕数据使用与保护的公共政策,系统回顾美国、欧盟、英国和中国数据治理政策的历史沿袭,归纳其数据治理的政策框架特征,在国际比较的基础上得出对中国数据治理政策的3个启示:数据治理政策应基于国家核心利益并与本国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应兼顾数据利用与保护两个方面,促进创新和治理的共同进步;应突出数字基础设施与数据标准的建设与引领作用。

生命科技伦理问题与治理策略——以人-动物嵌合体研究为例

彭耀进, 李伟
科技导报. 2020, 38 (5): 42-49.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20.05.006
全文: HTMLnew PDF  (768 KB)  ( 278 )
摘要 ( 469 )
新兴生命科技领域中人-动物嵌合体研究意义重大,同时其在公众厌恶、对“非自然”和模糊物种界限的担忧、对嵌合体生物伦理地位的不确定、有损人性尊严以及滑坡论等方面存有巨大的伦理、社会争议,进而给当下法律规则和治理体系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研究认为,基于人-动物嵌合体研究不可否认的益处以及潜藏的伦理、社会争议,争议因具体研究类型而异,不应简单地允许或禁止一切嵌合体研究,而应采取密切监控、个案分析的适应性灵活治理策略。从法律与伦理规范、审查与监督管理、公众探讨与科学传播等多个维度提出治理策略相关建议,以争生命科技领域发展与伦理限制之二维平衡,保障该领域健康有序发展。

中国标准化治理体系的发展策略

靳宗振, 魏同洋, 张苏雁
科技导报. 2020, 38 (5): 50-56.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20.05.007
全文: HTMLnew PDF  (701 KB)  ( 135 )
摘要 ( 321 )
通过借鉴美国、欧洲、日本标准化治理体系成熟模式和发展实践,根据国内外新形势的发展需求,从健全优化标准化组织管理机制、建立多方主体共同参与标准制修订长效机制、建立标准化复合型专业人才队伍培养机制、健全中国标准国际化工作机制4个方面,提出了推动健全中国标准化治理体系的发展策略。

国家实验室建设的立法保障及对策建议

孙晓晶, 褚鑫, 杨怀义, 王雪
科技导报. 2020, 38 (5): 57-62.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20.05.008
全文: HTMLnew PDF  (796 KB)  ( 179 )
摘要 ( 340 )
从立法保障角度综述了国际上关于国家实验室建立和管理运行的立法实践,归纳分析了国际上立足法律规章设立和管理国家实验室的主要途径和一般做法,介绍了中国科技立法的进展与现状,并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一些启示与借鉴。

促进信息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协同发展

李培楠, 万劲波
科技导报. 2020, 38 (5): 63-68.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20.05.009
全文: HTMLnew PDF  (726 KB)  ( 169 )
摘要 ( 335 )
信息技术广泛应用成为信息化时代主要国家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手段。信息化时代必须将信息技术创新与国家治理体系改革结合起来,实现信息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并举。从信息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协同演进的关系视角,重新审视了信息化支撑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经验、问题及挑战,探讨了面向未来促进信息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协同发展的重点任务。

技术创新支撑社会治理创新的实现路径

曾红颖
科技导报. 2020, 38 (5): 69-76.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20.05.010
全文: HTMLnew PDF  (7206 KB)  ( 111 )
摘要 ( 297 )
技术创新特别是网络技术、大数据、云平台、人工智能等的发展对社会治理优化、改革与创新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回顾了技术创新对社会治理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分析了大数据等技术支撑社会治理创新的典型实践案例,提出了技术创新优化社会治理的3条路径和未来发展空间。

科技创新嵌入城市治理的体制机制

张成甦, 包雅钧
科技导报. 2020, 38 (5): 77-84.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20.05.011
全文: HTMLnew PDF  (1524 KB)  ( 114 )
摘要 ( 319 )
科技创新是城市发展的新引擎,为城市提供智能化治理工具的同时,也形成了新的治理空白,加剧了治理过程的不确定性。两者间对立统一关系可以从国家战略实施、产业转型升级、城市治理工具更新、科技创新过程与结果等方面加以厘清。在“人本-创新-协同”的逻辑框架下,探讨了强化城市治理就要转变政府职能、突出主体示范引领、强化社会监督,明确各主体在城市治理中的定位与职责,坚持城市社会稳定、安全、人本的基本要求不动摇。分析表明,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就城市治理目标的实现路径、智能化工具的使用边界、城市公共服务的供给以及治理过程的动态监督等重点问题提出具体要求,重视法治德治的结合,完善和创新城市治理体制机制。

长三角科创圈区域科技创新治理

韩子睿, 商丽媛, 魏晶
科技导报. 2020, 38 (5): 85-91.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20.05.012
全文: HTMLnew PDF  (732 KB)  ( 196 )
摘要 ( 384 )
探索了长三角科创圈区域科技创新治理的路径。分析表明,以上海为龙头,南京、杭州、合肥等城市为骨干,加快打造长三角科创圈,共同构建技术转移服务机制、科技金融服务机制、创新资源共享机制、科技园区合作机制、创新环境保障机制等,有利于更好地形成科创产业深度融合的创新共同体治理机制、更快提升长三角创新治理能力,为中国区域创新一体化率先探索可行路径。
研究论文

中国科普人才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赵东平, 高宏斌, 赵立新
科技导报. 2020, 38 (5): 92-98.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20.05.013
全文: HTMLnew PDF  (738 KB)  ( 330 )
摘要 ( 402 )
通过分析中国科普人才建设现状发现,中国科普人才队伍的总量与结构仍不能满足现实需求,科普人才管理的体制机制已不能适应形势需要。面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现实需求,必须正确认识科普人才建设存在的问题,从组织建设基础着手,加快发展科普人才教育,抢占世界高端科普发展制高点,创新区域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建设,构筑协同创新人才共同体建设,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

文化科技创新:文艺与“互联网+”、新媒体的融合创新

潘澍, 陈思, 孙程程
科技导报. 2020, 38 (5): 99-104.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20.05.014
全文: HTMLnew PDF  (713 KB)  ( 128 )
摘要 ( 281 )
以技术维度+内容维度,夯实升华价值维度,是文化科技创新的目标和追求。文艺是文化的鲜明载体。文艺与互联网+、新媒体的融合创新提供了研究文化科技创新问题的有效案例。互联网+文艺组织、曲艺+新媒体,均应统筹整合数据资讯,实现数字化转化、网络化应用,推进融媒集群和内容创新,通过建立新媒体集群(如官网、两微、移动应用产品、各类具有品牌效应的传播平台)、创新文艺传播方式(如直播、虚拟现实、云剧场、全媒体传播),形成规模化内容创新生产能力,即把文艺精品转化成网友喜闻乐见的网络文艺形态,实现技术维度与内容维度的统一,共同夯实升华价值维度。

中国跨境电商物流市场规模预测研究

史杨焱, 王尔旭, 李佳佳
科技导报. 2020, 38 (5): 105-112.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20.05.015
全文: HTMLnew PDF  (2614 KB)  ( 226 )
摘要 ( 341 )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确立了中国跨境电商市场规模预测研究的指标体系,借助多元回归和灰色预测完成了实证分析,借助跨境电商市场规模的预测数据完成了跨境电商物流市场规模的预测。预测结果显示,至2020年中国跨境电商市场规模将达到10.61024万亿元。根据唯品会和亚马逊财报分析,判定中国跨境电商物流的市场规模至2020年将达到1万亿~1.6万亿元。
版权所有 © 《科技导报》编辑部    京ICP备14028469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科技导报社 邮编:100081
电话:010-62138113,传真:010-62138113 电子信箱:kjdbbjb@cast.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