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 第39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21-06-28
  

  • 全选
    |
    封面图片说明
  • 科技导报. 2021, 39(1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科技事业。从革命时期高度重视知识分子工作,到新中国成立后吹响“向科学进军”的号角,到改革开放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从进入新世纪深入实施知识创新工程、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到党的十八大后提出创新是第一动力、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科技事业在党和人民事业中始终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战略作用。
  • 卷首语
  • 侯立安
    科技导报. 2021, 39(12): 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中国精神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引,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其中民族精神是中华文明传承的精髓,时代精神则不断丰富中华文明的内涵,二者的统一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支撑。
  • 院士寄语
  • 科技导报. 2021, 39(12): 6-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编者按]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科技导报》以“礼赞建党百年风华,弘扬科技爱国精神”为主题,邀请两院院士为建党百年寄语,鼓舞、激励和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新时代继承发扬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继续发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响应党的号召,听从祖国召唤,保持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党、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不懈奋斗!
  • 科学共同体要闻
  • 中国科协机关党委
    科技导报. 2021, 39(12): 1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5月31日,中国科协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第四次集体学习扩大会议,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学习科协十大精神,准确把握科协组织新时代工作职责,统筹谋划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重点工作任务,进一步聚焦靶心、突出重心,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统一部署上来,更好推动“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主持会议并作总结发言,党组、书记处成员徐延豪、孟庆海、束为、宋军、吕昭平、王守东、殷皓、王进展分别结合分管工作,就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科协十大精神做重点发言。
  • 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
    科技导报. 2021, 39(12): 12-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6月11日,中国科协召开2021年第十八次党组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5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赴青海考察调研时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求是》杂志6月1日发表的《学好“四史”,永葆初心、永担使命》重要文章精神。会议由中国科协党组书记怀进鹏主持。党组副书记徐延豪,党组成员束为、吕昭平、王守东、殷皓、王进展出席会议。
  • 中国科协机关党委
    科技导报. 2021, 39(12): 13-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6月16日,中国科协举行“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向老党员传递党的关心关爱,重温党的百年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激励科协广大党员干部以更加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科协党组书记怀进鹏为老党员颁发纪念章并讲话,党组副书记徐延豪主持颁发仪式,党组成员束为、王守东出席仪式。
  • 矢志不渝,与党同心
  • 陈佳洱
    科技导报. 2021, 39(12): 14-18.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12.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我最开始在大连大学工学院读书,1952年院系调整,从大连大学转到了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物理系。给我上原子物理课的老师,是著名科学家、“两弹元勋”朱光亚先生。朱光亚先生是西南联大的学生,曾在美国密歇根大学留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毅然回国。朱光亚先生讲课讲得非常好,他对上课非常用心,讲一节课,备课可能要备一周。他不是简单地讲一下原理,而是详细介绍原理背后的故事,比如黑体辐射,为什么当时的理论跟实验事实不符?当时有几种假设?物理大师最后是怎么解决的?他像讲故事那样讲给我们听,所以我们都非常喜欢听他的课。加上他在朝鲜战场上立过功、得过军功章,在我们眼里他是英雄。
  • 杜善义
    科技导报. 2021, 39(12): 19-20.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12.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走过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阶段,现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概括地说,即是我们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现在是在向强起来进军。站起来是富起来的前提,富起来是强起来的基础,而强起来并永远强是我们的梦想。强起来的含义非常广泛,包括国防、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全方位强大。对一位教育和科技工作者来讲,更关心的是科技强。科技强国的标志是从跟跑、并跑到领跑。
  • 徐丽娇
    科技导报. 2021, 39(12): 21-27.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12.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怀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凭借精湛的学术造诣、宽广的科学视野,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老一辈科学家爱国奉献、淡泊名利、刻苦攻关的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为后人树立了优秀的榜样。为展现我国科学家与党同心、锐意创新的爱国情怀,《科技导报》采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王阳元,请王院士讲述研制“中国芯”的科研经历。
  • 专稿
  • 王康友, 祝叶华, 李娜
    科技导报. 2021, 39(12): 28-35.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12.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始终支持依靠科技进步、关心关爱科技人才、领导推动科技组织发展。通过梳理分析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视和支持,对科技工作者和科技团体的关怀与领导,发现中国科技工作者始终与党同心同德,在一系列战略方针指引下奋勇向前。中国科协是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推动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推动科协组织持续为民主革命、新中国建设、改革开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各个阶段的科技创新、全民科学素质提高、国际科技交流等方面作出了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 党领导下科技自立自强
  • 原帅, 贺飞
    科技导报. 2021, 39(12): 36-44.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12.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党中央根据国际政治形势、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世界科技革命变革趋势,先后提出“向科学进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创新驱动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科技发展战略,确立了中国科学技术进步的道路,引领中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战略方针从“跟踪模仿”走向“自主创新”,战略重点从“推进国防和重工业发展”走向“推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攻关力量从“研发机构”走向“研发机构、高等院校、企业”协同创新,战略体系从“单一拳”走向“组合拳”。面向未来,要抓住历史机遇,继续坚持“四个面向”,着力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立高精尖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完善新时代创新生态体系,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 李佳金
    科技导报. 2021, 39(12): 45-50.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12.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立德树人理念经历了5个阶段的演变。革命战争年代,培养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革命青年”是立德树人的首要标准。从延安兴办高等教育开始,党对于立德内涵和树人方式的探索开始成型,建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底色、批判吸收传统文化的道德形态,并采用了实践优先的教育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渐形成了“又红又专”的育人标准,树人方针则在实践性和理论性之间反复调整。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高度强调理想信念教育,同时开启了教育现代化的树人方式。进入新时代,立德内涵在历史基础上有了较大调整,传统文化的地位从“历史遗产”上升为“文化基因”,树人方针则更具政治性、时代性。这种既有继承、又根据时代有所发展的特质,是中国共产党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强大生命力的思想源泉。
  • 郭金海
    科技导报. 2021, 39(12): 51-64.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12.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考察了中国第一个综合性科学技术发展长期规划,即《12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的制订背景和原因,探讨了该规划的制订和实施情况。该规划在周恩来、陈毅、李富春、聂荣臻等中央高层领导下制订和实施,是中国和苏联科技合作的结晶。其制订工作于1956年分两阶段进行,全国数百位科学家和多位苏联专家参加工作,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是中坚力量。该规划以“重点发展,迎头赶上”作为中国发展科学的方针,密切结合国家工业、农业、国防,以及医药卫生建设的需要。1957年,苏联组织约600位专家对该规划草案进行了研究。苏联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和苏联科学院提出了纲要式的综合性意见。该规划实施成效显著,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和原子能事业的发展,为中国工业、农业生产和国防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该规划树立了中国政府组织、领导科学家规划科学技术的典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科技事业的一座历史丰碑。
  • 张井飞, 张九辰
    科技导报. 2021, 39(12): 65-72.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12.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分析了邓小平引进第一生产力的典型事例,以领略其“科”“技”兼顾的战略决策。邓小平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面对中国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邓小平提出要利用世界上一切先进技术、先进成果的方针,国际科技合作得到迅速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二者作用于社会生产的方式不同。因此,如何平衡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成为科技决策者面临的重要问题。国际科技合作是国内政策的延伸,科学与技术国际合作模式的差别,充分体现着邓小平对科学与技术关系的平衡。
  • 陈樱花, 陈安
    科技导报. 2021, 39(12): 73-81.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12.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带领中国人民与频发的自然灾害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并取得了显著的抗灾减灾成效。从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对灾害成因认知变化的历程出发,梳理了百年来中国抗灾体制的变迁史,并在此基础上提炼总结出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在抗灾救灾中所拥有的独特制度优势,即对口援建模式、军民协同模式、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理念以及广泛的国际协作实践。在中国共产党的重视及引领下,中国正在经历从救灾到应急管理,再到风险管理的理念变迁,未来将更多地体现出科技应灾及多元治灾的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将成为未来应急管理及风险治理取得显著效能的不竭源泉。
  • 王延隆, 李彗闻, 余舒欣, 章平
    科技导报. 2021, 39(12): 82-89.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12.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构建“政策工具-政策目标(X-Y维度)”的二维框架对医疗卫生政策进行政策文本分析,数据分析发现,政策工具维度上,供给型、环境型政策工具使用较为频繁,内部结构以基础设施建设、法规管制占比最高,需求型政策工具占比最少。政策目标维度上,医疗卫生变迁的各阶段对工具的使用有所侧重。建党百年的医疗卫生政策体现出以人为本、循序渐进的特点。新时代,医疗卫生政策应坚持制度内生性演化与自觉性建构的统一、政策整体布局与循序渐进的统一、发展目标追求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 党为科技创新指明方向
  • 闻海虎
    科技导报. 2021, 39(12): 90-94.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12.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超导是电子在固体物质中发生的一类神奇的量子凝聚现象,具有丰富的量子力学内涵和重要的应用前景。超导体表现出零电阻、完全抗磁性、宏观量子相干等奇异特性,可广泛用于能源、信息、交通、医疗、国防、重大科学工程等方面。回顾了铁基超导体发现历程,以及中国科学家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铁基超导的发现是中国超导基础研究的重要转折点,不仅引起了国际学术界高度和广泛的关注,而且从此中国学者在国际超导研究的众多方向起到了引领的作用。
  • 丁兆君, 张鹏
    科技导报. 2021, 39(12): 95-102.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12.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随着时代和国情的变化,党和国家的科技政策不断进步、完善。作为基础科学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能物理也顺应时代大潮而获得不断发展。按照时间顺序,将中国高能物理的发展分为创业期、建设期、收获期和跨越期4个阶段,并结合时代背景讨论了科技政策在不同阶段对高能物理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 李昌珑, 高孟潭
    科技导报. 2021, 39(12): 103-108.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12.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近百年来,中国地震科技事业走过了曲折的发展历程,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将过去100年分为4个阶段,综述了各阶段中国地震科研的发展历程。在不同时代,中国大地震和地震灾害呈现不同的特点,也引导了地震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不同时期的社会需求、国家的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也对地震科技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 杨玥
    科技导报. 2021, 39(12): 109-115.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12.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博物馆诞生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其宏观管理体制主要经历了4个阶段的调整,有效推动和加强了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目前,中国博物馆宏观管理呈现出分级属地管理、管理主体多元、管理方式多样、法制化建设深入等特点;同时,文旅融合日益紧密、行业协会及联盟推动作用显著、以数字化建设和人才机制建设为抓手也成为了博物馆宏观管理体制发展的新趋势。
  • 付宇涵, 王丹, 柴雯, 王庆瑜
    科技导报. 2021, 39(12): 116-120.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12.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梳理中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工业互联网的建设意义、发展路径。在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指引下,中国积极推进两化融合战略,进一步加速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的协同发展,加快工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国近年来一直大力支持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与迭代,强调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中国制造的全要素生产率,有利于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
  • 党是科技社团政治核心
  • 张国友
    科技导报. 2021, 39(12): 121-124.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12.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地理学会是中国成立最早的学术团体之一,已经有112年历史了。它的前身是1909年在天津成立的中国地学会,1950年,中国地学会与中国地理学会(1934年成立于南京)合并为现在的中国地理学会。100多年来,中国地理学会走过了一条与党同行、服务社会、自身成长的光辉历程。
  • 李红, 张积家
    科技导报. 2021, 39(12): 125-130.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12.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民族心理学在心理学学科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心理学科创始人冯特将心理学分为两个方面,即个体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民族心理学关注的是特定条件下民族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包含特定民族个体的心理特征,特定民族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民族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成果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对中国这样的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和谐与社会发展更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当前,中国民族心理学研究范围已扩大到国内56个民族,从事民族心理学研究、教学的学者分布全国各地。民族心理学研究者们结合身处的地域和社会文化特点,进行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心理学探索与研究。
  •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秘书处
    科技导报. 2021, 39(12): 131-134.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12.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成立于1912年,是中国最早建立的工程学术团体之一,其前身是由中国近代杰出的土木工程师詹天佑创建的中华工程师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成立至今已有109年的历史,先后由“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著名桥梁及结构工程专家茅以升、李国豪以及许溶烈、侯捷、谭庆琏、郭允冲等历任理事长,为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 孙咸泽
    科技导报. 2021, 39(12): 135-140.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12.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药学事业关系着国计民生,在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及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党和政府历来重视药品安全和药学事业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推动医药改革和创新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众多医药工作者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用生命坚守在抗疫一线,被习近平总书记称为抗疫最大的功臣。在2021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和教育界联组会时强调,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聚焦影响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主要问题,加快实施健康中国行动。
  • 丁文龙, 席焕久, 周德山, 刘学政, 李云庆
    科技导报. 2021, 39(12): 141-145.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12.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2021年,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迎来成立100周年的历史性时刻。作为拥有百年历史的中国解剖学会,亲历党从诞生到发展壮大,成为实现民族独立并走向复兴的领导核心的壮丽征程,这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只有坚持和加强党对学会工作的领导,学会的发展才能拥有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中国解剖学会是全国从事解剖学科(包括人体解剖学、神经解剖学、断层影像解剖学、比较解剖学、人类学、组织学、胚胎学、细胞学等)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的学术团体,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领导下,是发展中国解剖学科技事业的主要社会力量。
  • 众心向党,科研报国
  • 徐丽娇
    科技导报. 2021, 39(12): 146-156.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12.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中国科协要肩负起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桥梁和纽带的职责,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更广泛地把广大科技工作者团结在党的周围,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定履行科协组织团结引领科技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使命,《科技导报》积极联系科技工作者,汇集百名科技工作者对建党百年来科技发展的感怀、对科技报国的壮志、对美好未来的祝福。一句句发自心底的心声表达,一行行催人奋进的豪言壮语,一段段发自肺腑的真诚建言,既是广大科技工作者感恩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誓言,也是他们致力创新创造、勇于担当作为的心路历程,体现出新时代奋斗在科研一线的科技工作者“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生动实践,为建党10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