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 第39卷, 第18期 刊出日期:2021-09-28
  

  • 全选
    |
    封面图片说明
  • 科技导报. 2021, 39(18):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儿童青少年期是人类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最常见的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包括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对立违抗障碍、品行障碍等。约有一半的成人精神心理问题始于儿童青少年阶段,如能早发现、早干预,将极大减少精神疾病的发生。
  • 卷首语
  • 陆林
    科技导报. 2021, 39(18): 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2019年12月发布的《中国青年发展报告》显示,中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困扰。
  • 科学共同体要闻
  • 科技导报. 2021, 39(18): 6-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9月11日,以“百年再出发,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的2021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在全国各地启动,活动持续到9月17日。
  • 科技导报. 2021, 39(18): 7-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9月10日上午,以“共享新成果,共注新动能”为主题的2021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幕。
  • 科技导报. 2021, 39(18): 7-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9月8日,主题为“数字新时代产业新生态”的2021中国国际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大会在厦门开幕。
  • 科技导报. 2021, 39(18): 8-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9月5日,中关村数字经济产业联盟在北京成立。
  • 智库观点
  • 朱庆平, 吴根, 车子璠, 刘耀虎
    科技导报. 2021, 39(18): 9-14.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18.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美国国家量子计划已实施2年。梳理了该计划相关法案、管理机制、重点领域、经费投入、实施进展等情况,分析了该计划战略部署、协调推进、多学科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做法和特点。提出中国应加强和优化量子科技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加强统筹协调、构建量子科技创新生态等发展建议。
  • 科技评论
  • 李侠, 霍佳鑫
    科技导报. 2021, 39(18): 15-19.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18.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出台,整个社会对于知识和人才的需求再次成为发展的关键因素,考虑到信息时代知识与人才的二合一模式日益增强,决定发展的最根本原因就在于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尤其是高端人才的供给情况,为此需要把国内高端人才的供给情况做一些历史性的回顾。
  • 专题: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
  • 刘佳佳, 阙建宇, 张安易, 陆林
    科技导报. 2021, 39(18): 20-24.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18.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童年期是个体神经系统发育的关键期,发生在这一阶段的应激性事件将对个体的心理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近期和远期影响。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如关闭学校、鼓励社交隔离等,给儿童的心理社会环境带来冲击,增加了儿童出现心理问题的风险。介绍了新冠疫情下儿童(包括青少年)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并探讨了政府、社会、以及家庭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对如何促进疫情后儿童的心理复原提出了建议。
  • 王琳, 张南, 刘一蓉, 钱英
    科技导报. 2021, 39(18): 25-33.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18.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大流行是全球性事件,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儿童青少年作为此次突发重大公共卫生应激事件的弱势群体,身心受到剧烈冲击。综述了国内外现有研究进展,分别从国家社会、学校社区、家庭及个人层面探讨了新冠肺炎疫情下儿童青少年心理压力的应激源;总结了疫情期间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类型,包括情绪问题和行为问题;归纳了普通儿童、疫情严重地区儿童和家人患病或抗疫人员子女、隔离儿童、其他患病儿童及感染儿童这5类不同风险的儿童青少年面对疫情的心理特征及干预建议。
  • 张婕, 刘宇, 杨偲琪, 荆磊, 何丽琼, 樊富珉
    科技导报. 2021, 39(18): 34-40.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18.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网络视频团体辅导方式在大学生团体中的过程性效果和整体效果,采用网络视频团体辅导方法,对北京某大学39名学生共4个团体进行连续6周干预。采用自编团体成员心理状况问卷、单次团体效果评估问卷进行测量。研究结果表明,后测数据中团体成员对学习状态满意度和专项能力满意度显著高于前测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网络视频团体辅导对团体成员帮助程度与团体指导者工作恰当程度、团体成员希望自身进步程度和团体成员感受被支持程度等维度均呈高度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疫情期间网络视频团体辅导可行且有效。网络视频团体辅导的效果和团体发展的阶段、团体指导者的工作和团体成员的投入水平等有关。
  • 郑浩浩, 庞滔, 常素华
    科技导报. 2021, 39(18): 41-49.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18.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儿童精神障碍是一类在儿童和少年期发病的异常行为和精神障碍,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是遍及世界各国的重要问题之一。综述了几种常见儿童精神障碍的主要遗传学研究类型、相关的主要结果,总结了遗传位点鉴定后的功能研究方法及结果,提出了目前儿童精神障碍遗传学研究的挑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 刘昱君, 陆林, 冉茂盛
    科技导报. 2021, 39(18): 50-56.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18.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工作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尤其值得关注。回顾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梳理了改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干预研究成果。证据显示,以往学者围绕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积累了大量理论及实证工作,但仍留有不少空白。未来研究应尽可能统一对留守儿童的定义、纳入标准化的心理健康评估工具、开展追踪研究、开发与中国农村文化及实际相匹配的干预方案等,并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
  • 孙一凡, 李桃美, 张海鹏, 时媛, 唐向东
    科技导报. 2021, 39(18): 57-64.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18.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铁缺乏是儿童最常见的微量营养素缺乏症。中国缺铁儿童数量众多,尤其婴幼儿是铁缺乏的高发人群;睡眠是机体发育、修复、调整的重要环节,良好的睡眠对发育中的个体尤其重要。近年来,研究发现铁缺乏可能与几类常见的儿童睡眠障碍有关。从临床特点、病理机制和补铁治疗等方面,回顾了国内外铁缺乏相关儿童睡眠障碍的研究前沿成果。研究结果表明,铁缺乏可能通过引起神经递质紊乱,影响神经髓鞘和树突的形成等途径,导致缺铁儿童睡眠中异常活动增多,补铁治疗被发现可改善部分患儿的睡眠运动症状。
  • 张婕, 徐佳, 刘召霞, 刘赢忆, 刘丹
    科技导报. 2021, 39(18): 65-71.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18.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心理健康是青少年全面素质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家谱图技术评估青少年个案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以症状自评量表和家庭环境量表检验评估效果,探索家谱图在青少年心理健康风险识别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环境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儿童依恋类型可预测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文化因素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着深远影响。研究说明家谱图在评估青少年心理健康中具有实用性和有效性,基于家谱图技术的心理评估方法兼具临床式评估的详实性和问卷统计式评估的客观性。
  • 综述
  • 任孝平, 李子愚, 周小林, 沈云怡, 杨云
    科技导报. 2021, 39(18): 72-78.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18.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分析了国际科技合作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研究显示,疫情防控涉及国际科技合作多个方面,包括及时交换疫情扩散信息、开展国际间应急联合科研攻关、共享抗病毒药物和医疗技术、人员能力培训和疫情防控体系建设等。从全球治理和国际科技合作的视角,提出了新时期疫情防控的相关政策建议。
  • 崔玉民, 殷榕灿
    科技导报. 2021, 39(18): 79-87.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18.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染料工业的迅猛发展,导致染料废水的排放量日益增加,对环境的污染逐渐加重,对人体健康也构成了极大的危害。对物理法(活性炭吸附法、膜分离技术、磁分离技术)、化学法(电化学、化学氧化法)、生物法(真菌处理染料废水法、细菌处理染料废水)所使用的各种新材料、新工艺进行了综述,重点归纳了物理法和化学法,并提出当前染料废水处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发展的趋势。
  • 陈永权, 张文泉
    科技导报. 2021, 39(18): 88-93.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18.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原有的职能分工式、业务分割式的常规工程咨询方式已显出不足。分析了中国工程建设管理发展现状,并结合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条款体系和发展动向,提出基于系统科学和全面/集成论的全面工程集成咨询理论。论述了基于全面工程集成咨询理论的工程项目综合性咨询的组成内容,从9个维度讨论了工程项目综合性咨询构建组成。
  • 研究论文
  • 刘欣然, 康家伟, 王天星, 郝云涛, 珠娜, 刘睿, 胡佳妮, 毛瑞雪, 李勇
    科技导报. 2021, 39(18): 94-100.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18.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关于菠萝蜜的研究显示其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但尚未有关于菠萝蜜低聚肽(Jack-fruit oligopeptides,JOPs)降血糖的研究。通过菠萝蜜低聚肽干预,研究其对db/db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的影响作用。将db/db糖尿病小鼠模型,随机分为3个菠萝蜜低聚肽组(0.2 g/kg·bw、0.4 g/kg·bw、0.8 g/kg·bw)以及糖尿病模型对照组、二甲双胍对照组、乳清蛋白对照组;并选用db/m小鼠作为非糖尿病小鼠空白对照。经过为期6周的干预,检测小鼠空腹血糖、糖耐量实验血糖曲线下面积及组织中糖原含量。结果表明,菠萝蜜低聚肽可显著降低db/db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水平,显著降低糖耐量实验血糖曲线下面积(P<0.05),其效果以0.4 g/kg·bw剂量组最为显著。菠萝蜜低聚肽干预可有效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改善糖耐量,具有辅助降血糖作用。
  • 马士德, 董续成, 康宁, 刘欣, 韩文, 段继周
    科技导报. 2021, 39(18): 101-110.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18.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海洋微型污损生物膜会影响金属腐蚀过程和防污涂料性能,是污损生物群落的初级食物链,一直是国内外的研究焦点。研究了冬季青岛中港海水中暴露100余天的碳钢表面形成的腐蚀产物膜,以及载玻片、HT防腐涂层和NFGP600防污涂层表面形成的生物膜,采用电化学技术研究材料表面生物膜特征,运用SEM、EDS、XRD表征生物膜形态和物质组成,分析生物膜细菌、硅藻和原生动物的种类及形貌。研究表明,生物膜由细菌、硅藻、原生动物和海水中无机、有机颗粒组成;钢/海水界面同时发生钢的腐蚀和微型生物附着过程,两个过程互相作用使碳钢表面形成不定型、松软、不连续的腐蚀产物膜;防腐涂层表面生物膜由于原生动物对菌藻的蚕食和碳酸盐的存在,形成了较为疏松的生物膜,而防污涂层表面没有原生动物的影响,形成了致密的生物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隔绝海水环境。
  • 邓世成, 秦瑶, 许荠方, 顾艺玮
    科技导报. 2021, 39(18): 111-121.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18.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恐怖袭击严重威胁地区的和平稳定,且正加速向全球各地蔓延。根据全球恐怖主义数据库(GTD)中1998—2017年恐怖袭击事件数据,基于投影寻踪评价模型(PPM)和灰色新陈代谢模型(GMM)对恐怖袭击事件的危害程度进行了量化分级,并预测了未来5年全球恐怖活动的蔓延趋势。研究显示,恐怖袭击事件危害程度量化后共分为5级,美国纽约“9·11”事件危害程度排名第一;恐怖活动已从重点地区逐渐向全球各地蔓延,但未来5年全球恐怖袭击总量呈现下降态势;中东、非洲等地区在未来5年仍是国际恐怖活动的高发区,非洲将沦为恐怖活动的“重灾区”,而东南亚、南亚等地区将成为恐怖主义新活跃区。
  • 科技人文
  • 李英杰, 邢珺珂, 王洪鹏
    科技导报. 2021, 39(18): 122-128.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18.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制造领域的精度问题是“卡脖子”的重要一环。中国超精密齿轮1级精度的突破是解决这一精度难题的典型代表。超精密齿轮不仅可以用于齿轮精度传递基准,还作为精密仪器安装于尖端产品和现代化武器,从而实现传动、变速和变向等目的。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为自主掌握核心技术,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立鼎历经40余年时间,于1999年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出国际标准的1级超精密标准齿轮。基于对王立鼎院士口述访谈等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梳理超精密齿轮从4级到2级精度、2级到1级精度的“进化”过程,丰富中国超精密齿轮技术发展的历史资料,展现老一辈科学家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