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 第40卷, 第19期 刊出日期:2022-10-13
  

  • 全选
    |
    封面图片说明
  • 科技导报. 2022, 40(1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战略.新要求,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领域改革向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日臻完善,生态环境执法力度不断加大,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 卷首语
  • 苏国辉
    科技导报. 2022, 40(19): 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脑科学是重要的前沿基础学科之一,旨在研究脑的认知、意识、疾病与智能的本质与规律,与人类健康紧密相关。世界各国纷纷启动和实施脑科学计划,在脑科技方面的加大投入,积极开展跨学科、跨领域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发展的制高点。
  • 专稿
  • 王赤, 宋婷婷, 时蓬, 范全林
    科技导报. 2022, 40(19): 6-14.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2.19.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空间科学与空间技术、空间应用构成航天活动的3大领域。回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空间科学的重要进展,突出表现为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率先建立了中国的专用科学卫星系列,并产出了一批有国际影响的原创科学成果,载人航天与深空探测重大航天工程日益重视科学、技术和应用的融合;分析了以美、欧等航天强国为代表的国际空间科学发展态势,以及中国空间科学发展进入新时代的新历史方位,阐述了空间科学和空间技术与应用的联系和相互促进,指出重大科学目标引领、重大科学成果导向已成为中国空间科学任务的主要原则。面向建设科技强国、航天强国的时代需求,建议中国在有基础有优势的极端宇宙、时空涟漪、日地全景和宜居行星等科学主题上,加快部署系列科学卫星和相关任务,实现“0”到“1”的突破,让发达的空间科学成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抓手,成为航天强国建成的重要标志。
  • 科技工作者建议
  • 董战峰, 毕粉粉, 冀云卿
    科技导报. 2022, 40(19): 15-24.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2.19.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相关问题的内涵与科学意义,结合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和生物多样性领域的发展现状和问题,从加快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构建促进生态系统碳汇增量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加强生态碳汇的技术研发与能力建设、推进完善生态系统碳汇交易机制、加强碳中和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统筹等方面,提出了陆地生态系统碳汇促进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对策建议。
  • 付恩三, 白润才, 刘光伟, 郭伟强, 赵浩
    科技导报. 2022, 40(19): 25-35.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2.19.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发挥我国煤炭能源兜底作用和露天煤矿的弹韧性特征,并提出低碳视角下未来我国露天煤矿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总结了当前露天煤矿山分布、储量和煤种、生态环境、产能调节韧性等特征,以及面临的生态扰动、端帮压煤、小设备作业以及剥采时空失调等问题,提出了解决采矿源头低碳绿色生态减损可持续发展的8项关键技术与发展对策。
  • 专题:推动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
  • 俞海, 王鹏, 张强, 宁晓巍
    科技导报. 2022, 40(19): 36-42.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2.19.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历史、立足当下、面向全球、着眼未来,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综述了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阐释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发展和核心要义,总结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发生的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分析了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新形势,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谋划战略路径。
  • 董战峰, 冀云卿
    科技导报. 2022, 40(19): 43-52.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2.19.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盘点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绿色发展道路上的探索与实践,指出中国在经济结构、能源利用、生态环保、绿色产业、生活方式、制度体系以及全球贡献等绿色发展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以及显著成效,并提出未来中国绿色发展方向应以降碳为重点,统筹好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强化关键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继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
  • 蒋洪强, 卢亚灵
    科技导报. 2022, 40(19): 53-60.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2.19.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生态环境科技是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环境质量发生根本性改善的重要支撑。回顾了生态环境科技发展历程,以及不同阶段生态环境科技的特点;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环境污染治理、环境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和绿色工程创新等生态环境科技领域的研究进展及成效;指出了当前中国生态环境科技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加强基础理论和技术创新,加强“卡脖子”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技术研发,对整体性和区域性生态环境问题联防联控,提升生态环境科技的基础支撑作用,加强信息、生物、分子等多领域新技术的融合研究与应用等建议。
  • 刘巧芹, 郭蕾, 石云, 唐浡轩, 黄陈楠
    科技导报. 2022, 40(19): 61-70.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2.19.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梳理了国内外生物灾害定义和分类的研究进展;针对目前生物灾害定义在国内外均未统一,存在定义的角度不一致、要素缺失、表述不准等问题,提出准确完整的生物灾害定义应分为广义和狭义,包含致灾因子、承灾体、孕灾环境和危害程度4要素;基于国标《自然灾害分类与代码》中的生物灾害分类存在错误和重复问题,提出应把森林/草原火灾改为与生物灾害并列、病虫害拆分为病害和虫害,将海洋灾害下的赤潮灾害删除等改进建议。
  • 苗峻瑜, 张春英
    科技导报. 2022, 40(19): 71-80.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2.19.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EBM模型、ML指数和Tobit模型分析了黄河流域九省(区)2010—2019年工业水资源效率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黄河流域九省(区)工业水资源效率整体均值为0.77,未达到有效水平,但呈现出波动上升态势,各省(区)间差异明显,山东效率最高,宁夏最低。ML指数提高的主驱动力源自技术进步,部分省(区)的规模效率阻碍了技术效率对ML指数的正向调节。技术水平和工业化程度对工业水资源效率攀升有促进作用;水资源禀赋、工业用水强度和政府管制强度的负面效应显著。
  • 王江波, 沈天宇, 苟爱萍
    科技导报. 2022, 40(19): 81-94.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2.19.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海岸带因其区位优势与丰富的自然资源,具备较大的开发价值,促使人口集聚,经济开发活动频繁,短期经济利益追求与长期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突出。海岸带空间治理是海洋强国背景下为了达到海岸带空间资源有效配置与多元主体利益平衡的公共管理过程,也是全球治理理论以空间为切入点在海岸带领域的重要应用。针对海岸带陆域土地开发与污水排放、近海渔业资源与灾害威胁等问题,研究了全球海岸带空间治理机制及其运行模式,包括激励、协调与约束3大类机制。
  • 史志铭
    科技导报. 2022, 40(19): 95-105.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2.19.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揭示利用沙漠砂合成硅酸盐材料的优势和重要性,以内蒙古西部库布齐、乌兰布和、腾格里和巴丹吉林4大沙漠为例,通过实地考察并在沙漠边缘取样,研究了该沙漠砂的理化性质。总结了国内外沙漠砂材料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分析了利用沙漠砂合成硅酸盐材料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指出了其发展前景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 张琼, 陈鲁, 王博, 叶远虑
    科技导报. 2022, 40(19): 106-116.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2.19.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我国核电厂址目前主要以滨海厂址为主,周边土壤多为棕壤土和风砂土,关于核素137Cs和89Sr等核素在土壤中迁移分析较多,关于60Co在棕壤土和风砂土中的迁移报道较少。本研究采用原状土柱法及同位素示踪技术,采集我国三代核电“国和一号”石岛湾示范厂址周边的原状土柱,开展放射性核素60Co在棕壤土和风砂土中的淋溶垂直迁移实验,模拟核事故后放射性核素60Co在2种土壤中的垂直迁移,分析影响60Co垂直迁移的相关因素,预测核事故后60Co对地下水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淋溶实验的增加,风砂土中60Co迁移量比棕壤土中的大,但随着喷淋实验的进行差异渐趋减小;由于土壤对60Co的极强吸附,导致淋溶水检测不到60Co;经过为期3年的原状土柱实验,72.36%~85.26%的60Co主要滞留于土壤表层0~5 cm范围内,因此60Co短期内很难迁移到地下水中。土壤中60Co比活度与距离土壤表层深度分布呈单项指数规律。
  • 艾立梅, 徐飞
    科技导报. 2022, 40(19): 117-128.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2.19.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核能利用所引发的放射性污染问题正逐渐凸显,放射性污染的修复与治理是保护人类免受放射性污染源可能造成潜在危害的重要方法。修复的成功取决于新技术的不断参与以及融科学、知识生产和管理于一体的新治理方式的创新,同时需要引入污染修复技术的伦理考量。以辐射防护的伦理基础为指引,从意图、过程、结果3个方面分析了放射性污染修复技术的伦理问题,倡导技术和社会的协同治理、拓宽补充专家知识体系、以科学技术综合发展的能力建设为导向,应当成为放射性污染修复技术向可能、可行、可持续的负责任研究与创新(RRI)实践过渡的有效路径,也是未来和平利用核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