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第41卷, 第16期 刊出日期:2023-08-28
  

  • 全选
    |
    封面图片说明
  • 科技导报. 2023, 41(16):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
  • 卷首语
  • 李坚
    科技导报. 2023, 41(16): 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稳步推进,绿色转型、绿色消费、低碳产业无疑是未来40年时代发展的主旋律。
  • 专稿
  • 江亿,胡姗
    科技导报. 2023, 41(16): 6-22.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3.16.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城乡能源供给系统指为建筑和工业生产提供电力、热力和燃料供应的供给系统,包括输配系统、中间转换环节、终端用能和调控。讨论了在零碳情境下新型电力系统和热力系统的结构、特点和调控手段,以及实现零碳能源后燃料系统的走向。在给出未来零碳能源供给系统目标的基础上,按照3个时间节点讨论了各个时期为实现这一零碳目标索要完成的任务,并提出了实现零碳能源供给系统的路径规划。
  • 专题:农业科技创新
  • 范贝贝,李瑾,冯献
    科技导报. 2023, 41(16): 23-31.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3.16.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剖析了实现农业强国目标对育种科技与装备创新发展的现实需求,分析了作物育种科技与装备发展的成效与趋势。当前中国作物育种科技与装备创新水平已步入跟跑、并跑和领跑并存的新阶段。但是锚定农业强国目标,中国作物育种科技与装备发展距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赋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保障能力稳步提升还有较大差距,在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生物育种基础研究、前沿育种核心技术研发、先进适用的育种装备研制、种业企业自主创新等方面均存在短板弱项。提出应从加快构建中国式新型育种创新体系、推动种质资源开放共享和保护利用、攻克育种关键核心技术、加强育种装备研发与应用创新、开展育种创新政策试验等5个维度,全方位推动育种科技与装备创新发展,切实筑牢农业强国建设的根基。
  • 韩冬,钟钰
    科技导报. 2023, 41(16): 32-42.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3.16.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以中国三大粮食功能区2011—2020年面板数据为样本,构建农业科技创新量化指标体系,测算农业科技创新及粮食生产碳排放量水平,并以动态面板模型检验了农业科技创新对粮食生产碳排放的抑制作用及影响路径。研究表明:2011—2020年三大粮食功能区的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呈现上升趋势、粮食生产碳排放量有所下降,组间异质性明显;农业科技创新对粮食生产碳排放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一作用在粮食主销区更加显著;技术效应和人力资本效应在农业科技创新减碳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建议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继续以农业科技创新实现粮食生产中的碳减排,重视生产效率、资源利用效率及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并根据三大粮食功能区的异质性制定减碳相应政策,实现粮食产业绿色升级转型。
  • 陈天金,任育锋
    科技导报. 2023, 41(16): 43-54.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3.16.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文献调研法、历史脉络梳理法及网络访谈等方式,系统梳理巴西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研究发现,重视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规划与整体设计、强调农业科技创新要服务于产业发展需求、注重农业科技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是巴西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基本特征。目前在精准农业、生物经济、生物控制、生物固氮、转基因技术等领域取得了大量成果,推动巴西农业转型发展。借鉴巴西经验,中国可进一步加快区域研究中心与农产品研究所布局与建设、制定“卡脖子”关键技术创新计划、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推广、加快制定全球性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计划等,逐步健全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助力2035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目标的实现。
  • 贾意久,石雅丽
    科技导报. 2023, 41(16): 55-75.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3.16.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围绕生物质能源原料的来源、原料的处理、生物质转化技术、生物质能源的应用、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前景5个方面,讨论了生物质能源利用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虽然生物质能源研究蓬勃发展,但是仍有一些地方可以改进:在原料产地就近建厂,降低原料成本;微藻不占用土地,是一种可行原料;原料预处理需要综合考虑效益与成本;对于生物质转化技术的选择,生化与热化学转化相结合可能是一个好的方案;生物质能源的应用方面可以进行生物精炼,提高生产效能,此外,生物燃料电池具有巨大发展潜力。
  • 程序
    科技导报. 2023, 41(16): 76-81.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3.16.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实现碳中和过程中存在的电力代替不了的、类似在国际航运界受到重视燃料的领域和有30%的工业部门很难实现碳中和的问题。提出了单纯依靠风电或光伏电不能完全实现碳中和,要解决脱碳的攻坚难题,离不开生物质脱碳的独特作用,忽视生物质能和生物基合成材料的倾向需要尽快得到改正。
  • 孟缘,付心雨,鞠吉东,周冰谦,卢恒,王晓,郭兰萍,刘伟
    科技导报. 2023, 41(16): 82-88.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3.16.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连作障碍等植物-土壤负反馈现象会造成药用植物病害频发、品质下降等问题,根际微生物是药用植物-土壤负反馈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讨论了连作条件下药用植物根系分泌物代谢对根际微生物区系的调控机制,以及根际微生物介导药用植物-土壤负反馈的连作障碍形成机制,明确了根际微生物在药用植物-土壤反馈中的核心调控作用以及与连作障碍形成的相关性,并以植物-土壤反馈为切入点,进一步系统探讨植物-土壤-微生物互作体系,提出从改进种植模式、探明分子机制、生物防治等方面减缓植物-土壤负反馈作用。
  • 刘勇,叶鹏盛,韦树谷,曾华兰,代顺冬,赖佳,黄玲,孙小芳,盛玉珍
    科技导报. 2023, 41(16): 89-99.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3.16.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以2个年度3个试点田间试验数据为基础,对全国10个省区收集到的具有代表性的41份绿豆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这些资源的表型遗传多样性和病毒病、白粉病抗性水平。结果表明:41份绿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321~2.039,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明显高于质量性状。数量性状中,百粒重的多样性指数最高,荚长的多样性指数最低;质量性状中,花色的多样性指数最高,成熟荚色的多样性指数最低。聚类分析将41份种质资源聚为5大类群,第I类群主要为矮秆、直立以及早熟资源,可作为育种优异亲本材料;第II类群主要是大籽粒材料,可作为改良绿豆籽粒大小的材料加以利用;第III类群主要是黑籽粒材料,可作为特色育种材料加以利用;第IV类群和第V类群主要为抗病材料,可作为挖掘病毒病和白粉病抗病基因的亲本材料。经病毒病抗性鉴定,从41份种质资源中筛选出中抗资源9份,抗病资源4份;经白粉病抗性鉴定,从41份种质资源中筛选出中抗资源11份,抗病资源4份,高抗资源1份。通过对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5个主成分因子对表型变异的累计贡献率达到了71.95%。
  • 综述
  • 韩伟,刘洪尊,丁锐
    科技导报. 2023, 41(16): 100-112.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3.16.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以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产生的理论与实践背景为切入点,盘点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研究范式、评价和治理。综合而言,中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研究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并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实现了多点突破。提出今后可以在以下3个方面开展创新性研究:研究的时代语境有待拓展;研究地域范围与评价指标有待进一步丰富与调整;扩充要素研究内容。
  • 刘琦,吴昊展,谢添鑫,韩琥
    科技导报. 2023, 41(16): 113-123. https://doi.org/10.3981/j.issn. 1000-7857.2023.16.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总结了人脸跨域合成技术的起源、任务类型与难点、技术发展与挑战、潜在应用与问题等,从自监督与弱监督跨域合成、基于预训练大模型跨域合成、基于跨域合成隐私保护3个方面探讨了人脸跨域合成技术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 论文
  • 袁晓玉, 杨晓丹, 王中玉
    科技导报. 2023, 41(16): 124-135.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3.16.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影响森林可燃物含水率关键气象因子的基础上,利用多元回归、分类与回归树(CART)等方法分别构建了云南松(阴坡)、云南松(阳坡)、华南松和侧柏4种不同林型的活、死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多元回归模型对不同林型森林活、死可燃物含水率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介于5.90%~6.60%、20.1%~36.9%;CART模型在基于气象因子的森林可燃物含水率预测中适用,其对活可燃物含水率预测的最优平均相对误差(5.38%~7.00%)明显低于死可燃物(22.88%~26.64%),这与多元回归模型一致且精度普遍更高,同时解决了多元回归模型无法预测云南松(阳坡)活可燃物含水率的问题。
  • 马秉贤,包呼日查,王一帆,吴海贺,王永祥,魏宝刚,齐岩松,徐永胜
    科技导报. 2023, 41(16): 136-144.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3.16.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前瞻性临床研究,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国产3D打印矫形鞋垫和药物保守治疗对不同程度 KOA 患者的疗效和预后,指标包括胫骨内翻角(TBVA)、膝关节活动度(ROM)、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主观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临床有效率及膝关节损伤和骨关节炎评分(KOOS)。结果显示,矫形组的 TBVA、KOOS-症状、KOOS-日常活动及KOOS-生活质量均显著小于服药组,而IKDC评分显著高于服药组,对于中度KOA患者,矫形组的ROM及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服药组。说明国产3D打印矫形鞋垫治疗中重度KOA的疗效及预后优于药物保守治疗,且其对中度KOA患者的疗效更佳。
  • 李扬,郭成玉,王磊
    科技导报. 2023, 41(16): 145-156.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3.16.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构建了衡量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与空间格局的指标体系,并借助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空间效应以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在时间维度上,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总体上呈现出稳定增长态势;在空间格局上,多数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区间都处于较低和最低水平,且存在差异性。(2)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呈现出明显的全局与局部空间自相关,且空间俱乐部的趋同特征明显。(3)空间杜宾模型回归结果表明,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在空间上存在正向溢出效应;城市政府治理、人口密度、人口城镇化率、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对本地区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产生正向作用,其中人口密度产生的影响最大,可以使本地区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上升11.5%。而人口密度和人口城镇化率对周围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会造成周围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分别下降25.1%和9.44%。